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韦云起是翻译祖师爷 仅凭一张口灭掉一个部落

韦云起是翻译祖师爷 仅凭一张口灭掉一个部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911 更新时间:2023/12/17 6:27:21

“鹿塞鸿旗驻,龙庭翠辇回。毡帐望风举,穹庐日开。呼韩顿颡至,屠耆接踵来。索辫擎羶肉,韦韝献酒杯。何如汉天子,空上单于台!”此诗借汉朝两位呼韩邪单于归顺的典故,气势豪迈,神采飞扬,能写出此诗的,非大隋天子杨广不可!

实际上,当年杨广刚即位时,不知好歹的契丹人听说大隋新皇帝登基,就出兵攻打辽西营州,想趁机捞一把。

杨广也不着急,只是派一个通事谒者(级别与外交部高级翻译相当)韦云起前往突厥处理此事。

契丹人侵犯大隋,杨广却派人去突厥干嘛? 原来当时突厥的民可汗是亲隋的,听说大哥派人来,还要借兵,二话不说就将两万突厥兵拨给韦云起,让他指挥。

韦大翻译还是有些水平的,他下令将突厥兵分为二十营,每一里设一个营地,两个营地之间不得相互交流,除非公事。以鼓声为行军令,号角为止军令。反复几次重申号令后,开始行军。

不过,还是有一个突厥下级将领不听号令,韦云起立即将他“捉拿归案”,在大营前斩首示众,不仅如此,还让人拿着这个犯事的首级一个营一个营地去“示众”。顿时,突厥的那些首领来向韦大翻译汇报工作时,浑身都哆嗦着,说话时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个。

听说自己附近有两万突厥军“活动”,契丹人也没太在意,因为经常向突厥进贡,突厥也很照顾这个“小弟”。

为了更加麻痹契丹人,韦翻译还派人四处散布,说这两万突厥兵是去高句丽做牛马生意的, 并严令有敢泄露营中有大隋使者的全部斩杀。

契丹人听说后本来还悬着的一颗心,终于全部放下心来。

当突厥军抵达距契丹营地一百里的地方,韦翻译又假装掉头向南方,继续蒙蔽契丹人,夜里又率军掉头继续向契丹大营进发。

等到离契丹大营五十里的地方时,韦翻译这才一声令下,两万突厥军突然袭击契丹营地。

那些契丹人跑的跑,死的死,有些连兵器都来不及拿,四万多男女全部被俘。

被俘的这些契丹人,心里盼望着韦大人手下留情,哪知韦翻译一时兴起,下令将所有男兵杀死,把妇女与牲畜一半给突厥,自己留下一半带回大隋,好向皇帝报功。

杨广听说后,对百官说:“韦云起用突厥兵平定契丹,武全才,朕现在亲自举荐他。”韦云起被升任为治书侍御史(副部级)。

杨广只派一人,就将契丹人灭掉。借突厥打败契丹,实为“以胡制胡”的战略方针,实在是高。

标签: 韦云起翻译隋朝

更多文章

  • 魏德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隋朝官员魏德深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朝

    隋 巨鹿(今属河北)人。初为文帝挽郎,迁贵乡长。为政清廉。炀帝出兵辽东,赋役苛重,加以官吏赃贿,民不聊生,而贵乡则较安定,寻转馆陶长,贵乡人请留,两县争讼,断归贵乡,馆陶居民有因而迁居贵乡者。郡丞元宝藏嫉其能,迫令率千人增援东都,后与李密军交战时阵亡。生平经历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

  • 《北史魏德深传》原文及翻译,魏德深,本巨鹿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隋朝,魏德深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净,不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

  • 魏德深隋朝好官,调任后数百家跟随搬家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隋朝,魏德深

    唐朝大臣魏徵、大儒颜师古、孔颖达等人共同修史,编撰《隋书》。他们在循吏传中提到:“古语说,善于治水的人,引导水流使之平缓;善于教化百姓的人,能安抚百姓使其安宁。水流平缓,就不会冲毁提防,百姓安宁,就不会触犯律法。”治理好国家,除了需要贤明的帝王之外,还需要公正廉明的能臣干吏。明 仇英《帝王道统万年图

  • 北汉勾结辽国兵临城下:周世宗郭荣为何宁死不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周世宗,郭荣

    由于在乾佑之变中,郭威的子女都被汉隐帝杀光了,所以柴荣就过继给他的姑父郭威,更名为郭荣,立为皇太子。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周太祖驾崩,晋王、镇宁节度使郭荣继位,即为周世宗。这下郭威死了,剩下郭荣这个毛头小子,刘崇欣喜若狂,认为这是报仇雪恨的大好机会,立即集结兵马,并且向辽国强烈要求派出大军助阵,

  • 大隋高僧灵裕法师为何看到韭菜气得扭头要走?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灵裕法师

    灵裕法师,隋代高僧,定州(河北省)钜鹿曲阳人,俗姓赵。十八岁(一说十五岁),从赵郡应觉寺明、宝二禅师出家。二十岁(一说二十一岁),前往邺都,从道嚫习地论学。三年后,返回定州受具足戒。依昙隐学律;随安、游、荣三师学《杂心》;从嵩、林二师学《成实》。此后,致力于着述。师通达《华严》、《涅盘》等大小乘经典

  • 张镇周是什么人?隋朝名臣张镇周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隋朝

    张镇周,隋、唐交替时舒州同安郡(今安徽省潜山县)人。本是隋朝大将,唐武德三年(620年)十月降唐,授左武侯将军。对于这位跟随李渊在征战立过汗马功劳成为开国元勋之列的人物,虽因某种原因没有被写进新、旧唐书的列传,但对他就任舒州都督的吏治精神,却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把他作为教育地方官员的优秀典范而加以颂

  • 张镇周的为官之道,六亲不认,公私分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镇周,隋朝

    《资治通鉴·唐纪·张镇周治舒州》记载: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春季,张镇周出任舒州都督。舒州是张镇周的故乡。他来到舒州后,便马上买了酒菜,招待亲朋故友,并将金银绸缎分赠给大家。随后,张镇周流着泪对他们说:“今天我张镇周还能够与亲朋好友一起畅饮,明天以后我就是舒州都督,要治理百姓了。礼法上下相隔,我

  • 最早发现钓鱼岛的古代中国人--张镇周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朝

    作者:天柱樵夫张镇周,隋唐交替时舒州同安郡(今天柱山)人。本是隋朝大将,唐武德三年(620)十月降唐,授左武侯将军。对于这位跟随李渊在征战中立过汗马功劳的开国元勋,虽未被写进新旧唐书的列传,但对他就任舒州都督的吏治精神,却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作为教育地方官员的优秀典范加以颂扬。张镇周在隋朝时的一大壮举

  • 武则天的母亲杨牡丹是隋朝杨达的女儿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达

    武则天声称其母杨牡丹是是隋朝四贵之一观王杨雄的侄女,隋朝宰相杨达的女儿,还算是隋文帝的远房亲戚,可很多历史学科都对此质疑,有人怀疑杨牡丹根本不是隋朝宰相杨达的女儿,而是杨达家的奴婢,歌女舞伎流的人物。如果武则天的生母杨牡丹确是隋朝宰相杨达的女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出身,应该大张旗鼓地宣传,可是为什么在

  • 许善心简介:隋朝大臣、史学家,著有《符瑞记》、《灵异记》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许善心,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改革政治,兴建隋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