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贺知章《送人之军》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贺知章《送人之军》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02 更新时间:2023/12/28 3:52:23

古诗《送人之军》

年代:唐

作者: 贺知章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作品赏析

诗写送人之陇西临洮戍边,并寄以厚望。“常经”应“昔愁”,“复见”应“今别”,是知所送之人乃两度赴长城西段戍防也。颈联之写边塞景物节候,是昔日所经见,亦是今日将经见。言外无限辛苦凄恻,然结联犹致以勉励之辞,寄望于国之长城。“万里长城”,是景,亦典,妙在虚实之间。

注释

①绝脉塞:指长城险塞。《史记·蒙恬列传》谓恬“筑长城,因地形,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秦二世赐死,恬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绝脉,断绝地脉。

②断肠流:指陇头流水。《陇头歌辞》曰:“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肠断绝。”

③陇云:陇头之云。陇,陇山,为陕甘要隘。

④万里长城:喻重要支柱,此以军队为长城。典出《南史·檀道济传》:宋文帝寝疾,彭城王刘义康矫诏收捕檀道济。道济盛怒饮酒一斛,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⑤汉国:指唐王朝。唐人多以汉喻唐。

标签: 送人之军

更多文章

  • 封德彝:唐初官场上人脉最好的官吏死后评价却很差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封德彝

    李世民因为常年统兵在外,注意人才的招募,在被封为天策上将后,建立的天策府,谋臣武将一抓一大把,更重要的,这帮人,效忠的,是秦王李世民,而不是李渊。势力庞大的李世民,对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构成了严重威胁。作为应对,李建成一方面积极要求,统兵镇压刘黑闼,另一方面,拉拢地方势力,培植亲信,杨文干就是太子安插

  • 隋唐乱世奸臣封德彝:隋朝的奸臣 唐朝的治世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宰相,封德彝,隋唐,

    封德彝(568年-627年),名伦,字德彝,以字行,观州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唐朝宰相,北齐太子太保封隆之之孙。封德彝出身于渤海封氏,早年曾为杨素幕僚,后负责督建仁寿宫,升任内史舍人。隋炀帝年间,封德彝受到虞世基倚重,使得朝政逐渐败坏。江都之变后,又投靠宇文化及,任内史令。宇文化及兵败后,封德彝投降

  • 唐朝宰相杨恭仁:隋朝皇室和唐朝边疆问题特使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恭仁,唐太宗,突厥,

    杨恭仁(568年-639年),原名纶,后改名温,字恭仁,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朝宰相,隋朝观王杨雄之子。杨恭仁原是隋朝官员,历任甘州刺史、吏部侍郎,曾平定杨玄感叛乱,后被裴蕴排挤出朝,担任河南道大使,兵败逃归江都。江都之变后,杨恭仁升任吏部尚书。619年(武德二年),杨恭仁投降唐朝,被任命为黄

  • 唐初宰相窦威:隋朝老是被解职的麻烦构建了唐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窦威,隋朝,唐高祖,

    窦威(?-618年),字文蔚,扶风平陵人,唐朝宰相、外戚,隋朝太傅窦炽之子,太穆皇后堂叔。窦威出身于河南窦氏三祖房,雅好文史,早年曾出仕隋朝,历任秘书郎、蜀王府记室、内史舍人、考功郎中,后坐事免职。唐高祖太原起兵,窦威补任大丞相府司录参军,参与制定朝廷典制。武德元年(618年),唐朝建立,窦威担任内

  • 唐朝的脱口秀 唐朝名臣温彦博自荐“称解白嘲”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脱口秀,温彦博,

    脱口秀这种艺术,不只是现代社会才有,在古代中国早就有了,而且有时候还能说服高层,改变自己的命运。据《大唐新语》记载,唐朝名臣温彦博曾经任吏部侍郎,主持人事选拔工作。有一个名叫裴略的读书人,被吏部淘汰,放到地方去。裴略不服,于是向温彦博自荐,说自己善于脱口秀,“称解白嘲”。于是温彦博要他说说大厅前的竹

  • 温彦博简介 初唐时期大臣一代名相温彦博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温彦博,唐代,宰相

    温彦博,字大临,生于北周建德二年,初仕隋,后被罗艺招纳,唐兴,随罗艺投唐,为一代名相。卒于唐贞观十一年。谥曰恭,陪葬昭陵。有文集二十卷,《两唐书志》传于世。温彦博出生于书香之家。父亲温君悠曾任北齐文林馆学士、隋泗州司马。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温彦博不仅有学识渊博的父亲。还有和他一样自幼就博览群书、聪颖

  • 关陇贵族典范驸马杨师道:文武双全抵抗突厥入侵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杨师道,关陇贵族,驸马,

    杨师道(?-647年),字景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朝宰相,中书令杨恭仁之弟。杨师道出身弘农杨氏观王房,隋亡后投奔唐朝,拜上仪同、驸马都尉,娶桂阳公主为妻,后出任灵州总管,多次击退突厥入侵。历任吏部侍郎、太常卿,封安德郡公。636年(贞观十年),杨师道升任侍中。639年(贞观十三年),又改任

  • 回顾陈玄礼的两次政变 陈玄礼最后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陈玄礼

    陈玄礼这位唐朝名将,不仅见过战场厮杀,更是经历了两次宫廷政变。但是能在经历两次政变之后,还这样持续得到皇帝的信任,怕也只有这陈玄礼一人了。那么陈玄礼两次政变具体是哪两次呢?陈玄礼剧照(网络图)这第一次政变是唐隆政变,李显在成为皇帝之后,对自己的老婆韦后相当的纵容。随话说这后宫不得干政,但是这韦后不但

  • 解析唐朝名将陈玄礼为什么参与两次政变?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玄礼

    陈玄礼这位唐朝名将,不仅见过战场厮杀,更是经历了两次宫廷政变。但是能在经历两次政变之后,还这样持续得到皇帝的信任,怕也只有这陈玄礼一人了。那么陈玄礼两次政变具体是哪两次呢?陈玄礼剧照这第一次政变是唐隆政变,李显在成为皇帝之后,对自己的老婆韦后相当的纵容。随话说这后宫不得干政,但是这韦后不但干预了还想

  • 揭秘:陈玄礼经历了两次政变之后为何还深得皇帝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玄宗,杨玉环,陈玄礼,高力士

    陈玄礼这位唐朝名将,不仅见过战场厮杀,更是经历了两次宫廷政变。但是能在经历两次政变之后,还这样持续得到皇帝的信任,怕也只有这陈玄礼一人了。那么陈玄礼两次政变具体是哪两次呢?这第一次政变是唐隆政变,李显在成为皇帝之后,对自己的老婆韦后相当的纵容。随话说这后宫不得干政,但是这韦后不但干预了还想自己做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