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晏是谁?刘晏在唐朝很有名吗?刘晏生平简介

刘晏是谁?刘晏在唐朝很有名吗?刘晏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166 更新时间:2023/12/19 4:07:37

刘晏,是唐代著名的经济改革家和理财家,信奉道家。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县)人。

这个人不得不说,是个超级神童啊!还被后来的《三字经》列名,《三字经》中这样讲到,”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才七岁时,被选为神童,八岁就做了太子府的文字典籍方面的校对官。

刘晏最先得到玄宗的赏识,故事发生于李隆基效仿先列去泰山封禅之时,趁这个时机,刘晏呈上了一书,借着幼童形象,猎奇且清奇。于是就引起了玄宗的兴趣,决定看看这书。这书题为《颂》,其实在小编看来,文章写得并不怎么样,只不过一笔行如流水的文字,

再加上内容是皇上治政有方,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的溢美之词。毫无出色之处,但是耐不住他那时还是个七岁幼童啊!可想而知,成功引起了唐玄宗的注意。于是就让宰相张说去考考他的学问。

这不考还行,一考就不得了了啊,四书五经,对答如流,作对子也信手拈来。还写得一手好字,小小年纪,如此了得,真不愧神通之谓,于是乎,李隆基就把他带回去了。

刘晏的功绩主要在于他的理财之能,他一生经历了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长期担任财务要职,管理财政达几十年,效率高,成绩大,被誉为”广军国之用,未尝有搜求苛敛于民“的著名理财家。

唐代宗时期,接管漕运,当时漕运废弛阻塞,造成关中粮食困难,粮价暴涨,百姓吃饭困难,饿死的很多。刘晏果断采取段运法,也就是分段运输,建立转运站和仓贮仓,使得运粮速度大幅度提升,而且比较省力。他之后又改革盐政、改革粮价、推行常平法。

什么叫常平法?估计很多人不知道,大体来说,就是建立一个经济情报网,有木有感觉很牛逼?!这个经济情报网是干什么的呢?就是每旬、每月汇报各州县雨雪多少、庄稼好坏的情况,以及各地的物价情况!这样一来,刘晏就能掌控全国经济和市场动态,并根据这些情报,调剂有无,平抑物价,扶持生产,积极救灾。

而且,这样的手段,还能将粮食丰产地的粮食卖往粮食缺乏的地方,避免了粮价过高或者过低。对了应对特殊情况,比如天灾干旱洪水蝗灾之类的,在各州县设立储粮仓库,备好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如此之才能实属罕见。他的经济情报网估计还是市场经济的雏形。就他的粮价措施,还有一篇《刘晏计物价》流传于后世。

但是,这么一个牛逼的少年早惠,长大还愈加出色的人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李唐王室的财政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却不得善终。都说好人不长命,大概是因为他们太过正直,扰了别人的路,碍了别人的眼。

刘晏死于唐德宗时期,德宗任用奸相元载的余党杨炎为宰相,杨炎发现唐代宗杀元载,刘晏曾参与密议。于是仗着德宗的宠爱,杨炎开始报私仇了,极尽挑拨之能将刘晏贬出京师,并伙同荆南节度庚准,擅造刘晏造反。

可惜了,刘晏这人怎么可能造反啊,只能说功高盖主,遭猜忌,加上奸臣谗言,可悲的是德宗还听信了谗言,于780年7月下诏赐刘晏自尽,其属流放江南。

标签: 刘晏唐朝

更多文章

  • 裴遵庆人物生平简介,《裴遵庆传》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裴遵庆

    年既长,始以仕家推荫为兴宁陵丞,调大理丞。边将萧克济督役苛暴,役者有丑言,有司以大逆论,遵庆曰:“财不足聚人,力不足加众,焉能反?”由是全救数十族。频擢吏部员外郎,判南曹,不久担任徐州刺史。天宝时,选者岁万计,遵庆性强敏,视簿牒,详而不苛,世称吏事第一。肃宗时,为吏部侍郎。萧华辅政,屡荐之,拜黄门侍

  • 唐朝宰相裴遵庆神道碑,墓志一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裴遵庆

    裴遵庆,出身河东裴氏,唐肃宗、唐代宗时的宰相。其神道碑位于今河南洛阳万安山南,此碑全称《大唐故金紫光禄大夫吏部尚书留守东都贞孝公赠司空裴府君神道碑铭并序》,由朝议大夫守太常卿兼修国史充礼仪使赐紫金鱼袋上柱国杨绾撰文,嵩阳县令卢晓书并篆额

  • 唐朝宰相裴遵庆,敦守儒学显英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裴遵庆,唐朝

    《旧唐书·裴遵庆传》载;裴遵庆(?—775),字少良,绛州闻喜人(今山西闻喜县)。代袭冠冕,为河东著祖。裴遵庆出身于世家大族河东裴氏,自幼好学不倦,博览群经,不涉当世之务。年长时以父荫担任兴宁陵丞,又调整为大理丞,擢拔为吏部员外郎,判南曹。肃宗时,历官吏部侍郎,清正介直,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李揆怎么读?李揆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揆

    李揆[lǐ kuí],字端卿,荥阳(今河南荥阳)人,生于公元711年,卒于公元784年,享年七十四,谥曰恭。李揆出名主要是在唐肃宗时期,因为肃宗对其的称赞。据史书以及《李逵传》对他的记载,可以看出李揆是一个风姿优雅,举止温文,容貌出色的男子,一举一动之间都能吸引不少人。旧唐书《李揆传》中有这么一段记

  • 李岘:信安郡王李祎第三子,曾历任要职,多有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岘,唐朝

    李岘(709年~766年),字延鉴,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宰相,唐太宗李世民玄孙,吴王李恪曾孙,信安郡王李祎第三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门荫入仕,历经三朝,一生历任多州刺史,两度出任江陵尹,多次担任京兆尹,五次登上相位,六次官拜尚书,七次

  • 齐映遇到一老人,老人问:想当宰相还是成仙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齐映,野秘

    有一位叫齐映的相公参加了进士考试,到省里打听消息,住在礼部的南院,遇上雨不能出去吃饭,心里犹豫不决,不知到什么地方去,就慢慢走在墙下。有一位老人,穿白色衣服,拄着拐杖,两个小仆人跟在他身后。老人向齐映作揖说:“日头已经升高,你大概还没吃饭,我家离这不远,你能到我那去吗?”齐映道谢,跟着老人来到门外。

  • 唐朝宰相高郢人物生平简介,历史人物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高郢

    高郢的先祖自渤海徙卫州,遂为卫州人。九岁通《春秋》,能属文。天宝末,盗据京邑,父高伯祥先为好畤尉,安禄山陷京师,抵贼禁,加极刑。高郢时年十五,被发解衣,请代其父,贼党义之,乃俱释。后举进士擢第,应制举,登茂才异行科,授华阴尉。尝以鲁不合用天子礼乐,乃引《公羊传》,著《鲁议》,见称于时,由是授咸阳尉。

  • 【广异记】吕諲原文及翻译,阎王为什么放过吕諲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广异记

    《广异记》吕諲尝昼梦地府所追,随见判官。判官云:"此人勋业甚高,当不为用。"諲便仰白:"母老子幼,家无所主。"控告甚切,判官令将过王。寻闻(闻原作问。据明抄本改。)左右白王:"此人已得一替。"问替为谁?云是蒯适。王曰:"蒯适名士,职当其任。"遂放諲。諲时与妻兄顾况同宿。即觉,为况说之。后数十日,而适

  • 唐朝宰相吕諲人物简介,新唐书【吕諲传】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諲

    人物简介乾元二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黄门侍郎。上元元年同中书门下三品,累加银青光禄大夫,封东平男。坐昵中官马上言贬太子宾客,拜江陵府尹。卒年五十一,赠吏部尚书,谥曰肃。新唐书《吕諲传》吕諲,河中河东人。少力于学,志行整饬。孤贫不自业,里人程氏财雄于乡,以女妻諲,亦以諲才不久困,厚分赀赡济所欲,

  • 解梦故事之吕諲梦被阴差追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解梦,故事,吕諲梦被阴差追捕

    导读:吕諲曾在大白天梦见自己被阴曹地府的人追捕,被拉去见判官。判官说:“这人功劳和业绩都很高,不能召他到阴间来任用。”吕諲便抬起头述说道:“我母亲老了而孩子还小,家中没有主人怎么行?”他说的恳切。判官去问阎王。一会儿,就听手下人对阎王说:“此人已经找到了一个替身。”阎王问替身是谁,回答说是蒯适。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