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史小故事杨炎实施两税法,两税法是什么?

唐史小故事杨炎实施两税法,两税法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896 更新时间:2023/12/21 11:38:30

唐代宗做了十多年皇帝,虽然也用过像郭子仪李泌等一些正直的大臣,平定了安史之乱。但是唐朝的国力大不如前了,国家越来越衰弱。他死后由长子李适做他的继承人,这就是唐德宗

唐德宗即位的时候才三十多岁,是个比较有作为的青年。他看到国家的不景气情况,决心改革一番,可是他周围的人,都是前朝的老臣。德宗想,要改革现状,一定得找个得力的助手。

有一次,德宗和大臣们商议选拔宰相。有位叫崔祐甫的大臣向德宗推荐说,杨炎是个有才干的人。德宗在东宫做太子的时候也曾听说过杨炎的名声,对杨炎已经有了一个好印象。现在正好有人推荐他,就下了一道诏书,拜他为宰相。杨炎上任不久,就在经济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

杨炎是唐朝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凤翔天兴(今陕西凤翔)人。他年轻的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在汧州、陇州一带很有名气。刚入仕途,就被任命为河西节度掌书记。后来,又被提拔为礼部郎中、中书舍人。专门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当时,另一位中书舍人常衮擅长起草授官诏令,而杨炎善于起草恩诏。由于他们两人起草的诏书文字优美,被许多读书人合称为“常杨”。

杨炎一到上任,唐德宗就叫他单独进宫谈话。德宗一见面就问他说:“你看要治理国家,该从哪儿着手?”杨炎从容不迫地回答说:“先从改革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开始。”

原来在安史之乱以前,地方上进贡的税赋都储存在“左藏”(国库之一),由官员每季度汇报一次收支情况,再由比部(掌核簿籍)官员定期进行核实。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为了弥补国库空虚,就派第五琦出任度支使、盐铁使。当时,京城里居住的大官很多,他们经常以各种借口到国库来索要钱财,第五琦怕得罪他们不敢拒绝,可又担心国库被掏空了。于是,他就上奏朝廷,请求朝廷将左藏储存的钱财全部搬到皇宫内的仓库,由太监来掌管。

唐肃宗也觉得把库房搁在自己身边儿,用起来挺方便,便同意了。从此以后,朝廷的国库就成了皇帝的私库,被太监们牢牢把持着。户部的官员也不知道到底用了多少?还剩多少?这种情况到杨炎当宰相时已经沿续二十多年了。

杨炎任宰相后,决心革除积弊,就向德宗汇报说:“财税是国家的根本,好比是人的咽喉,非常重要。以前的办法是由太监管理仓库,国库里到底有多少钱,连宰相都不清楚,这怎么能够管好国家呢?恳请陛下恢复以前的制度,还是由左藏来管理。”德宗接受了他的建议,下诏同意了。杨炎的这项建议革除了唐朝的一个大弊政,天下的老百姓都很称赞他。

杨炎的改革初战告捷,唐德宗很高兴。这时,杨炎又经过唐德宗批准,趁热打铁,任用了一批年轻的官员,把改革的大权抓了来。这样一来,他就放开手脚开始改革朝廷的税收制度了。

唐朝初年,国家收税仍然实行的是南北朝时期制定的租庸调制度,国家给每个成年的老百姓颁发土地,老百姓则每年给国家交一定数量的税负。

可安史之乱后,全国大乱,许多农民都在战争中死去了。国家对户口削减、土地买卖和财产变化的情况,已经很久没有调查,也未重新登记造册。但征税时,官府也不管实际情况,只凭原有的户籍账册向老百姓收税。而且官吏在收税的时候,也没有固定的标准,随意巧立名目增加赋税,借机对百姓进行侵夺,害得百姓几乎每个月都要纳税。许多百姓因不堪忍受便逃离了家乡,躲到外地去了,能留在家乡种地的人少得可怜。

为了革除税收的弊病,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并解决军饷的开支,公元780年,杨炎向唐德宗建议实行“两税法”。

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是:

1.废除租、庸、调及一切杂役、杂税。

2.不再分本地人和外地人,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作当地人。一律登记在册要缴税。

3.不再按人口多少征税,改为按家产和土地多少征税,有钱人和大地主多交一些,穷人则少交一些。

4.每年只在夏秋两季收税,夏税不得超过六月,秋税不得超过十一月。其他时间,不得随意收税。

5.没有固定住处的商人,由经商所在地的州县依照其收入的一定比例征税。

德宗采纳了杨炎的建议,可是掌管赋税的官吏反对推行。他们认为租庸调制实行了四百余年,旧制不可轻改。德宗坚定不移,这才使两税法得到了有效地贯彻实施。

两税法把过去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为户税和地税两种,并规定除此之外的收税,都是非法的。这样既简化了征税名目,又可使农民的负担相对稳定,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还从制度上杜绝了官吏乱摊派、乱加税的可能,让老百姓的负担有所减轻。而且,两税法还规定了贵族、官员、僧人、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让老百姓松了一口气。

杨炎大胆实施的两税法对巩固唐王朝的统治、增加国家收入,起了积极的作用。可是,也触犯了许多太监、地主、贵族和僧人的利益,遭到许多朝臣的反对。这些人便常常在唐德宗面前说杨炎的坏话,时间一长,唐德宗渐渐地也对杨炎失去了信任。不久,就罢免了杨炎宰相的职务,给了他一个左仆射的闲职。

有一次,杨炎为修建家庙,钱不够用,就委托一位老部下帮他在洛阳的旧房子给卖掉。这位老部下图省事儿,就直接让公家出钱买过来作官署用。这样一来,就有人诬告杨炎占了公家的便宜。

当时的宰相卢杞本就是杨炎的死对头,于是,他就让大理寺的官员田晋负责审理。田晋心里也知道杨炎挺冤枉,但又不敢得罪卢杞,便判决为:“多付的钱,按照索贿论罪,应该免去他的官职。”

卢杞对田晋的判决很不满,便将田晋直接贬为衡州(今湖南衡阳)司马(低级武官),让其他官吏重新改判为绞刑。唐德宗想到杨炎对国家还是有功劳的,没有杀他。

这时,又有许多达官贵人趁机造谣说:杨炎在曲江南边修建的家庙有“王气”,杨炎这样做是存心想造反篡位。

德宗听到后很生气,很快就下诏把杨炎贬到崖州(今海南省东北部)去当司马。诏书下达后,杨炎踏上了流放的路途。在途经鬼门关(今广西玉林天门关),他似乎已预感到前景不妙,写诗感叹到:“一去一万里,千知千不还。崖州何处是,生度鬼门关。”

当杨炎就快要赶到崖州的时候,朝廷又下诏将他赐死,年仅五十五岁。

杨炎虽然遇害了,可他推行的两税法却对国家的经济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直到明清时期制定的“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法”都还从“两税法”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标签: 唐朝

更多文章

  • 皇甫镈:唐宪宗后期宠臣,牛李党争时与李逢吉等合势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甫镈,唐朝

    皇甫镈(?~820年),泾州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人。唐宪宗后期宠臣。出身安定皇甫氏之寿春房。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贞元年间,中进士,拜监察御史,三迁司农卿,迁户部侍郎、判度支,善于理财,颇得赏识。元和十三年,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宰相)。牛李党争,与李逢吉等合

  • 李训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右仆射李逢吉从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训,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训(?-8

  • 段文昌:唐朝时期宰相,治政宽仁,但却法纪严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段文昌,唐朝

    段文昌(773年-835年),字墨卿,一字景初,西河(今山西汾阳)人,唐朝宰相,右卫大将军段志玄玄孙。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段文昌早年曾入韦皋幕府,后历任灵池县尉、登封县尉、集贤校理、监察御史、补阙、祠部员外郎、翰林学士、祠部郎中。唐穆宗继位后,段文昌拜相,担任

  • 段文昌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右卫大将军段志玄玄孙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段文昌,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段文昌(77

  • 唐朝宰相段文昌生平简介,怎么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

    段文昌(773年-835年),字墨卿,一字景初,西河(今山西汾阳)人,唐朝宰相,褒国公段志玄玄孙。段文昌自幼客居荆州,为人豁达豪爽,不拘小节,节度使裴胄虽知其才,但却不能加以任用。贞元十七年(801年),段文昌入蜀,被西川节度使韦皋辟为

  • 真实的李道宗和张士贵:被冤枉了的两位大唐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薛仁贵,李道宗,张士贵,唐朝名将

    提到唐代名将薛仁贵,可谓是家喻户晓,特别是经过小说《薛仁贵征东》的渲染,更是让这位白袍将军的形象光芒万丈。在《薛仁贵征东》中,薛仁贵饱经坎坷,一直受到李道宗、张士贵两个大奸臣的迫害,可又有谁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中两位“奸臣”从未迫害过薛仁贵,两人反而是大唐王朝的一代名将!先说李道宗,字承范,602年出

  • 李道宗的女儿是谁 李道宗生平简介及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道宗,简介

    李道宗简介:李道宗,字承范,唐高祖李渊之侄,唐朝初年重要军事将领。父亲李韶,追封东平王,赠户部尚书。李道宗的女儿(即文成公主),先嫁冉实,后嫁给吐蕃松赞干布为王后。618年,李渊建唐,李道宗被封为略阳郡公,次年底随李世民出征刘武周主力宋金刚部,献坚守之计,使宋金刚军最终因为绝粮而溃,李道宗其后更奉命

  • 李道宗简介 唐朝高祖李渊堂侄东平王李道宗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道宗,唐朝,唐朝官员

    李道宗(600年-653年),字承范,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李道玄从父弟,为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李道宗的父亲李韶,被追封东平王,赠户部尚书。李道宗则封为略阳郡公,起家左千牛备身。唐永徽4年(公元653年),房遗爱伏诛,长孙无忌、褚遂良素与道宗不

  • 小故事《故囚报李勉》,李勉是怎么保住性命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故囚报李勉

    唐朝有一个叫李汧的人,字勉,在开封做县尉,相当于现在的警察局长。有一天李局长到监狱里提审犯人,这个犯了死罪的人浑不畏死,颇有几分神闲气度,像是江湖侠士。李局长也是个豪侠爽气的人,一看此人模样就有了爱惜之情,就像之后的宋公明释放晁盖一样,将这个犯人放了。那个年代的监狱管理估计也就是马马虎虎,李局长义释

  • 李勉埋金的故事原文及翻译,表现了李勉怎么样的品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勉

    天宝中有书生旅次宋州。时李勉少年贫苦,与此书生同店。而不旬日,书生疾作,遂至不救,临绝语勉曰:“某家住洪州,将于北都求官,于此得疾且死,其命也。”因出囊金百两遗勉,曰:“足下为余毕死事,余金奉家人可否?”勉许为办事。及礼毕,置金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数年,勉尉开封。书生兄弟赍洪州牒来,而累路寻生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