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崔群:唐朝中后期宰相,曾知贡举,主管天下科举考试

崔群:唐朝中后期宰相,曾知贡举,主管天下科举考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500 更新时间:2023/12/6 9:16:15

崔群(772-832年),字敦诗,号养浩,贝州武城(今河北故城南)人。唐朝中后期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出身清河崔氏小房。 唐贞元八年(792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即位,拜翰林学士,迁礼部侍郎,选拔人才公允持正。元和十二年(817年),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为相平恕,曾以中书舍人之职知贡举,主管天下科举考试。反对皇甫镈为相,出为湖南观察使。唐穆宗时,出任武宁军节度使,被节度副使王智兴驱逐,入为秘书监,分司东都。唐文宗即位,历任华州刺史、宣州刺史。荆南节度使、太常卿、中书舍人、吏部尚书,封清河县公。大和六年(832年),去世,年六十一,册赠司空。

人物生平

崔群,字敦诗,号养浩,贝州武城(今河北故城)人。柔儒温文,少时博览经史。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崔群二十一岁(虚岁),进士及第,考中制策科,被授为秘书省校书郎,累官右补阙。

唐宪宗元和(806年—820年)初年,为翰林学士,迁礼部侍郎,选拔人才较为公允。

元和十二年(817年)七月,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反对用皇甫镈为相,出为湖南观察都团练使。

唐穆宗即位,征入朝中,拜吏部侍郎。数日后,转御史中丞。十日后,授检校兵部尚书、徐州刺史、武宁军节度使、徐泗濠观察使等职。

当时,河朔三镇再度反叛,唐穆宗命武宁军节度副使王智兴率三千精兵讨伐卢龙、成德叛军。崔群忌怕王智兴,奏请朝廷任命王智兴为节度使,或召其进京,授予其它官职。朝廷尚未答复,王智兴已产生疑心。正好这时,朝廷下诏赦免成德节度使王廷凑,各路大军都相继回镇。长庆二年(822年)三月,王智兴先行一步,率军回到武宁军。崔群听说王智兴已率兵入境,十分恐惧,派人前往慰问,并让士卒放下武器,然后入城。王智兴拒不从命,直入徐州,并诛杀异已者十多人。之后,来到节度使衙署,面见崔群和监军,拜倒在地说:“这都是将士的意思,我个人毫无办法。”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马匹、行装,护送崔群和判官等人入京。

崔群入朝后,被朝廷责以“失守”之职,改授秘书监,分司东都。不久后,改任华州刺史、御史大夫,迁宣州刺史、宣歙池等州都团练观察等使。不久,再被征召入朝,拜兵部尚书。

大和三年(829年)二月,崔群出任检校吏部尚书、江陵尹、荆南节度观察使、荆南节度使。次年,返京为检校右仆射兼太常卿。 至此时,他已获封清河县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

太和五年(831年),改授检校左仆射兼吏部尚书。

太和六年(832年)八月初一(8月30日),崔群去世,享年六十一岁,追赠司空。

标签: 崔群唐朝

更多文章

  • 韦贯之人物生平简介,为什么被贬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韦贯之

    韦纯年轻时中进士,唐德宗贞元(785年-805年)初年登贤良科,被授校书郎。任满后,转长安县丞。德宗末年,京兆尹李实有权势,建议德宗的事几天内就能办成。当有人向李实推荐韦纯时,李实答:“我常听闻他贤,他和我的住所同里。我常想见他,如果有机会,我会向皇帝推荐他。”推荐者将此事告诉韦纯,但韦纯虽然没有表

  • 韦贯之文言文原文及翻译,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韦贯之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遂以字行。少举进士。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贯之唯唯,数岁终不往,然是后竟不迁。永贞中,始除监察御史。上书举季弟纁自代,时议不以为私。转右补

  • “韦贯之”宁饿死也不为裴均歌功颂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韦贯之

    韦贯之(760年-821年),本名纯,字贯之,一字正理,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吏部侍郎韦肇之子。韦贯之出身于京兆韦氏逍遥公房 ,进士及第,德宗贞元年间中举后历任校书郎、长安县丞等职务,顺宗李诵即位后升任监察御史,宪宗李纯即位后历任礼部员外郎、吏部员外郎、巴州刺史,在回京任中书舍人之职后,因

  • 权德舆人物生平简介,主要成就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

    权德舆为天水略阳人,后徙居润州丹徒。其家世源远,自十二世祖前秦仆射安邱公权翼以来,数代为宦。父亲权皋,曾为安禄山的幕僚,“安史之乱”爆发前,他当机立断,以逃离叛逆的义勇行为而受到时人的称赞。权德舆就出生在这样祖德清明家风雅正的仕宦家庭。权德舆自幼聪明好学,“三岁知变四声,四岁能为诗”。十五岁有文章数

  • 玉台体原文、翻译及赏析,权德舆古诗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玉台体

    玉台体唐代:权德舆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译文昨晚我裙带忽然松弛解开,早晨又看见蟢子双双飞来。要赶紧描眉擦粉梳妆打扮,莫非是我的丈夫快要回来。注释蟢子:小蜘蛛脚长者,俗称蟢子。铅华:指脂粉。藁砧:丈夫的隐语。鉴赏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皆在“撰录艳歌”,徐本人是当时著名的宫

  • 唐代神童知多少?唐代文臣权德舆四岁就能赋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代,神童,文臣,

    为什么天才成群地来?这句有名的发问,出自二十世纪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Kroeber)之口后,便迅速风靡全球。如果背景搁在气象雄伟的大唐,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神童成群地来?之所以有这样的发问,自然是因为有人做过一番统计工作。这个人就是明代著名的文人雅士胡侍。胡侍于其所著的《真珠船》一书卷六中,列有

  • 李藩:唐宪宗时期宰相,人品清正自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藩,唐朝

    李藩(754年—811年),字叔翰,赵郡高邑(今河北高邑县)人。唐朝唐宪宗时宰相,湖南观察使李承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藩出身赵郡李氏南祖,四十多岁时,由节度使幕僚起家,唐宪宗时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官至华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卒年五十八,册赠户部尚书

  • 李吉甫不信风水强行拆了“食床”,最后下场如何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李吉甫

    元和二年(807年),李吉甫因军功官拜宰相。初进政事堂,李吉甫既兴奋又好奇,好奇的是华丽异常的大厅中竟摆着一张样式古旧的“食床”(饭桌),床下堆积着层层叠叠的垃圾。更出乎意料的是,往来穿梭的官员仆役都对这处“卫生死角”视而不见。想到一会儿就要在这么肮脏的地方用餐,自幼养尊处优的李吉甫差点没当场呕吐。

  • 唐朝元和名相李吉甫简介,主要功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吉甫,唐朝

    李吉甫年轻时勤奋好学,善写文章,以门荫补任左司御率府仓曹参军,二十七岁便担任太常博士。他学识渊博,尤精国朝典故,历任屯田员外郎、驾部员外郎,受到宰相李泌、窦参的器重。贞元八年(792年),李吉甫被外放为明州(治今浙江鄞州)长史,后起复为忠州(治今重庆忠县)刺史,历任柳州(治今广西柳州)刺史、饶州(治

  • 唐朝宰相武元衡之死和武则天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元衡

    武元衡简介武元衡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宰相。武元衡,字伯苍,缑氏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偃师东南人,他是武则天的曾侄孙。建中四年时,武元衡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武元衡的主要成就有他致力于削弱藩镇割据,主要的代表作品有《临淮集》,《赠道者》。元和八年,征还秉政的时候,在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