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鹤楼"作者崔颢娶妻挑貌美姑娘:前后抛弃四次

"黄鹤楼"作者崔颢娶妻挑貌美姑娘:前后抛弃四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938 更新时间:2023/12/8 6:39:08

《黄鹤楼》作者崔颢其人

宋宗祧

武昌黄鹤楼上的诗词题咏虽然多如牛,但举世公认最优秀的是唐朝诗人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虽然后人对崔颢的《黄鹤楼》评价甚高,但他的事迹知之者甚少。那么,崔颢何许人也?

崔颢,唐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723)登进士第,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史书多指责他有才无行。例如《旧唐书·崔颢传》中说他“有俊才,无士行,好蒱博饮酒,及游京师,娶妻择有貌者,稍不惬意,即去之,前后数四”。他如《新唐书》所记大致相同。意思是崔颢虽有卓越的才智,却没有士大夫的操行,喜欢赌博饮酒。客游京城时,娶妻要选择貌美的姑娘,稍不满意,就抛弃,前后共有四次之多。

崔颢怎么“有才无行”,综合前人所论,主要的无非两点:一是崔颢早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二是“娶妻择有貌者”,弃之“前后数四”。所谓诗作“多写闺情”,其实,按现在的说法,也就是情诗。关键看是不是“流于浮艳”。有没有例子呢?《新唐书·崔颢传》给出的例子是,北海太守邕闻崔颢诗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曰“十五嫁昌”,邕曰:“小儿无礼,不予接而去。”崔颢献的这首诗叫《王家少妇》(有人题作《古意》),全诗如下:“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正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时斗百草,度日不成妆。”读来读去,感觉不到此诗“流于浮艳”。像“闲时斗百草,度日不成妆”,还反映了嫁入豪门的女子们的苦闷生活。终日无所事事,提不起精神,连简单的穿衣打扮都懒得弄了,多无聊哇。从一定意义上说,这诗还蛮深刻的。李邕的指斥确实让人莫名其妙。退一步,即便崔颢此诗“流于浮艳”很不好,甚至很恶劣,但也不能一棍子把人打死呀,毕竟当时崔颢还很年轻,要看看他后来发展得怎么样。据唐殷璠的《河岳英灵集》,崔颢“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你看他长大后变好了呀!我们看人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历史地、辩证地去看,要看到他后期的“风骨凛然”。其实,少年坏不叫坏,成年坏才叫坏,对吧?至于崔颢“娶妻择有貌者”、“前后数四”,确实不是好品行,但用宽容的心态看,也有可以谅解的地方,一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二是基本上属于年轻时所为,时人也只说他“行履稍劣”,并没有恶劣到足以否定其人品的程度。但李邕当时名气很大,一言九鼎,对崔颢“不予接”且骂其“无礼”,影响所及,一下子就断送了年轻人的前途。

不管史书对他的品行如何不屑,但崔颢的诗作,特别是《黄鹤楼》很受后世推崇,甚至有诗仙李白十分叹服并为之搁笔的传说,也说明了公道自在人心。

标签: 唐代文人黄鹤楼

更多文章

  • 唐代诗人郎士元生平简介,主要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代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 ,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

  • 《听邻家吹笙》作者唐代郎士元,原文翻译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听邻家吹笙》

    《听邻家吹笙》是唐代诗人郎士元的作品。此诗从听笙写起,采用侧面烘托、联想想象等方法极其浪漫地创造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意境。全诗章法流走回环中有递进,用视觉形象写听觉感受,间接有力地表现出笙乐的美妙,在“通感”手法的运用上独具特色。听邻家吹笙⑴凤吹声如隔彩霞⑵,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⑶,疑有碧桃千

  • 中唐诗人卢仝为人不羁 穷诗人如何成一代宗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唐,诗人,卢仝,

    中唐诗人卢仝颇有诗名,然而为人不羁,不为世俗所容。当初他隐居在嵩山的少室山,家里一贫如洗,只有图书堆积。后来迁移到洛阳,身处在唐朝最繁华的城市里,卢大诗人却只有几间破屋而已,“破屋数间而已”。家中倒是有两个仆人,长得奇奇怪怪,男仆人,“长须,不裹头”,女仆人“赤脚,老无齿”。卢仝为人清高,朝廷知道他

  • 卢仝死因之谜:唐代茶仙卢仝是死于甘露之变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卢仝

    唐代著名诗人卢仝诗风崇尚奇险,追求不同凡响的效果,是孤傲执拗人格的艺术体现,与时态流俗格格不入。不过这位奇特诗人究竟是死于“甘露之变”,还是因病自然死亡,学术界一直分歧较大,遂成为历史疑案。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宋元笔记小说中所谓卢仝“罹甘露之祸”之说。中唐时期有一批艺术上追求奇怪险僻境界的诗人,其中卢

  • 崔涂的《琴曲歌辞·幽兰》全诗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崔涂,琴曲歌辞·幽兰

    《琴曲歌辞·幽兰》年代: 唐 作者: 崔涂幽植众能知,贞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赏析:兰花幽静地生长着,又有谁能发现它呢,气节与芳香只是自己暗暗保持着。不会有君子采撷携带,即使芬芳正盛。每天一大早便有露气来袭,温暖的春天却总是让人久等。它不过

  • 崔涂的《孤雁》全诗,诗意及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崔涂,孤雁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注释】1、之:往。2、失:失群。3、渚:水中的小洲。【韵义】几阵齐飞的旅伴,全部回到了塞上,只有你这孤雁,不知独自飞向何方。暮雨中,你悲凄地呼唤丢失的伙伴,你想栖息,却又迟疑畏惧不下寒塘。渚上低暗,你孤

  • 崔涂的《除夜有怀》全诗,诗意及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崔涂,除夜有怀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注释】1、羁危:指漂泊于三巴的艰险之地。2、岁华:年华。【韵义】巴郡巴东巴西,离家多么遥远;漂泊在这艰险之地,真难容身。山峦错落,大雪下到更残漏尽;孤烛一支,彻夜伴我异乡客人。我与骨肉亲眷,不觉渐离渐远

  • 唐朝诗人王绩和崔善为两人交情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

    古人爱以诗相酬,诗作表达生活中的所思所感,记下生活的点滴,把情感诗化,从诗句来领会作者的心境,再以诗观人,知人论世。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受人点滴,报之以诗词酬答,今天介绍两首大众不是很熟悉的唐诗,也是一组酬答诗,那么这两个诗人是什么关系

  • 元稹与韦丛的半缘情深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元稹,韦丛

    元稹与韦丛的半缘情深是怎么一回事?千古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元稹为了她写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儿年方二十的韦丛下嫁给二十四岁的诗人元稹。这桩婚姻有很大的政治成分,当时二十四岁的元稹科举落榜,但

  • 元稹为亡妻韦丛写下多少悼亡诗?蕴含深切的思念和无法释怀的悲伤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元稹,唐朝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代时期官员,也是文学家,他与白居易交好,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创造了“元和体”。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知道一下元稹的悼亡诗吧。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三十一岁的元稹升任监察御史,奉命出使剑南东川。第一次得到朝廷重用的他意气风发,一心想要报效国家,大胆劾奏不法官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