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代诗人郎士元生平简介,主要作品有哪些?

唐代诗人郎士元生平简介,主要作品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901 更新时间:2024/1/18 20:31:30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

,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生平简介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州)人,唐代诗人。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集中多投赠送别之作,内容较贫乏。

作品风格

集中多投赠送别之作,内容较贫乏。《中兴间气集》称其诗风"闲雅","近于康乐(谢灵运)"。尤擅长五律,如"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送李将军赴定州》),"河源飞鸟外,雪岭大荒西"(《送杨中丞和蕃》),"马上相逢久,人中欲认难"(《长安逢故人》),"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厌贫"(《送张南史》)等诗句,或凝炼浑厚,或真切自然,均为世所称。七古《塞下曲》一篇,则悲壮激越,犹有李颀遗意。

有《郎士元集》 2卷,《唐诗二十六家》本。《唐诗百名家全集》所收名为《郎刺史诗集》 1卷。《全唐诗》编存其诗

1卷。《全唐诗补编》补诗五首。事迹见《新唐书·艺文志》、《唐才子传》。

主要作品

朱方南郭留别皇甫冉,盩厔县郑礒宅送钱大,赠张五諲归濠州别业,赠韦司直,赠万生下第还吴,赠强山人,郢城西楼吟,郢城秋望,夜泊湘江,湘夫人二首,咸阳西楼别窦审,闻吹杨叶者二首,闻蝉寄友人,听邻家吹笙,题尹真人祠,题刘相公三湘图,题精舍寺,宿杜判官江楼,送郑正则徐州行营,送张南史,送张光归吴,送元诜还丹阳别业,送杨中丞和蕃,送奚贾归吴,送韦湛判官,送韦逸人归钟山,送王司马赴润州,送孙愿,送麹司直,送钱拾遗归兼寄刘校书,送彭偃房由赴朝因寄钱大郎中李十七舍人,送裴补阙入河南幕,送陆员外赴潮州,送林宗配雷州,送李遂之越,送李骑曹之灵武宁侍,送李将军赴定州,送李敖湖南书记,送洪州李别驾之任,送韩司直路出延陵,送大德讲时河东徐明府招,送崔侍御往容州宣慰,送郴县裴明府之任兼充宣慰,送长沙韦明府,送粲上人兼寄梁镇员外,送别双林寺谒傅大士,石城馆酬王将军,山中即事,塞下曲,琴曲歌辞·湘夫人留卢秦卿留别常著,寄李袁州桑落酒,和王相公题中书丛竹寄上元相公,关羽祠送高员外还荆州,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赋得长洲苑送李惠,赴无锡别灵一上人,奉和杜相公益昌路作,冯翊西楼,冬夕寄青龙寺源公,登无锡北楼,丹阳北楼,春宴张舍人宅,春宴王补阙城东别业,酬萧二十七侍御初秋言怀,酬王季友题半日村别业兼呈李明府,酬二十八秀才见寄,长安逢故人,别房士清,柏林寺南望。

标签: 唐代

更多文章

  • 《听邻家吹笙》作者唐代郎士元,原文翻译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听邻家吹笙》

    《听邻家吹笙》是唐代诗人郎士元的作品。此诗从听笙写起,采用侧面烘托、联想想象等方法极其浪漫地创造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意境。全诗章法流走回环中有递进,用视觉形象写听觉感受,间接有力地表现出笙乐的美妙,在“通感”手法的运用上独具特色。听邻家吹笙⑴凤吹声如隔彩霞⑵,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⑶,疑有碧桃千

  • 中唐诗人卢仝为人不羁 穷诗人如何成一代宗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唐,诗人,卢仝,

    中唐诗人卢仝颇有诗名,然而为人不羁,不为世俗所容。当初他隐居在嵩山的少室山,家里一贫如洗,只有图书堆积。后来迁移到洛阳,身处在唐朝最繁华的城市里,卢大诗人却只有几间破屋而已,“破屋数间而已”。家中倒是有两个仆人,长得奇奇怪怪,男仆人,“长须,不裹头”,女仆人“赤脚,老无齿”。卢仝为人清高,朝廷知道他

  • 卢仝死因之谜:唐代茶仙卢仝是死于甘露之变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卢仝

    唐代著名诗人卢仝诗风崇尚奇险,追求不同凡响的效果,是孤傲执拗人格的艺术体现,与时态流俗格格不入。不过这位奇特诗人究竟是死于“甘露之变”,还是因病自然死亡,学术界一直分歧较大,遂成为历史疑案。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宋元笔记小说中所谓卢仝“罹甘露之祸”之说。中唐时期有一批艺术上追求奇怪险僻境界的诗人,其中卢

  • 崔涂的《琴曲歌辞·幽兰》全诗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崔涂,琴曲歌辞·幽兰

    《琴曲歌辞·幽兰》年代: 唐 作者: 崔涂幽植众能知,贞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赏析:兰花幽静地生长着,又有谁能发现它呢,气节与芳香只是自己暗暗保持着。不会有君子采撷携带,即使芬芳正盛。每天一大早便有露气来袭,温暖的春天却总是让人久等。它不过

  • 崔涂的《孤雁》全诗,诗意及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崔涂,孤雁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注释】1、之:往。2、失:失群。3、渚:水中的小洲。【韵义】几阵齐飞的旅伴,全部回到了塞上,只有你这孤雁,不知独自飞向何方。暮雨中,你悲凄地呼唤丢失的伙伴,你想栖息,却又迟疑畏惧不下寒塘。渚上低暗,你孤

  • 崔涂的《除夜有怀》全诗,诗意及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崔涂,除夜有怀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注释】1、羁危:指漂泊于三巴的艰险之地。2、岁华:年华。【韵义】巴郡巴东巴西,离家多么遥远;漂泊在这艰险之地,真难容身。山峦错落,大雪下到更残漏尽;孤烛一支,彻夜伴我异乡客人。我与骨肉亲眷,不觉渐离渐远

  • 唐朝诗人王绩和崔善为两人交情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

    古人爱以诗相酬,诗作表达生活中的所思所感,记下生活的点滴,把情感诗化,从诗句来领会作者的心境,再以诗观人,知人论世。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受人点滴,报之以诗词酬答,今天介绍两首大众不是很熟悉的唐诗,也是一组酬答诗,那么这两个诗人是什么关系

  • 元稹与韦丛的半缘情深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元稹,韦丛

    元稹与韦丛的半缘情深是怎么一回事?千古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元稹为了她写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儿年方二十的韦丛下嫁给二十四岁的诗人元稹。这桩婚姻有很大的政治成分,当时二十四岁的元稹科举落榜,但

  • 元稹为亡妻韦丛写下多少悼亡诗?蕴含深切的思念和无法释怀的悲伤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元稹,唐朝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代时期官员,也是文学家,他与白居易交好,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创造了“元和体”。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知道一下元稹的悼亡诗吧。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三十一岁的元稹升任监察御史,奉命出使剑南东川。第一次得到朝廷重用的他意气风发,一心想要报效国家,大胆劾奏不法官吏,平

  • 元稹的仕途之路是怎样的?韦丛病逝后,他写下哪些创作?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元稹,唐朝

    说到元稹,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元稹,大唐诗人,北魏宗室后裔,诗文兼擅,尤其写得一手好情诗,与李义山可相提而并论。所谓“情致曲尽,入人肝脾”,可见他说的情话也是让人缠绵悱恻,最让人心头一颤的则是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情意绵绵,深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