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断舌骂贼”流传千古!唐代忠臣颜杲卿不畏凌迟剐肉

“断舌骂贼”流传千古!唐代忠臣颜杲卿不畏凌迟剐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986 更新时间:2023/12/25 12:55:50

历史是个大舞台,从来不缺英勇就义、不惧生死的硬汉,面对斩首前还能放声豪笑的人也有很多,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把他称为第一硬汉也不为过,他“断舌骂贼”的故事在后世广为流传,代表着正义的模范。

他叫颜杲卿,和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是同一辈的兄弟,初任范阳户曹参军,后来在安禄山手下办事。755年,颜杲卿升任常山太守,而常山是安禄山的管辖地。755年11月,安禄山和史思明一起发动了著名的“安史之乱”,同年12月便拿下了东都洛阳。

颜杲卿为了阻止安禄山大军西进,便派人将士门县的叛军守将给杀了,而后立即收兵训练,同时发檄文通知各地县城,称朝廷已经派了30万大军前来镇压。各个县城一听纷纷响应号召,将叛军守将诛杀,一时间整个黄河以北地区军心大振,杀的叛军慌不择路。安禄山一听黄河北方地区失守,就知道坏了,连忙派史思明等人率领大军前去抵抗。

756年1月,颜杲卿和袁履谦因兵力不足被史思明攻克常山生擒,史思明将颜杲卿押往东都,对颜杲卿进行劝降,但颜杲卿是何许人也,对着叛军就是大骂,史思明无奈,只能将颜杲卿饿小儿子颜季明押了过来,说如果颜杲卿不投降就杀了他儿子,颜杲卿缓缓的闭上了眼,一文不发,叛军直接一刀砍死了颜季明,看着儿子的尸体,颜杲卿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随后颜杲卿又被押到了安禄山面前,安禄山质问道:“你是我手下,为何背叛我?”颜杲卿怒目圆睁回道:“我颜家世代都是唐朝大臣,对唐朝忠心不二,你推举我做官又如何,我有什么义务跟着你反叛,你本一介羯族胡人,不念及我大唐赦免之恩,反而起兵谋反,简直畜生不如。”安禄山听后大怒,立马将颜杲卿绑在石柱上,对他进行剐刑。

剐刑通俗点说就是凌迟,那个时候凌迟还没有真正的受用,但过程却是和凌迟一样,都是一刀刀割。更加残忍的是,安禄山凶残到一边割颜杲卿的肉,一遍嚼他的肉,颜杲卿虽然受此酷刑,但却丝毫不畏惧,依然大骂着安禄山。安禄山哪受得了一个将死之人如此谩骂,便将颜杲卿的舌头给用钩子钩断了,凶残的对颜杲卿说:“看你还骂不骂”,颜杲卿依然怒目圆睁,虽然没了舌头,但依旧含糊不清的骂,甚至将带血的残舌喷的安禄山一脸,一直到失血过多而亡。

颜杲卿死后,他的儿子、侄子同样都受到了剐刑,先是将他们的手脚砍断,再将舌头捣鼓碎,但他们没有一个屈服的,看的路人都是直落泪。

颜杲卿死后,头颅被割了下来挂在城墙上示众,没有人敢去为他收尸。后来有人拿着颜杲卿的一缕头发去面见了太上皇,当天晚上唐肃宗就梦见了颜杲卿,第二天唐肃宗立马为颜杲卿摆了香案来悼祭。头发被送到颜杲卿妻子手上时,他妻子还很怀疑,不肯相信,直到头发似乎动了几下,才相信这是丈夫的头发。后来颜泉明去将颜杲卿的碎尸给收了回来,听刽子手的透露,颜杲卿还有一直残脚和袁履谦埋在一起,颜泉明便将残脚取来,一并下葬在长安凤栖原。

标签: 唐朝颜杲卿

更多文章

  • 纲举目张,一代忠良颜杲卿是怎么死的?颜杲卿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颜杲卿

    颜杲卿最初因父亲关系而得官,性情刚直,做官有才干。唐玄宗开元(713年—741年)年间,任魏州录事参军。颜杲卿能做到纲举目张,治理政事可称第一。起兵讨贼天宝十四载(755年),代理常山太守 ,当时安禄山为河北、河东采访使,常山郡正在安禄山的管辖中。同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叛。十二

  • 颜师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关于他的评价是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李世民

    人物评价李世民:①卿之学识,良有可称,但事亲居官,未为清论所许。②体业淹和。器用详敏。学资流略,词兼典丽,职司图书,亟经岁序。朱紫既辨,著述有成。李治:颜师古业综书林,誉高词苑,讨论经史,多所匡正。前件书发明故事,谅为博洽。白居易:①吾闻武德暨开元中,有颜师古、陈叔达、苏颋称“大手笔”,掌书王命,故

  • 颜师古做出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他的个人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颜师古

    主要成就史学汉书功臣在颜师古之前,已有多人为《汉书》作注,对此清人王先谦有个总结。他说:“颜监以前注本五种:服虔、应劭、晋灼、臣瓒、蔡谟也。”这五本中有集注本,如晋灼就在服、应二氏之外,又增伏俨、刘德等十四家,而臣瓒又增刘宝一家,总共有二十家,其中不乏像应劭、服虔、韦昭这样的名家。但颜师古《汉书注》

  • 颜师古是谁 其代表作品汉书注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颜之推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唐朝:颜师古——《汉书注》,颜师古是颜之推的孙子,在家学渊源的影响下,成为唐初著名的古文献学家。颜师古画像隋朝一代对文献购求不掇,嘉则殿的藏书达37万余卷,但在文献的校勘事业上却很少有成果,以至于揉杂错乱,无所取正。唐初以经义取士,但因儒家经典去圣已远,文字方面多所路驳,两汉以来

  • 历史上威武不屈的大丈夫南霁云真的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霁云,南霁云威武不屈

    历史上的南霁云是一个威武不屈的汉子,是唐朝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军队小领导,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小人物,他却把中国人所谓的节操演绎得回肠荡气,让人看了之后都忍不住想要为之拍案称绝,那么南霁云在历史上到底是怎样存在的呢?南霁云雕像其实人们认识历史上的南霁云大多是从安史之乱才开始的,睢阳保卫战是安史之知中打得

  • 南霁云为何被人送外号“南八”?对南霁云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南霁云,安史之乱,唐朝

    南霁云简介,他于公元七一二年出生于魏 州顿丘,它的别名南八,后来成为一名唐代著名将领。在平定“安史之乱”中追随张巡取得不少军功。死于睢阳之战,他的像悬挂在凌烟阁里。南霁云出身贫寒,张沼起兵讨安禄山,南霁云参军,后被提拔为将领。南霁云到达睢阳后认为张是真心对待他,均定为他做事。受皇帝之命,张巡、南霁云

  • 南霁云简介 唐朝玄宗肃宗时期名将南霁云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霁云,唐朝,唐朝名将

    南霁云(712年----757年10月),勇武过人,唐朝玄宗、肃宗时期名将,生于魏州顿丘(今河南省清丰县)南寨村农民家庭。因排行第八,人称“南八”。在“安史之乱”中,协助张巡镇守睢阳,屡建奇功。后睢阳陷落,南霁云宁死不降,慨然就义。南霁云青少年时代勤劳能干,喜爱学习,平时收工后总要习文练武。传说他会

  • 谁提出了“琴棋书画”的概念?张彦远还是辩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琴棋书画,辩机,张彦远

    琴棋书画,即古时所谓“四艺”(也称书房四艺、文人四艺)者也。其中,琴指古琴,代表民族传统音乐;棋,特指围棋,而非象棋或其它棋类;书,指书法,而非书籍;画即绘画,特指国画,即水墨丹青,而非油画、水彩画或其它画种。至于琴、棋、书、画四者的排列顺序,我认为从汉语语法角度讲,四者属并列关系,原则上是不分排名

  • 唐朝第一法师罗公远,活了两百年茂如少年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

    唐玄宗平生好神仙方技,时常征召一些全国各地会奇术异法的妖人到宫里来,像什么一行和尚、罗公远、不空、邢和璞、师夜光、叶法善等等,不胜枚举。除了因为《推背图》名流千古的袁天罡师徒,最有名的当属唐朝第一法师——罗公远了!这罗公远究竟是何方神仙?罗公远,又名思远,乃是晋朝时四川彭县人,也就是说唐朝时罗公远至

  • 帝王荒唐事:唐玄宗竟向道士罗公远学隐身术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玄宗,罗公远

    文章摘自《唐朝的黑夜》 作者:魏风华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罗公远是鄂州人,唐朝时著名的魔法师,此人虽一把年纪,但面容却如十六七岁的少年。据史上记载:罗公远身怀奇技,唐玄宗曾求其施法,让自己到月亮上走一圈儿。一天晚上,罗公远站于后宫,将手中竹杖抛向空中,顷刻间化作一架长桥。网络配图 唐玄宗登桥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