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经风光无限的史朝义最后怎么样的 他的结局如何

曾经风光无限的史朝义最后怎么样的 他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16 更新时间:2023/12/23 5:52:56

洛阳城外,史朝义被唐军大败,这一败就再也改变不了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简单了:史朝义在前面一个劲的跑,仆固怀恩在后面一个劲的追。

史朝义撤退的路线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路败退的史朝义部

第一个阶段,一路东:洛阳—郑州—汴州;

第二个阶段,一路向北:汴州—濮州—昌乐—贝州—莫州。

撤退途中史朝义经历了四种状态:被打,被拒绝,被忽悠,直到最后被挂掉。

追着史朝义打的是仆固怀恩仆固玚爷俩。

这爷俩算是和粘上史朝义。

从洛阳开始,史朝义跑到那,他们就追到那,追上以后就是一顿猛打。

这当然可以理解,毕竟猫走不走直线取决于耗子。史朝义撤退的路线就决定了仆固怀恩的追击的路线。

已成惊弓之鸟的史朝义没办法组织像样的反击了,交战的结果只能是败,继续败,再败。

拒绝史朝义的是他昔日的部下。

自洛阳决战失败之后,史朝义的队伍人心就已经开始散了。

从郑州撤到汴州,史朝义想进城喘口气,没想到自己任命的陈留节度使献诚关起门来就是不让进。

被拒绝在城外的史朝义

万般无奈中的史朝义只好自汴州东上,前往濮州。

这是史朝义第一次被昔日的下属拒绝,但不是最后一次。

忽悠史朝义的是田承嗣。

跑到莫州(今河北任丘市北)的史朝义再次被唐军困住,打又打不赢,跑又跑不了,史朝义一筹莫展。

关键时刻,田承嗣站了出来:“陛下,莫州就这么大点地方,唐军已经围了三个月了,而且还在不断增兵。光靠我们这些人怕是守不住了。请您带人突围,前往幽州召集人马回来救援莫州。”

“那莫州呢?”

“莫州有我在这顶着,陛下请放心,有我在,就算仆固玚再能打,一时半会也攻不下莫州。”

看着眼前的田承嗣,史朝义感慨万千。

自洛阳撤退以来,昔日的部下投降的投降,逃亡的逃亡,纷纷和自己翻了脸,唯有田承嗣亲率四万大军自睢阳来增援自己;

自洛阳撤退以来,一路被唐军追着猛打,狼狈不堪,唯有田承嗣在漳水河畔设计大败唐军,为自己挣回了一点点颜面。

大忽悠田承嗣

疾风知劲草,田承嗣真是大燕少有的忠诚良将!

史朝义紧紧的握着田承嗣的手:“将军,我大燕的生死存亡和史朝义一家的性命就拜托你了。”

田承嗣顿首流涕,向史朝义表示:“陛下,您放心,有我田承嗣在就有莫州。”

告别田承嗣,史朝义遴选五千精锐,自北门突破唐军包围圈,奔向幽州。

告别史朝义,田承嗣立马把史朝义一家老小押送到唐军军营,表示投降。

对不住了陛下,此一时彼一时,大燕看来是保不住了,我田承嗣也得另寻他路了。

被田承嗣忽悠走的史朝义即将开始他人生的倒计时。

此刻,他正奔波在去往幽州的路上。

到家了就好办了。史朝义暗暗给自己打气。

范阳已经不是他家了。此刻的范阳节度使怀仙正与大唐秘密谈判,做好随时投降的一切准备。

急着回家的史朝义赶到了涿州。汴州城下的一幕再次上演,涿州守将范阳兵马使李抱忠就是不让史朝义进门。正在僵持着,唐军的追兵又上来了。

被逼急眼的史朝义派人给李抱忠做工作:“我们的大军还在莫州,陛下带这么点人到这是来征调大军南下会师的;将军万万不可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义呀。”

看来史朝义仍沉浸在田承嗣的忽悠之中,李抱忠决定帮他清清头脑。

“回去告诉史朝义,大势已去,你们认命吧。我们已经归顺唐朝了,不可能再给你老史家卖命了。至于田承嗣,你们就别指望了,他肯定也投降了,要不然唐军怎么可能越过莫州,追到这里。”

得到回话的史朝义终于清醒了。

曾经风光无限的史朝义

李抱忠说的没错,看来范阳进不去,莫州也回不去了。走投无路的史朝义向自己昔日的部下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

“这个,我们从早上到现在一顿饭还没吃,能不能给点吃的?”

君臣一场,饭可以管,但不能进城吃。李抱忠派部下将饭菜送到了东门外。

看着连日来东躲西藏,靠别人施舍才能吃上饭的史朝义,老家在范阳的史朝义士卒待不住了。

家就在眼前,史朝义是大唐捉拿的要犯,怕是回不去了,我们小兵一个还得生活下去。对不起了,陛下,我们不能再跟您走了。

标签: 唐朝史朝义

更多文章

  • 西游记中的袁守诚的真实身份是谁?为何能知玉帝谕旨?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游记,袁守诚

    这个世界上,算命先生甚多,算得准的不在少数,但算到袁守诚这个程度的,实在是没有几个,但恰恰也就是他算得实在太准了,这才引起了我的怀疑:首先,他怎么知道下雨的时间和雨量的?按照道理,下雨若是天庭的计划之内,那么龙王应该有张"本月降雨计划表"来执行,要是这个情况,他可以洞悉天机,倒也说得过去。而此次降雨

  • 西游记中泾河龙王泄露天机惨遭砍头,而袁守诚为何安然无恙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西游记,袁守诚

    在西游记中,泾河龙王与算卦的袁守诚之间那个赌约算是非常出名了,一个相师能够把玉帝的旨意算的清清楚楚,最后一位司雨大龙神被砍了头,这结果可谓是惨上加惨,为什么泄露天机的袁守诚一点事都没有,反而是泾河龙王被砍头?我们今天就来解读一下这里面的秘密。常言道,天机不可泄漏。但西游中有个特例,算命先生袁守诚不仅

  • 《莺莺传》张生为何对崔莺莺薄情始乱终弃?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莺莺传,张生,崔莺莺,红娘

    深院无人草树光,娇莺不语趁荫藏。等闲弄水浮花片,流出门前赚阮郎。这首诗称作《春词》,出自唐朝大诗人元稹的《莺莺传》,是张生给崔莺莺写的。《莺莺传》其实是元稹年轻时的亲身经历,是元稹的自传,作品中的张生就是元稹本人。张生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崔莺莺聪明,但再聪明的女人在感情上还是一笔烂账

  • 西厢记中老夫人为何不肯把崔莺莺嫁给张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崔莺莺,张生,西厢记

    悔婚是因为信守前诺?老夫人在张生退敌之后,安排了一场筵席,大家都以为她要践诺,把崔莺莺嫁给张生。但就在这场筵席上,老夫人在张生和崔莺莺刚刚见面后,就发令了:“小姐近前,拜了哥哥!”大家吃了一惊。老夫人还让崔莺莺给“哥哥”张生把盏,崔莺莺满心的不情愿。而张生更是气极,以“小生量窄”为由拒绝了。而夫人不

  • 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结局是什么?崔莺莺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生,崔莺莺,西厢记

    《西厢记》的故事是大家都熟知的,人们不仅记住了张生和莺莺这一对才子佳人,而且还记住了小丫头红娘,并从此把在别人恋爱婚姻中牵线搭桥的人叫做“红娘”。据说,近年开发旅游景点,普救寺内还专门立一标牌,上书“张生跳墙处”,完全把西厢故事当作真人真事了。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代文人元稹的《莺莺传》,在《

  • 历史上唯一为权力毒杀亲父的公主:安乐公主李裹儿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公主,古代公主

    史上最不孝的公主——安乐公主李裹儿。看过历史长篇电视剧《大明宫词》,大多对武则天、太平公主这两个在权力斗争中的主角女人不能忘怀,然而,唐中宗李显被毒杀的细节往往被忽视,杀害他的凶手却是自己那骄奢淫逸的女儿安乐公主,更是鲜为人知。生为女皇武则天的儿女,也许是世上的最不幸。唐中宗李显,在他成长的时候,不

  • 安乐公主李裹儿简介 历史上的安乐公主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公主,安乐公主

    导读:公元685年,中宗李显与妻子韦氏一起,被母亲派人押到房州流放。这年的3月,在去往房州的途中,韦氏在押送的车里痛苦地生下了一个女孩。穷途末路前任皇帝皇后,此时心酸地发现,他们连一张多余的被毡都找不到。李显急得没有办法,只好将身上穿的衣服脱了下来,将冻得有些发青的女儿裹在里面。这个小女婴,因此被他

  • 她被封为千金公主两嫁可汗 最后被杀竟因它!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千金公主

    公元580年,北周宗室一女和亲突厥,封千金公主。千金公主为武帝宇文邕的侄女,是赵王宇文招与汉人所生。身为皇族贵女,千金公主的少年生活可谓是十分惬意。公主出生于北周建国后的第八年,当时北周的汉化程度就已经十分高了,再加上有一个汉人母亲,所以千金公主自小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着深厚的汉文化修养,在宗室之女

  • 千金公主宇文芳为了复国大业征战沙场血洒边彊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宇文芳,宇文招,周武帝

    这位为了复国的千金公主就是宇文芳。她是北周皇帝的侄女,赵王宇文招的女儿。也是一个和亲的公主。可她与其它和亲公主不同,别的公主都是忠于国家。而她却是为了复国,推翻国家的领导者。宇文芳和亲后,先后成了突厥国王沙钵可沙及蓝都可汗的王后。宇文芳不仅貌美,也是一代才女,对诗词歌赋甚至政治、工艺、建筑都有相当深

  • 解密:为何和亲的千金公主因为一个屏风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吴王阖闾,专诸,王僚

    昭君和亲后六百年,另一位女子也奉命和亲,她的身份是公主,文学素养也高,在突厥十几年,先后侍奉沙钵略可汗与他的儿子都蓝可汗。其间她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剧痛,她伤感,也曾挣扎,最后为了民族团结献出了头颅,只有头颅回到她思念又不敢回去的故土。在她的身后,没有青冢,也没有笳声的哀怨。这位传奇而不幸的女性,是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