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融是什么人?吴融唐朝诗人生平简介

吴融是什么人?吴融唐朝诗人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210 更新时间:2024/1/23 22:58:49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人物简介

吴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吴融从僖宗咸通六年(865)开始参加科举,一直到龙纪元年(889

)才中举,当时他已经四十岁了。登第之后的吴融仕途并不顺遂,先是随韦昭度入蜀平乱,无功而返;回到朝廷曾官至侍御史,又遭人谗言,遭贬荆南;干宁三年(896)才被召回京城,任礼部郎中,后入充翰林学士,官至中书舍人,天复元年(901

)不幸遇上朱全忠犯上作乱,致使吴融逃出京城,流落阌乡;天复三年(903)才再度被召回任翰林,迁承旨,最后卒于任翰林承旨一职任上。观其一生,宦海浮沉,几度受到重用,旋即被贬或流落他乡,这与晚唐动荡不安的政局,有很大的关联,混乱的政治局势,导致吴融漂泊一生,也造就了他矛盾忧郁的个性,以及笼罩着淡淡哀愁的诗歌。

唐末的政治在朋党、宦官、藩镇同时危害之下,在位君王又多半年幼昏庸,天灾、兵祸不断,社会各种乱象、弊病丛生,对晚唐衰颓国势的而言,无异是雪上加霜,人民生活也在繁重的赋税压力下,更显艰困。民不聊生的惨况,加上政治社会的乱象,对一向细腻敏感的诗人是很具影响力的,面对政治上种种乱象的无力感,让诗人们以诗笔表达胸中不满的情绪,以诗直陈社会乱象激愤直切者,希望发挥积极讽谏的效果;消极失望者则将关心的焦点射向自身,或纵情声色或避世远祸,诗风则呈现轻巧绮丽或淡泊凄清;更有一群诗人,长期接触低下阶层民众,深知民间疾苦,自身又长年贫病交迫,诗作多奇险寒狭之风。除了政治、社会与文坛风气影响之外,与朋友的交游,往往也会影响一个人,吴融所往来的朋友,除官场上的长官、同僚之外,还有许多著名的诗人,这些诗人如释贯休皮日休陆龟蒙方干、韩偓等,对吴融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吴融诗歌所呈现的风貌,是丰富而多元的,他既有直指当世的讽刺之作,也有纸醉金迷的艳情之作,更有崇尚淡泊闲适或寒狭僻涩之作。吴融的诗歌创作题材,大致可分为「寄赠酬答」、「登临游旅」、「咏人咏物」、及「个人抒怀」四类,虽然各种题材都呈现不同的内容,表达不同的主题思想,但最特别的是,无论何种题材的创作,都多少表达了吴融在仕与隐之间的矛盾,这种左右为难的情绪,与晚唐混乱矛盾的社会,形成一种奇特的兼容现象。而吴融的艺术表现一如他的诗歌,呈现多元的写作风貌。在体式上,吴融主要创作近体律绝,其中又以七律为最,他同时兼擅各体,但数量不多;在声律方面,吴融对于平仄、用韵的要求相当精细,着重声律与诗歌内容的相辅相成,使得音节和谐雅正;在用典方面,吴融无论用事、用辞,经常援引经史,却又无陈腔滥调之失,反而能收曲折达意之功,同时能以明用、暗用、活用、反用等方法,使诗歌虽用典而不板滞;在修辞表现上,能运用迭字、色彩、对仗等手法,配合视、听等感官,使诗歌细腻而鲜活的呈现读者眼前。然历来学者对其评价不高,多囿于对晚唐诗气格卑弱,无风骚气的成见,或认为其为亡国之音,不值一谈,甚至针对吴融极少数的艳丽之作,评其靡丽,凡此种种,所论不公。吴融以其独特的诗笔,反应现实,抒写心志,在时代一片衰飒、靡丽之音中,仍不愿逃离现实,不忍弃苦难中的百姓而去,以至于处处表现矛盾、犹豫、哀伤、忧郁、淡泊等情调,而这样的情调与晚唐的时代氛围是非常相似的,如此多面相的反应时代特色的诗家,岂能简单的用「绮丽」二字评定其不足为论,而将吴融摒弃在晚唐诗歌研究之外呢!更何况吴融部分句式参差,语言俚俗浅白的一类诗作,极有可能是宋、元以降,词曲创作师法的源头之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总之,吴融生在唐末乱世,诗歌也反映了整个时代风貌,作为一个从唐末接轨至宋元的桥梁式人物,绝非「绮丽」二字足以道尽,将吴融放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上,就能看到他在文学史上具有无法取代的地位及价值。

标签: 吴融

更多文章

  • 吴融的诗作怎么样?吴融诗作风格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吴融

    吴融对于诗歌的思想,最直接的表现在他为贯休所写的〈禅月集序〉中,全篇序文大致前半叙写他对诗歌的看法,后半描述贯休行止以及他与贯休的交谊,其文曰:夫诗之作者,善善则咏颂之,恶恶则风刺之,苟不能本此二者,韵虽甚切,犹土木偶不生于气血,何所尚哉?自风雅之道息,为五言七言诗者,皆率拘以句度属对焉。既有所拘,

  • 吴融的诗【桃花】,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吴融,唐朝

    这是唐代诗人吴融著有的诗作,诗题名是《桃花》。这是唐代诗人吴融的力作。可以说,在古代咏桃花的诗歌中,本篇是笔力最重,设色最浓艳,立意最积极的一首。《桃花》吴融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点评鉴赏这是唐代诗人吴融的力作。可以说,在古代咏桃花的诗歌中,本篇是笔力最重,

  • 崔护【题都城南庄】背后的故事,人面桃花相映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崔护

    唐代有个诗人名叫崔护,史书上对他的记载只有两句话:“崔护字殷功,博陵(今河北定州)人。生卒年不详,贞元十二年登第。”这记载真是少的可怜,说明崔护在当时还不是著名诗人,留下的诗也不多,但是有一首诗流传甚广,直到今天还为人们传诵。这就是他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 著名诗人崔护与桃花女绛娘之间的美丽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崔护与桃花女

    崔护是唐代时期的人物,据说他是从博陵这个地方走出来的,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历史上的介绍并不多,就是在崔护简介中也并没有太多的介绍,只知道他曾经做出了一首《题都城南庄》,也正是因为这首诗才让他流传青史、脍炙人口。关于这首诗的由来等内容在崔护简介中也有着一些记载,那么崔护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崔护是

  • 唐代崔护与桃花女的关系 对崔护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崔护

    崔护是唐代时期的人物,据说他是从博陵这个地方走出来的,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历史上的介绍并不多,就是在崔护简介中也并没有太多的介绍,只知道他曾经做出了一首《题都城南庄》,也正是因为这首诗才让他流传青史、脍炙人口。关于这首诗的由来等内容在崔护简介中也有着一些记载,那么崔护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崔护图

  • 裴兴奴是什么人?唐代歌女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裴兴奴

    裴兴奴(生卒年待考),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东南曲江人氏。白居易《琵琶行》一文中的歌女。裴兴奴的简介裴兴奴曾是长安城著名的琵琶女, 儿时从师学艺,弹得一手好琵琶,是长安城里第一个有名的歌女,不少富贵子弟都曾被她的美貌和歌技所倾倒。随着年龄的增长,裴兴奴的姿色已不如从前了,不得已只好嫁给一个商人为妇。哪

  • 裴兴奴,一个与大诗人结缘的琵琶女子,犹抱琵琶半遮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裴兴奴,唐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1)裴兴奴

  • 白居易和琵琶女裴兴奴之间的故事,马致远写了一部杂剧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裴兴奴

    《琵琶行》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非常有名的叙事长诗,结构严谨缜密,情节曲折,波澜起伏。许多人读过之后总觉着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实上不光现代人这样想,古人也是这样想的,还演绎出两人之间不少的故事来。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就根据《琵琶行》敷衍出一部杂剧《江州司马青衫泪》,看过之后不得不佩服他的脑

  • 唐代著名诗人崔颢早期诗作竟然是艳情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代著名诗人崔颢

    崔颢,是唐代的诗人。曾中进士,在唐开元年间曾任太仆寺丞,天宝年间司任勋员外郎,都是一些从五品或者从六品的不起眼的官。这与崔颢的才华不相称。崔颢图处于唐朝开元盛世的崔颢才华横溢,按理说,不该只能当这样的小官。据闻早年,有人评价崔颢有才无行。崔颢年少轻狂,喜好赌博饮酒,小看女人,还曾经扬言,娶妻就要娶貌

  • 崔颢是哪个朝代的 唐代诗人崔颢有什么著名的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崔颢

    崔颢,是唐代的诗人。曾中进士,在唐开元年间曾任太仆寺丞,天宝年间司任勋员外郎,都是一些从五品或者从六品的不起眼的官。这与崔颢的才华不相称。崔颢图处于唐朝开元盛世的崔颢才华横溢,按理说,不该只能当这样的小官。据闻早年,有人评价崔颢有才无行。崔颢年少轻狂,喜好赌博饮酒,小看女人,还曾经扬言,娶妻就要娶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