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德深隋朝好官,调任后数百家跟随搬家

魏德深隋朝好官,调任后数百家跟随搬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613 更新时间:2023/12/25 18:00:18

唐朝大臣魏徵、大儒颜师古、孔颖达等人共同修史,编撰《隋书》。他们在循吏传中提到:“古语说,善于治水的人,引导水流使之平缓;善于教化百姓的人,能安抚百姓使其安宁。水流平缓,就不会冲毁提防,百姓安宁,就不会触犯律法。”治理好国家,除了需要贤明的帝之外,还需要公正廉明的能臣干吏。

仇英《帝王道统万年图》之周武王

《隋书》记载了一位深得民心的隋朝良吏──魏德深。他担任县官时,该县奸猾的人会躲起来,不敢随便出门。为了希望他担任父母官,百姓长途跋涉赶往京城,向皇帝提出请求,还引发了一桩奇特的“争讼”案。

坐镇贵乡 全县大治

魏德深开始时担任隋文帝的挽郎,后来历任冯翊书佐、武阳司户书佐等职,因为有才能,升任贵乡长官。他处理政务清正廉洁,施政并不严厉,却能使社会安定。

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下诏发兵辽东。辽东战役期间,为了保障军饷粮草,各级官府向百姓征收名目繁多的税负,使者来来往往,责令郡县尽快完成。当时由于朝廷法纪松弛,不少官员趁机贪污受贿,他们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

明 仇英《帝王道统万年图》之后稷

唯有魏德深治理的贵乡,百姓可以互通有无,不用付出全部民力,就能按时缴纳朝廷所需。百姓的生活没有受到干扰,堪称大治。那个时候盗贼蜂起,武阳各个县城多数都被盗贼攻陷,唯独魏德深坐镇的贵乡得以保全。

与民休戚 做出政绩

郡丞元宝藏受朝廷的诏令抓捕盗贼。每次作战失利,兵器也会全部丢失。于是他就各处征集,缴不出兵器的属官和百姓,他就说要以军法论处。这样的情形有好几次。邻近的县城都将百姓聚集在官衙的厅堂里,官吏们轮班督促,昼夜不停地制造兵器,还是做不完。

戚继光在浙江练兵时创立的“鸳鸯阵”

而魏德深只是询问大家分别想承担哪方面的工作,让大家各自怎么方便就怎么制造兵器。官衙里面很安静,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魏德深只是管束著负责监督营造的官吏,命令不要因为制造的兵器数量超过别的县,就让百姓过度劳苦。然而因为他的下属和百姓都尽心竭力地工作,他们制造出的兵器数量,反倒经常是所有县里面最多的。

调任馆陶县长 奸人躲百姓归

不久魏德深调任馆陶县长。他起程去馆陶县赴任那天,贵乡全城的人都来送他,人们的哭泣之声不绝于道。他到了馆陶,全境的百姓,不论老幼,都像是见到自己的父母一般开心。

馆陶县有一个奸猾的员外郎叫赵君实,和郡丞元宝藏有勾结。之前的多任县长,都不得不受到他的辖制。但自从魏德深来到馆陶后,赵君实只能整日躲在家里,不敢随便出门。那些之前逃往他乡的百姓,听说魏德深来任县长,纷纷像赶集一样回馆陶来了。

一桩奇特的“争讼”案

贵乡的父老乡亲不畏路途艰险,到京城去向皇帝请求,让魏德深回贵乡任职。皇帝答应了百姓的请求,下了调任的诏书交给贵乡的百姓带回去。可是馆陶的父老又跑到郡里提出诉讼,说贵乡拿到的皇帝诏书是假的。郡里没办法做出裁决。

适逢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人到达这里,两县的人就吿到使者这里。使者最终判决让魏德深去贵乡任职。贵乡的官吏百姓一路歌唱欢呼庆祝,而馆陶全县的人们都悲伤痛哭,跟着魏德搬到贵乡居住的就有数百家。

《隋书》引用了《诗经》一句话来评价这样的循吏:“恺悌君子,人之父母”,和乐平易的有德君子,就像万民的父母一样爱护教化百姓的官员。魏德深如此深得民心,这句话用在他身上,恰如其分。

标签: 隋朝,魏德深

更多文章

  • 北汉勾结辽国兵临城下:周世宗郭荣为何宁死不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周世宗,郭荣

    由于在乾佑之变中,郭威的子女都被汉隐帝杀光了,所以柴荣就过继给他的姑父郭威,更名为郭荣,立为皇太子。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周太祖驾崩,晋王、镇宁节度使郭荣继位,即为周世宗。这下郭威死了,剩下郭荣这个毛头小子,刘崇欣喜若狂,认为这是报仇雪恨的大好机会,立即集结兵马,并且向辽国强烈要求派出大军助阵,

  • 大隋高僧灵裕法师为何看到韭菜气得扭头要走?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灵裕法师

    灵裕法师,隋代高僧,定州(河北省)钜鹿曲阳人,俗姓赵。十八岁(一说十五岁),从赵郡应觉寺明、宝二禅师出家。二十岁(一说二十一岁),前往邺都,从道嚫习地论学。三年后,返回定州受具足戒。依昙隐学律;随安、游、荣三师学《杂心》;从嵩、林二师学《成实》。此后,致力于着述。师通达《华严》、《涅盘》等大小乘经典

  • 张镇周是什么人?隋朝名臣张镇周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隋朝

    张镇周,隋、唐交替时舒州同安郡(今安徽省潜山县)人。本是隋朝大将,唐武德三年(620年)十月降唐,授左武侯将军。对于这位跟随李渊在征战立过汗马功劳成为开国元勋之列的人物,虽因某种原因没有被写进新、旧唐书的列传,但对他就任舒州都督的吏治精神,却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把他作为教育地方官员的优秀典范而加以颂

  • 张镇周的为官之道,六亲不认,公私分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镇周,隋朝

    《资治通鉴·唐纪·张镇周治舒州》记载: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春季,张镇周出任舒州都督。舒州是张镇周的故乡。他来到舒州后,便马上买了酒菜,招待亲朋故友,并将金银绸缎分赠给大家。随后,张镇周流着泪对他们说:“今天我张镇周还能够与亲朋好友一起畅饮,明天以后我就是舒州都督,要治理百姓了。礼法上下相隔,我

  • 最早发现钓鱼岛的古代中国人--张镇周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朝

    作者:天柱樵夫张镇周,隋唐交替时舒州同安郡(今天柱山)人。本是隋朝大将,唐武德三年(620)十月降唐,授左武侯将军。对于这位跟随李渊在征战中立过汗马功劳的开国元勋,虽未被写进新旧唐书的列传,但对他就任舒州都督的吏治精神,却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作为教育地方官员的优秀典范加以颂扬。张镇周在隋朝时的一大壮举

  • 武则天的母亲杨牡丹是隋朝杨达的女儿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达

    武则天声称其母杨牡丹是是隋朝四贵之一观王杨雄的侄女,隋朝宰相杨达的女儿,还算是隋文帝的远房亲戚,可很多历史学科都对此质疑,有人怀疑杨牡丹根本不是隋朝宰相杨达的女儿,而是杨达家的奴婢,歌女舞伎流的人物。如果武则天的生母杨牡丹确是隋朝宰相杨达的女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出身,应该大张旗鼓地宣传,可是为什么在

  • 许善心简介:隋朝大臣、史学家,著有《符瑞记》、《灵异记》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许善心,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改革政治,兴建隋唐

  • 李德林《从驾还京》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德林,隋朝

    还不知道:李德林《从驾还京》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样的?此诗当作于隋初。在开皇中,隋文帝屡次巡游,此诗当系随从文帝车驾还京而作。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驾还京至仁文教远,惟圣武功宣。太师观六义,诸侯问百年。玄览时乘隙,训旅次山川。镇象屯休气,华盖翼飞烟。鼓奏千人响,旗

  • 隋炀帝的叔叔杨爽,行军打仗战无不胜却死的早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隋朝

    在隋唐演义,兴唐传等有关隋唐的评书,小说以及戏剧中,杨林无疑算是隋朝武一号的人物,他武功高强,手使一对水火囚龙棒,为保隋朝的江山,东征西讨,长年征战在外,征伐瓦岗山都有三次。成为隋炀帝杨广所主要依仗的支柱人物,被称为靠山王,在演义中, 他号称天下第八条好汉,九老兴隋中的九老之一。一度成为瓦岗群雄最难

  • 杨林的原型 他的人物原型是隋朝将领杨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林的原型

    杨林的原型,我们在电视剧《隋唐演义》里看到杨林,他是个长相俊美,有胆有识的人,这个人不是小说虚构的,话说杨林这个人是有历史人物原型的。他的人物原型是隋朝将领杨爽,也就是隋文帝的兄弟。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杨林的历史原型杨爽(563~587), 隋朝将领。字师仁,小字明达。弘家华阴(今属陕西) 人。隋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