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庆清朝慢·踏青原文翻译及鉴赏,调雨为酥,催冰做水

庆清朝慢·踏青原文翻译及鉴赏,调雨为酥,催冰做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818 更新时间:2024/1/19 9:28:56

庆清朝慢·踏青

宋代: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译文

春神东君吩咐春回大地,细雨成酥,寒冰化水。又是谁用轻暖赶走了尚未消尽的寒意?还是穿着鞋面绣有双鸾的绣花鞋,一起结伴野外踏青去好。在烟雾弥漫的郊野,看到的优美的景色均在若有若无中。

天一会儿晴,一会阴,晴晴阴阴间杂着,变化万端。撩动花儿,拨弄柳丝,争先恐后。一不小心脚踏进泥淖里,泥浆得罗袜斑斑点点,惹得姑娘们紧锁眉黛,恰是乖巧的春风,收尽满川翠绿,都吹到她们的眉毛上。

赏析

这首词咏踏青,以工丽、尖新的笔触,从春日里天气的变化和姑娘们的踏青活动两方面入手来描绘春景,将两者和谐地组合成一幅风流楚楚、生意盎然的春景图。王观词内容单薄,境界狭小,不出传统格调,但构思新颖,造语佻丽,艺术上有他的特色。

起首两句打破了一般词中写春景的套路,另辟蹊径,写出了初春时节人们不大注意的自然景物的变化:雨变成酥,冰化为水。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有“天街小雨润如酥”之句,“如酥”正是早春之雨的特色,这里深入一步说“调雨为酥”,与“催冰做水”一起,突出春神主持造化的本领,把大自然的运行,用“东君分付”四字加以形象化。有了春水的滋润,大地将勃发出无限生机,百花争妍的日子定会来到。浓郁的春意,尽括在这三句之中,可以说是对“东君”的赞歌。这三句实际上是一个整体,前两句乃由后一句生发而出,在意思的顺序上,当是第三句在前,前两句在后,词人把它们倒置过来,先画龙而后点睛,更有摇曳生姿之妙。三句之后,接下去是“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这个疑问句式表明已到残寒尽退、到轻暖的时候。这是何人主使的呢?当然仍是“东君”。这个疑问句式,既是为了铺叙的跌宕生姿,也是为了使人们对春天的到来,应向造福于人的“东君”表示深深的敬意。“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写趁着轻暖的天气,姑娘们结伴而行,野外踏青。“平头鞋子小双鸾”正是词人别具匠心的地方,此处先把它提出来作为下文的伏笔。“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化用王维《汉江临眺》诗中的名句,用来写踏青的姑娘们在野外所看到的迷迷蒙蒙的秀色。这样,不仅写出了阳春烟景,且可从“望中”二字体会到姑娘们愉悦的心情。

过片三句运用口语,生动地描绘出天气的变化,活泼而有意趣。贺裳在他所作的《皱水轩词筌》里提出了两个“个”字用得妙,颇有见地。而“饾饤”一词则用得更具神采,有了这个词,前两个“个”字的“弄姿”才显示出来。天气的阴晴无常,使得踏青的姑娘们的情绪起了变化,她们要赶快一揽春景之胜:“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写出了她们看花觅柳的急切心情与行动,“镂”、“拨”两字用得很工,仿佛可以听到她们清脆的笑声,看到她们轻盈的体态。她们只顾忘情地欢笑,“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一不小心脚踏进泥淖里,浊浆溅涴了她们的罗袜,而前面写的“小双鸾”更是沾满污泥。无限珍惜的心情使她们笑容顿敛,双眉紧锁,“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眉山”典出《西京杂记》谓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踏青姑娘们的蛾眉,本来是淡淡的,但眉头一皱,黛色集聚,好像大地上所有的翠绿全被灵巧的东风吹在上边。词人捕捉住踏青的姑娘们一瞬间的感情变化,用幽默、风趣的夸张手法,写出了她们有点尴尬的神情。

此词一反寻常春景词的套路,绕开和风煦日、庞柳娇花之类的意象,另辟蹊径,巧丽造境,在同类作品中别开生面,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标签: 庆清朝慢

更多文章

  • 天才的逝去是满满的遗憾,天才画家王希孟为何忽然离世而无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北宋,画家,王希孟

    说王希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仅凭一幅作品,即《千里江山图》便红遍大江南北,穿透整个中国绘画史,他来得那么突然,走得那么蹊跷,除了中国绘画史绝不能绕开的一幅画,还是众人公认的“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中绝不能漏掉的一幅,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将绵亘山势、幽岩深谷、高峰平坡、流溪飞泉、水

  • 谁的山水画创作曾得徽宗亲自指导?《千里江山图》作者王希孟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宋,王希孟

    王希孟,北宋(1096 -?)时人工山水作品罕见;可以称得上中国绘画引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然而史书中没有他的记载。王希孟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初未甚工,宋徽宗赵佶时系图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奉事徽宗左右,但宋徽宗慧眼独具,认为:"其性可教",于是亲授其法,经赵佶亲授

  • 李公麟胸中有千驷,“龙眠居士”李公麟的故事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北宋,李公麟,画家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州(今安徽舒城人)。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好古博学,长于诗,精鉴别古器物。尤以画著名,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李公麟因风痹致仕,归居龙眠山庄

  • 白描大师李公麟其实是个骗子?李公麟《五马图》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北宋,李公麟,画家

    历史上,马作为一个特殊的绘画题材历代相传,以唐宋时期最为活跃,画马名家层出不穷。唐代著名的画马名家以曹霸、韩幹为首,而宋代的李公麟创造的独特的白描画马,更是技法一绝。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汉族,舒州(今安徽桐城)人。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

  • 大写意泼墨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大写意人物画开山鼻祖 梁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宋,画家,梁楷

    在中国绘画史上,唐代始有水墨画。水墨山水画始自王维,而泼墨法则始自王墨,到了北宋时米氏父子独创大写意泼墨山水,开一代新风,而真正把泼墨人物画推向高峰的是梁楷。梁楷(生卒年未祥),他的祖先是东平(山东东平)人,南渡后流寓钱塘。曾在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2年)为画院侍诏。善画人物道释、鬼神、山水

  • 画坛“疯子”梁楷:一个不接受画院最高荣誉的画家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宋,画家,梁楷

    《泼墨仙人图》是梁楷减笔画的代表作,此画以酣畅的泼墨法,绘出仙人步履蹒跚的醉态,再以简括细笔,夸张地画出带有幽默感的沉醉神情。梁楷也成为后代画家心仪手追的大写意的楷模。但是,此所谓的“泼墨”,与今天我们所见张大千创制的“泼墨泼彩”完全不同。梁楷泼墨仙人图张大千泼墨不用笔,而将墨水或颜料盛在钵内,用手

  • 宋朝大臣宇文虚中的诗词后期为何诗风大变?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大臣宇文虚

    宇文虚中,字叔通。原名是叫宇文黄中,后被宋徽宗赐名虚中,成都人。宋朝大臣,诗人。宇文虚中出仕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三朝,可以说是三朝元老。曾出使金国结果被扣押,金熙宗继位,加授礼部尚书,后来因为意图南奔被杀。金兵入侵汴京,宇文虚中,出谋划策,亲自到金营周旋,最后得偿所愿,金兵退走。没想到事后宋朝的官

  • 宇文虚中:一个被国家出卖的卧底的悲惨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宇文虚中

    宇文虚中,字叔通。原名是叫宇文黄中,后被宋徽宗赐名虚中,成都人。宋朝大臣,诗人。宇文虚中出仕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三朝,可以说是三朝元老。曾出使金国结果被扣押,金熙宗继位,加授礼部尚书,后来因为意图南奔被杀。金兵入侵汴京,宇文虚中,出谋划策,亲自到金营周旋,最后得偿所愿,金兵退走。没想到事后宋朝的官

  • 精忠岳飞宇文虚中是谁?南宋宇文虚中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精忠岳飞,宇文虚中,岳飞

    导读:古装大戏《精忠岳飞》在第30集中,在金国的大营中,有一个北宋的俘虏正在遭受金人的蹂躏、毒打,满脸鲜血的他舍命都要保护嘴里的一吊铜钱。引起了金国四皇子金兀术的注意,这个俘虏是谁呢?他就是宇文虚中,那么宇文虚中是谁?是干什么的?他又是怎么死的?下面通过宇文虚中的简介来回答以上问题。宇文虚中简介姓名

  • 小说《水浒传》中为什么要先写高太尉责罚王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水浒传,高太尉,王进

    导读:王进是水浒里第一个出场的好汉,此人曾任八十万禁军教头。当年高太尉在街上耍花枪的时候,遇到王进的父亲王升,曾被胖揍一顿。老子英雄儿好汉,王升武艺不凡,儿子王进也是人中翘楚。可惜这样的人却因为早年父亲得罪了高太尉,反而被责罚,然后报国无门,只好投奔他乡。书上对王进的介绍有几句:且说这王进却无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