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白《送陆判官往琵琶峡》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李白《送陆判官往琵琶峡》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121 更新时间:2024/1/7 20:36:10

古诗《送陆判琵琶峡》

年代:唐

作者:

水国秋夜,殊非远别时。安如梦里,日是归期。

作品赏析

【韵译】:

在南国水乡的夜里,此时真是不堪离别的时候。

长安夜夜入梦,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到故乡?

更多文章

  • 演义趣闻:宋太祖竟问陈抟老祖大宋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太祖

    陈抟(871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北宋道家第一高人,素有“神仙”之誉。其实陈抟并非一开始就想做隐士,他最早也是抱负远大,有经世之才,想建立一番事业。只是看到五代乱世心生厌倦,就到武当山学习神仙导养之术,能辟谷,半个月不吃饭一点事没有;还能睡觉,一睡一个月,这好像有点不可思议,但是这被很多

  • 陈抟是最能睡的人 皇帝竟赐给他3个美女号称睡仙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五代十国,陈抟

    五代宋初时期著名道教学者陈抟应该是历史上最能睡的人,他字图南,自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他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等,据说活到118岁。陈抟生于唐末,四五岁时,就能在涡河里游来游去,任意逍遥,这时有个穿青衣的妇女,来给他喂了喂奶,此后他

  • 射雕英雄传中马钰为什么要教郭靖武功?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马钰,丘处机,王重阳,郭靖

    看过了射雕之后,很奇怪为什么金庸要安排一个大智若愚的人来当主角。甚至在这开始的时候我们看着郭靖就气不打一处来,而且更没有想到他就是后面的主角人物。在射雕的开始,大漠中的郭靖在成长的时期一路是得到了许多贵人的相助,比如全真教的马钰就是其中一个,为什么马钰要跑到大漠中去全身心的教郭靖二年心法呢?而且是将

  • 马钰是谁?全真教掌教马钰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马钰,丘处机,王重阳

    马钰本名从义,系出京兆扶风(今陕西省),为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裔;后因五代兵乱,族迁宁海(今山东省)。他出身豪门大族,天赋异秉,母唐氏受孕时,曾梦见麻姑赐丹一粒。童年时期即常吟诵尘外之语,成人之后更擅长于文字。昆嵛山道士李无梦见了马钰的长相,誉其为“额有三山、手垂过膝”的大仙之材,又作《赞》称赞他说

  • 马钰:全真教第二任掌教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马钰,丘处机,王重阳

    马钰(1123年-1183年),道教支派全真道二代掌教,原名从义,字宜甫,入道后更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世称马丹阳。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人。道教全真道道士。在出家前,马钰与孙不二是夫妇。马钰是全真道祖师王重阳在山东收下的首位弟子。大定十年王重阳逝世后,马钰成为全真道第二任掌教。在道教历史和信仰中

  • 陈师道的《绝句》表达了什么?一首诗道出无数人的心声!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陈师道

    陈师道的《绝句》表达了什么?一首诗道出无数人的心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对于唐诗而言,重在“情韵”。而宋诗,则由“理趣”代替了“情韵”。这是因为宋人在思想上,倡导儒、释、道三家的合流,从而造就了理学的昌盛。所以宋代诗人往往会以冷静的态度来观察客观事物,善于把带哲理性的认识写入

  • 陈师道的生平轶事,后人是如何评价陈师道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陈师道

    陈师道属于江西诗派代表作家 诗学黄庭坚 以拙朴为特征的艺术风格 简洁精炼 质朴无华 外表浑朴意味深长。人物轶事师道述贫陈师道日常生活拮据困窘,甚至穷到无力养家的地步,不得不让妻子带着三个孩子投奔岳父。《送内》、《寄外舅郭大夫》、《东阿》、《送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别三子》、《示三子》等诗篇描写了

  • “苏门六君子”之一陈师道生平简介 陈师道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苏门六君子,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年1月19日)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

  • 李廌《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没有一丝缠绵悱恻的凄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廌,《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所著除文集外

  • 张耒《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耒

    原文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阑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参考翻译户外的风吹进疏帘,香炉里飘起一线香烟。黄昏后倚遍红色的栏杆,廊上的月光如同白天。别离的滋味比酒还浓酽,令人瘦损病恹恹。此情比不上墙东的杨柳,春泉时柳色依旧如去年。注释①秋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