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敬业简介 承袭祖父李勣英国公爵位徐敬业生平

徐敬业简介 承袭祖父李勣英国公爵位徐敬业生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561 更新时间:2023/12/28 3:34:10

李敬业(?—684年),祖籍曹州离狐,李勣之孙,李震之子,因父早死,直接承袭了祖父的英国公爵位。李敬业从小善于骑射,有才智,曾任眉州刺史,后坐事被贬为柳州司马。武则天废唐中宗立睿宗,临朝称制,他在684年九月起事于扬州,自称为匡复府大将军,以匡扶中宗复辟为理由起兵,李敬业的部队很快增至十余万人。武则天派遣李孝逸统兵三十万人征讨,李敬业听从薛璋意见,先南渡长江攻陷润州,再北向与李孝逸战于高邮,徐初战获胜,但久战兵疲,十一月李孝逸以火攻大败敬业军,敬业逃往润州,为部下所杀。

徐敬业,唐代反抗武则天专政的军事首领。唐初名将李绩孙。祖籍曹州离狐(今山东鄄城西南)。李绩本姓徐,赐姓李。总章二年(669),李绩死,敬业袭爵英国公,历官太仆少卿、眉州刺史。

弘道元年(683),唐高宗卒,中宗即位。次年,改元嗣圣,武后以太后临朝称制,不久即废中宗,立豫王旦(即睿宗),武太后掌握全部权力。这一年,敬业因事被贬为柳州司马,赴任时途经扬州,便和同被贬官南方的唐之奇、骆宾王、杜求仁、敬业弟敬猷以及前盩厔(今陕西周至)尉魏思温、奉使到扬州的监察御史薛璋等,一起策划起兵反对武则天。当时扬州没有都督,由长史管理州务。这年九月,他们使人诬告长史陈敬之谋反,薛璋以御史奉使的身份将他捕杀,徐敬业自称扬州司马,组织囚犯、工匠、役丁数百人,占有扬州。随即招集民众,以扶助中宗夏位为号召,发布了由骆宾王撰作的《讨武瞾檄》。敬业起兵后,武则天剥夺了他的赐姓,命左玉铃卫大将军李孝逸统兵镇压。

当时敬业的谋士有北上进攻洛阳和南下先取常州(今属江苏)、润州(今江苏镇江)两种主张,敬业采纳了南进的策略,渡江攻取了润州。那时,李孝逸大军已逼近扬州。敬业重又还兵,在高邮(今江苏高邮北)迎战。十一月,大败,逃奔润州,想渡海投高丽,为唐兵追及,敬业弟兄被部下所杀,同党大都被捕杀。

标签: 徐敬业唐朝唐朝官员

更多文章

  • 贺知章《断句》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断句,贺知章,落花,醉

    古诗《断句》年代:唐作者:贺知章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高高的滕王阁靠着江边,佩玉发响、鸾停止歌舞。画栋早晨飞上了南浦的云,珠帘黄昏卷入了西山的雨。闲云的影子映在潭中,时日长远,事物变换星座移动渡过几个春秋。阁中的滕王人现在在哪?栏杆外的长江空自流淌。作品赏析刘昶是宋文帝第九子。前废帝子业即位,怀疑

  • 贺知章《答朝士》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答朝士,蛤蜊,丝,贺知章,味

    古诗《答朝士》年代:唐作者: 贺知章鈒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作品赏析 贺知章在长安做了国子学四门博士后,人们都知道他是个博学多闻、潇洒倜傥的永兴才子,姑表兄弟陆象先最喜与知章说天道地,写诗品文,甚至一日不见,便觉鄙吝之感顿生。时有苏州人顾况者,在京城以机敏善

  • 贺知章《送人之军》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送人之军,子,愁,雨,忧

    古诗《送人之军》年代:唐作者: 贺知章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作品赏析诗写送人之陇西临洮戍边,并寄以厚望。“常经”应“昔愁”,“复见”应“今别”,是知所送之人乃两度赴长城西段戍防也。颈联之写边塞景物节候,是昔日所经见,亦

  • 封德彝:唐初官场上人脉最好的官吏死后评价却很差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封德彝

    李世民因为常年统兵在外,注意人才的招募,在被封为天策上将后,建立的天策府,谋臣武将一抓一大把,更重要的,这帮人,效忠的,是秦王李世民,而不是李渊。势力庞大的李世民,对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构成了严重威胁。作为应对,李建成一方面积极要求,统兵镇压刘黑闼,另一方面,拉拢地方势力,培植亲信,杨文干就是太子安插

  • 隋唐乱世奸臣封德彝:隋朝的奸臣 唐朝的治世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宰相,封德彝,隋唐,

    封德彝(568年-627年),名伦,字德彝,以字行,观州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唐朝宰相,北齐太子太保封隆之之孙。封德彝出身于渤海封氏,早年曾为杨素幕僚,后负责督建仁寿宫,升任内史舍人。隋炀帝年间,封德彝受到虞世基倚重,使得朝政逐渐败坏。江都之变后,又投靠宇文化及,任内史令。宇文化及兵败后,封德彝投降

  • 唐朝宰相杨恭仁:隋朝皇室和唐朝边疆问题特使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恭仁,唐太宗,突厥,

    杨恭仁(568年-639年),原名纶,后改名温,字恭仁,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朝宰相,隋朝观王杨雄之子。杨恭仁原是隋朝官员,历任甘州刺史、吏部侍郎,曾平定杨玄感叛乱,后被裴蕴排挤出朝,担任河南道大使,兵败逃归江都。江都之变后,杨恭仁升任吏部尚书。619年(武德二年),杨恭仁投降唐朝,被任命为黄

  • 唐初宰相窦威:隋朝老是被解职的麻烦构建了唐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窦威,隋朝,唐高祖,

    窦威(?-618年),字文蔚,扶风平陵人,唐朝宰相、外戚,隋朝太傅窦炽之子,太穆皇后堂叔。窦威出身于河南窦氏三祖房,雅好文史,早年曾出仕隋朝,历任秘书郎、蜀王府记室、内史舍人、考功郎中,后坐事免职。唐高祖太原起兵,窦威补任大丞相府司录参军,参与制定朝廷典制。武德元年(618年),唐朝建立,窦威担任内

  • 唐朝的脱口秀 唐朝名臣温彦博自荐“称解白嘲”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脱口秀,温彦博,

    脱口秀这种艺术,不只是现代社会才有,在古代中国早就有了,而且有时候还能说服高层,改变自己的命运。据《大唐新语》记载,唐朝名臣温彦博曾经任吏部侍郎,主持人事选拔工作。有一个名叫裴略的读书人,被吏部淘汰,放到地方去。裴略不服,于是向温彦博自荐,说自己善于脱口秀,“称解白嘲”。于是温彦博要他说说大厅前的竹

  • 温彦博简介 初唐时期大臣一代名相温彦博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温彦博,唐代,宰相

    温彦博,字大临,生于北周建德二年,初仕隋,后被罗艺招纳,唐兴,随罗艺投唐,为一代名相。卒于唐贞观十一年。谥曰恭,陪葬昭陵。有文集二十卷,《两唐书志》传于世。温彦博出生于书香之家。父亲温君悠曾任北齐文林馆学士、隋泗州司马。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温彦博不仅有学识渊博的父亲。还有和他一样自幼就博览群书、聪颖

  • 关陇贵族典范驸马杨师道:文武双全抵抗突厥入侵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杨师道,关陇贵族,驸马,

    杨师道(?-647年),字景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朝宰相,中书令杨恭仁之弟。杨师道出身弘农杨氏观王房,隋亡后投奔唐朝,拜上仪同、驸马都尉,娶桂阳公主为妻,后出任灵州总管,多次击退突厥入侵。历任吏部侍郎、太常卿,封安德郡公。636年(贞观十年),杨师道升任侍中。639年(贞观十三年),又改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