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勉埋金的故事原文及翻译,表现了李勉怎么样的品质

李勉埋金的故事原文及翻译,表现了李勉怎么样的品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627 更新时间:2024/1/5 8:31:55

天宝中有书生旅次州。时勉少年贫苦,与此书生同店。而不旬日,书生疾作,遂至不救,临绝语勉曰:“某家住洪州,将于北都求官,于此得疾且死,其命也。”因出囊金百两遗勉,曰:“足下为毕死事,余金奉家人可否?”勉许为办事。及礼毕,置金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数年,勉尉开封。书生兄弟赍洪州牒来,而累路寻生行止,至宋州,知李为主丧事,专诣开封,诘金之所。勉请假至墓所,出金付焉。

(选自《尚书谈录》)。

天宝(唐玄宗年号)年间,有一个书生旅行居住在宋州(今河南商丘)

。当时少年的李勉贫穷困苦,这个书生同住在一家店里。没过多长时间,书生患了病,无法医治。书生临死对李勉说:“我家住在洪州,我将到北都(今太原)谋求官职,在这里得病将要死了,这是我的命啊。”并从口袋里把百两银子给李勉,说:“我的家丁仆人,没有知道这个的,你为我处理完后事,剩下的钱都送给你。”李勉答应为他办理后事,等到葬礼结束后,李勉却把剩下的银子放在坟墓里和书生一同埋葬。几年以后,李勉担任了开封县县尉。书生的兄弟带着洪州官府开的证明,不停地打听寻找书生的行迹。到了宋州,才知道是李勉为书生办理了丧事,专门到开封去见他,询问银子的下落。李勉请他们到了墓地,挖出银子交给了他们。

李勉埋金的故事,主要讲述了李勉助人为乐且不图回报,尤其对死去的人讲求诚信。具有廉洁正直,洁身自好,光明磊落的高尚品质。《李勉埋金》出自唐代《尚书谈录》作者李绰。

标签: 李勉

更多文章

  • 令狐楚因亲吏赃污事贬衡州刺史发生的一些小趣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令狐楚

    令狐楚(766或768~837)令狐绹之父,唐代文学家、政治家、诗人。汉族,字壳士。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初唐名臣令狐德棻后代。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登进士第。唐宪宗时,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出为华州刺史,拜河阳怀节度使。后为皇甫镈推荐,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入为

  • 令狐楚守兖州的轶事:正值大旱米价飞涨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令狐楚

    令狐楚(766或768~837)令狐绹之父,唐代文学家、政治家、诗人。汉族,字壳士。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初唐名臣令狐德棻后代。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登进士第。唐宪宗时,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出为华州刺史,拜河阳怀节度使。后为皇甫镈推荐,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入为

  • 酉阳杂俎白话解说:李夷简与多闻天王刺青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夷简

    据说唐代有一个皇室宗亲叫做李夷简。唐宪宗李纯元和末年,李夷简在四川成都任职。成都的集市中有一个好勇斗狠的地痞,叫做赵高。赵高经常因为寻衅滋事被官府捉拿入狱。赵高的背上满满地纹了一幅毗沙门天王刺青。毗沙门天王,又名多闻天王,因为传说多闻天

  • 崔群:唐朝中后期宰相,曾知贡举,主管天下科举考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崔群,唐朝

    崔群(772-832年),字敦诗,号养浩,贝州武城(今河北故城南)人。唐朝中后期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清河崔氏小房。 唐贞元八年(792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即位,拜翰林学士,迁礼部侍郎,选拔人才公允持正。元和十二年(817年),拜中书

  • 韦贯之人物生平简介,为什么被贬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韦贯之

    韦纯年轻时中进士,唐德宗贞元(785年-805年)初年登贤良科,被授校书郎。任满后,转长安县丞。德宗末年,京兆尹李实有权势,建议德宗的事几天内就能办成。当有人向李实推荐韦纯时,李实答:“我常听闻他贤,他和我的住所同里。我常想见他,如果有机会,我会向皇帝推荐他。”推荐者将此事告诉韦纯,但韦纯虽然没有表

  • 韦贯之文言文原文及翻译,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韦贯之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遂以字行。少举进士。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贯之唯唯,数岁终不往,然是后竟不迁。永贞中,始除监察御史。上书举季弟纁自代,时议不以为私。转右补

  • “韦贯之”宁饿死也不为裴均歌功颂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韦贯之

    韦贯之(760年-821年),本名纯,字贯之,一字正理,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吏部侍郎韦肇之子。韦贯之出身于京兆韦氏逍遥公房 ,进士及第,德宗贞元年间中举后历任校书郎、长安县丞等职务,顺宗李诵即位后升任监察御史,宪宗李纯即位后历任礼部员外郎、吏部员外郎、巴州刺史,在回京任中书舍人之职后,因

  • 权德舆人物生平简介,主要成就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

    权德舆为天水略阳人,后徙居润州丹徒。其家世源远,自十二世祖前秦仆射安邱公权翼以来,数代为宦。父亲权皋,曾为安禄山的幕僚,“安史之乱”爆发前,他当机立断,以逃离叛逆的义勇行为而受到时人的称赞。权德舆就出生在这样祖德清明家风雅正的仕宦家庭。权德舆自幼聪明好学,“三岁知变四声,四岁能为诗”。十五岁有文章数

  • 玉台体原文、翻译及赏析,权德舆古诗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玉台体

    玉台体唐代:权德舆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译文昨晚我裙带忽然松弛解开,早晨又看见蟢子双双飞来。要赶紧描眉擦粉梳妆打扮,莫非是我的丈夫快要回来。注释蟢子:小蜘蛛脚长者,俗称蟢子。铅华:指脂粉。藁砧:丈夫的隐语。鉴赏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皆在“撰录艳歌”,徐本人是当时著名的宫

  • 唐代神童知多少?唐代文臣权德舆四岁就能赋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代,神童,文臣,

    为什么天才成群地来?这句有名的发问,出自二十世纪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Kroeber)之口后,便迅速风靡全球。如果背景搁在气象雄伟的大唐,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神童成群地来?之所以有这样的发问,自然是因为有人做过一番统计工作。这个人就是明代著名的文人雅士胡侍。胡侍于其所著的《真珠船》一书卷六中,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