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令狐楚守兖州的轶事:正值大旱米价飞涨

令狐楚守兖州的轶事:正值大旱米价飞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624 更新时间:2023/12/6 8:56:20

令狐楚(766或768~837)令狐绹之父,唐代文学家、政治家、诗人。汉族,字壳士。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初唐名臣令狐德棻后代。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登进士第。唐宪宗时,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出为华州刺史,拜河阳怀节度使。后为皇甫镈推荐,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入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宪宗去世,为山陵使,因亲吏赃污事贬衡州刺史。

网络配图

令狐楚守兖州,州方旱俭,米价甚高。迓使至,公首问米价几何、州有几仓、仓有几石。屈指独语曰:“旧价若干,诸仓出米若干,定价出粜,则可赈救。”左右窃听,语达郡中,富人竞发所蓄,米价顿平。

令狐楚镇守衮州时,正值州中大旱,一时米价飞涨。

令狐楚召来衙吏问道:“现在米价多少?”“衮州有多少仓?”“每仓可存放多少米粮?”然后数着手指自言自语说:“现在米价甚高,如果把州中所有仓库中的米按旧价卖出,就可以对付这次大旱的缺粮了。”

一旁的随员听到这番话,不久就传遍州内,百姓都知道官府将出售仓米,富商于是争相把所有屯积的米低价卖出,米价迅速跌回合理的价位。

网络配图

楚风仪严重,若不可犯;然宽厚有礼,门无杂宾。尝与从事宴语方酣,有非类偶至,立命彻席,毅然色变。累居重任,贞操如初。未终前三日,犹吟咏自若。疾甚,诸子进药,未赏入口,曰:“修短之期,分以定矣,何须此物?”前一日,召从事李商隐曰:“吾气魄已殚,情思俱尽,然所怀未已,强欲自写闻天,恐辞语乖舛,子当助我成之。”

即秉笔自书曰:臣永惟际会,受国深恩。以祖以父,皆蒙褒赠;有弟有子,并列班行。全腰领以从先人,委体魄而事先帝,此不自达,诚为甚愚。但以永去泉扃,长辞云陛,更陈尸谏,犹进瞽言。虽号叫而不能,岂诚明之敢忘?今陛下春秋鼎盛,寰海镜清,是修教化之初,当复理平之始。然自前年夏秋已来,贬谴者至多,诛戮者不少,望普加鸿造,稍霁皇威。殁者昭洗以云雷,存者沾濡以雨露,使五谷嘉熟,兆人安康。纳臣将尽之苦言,慰臣永蛰之幽魄。

网络配图

书讫,谓其子绪、綯曰:“吾生无益于人,勿请谥号。葬日,勿请鼓吹,唯以布车一乘,余勿加饰。铭志但志宗门,秉笔者无择高位。”当殁之夕,有大星陨于寝室之上,其光烛廷。楚端坐与家人告诀,言已而终。嗣子奉行遗旨。诏曰:“生为名臣,殁有理命。终始之分,可谓两全。卤簿哀荣之末节,难违往意;诔谥国家之大典,须守彝章。卤簿宜停,易名须准旧例。”后綯贵,累赠至太尉。有文集一百卷,行于时。所撰《宪宗哀册文》,辞情典郁,为文士所重。

标签: 令狐楚

更多文章

  • 酉阳杂俎白话解说:李夷简与多闻天王刺青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夷简

    据说唐代有一个皇室宗亲叫做李夷简。唐宪宗李纯元和末年,李夷简在四川成都任职。成都的集市中有一个好勇斗狠的地痞,叫做赵高。赵高经常因为寻衅滋事被官府捉拿入狱。赵高的背上满满地纹了一幅毗沙门天王刺青。毗沙门天王,又名多闻天王,因为传说多闻天

  • 崔群:唐朝中后期宰相,曾知贡举,主管天下科举考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崔群,唐朝

    崔群(772-832年),字敦诗,号养浩,贝州武城(今河北故城南)人。唐朝中后期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清河崔氏小房。 唐贞元八年(792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即位,拜翰林学士,迁礼部侍郎,选拔人才公允持正。元和十二年(817年),拜中书

  • 韦贯之人物生平简介,为什么被贬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韦贯之

    韦纯年轻时中进士,唐德宗贞元(785年-805年)初年登贤良科,被授校书郎。任满后,转长安县丞。德宗末年,京兆尹李实有权势,建议德宗的事几天内就能办成。当有人向李实推荐韦纯时,李实答:“我常听闻他贤,他和我的住所同里。我常想见他,如果有机会,我会向皇帝推荐他。”推荐者将此事告诉韦纯,但韦纯虽然没有表

  • 韦贯之文言文原文及翻译,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韦贯之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遂以字行。少举进士。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贯之唯唯,数岁终不往,然是后竟不迁。永贞中,始除监察御史。上书举季弟纁自代,时议不以为私。转右补

  • “韦贯之”宁饿死也不为裴均歌功颂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韦贯之

    韦贯之(760年-821年),本名纯,字贯之,一字正理,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吏部侍郎韦肇之子。韦贯之出身于京兆韦氏逍遥公房 ,进士及第,德宗贞元年间中举后历任校书郎、长安县丞等职务,顺宗李诵即位后升任监察御史,宪宗李纯即位后历任礼部员外郎、吏部员外郎、巴州刺史,在回京任中书舍人之职后,因

  • 权德舆人物生平简介,主要成就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

    权德舆为天水略阳人,后徙居润州丹徒。其家世源远,自十二世祖前秦仆射安邱公权翼以来,数代为宦。父亲权皋,曾为安禄山的幕僚,“安史之乱”爆发前,他当机立断,以逃离叛逆的义勇行为而受到时人的称赞。权德舆就出生在这样祖德清明家风雅正的仕宦家庭。权德舆自幼聪明好学,“三岁知变四声,四岁能为诗”。十五岁有文章数

  • 玉台体原文、翻译及赏析,权德舆古诗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玉台体

    玉台体唐代:权德舆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译文昨晚我裙带忽然松弛解开,早晨又看见蟢子双双飞来。要赶紧描眉擦粉梳妆打扮,莫非是我的丈夫快要回来。注释蟢子:小蜘蛛脚长者,俗称蟢子。铅华:指脂粉。藁砧:丈夫的隐语。鉴赏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皆在“撰录艳歌”,徐本人是当时著名的宫

  • 唐代神童知多少?唐代文臣权德舆四岁就能赋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代,神童,文臣,

    为什么天才成群地来?这句有名的发问,出自二十世纪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Kroeber)之口后,便迅速风靡全球。如果背景搁在气象雄伟的大唐,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神童成群地来?之所以有这样的发问,自然是因为有人做过一番统计工作。这个人就是明代著名的文人雅士胡侍。胡侍于其所著的《真珠船》一书卷六中,列有

  • 李藩:唐宪宗时期宰相,人品清正自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藩,唐朝

    李藩(754年—811年),字叔翰,赵郡高邑(今河北高邑县)人。唐朝唐宪宗时宰相,湖南观察使李承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藩出身赵郡李氏南祖,四十多岁时,由节度使幕僚起家,唐宪宗时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官至华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卒年五十八,册赠户部尚书

  • 李吉甫不信风水强行拆了“食床”,最后下场如何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李吉甫

    元和二年(807年),李吉甫因军功官拜宰相。初进政事堂,李吉甫既兴奋又好奇,好奇的是华丽异常的大厅中竟摆着一张样式古旧的“食床”(饭桌),床下堆积着层层叠叠的垃圾。更出乎意料的是,往来穿梭的官员仆役都对这处“卫生死角”视而不见。想到一会儿就要在这么肮脏的地方用餐,自幼养尊处优的李吉甫差点没当场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