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居易和琵琶女裴兴奴之间的故事,马致远写了一部杂剧

白居易和琵琶女裴兴奴之间的故事,马致远写了一部杂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053 更新时间:2023/12/8 8:54:54

《琵琶行》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非常有名的叙事长诗,结构严谨缜密,情节曲折,波澜起伏。许多人读过之后总觉着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实上不光现代人这样想,古人也是这样想的,还演绎出两人之间不少的故事来。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就根据《琵琶行》敷衍出一部杂剧《江州司马青衫泪》,看过之后不得不佩服他的脑洞真的新奇。

全剧共四折一楔子,讲述了白居易与裴兴奴两人的爱情故事。全剧主要人物是裴兴奴,白居易,刘一郎三人。裴兴奴不仅才貌出众,而且性格坚毅,忠于爱情。据书中描写“生得颜色出众,聪明过人,吹弹歌舞,诗词书算,无所不通。”此外她还弹得一手好琵琶。刘一郎则猥琐不堪,低俗可笑。在裴兴奴眼里是“吃得来眼脑迷希,口角涎垂”,猥琐丑陋;在哄骗裴兴奴嫁他时“先送白银五十两做见面钱”,“随老妈妈要多少钱,小子出的起。”,“小人奉白银五百两为聘礼”,几乎三句不离一个“钱”字,可见其金钱味之浓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都只会拿钱来衡量。

第一折写白居易同友人一起去探访她,二人互相赏识,裴兴奴交托终身。后来白居易因作诗误政事被贬去江州,二人临别之时裴兴奴对白居易说:“此别之后,妾身再不留人,专等相公早日归来。”

第二折写白居易走后,刘一郎伺机而入,想娶裴兴奴到江西去,几次三番的纠缠。面对刘一郎的纠缠,裴兴奴坚决不肯,虽委曲求全但仍忠贞不移,隐忍顽强。勇敢地同老鸨和刘一郎的威胁做抗争,面对金钱诱惑连一个眼神都不肯给。于是刘一郎又伙同鸨母造假了一封信,骗裴兴奴白居易已死,断了她对白居易的等待。裴兴奴与白居易的感情,是她的精神依托,而在那份假信面前,她的全部依靠被摧毁。刘一郎阴谋得逞,裴兴奴选择了妥协,将自己的青春和爱情交到了阴谋者手中。

第三折写白居易和裴兴奴重逢。刘一郎与裴兴奴夜泊江州,裴兴奴知道这本是白居易的任所,于是月下弹拨琵琶寄托哀思,恰好白居易与好友元稹泛舟江中,听到琵琶声疑心兴奴所弹,便上船探访。裴兴奴哭诉情由,白居易感慨不已,作《琵琶行》长诗一首。趁刘一郎醉卧之时,元稹让白居易携兴奴乘舟离开。

第四折写元稹回到京城,奏明白居易之罪可恕,又奏刘一郎作假信骗娶裴兴奴。皇帝下诏,白居易复起用为侍郎,兴奴归白居易,刘一郎受到惩罚。白居易携裴兴奴回京之后,皇帝让裴兴奴进宫讲述事情经过的,裴兴奴连唱十支曲子交代前事。至此故事以白居易和裴兴奴的大团圆而终。

从主题上来看,《江州司马青衫泪》这部作品写士子,妓女和商人的婚姻纠葛,将商人同士子文人、妓女放置在了绝对相反的两面,借强烈的对比赞扬士子与妓女单纯而感人的恋情,批判以利取色的商人。

一直以来都有人认为《青衫泪》对《琵琶行》的改编是相当失败的,它抛弃了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必曾相识”的精髓,而走了一条士子,妓女和商人的老套的三角恋的故事。然而,这样的改编其实是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的。

标签: 裴兴奴

更多文章

  • 唐代著名诗人崔颢早期诗作竟然是艳情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代著名诗人崔颢

    崔颢,是唐代的诗人。曾中进士,在唐开元年间曾任太仆寺丞,天宝年间司任勋员外郎,都是一些从五品或者从六品的不起眼的官。这与崔颢的才华不相称。崔颢图处于唐朝开元盛世的崔颢才华横溢,按理说,不该只能当这样的小官。据闻早年,有人评价崔颢有才无行。崔颢年少轻狂,喜好赌博饮酒,小看女人,还曾经扬言,娶妻就要娶貌

  • 崔颢是哪个朝代的 唐代诗人崔颢有什么著名的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崔颢

    崔颢,是唐代的诗人。曾中进士,在唐开元年间曾任太仆寺丞,天宝年间司任勋员外郎,都是一些从五品或者从六品的不起眼的官。这与崔颢的才华不相称。崔颢图处于唐朝开元盛世的崔颢才华横溢,按理说,不该只能当这样的小官。据闻早年,有人评价崔颢有才无行。崔颢年少轻狂,喜好赌博饮酒,小看女人,还曾经扬言,娶妻就要娶貌

  • "黄鹤楼"作者崔颢娶妻挑貌美姑娘:前后抛弃四次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代,文人,黄鹤楼,

    《黄鹤楼》作者崔颢其人宋宗祧武昌黄鹤楼上的诗词题咏虽然多如牛毛,但举世公认最优秀的是唐朝诗人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虽然后人对崔颢的《黄鹤楼》评价甚高,但他的事迹知之者甚少。那么

  • 唐代诗人郎士元生平简介,主要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代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 ,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

  • 《听邻家吹笙》作者唐代郎士元,原文翻译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听邻家吹笙》

    《听邻家吹笙》是唐代诗人郎士元的作品。此诗从听笙写起,采用侧面烘托、联想想象等方法极其浪漫地创造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意境。全诗章法流走回环中有递进,用视觉形象写听觉感受,间接有力地表现出笙乐的美妙,在“通感”手法的运用上独具特色。听邻家吹笙⑴凤吹声如隔彩霞⑵,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⑶,疑有碧桃千

  • 中唐诗人卢仝为人不羁 穷诗人如何成一代宗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唐,诗人,卢仝,

    中唐诗人卢仝颇有诗名,然而为人不羁,不为世俗所容。当初他隐居在嵩山的少室山,家里一贫如洗,只有图书堆积。后来迁移到洛阳,身处在唐朝最繁华的城市里,卢大诗人却只有几间破屋而已,“破屋数间而已”。家中倒是有两个仆人,长得奇奇怪怪,男仆人,“长须,不裹头”,女仆人“赤脚,老无齿”。卢仝为人清高,朝廷知道他

  • 卢仝死因之谜:唐代茶仙卢仝是死于甘露之变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卢仝

    唐代著名诗人卢仝诗风崇尚奇险,追求不同凡响的效果,是孤傲执拗人格的艺术体现,与时态流俗格格不入。不过这位奇特诗人究竟是死于“甘露之变”,还是因病自然死亡,学术界一直分歧较大,遂成为历史疑案。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宋元笔记小说中所谓卢仝“罹甘露之祸”之说。中唐时期有一批艺术上追求奇怪险僻境界的诗人,其中卢

  • 崔涂的《琴曲歌辞·幽兰》全诗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崔涂,琴曲歌辞·幽兰

    《琴曲歌辞·幽兰》年代: 唐 作者: 崔涂幽植众能知,贞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赏析:兰花幽静地生长着,又有谁能发现它呢,气节与芳香只是自己暗暗保持着。不会有君子采撷携带,即使芬芳正盛。每天一大早便有露气来袭,温暖的春天却总是让人久等。它不过

  • 崔涂的《孤雁》全诗,诗意及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崔涂,孤雁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注释】1、之:往。2、失:失群。3、渚:水中的小洲。【韵义】几阵齐飞的旅伴,全部回到了塞上,只有你这孤雁,不知独自飞向何方。暮雨中,你悲凄地呼唤丢失的伙伴,你想栖息,却又迟疑畏惧不下寒塘。渚上低暗,你孤

  • 崔涂的《除夜有怀》全诗,诗意及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崔涂,除夜有怀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注释】1、羁危:指漂泊于三巴的艰险之地。2、岁华:年华。【韵义】巴郡巴东巴西,离家多么遥远;漂泊在这艰险之地,真难容身。山峦错落,大雪下到更残漏尽;孤烛一支,彻夜伴我异乡客人。我与骨肉亲眷,不觉渐离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