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奠定西夏基础的李继迁:元昊的西夏国由此发展

奠定西夏基础的李继迁:元昊的西夏国由此发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778 更新时间:2024/1/3 22:29:37

李继迁,生于乾德元年(公元963年),银州防御使李克俨之子,很小就以智勇双全闻名于氏族中,12岁便被授予管内都知蕃落使,主管境内的少数民族部落事务,这也为他后来煽动诸部反叛打下基础。李继捧献土入朝,氏族内多有不服,其中尤以19岁的李继迁最为激动。宋使来宣他们入朝时,他与弟弟李继冲、汉族谋士张浦商议,表示拓跋氏占据西夏五州三百余年,不能抛弃祖宗基业。张浦指出如果入朝则再难重返,但现在起事也难成功,只能暂时先逃到漠北,再逐渐联络各部酋长,徐图兴复。

于是李继迁带着家属和亲信数十人逃出银州城,来到地斤泽(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鄂托克旗东北的巴颜淖尔湖),聚集当地党项民众,拿出祖先拓跋思忠的画像,开展政治煽动演说。拓跋思忠是拓跋思恭之弟,曾在协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的战斗中牺牲,得到唐僖宗的大力表彰,是党项族的一个英雄典范。当李继迁以他作为祖先进行煽动时,在党项部民中引起强烈反响,不少人和李继迁一同泪流满面,纷纷表示愿意追随他兴复拓跋氏的家业。这些部民缺乏公民意识,完全把自己当做封建领主的私有财产,成为了分裂割据分子的利用对象。从此,李继迁开始了他漫长的独立道路。

但李继迁显然还是太年轻缺乏经验,在刚刚聚拢一帮人后立即向夏州发起了进攻,结果宋军根本没正眼看他,直接把他当做普通的小股叛众袭扰镇压了,李继迁又退回地斤泽。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的李继迁终于清醒的认识到,凭他现在的实力还远远不能和大宋帝国相抗衡,于是遣使入贡,争取时间发展壮大。但他非常不老实,很快又进攻葭芦川(今陕西佳县)等地的宋军,他的对手是田钦祚、袁继忠、荆嗣这些名将,他怎可能是对手,均大败而回。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他始终没有引起宋人的重视,一直都在暗中壮大自己,很快就拥有了两万余人的作战部队。这时宋廷开始采用招揽的政策,要求五州官员以钱粮优待的政策招引外逃的党项部民归业,很多部民因为生活没有出路而响应,李继迁的部下也有一些动摇。李继迁实在坐不住了,要出兵攻打银、夏。张浦执拗不过,只好退一步讲:"朝廷在银、夏重兵把守,确实无法攻打,但是宥州有横山作为屏障,我们可以聚集诸部攻打再据险坚守,作为兴复祖业的基地。"于是李继迁纠集了附近的一些部落攻打宥州,结果又没有成功,再次逃回地斤泽。

虽屡战屡挫,但李继迁有私有部落这个后盾,仍在顽强奋斗。他在地斤泽继续积蓄力量,并派出李继冲四面招揽蕃部来归。不久咩嵬部酋长,叫做魔病人乜崖素这么一个好名字的,他纠集南山诸部来投靠李继迁,李继迁的力量突然壮大了许多,于是策划了一起攻打夏州西北王庭镇的计划。李继迁率数万骑闪击王庭镇,当地守军猝不及防,尹宪在夏州也来不及救援,被李继迁俘获牛羊驼马上万。这是李继迁取得的首场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但同时也暴露了实力,引起尹宪等人的重视。

尹宪和都巡检使曹光实商议了李继迁的情况,认为是一个不小的威胁,应该及时铲除,于是派人侦得了李继迁在地斤泽的准确位置,制定了一整套作战方案后,派出数千精骑直捣巢穴。这一下李继迁可知道厉害了,被斩首500级,焚毁四千余帐,李继迁和李继冲弃众而逃,妻子和老母都被宋军俘获,遭受了最惨痛的一次失利。

但李继迁还是不认输,又将败众聚拢在夏州北部的黄羊坪,以兴复祖业激励众人。周围的蕃部确实都是李氏世代部民,对他很有认同感,又纷纷依附于他,其中野利氏酋长还将女儿嫁给他,李继迁很快又恢复了元气。李继迁等人总结被曹光实袭击的经验,认为很难和他这种正规指挥官对抗,商议以诡计诱杀曹光实。李继迁先向曹光实诈降,曹光实本来就轻视这小股土匪,又想独吞功劳,于是瞒过尹宪,非常轻率的同意受降,只带一百骑前往受降,惨遭杀害。紧接着李继迁用曹光实的旗号诱开城门,借助内应,巧妙的攻占了银州!

这是李继迁起事以来占领的第一座城市,忠于李氏的酋长们很是激动,前来归附的部落更多。有人建议李继迁可以自称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号令蕃部。但张浦非常冷静,指出现在刚得到一座城就称王太急切,现在应该建立指挥体系,并给各部酋长预设官职,激励大家各自为战,使朝廷疲于应付。于是李继迁自称都知蕃落使、权知定难军留后,张浦等人各领官职,预署折八军、折罗遇、折御乜、嵬悉咩等酋长为并、代、丰、麟州刺史,勾勒了一个独立国家的雏形。

紧接着李继迁又带兵焚毁了处于战略中央的会州要塞,这次引起了宋廷高度重视,遣知秦州田仁朗、西上閤门使王侁、宫苑使李继隆会剿,传檄麟、府、夏等州以及日利、月利等部落配合作战。李继迁丝毫不惧,又围攻河西三族砦,砦主折御乜本来就想投靠李继迁,于是杀死监军投降。王侁就是逼杨业送死的那个小人,他借三族砦失利弹劾田仁朗,宋太宗果然大怒,召回田仁朗问罪。田仁朗解释道:"曹光实意外被杀,他的旧部现在士气很低落,还需要增派援军才能防守绥州,三族砦离绥州又那么远确实没法救援。但是现在我已经定下了擒住李继迁的计策,就是要怀柔羌人,或者以厚利使各部酋长打击他。"太宗没有杀他,但是削职流放,王侁成功坐上主将的位置。

王侁的战略思想与田仁朗正好相反,是要以优势兵力打击李继迁以立军功。果然宋军主力攻打银州,李继迁不是对手,丧师数千,弃城而逃。王侁立下一个收复银州的大功,但是离田仁朗最初定下的战略却越来越远。李继迁虽然败走,但是啸聚沙漠,只等宋军兵锋稍减即可利用拓跋氏在羌人中的群众基础东山再起,终究是可以重立祖业的,只有田仁朗的怀柔政策,将羌蕃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才是消除割据的根本之策。李继迁逃走后又纠集一些忠心于他的部族继续抵抗,但他们与宋帝国禁军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很快,宋军击破了几十个部族,125个部族投降。王侁意气风发,却不知他这样做已经给宋廷留下了重大隐患。

标签: 李继迁元昊西夏

更多文章

  • 古代四大女名医之一的张小娘子,她的医术从何而来?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北宋,张小娘子

    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封建思想,历史上的女性医生非常少,关于她们的史料记录更是寥寥无几,较为出名的就是两晋时期的鲍姑、西汉的义妁、宋代的张小娘子和明代的谈允贤,她们也被誉为古代四大女名医。下面为大家着重介绍一下宋代的张小娘子。宋朝在军事力量上较为薄弱,但是百姓们的物质生活十分富足,文人才子们除了吟诗作对

  • 不为人知的金国抗蒙将领郭虾蟆:城破时焚城殉节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金朝,蒙古,郭虾蟆

    青山无语埋忠骨,祖厉有泪伴英魂。随着金国的灭亡,一代猛将郭虾蟆和其家眷、兵士的遗骨随着熊熊战火自此就埋在了会州古城,任由岁月的风雨侵蚀、湮灭,至今已有七百七十多年。然而,不灭的却是郭虾蟆奋勇抗敌、顽守孤城的英雄气概和其宁死不屈、忠君爱国的古代大丈夫英雄气节。1、会州古城几多变迁据《会宁县志》和相关史

  • 揭秘金国抗蒙将领郭虾蟆:城破时竟焚城殉节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金国,古代,古代战争

    随着金国的灭亡,一代猛将郭虾蟆和其家眷、兵士的遗骨随着熊熊战火自此就埋在了会州古城,任由岁月的风雨侵蚀、湮灭,至今已有七百七十多年。然而,不灭的却是郭虾蟆奋勇抗敌、顽守孤城的英雄气概和其宁死不屈、忠君爱国的古代大丈夫英雄气节。1、会州古城几多变迁据《会宁县志》和相关史料记载:“会宁地控三边,县居四塞

  • 林灵素与宋徽宗有着哪些轶闻趣事?详细经过是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林灵素,宋朝,宋徽宗

    说起林灵素皇帝与宋徽宗的缘分,还得从政和五年,徽宗皇帝的一个梦说起,当时徽宗皇帝梦见东华帝君召他到神霄宫做客。徽宗走进天宫,碰到一个骑青牛的道士,身边跟着两个随从,为他持幡仗剑开道。那道士到徽宗面前山呼万岁,说:“今天有机会见到天子圣颜,真是臣之万幸。”说完,道士骑着青牛走了。醒来之后,徽宗皇帝觉得

  • 林灵素与蔡京、童贯等奸臣有什么关系?是对手还是同伙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林灵素,宋朝,宋徽宗

    在徽宗朝,无可避免的要和当时朝中的大臣蔡京、童贯等发生联系。而林灵素真人究竟与这些奸诈之徒关系如何,却有不同的说法。依据元代所编撰之《宋史》中《林灵素传》所记载,林灵素真人当时将蔡京吹捧为左元仙伯,王黼为文华吏,盛章、王革为园苑宝华吏。郑居中、童贯这些奸臣,都是天上的神仙。后代历来也都根据此,认为林

  • 林灵素是谁?林灵素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林灵素,宋朝,宋徽宗

    林灵素,生卒年不详,原名灵噩,字通叟,温州(今属浙江)人,北宋末著名道士,少时为沙弥,偷喝酒,被长老鞭打,愤而做道士。宋徽宗赐号通真达灵先生,加号元妙先生、加封金门羽客。著有《释经诋诬道教议》一卷,《归正议》九卷。是道教神霄派领袖级人物,承接王文卿使神霄派从奠基到兴盛,打败佛教密宗高僧,修改佛祖称号

  • “换头术”在中国古籍多次出现:陆判换美人头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换头术,陆判

    导读:近日,中国医生和意大利医生将联手实施全球首例“换头手术”的消息,成为舆论焦点: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赛吉尔·卡纳维罗今年4月份宣布实施的世界首例人类头颅移植手术,各项准备工作目前有了新的进展。他表示,准备与中国医生任晓平率领的团队携手合作,乐观估计,该项具争议性的手术将于2017年12月在哈尔滨医

  • 聊斋志异陆判是谁?阴曹地府里真有陆判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聊斋志异,陆判,

    古装神话剧《聊斋新编》根据蒲松龄小说《聊斋志异》改编,剧中帮助朱景兰和朱绮婷交换灵魂是阴曹地府里的陆判。那么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陆判是谁?阴曹地府里真的有陆判吗?陆判是谁?阴曹地府里并没有陆判此人,只有崔判官,陆判官是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只是他将人给改了姓。阎罗王殿里文武四

  • 李白《送陆判官往琵琶峡》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送陆判官往琵琶峡,李白,水,秋风,梦

    古诗《送陆判官往琵琶峡》年代:唐作者:李白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作品赏析【韵译】:在南国水乡的夜里,此时真是不堪离别的时候。长安夜夜入梦,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到故乡?

  • 演义趣闻:宋太祖竟问陈抟老祖大宋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太祖

    陈抟(871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北宋道家第一高人,素有“神仙”之誉。其实陈抟并非一开始就想做隐士,他最早也是抱负远大,有经世之才,想建立一番事业。只是看到五代乱世心生厌倦,就到武当山学习神仙导养之术,能辟谷,半个月不吃饭一点事没有;还能睡觉,一睡一个月,这好像有点不可思议,但是这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