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杨时尊师重道:留下“程门立雪”千古佳话

北宋杨时尊师重道:留下“程门立雪”千古佳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151 更新时间:2023/12/15 10:07:29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国”和“家”紧密相连,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和客户端推出专题“中国传统中的家规”,带您走近那些充满温情和智慧的传统家规,汲取精华、去除糟粕,延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家国”文化;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涵养新时代的良好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杨时(1053~1135),字中立,号龟山,南剑将乐(今属福建省三明市)人,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中进士第,历任汀州司户参军,浏阳、余杭、萧山知县,国子监祭酒,工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等职。

杨时求知若渴、尊师重道。元丰四年(1081年),杨时前往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勤学好问,学习成绩优异,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学成辞归之日,程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程颢去世后,又师从程颐,虽年过不惑仍诚恳求教,非常尊敬老师,留下了“程门立雪”的千古佳话。杨时一生精研理学,特别是他“倡道东南”,对闽学的兴起,有筚路蓝缕之功,被后人尊为“闽学鼻祖”。他的哲学思想承上下,继承了二程的思想体系,又对后来朱熹理学思想体系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被誉为“程氏正宗”。杨时著述颇多,有《杨龟山先生文集》传世。

杨时纪念馆位于杨时故里将乐县古镛镇电信巷6号,由始建于1735年的杨氏贞节坊改造和扩建而成。该坊由牌坊式门楼、正堂、后堂、边厢房及前、中、后三天井组成。正堂面阔五门、进深四间,建造精美,布局合理,古色古香,曾经是杨时后裔祭祀先祖的祠堂。

2008年,将乐县整修杨氏贞节坊,改造为杨时纪念馆。现占地面积970平方米,建筑面积660平方米,由展览厅、演播厅、会客厅、将乐杨时研究会办公室等组成,馆内收藏有关杨时的史料20余种、图片和图表60多幅。展览内容分为前言、故里渊源、倡道东南、杨时精神、流芳千古和编后语等六个主题版块,较好地展示了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生平事迹和理学思想。杨时纪念馆是海内外杨时后裔寻根谒祖的重要活动场所。

宋政和五年(1115年),杨时亲自编修将乐杨氏第一部《弘农杨氏族谱》,制定杨时家训十条。言简意赅,发人深省。此后各朝代杨时后裔谨遵祖训、恪守家规,以传承祖德为核心的家风也愈见浓厚,家风文化的内涵大大丰富。明代杨氏家训为:勤耕务读,敦伦孝亲,卑无犯上,富莫骄贫,居仁由义,睦族和宗,布衣菲食,气忍家宁。清代杨氏家训主要内容有:顺父母,睦兄弟,和宗族,完国赋,务勤俭,勤耕读,谨丧祭,慎嫁娶,安本分,禁非为,守公法,记铭言。现代将乐杨氏族谱家训32句,“十八个不准”,对忤逆不孝、兄弟阋墙、虐待子女、伤风败俗、好逸恶劳等有悖伦理的行为坚决反对,并谆谆告诫家人谨守勿忘,遵规执行。

这些家规家训内容具体详尽,都围绕杨时祖训这个根本来制订。它们是杨时后裔凝聚家族、规范后人的行为准则,是杨时家风文化的一个灵魂,潜移默化地教育和熏陶着杨氏后人。

标签: 北宋教育程门立雪

更多文章

  • 揭秘杨家将中杨文广与穆桂英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穆桂英,杨文广

    杨文广与穆桂英有何关系熟悉杨家将作品的人对杨文广与穆桂英这两个人物都十分熟悉,但关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流传着很多的说法,有人说他们是母子,也有人说是夫妻,更有人说两者并没有什么关系。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种说法呢?穆桂英剧照首先,关于杨文广与穆桂英母子关系的说法与文学和影视剧作品分不开。在这些作品中,认

  • 杨文广到底是谁的儿子 杨宗保的还是杨延昭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杨文广,儿子

    杨文广是谁的儿子?在电视剧《杨家将演义》、《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或者戏曲中,杨文广是穆桂英与杨宗保的儿子,杨延昭的孙子。那么历史上的杨文广到底是谁的儿子呢?杨宗保的还是杨延昭的?杨文广简介根据《宋史》的记载,杨家三代抗辽, 只录有杨业之子杨延昭 (本名延朗)、杨延昭之子杨文广,其余人等皆不见于史传,

  • 杨文广是谁的儿子? 杨宗保的还是杨延昭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文广,杨家将

    在电视剧《杨家将演义》、《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或者戏曲中,杨文广是穆桂英与杨宗保的儿子,杨延昭的孙子。那么历史上的杨文广到底是谁的儿子呢?杨宗保的还是杨延昭的?杨文广简介根据《宋史》的记载,杨家三代抗辽, 只录有杨业之子杨延昭 (本名延朗)、杨延昭之子杨文广,其余人等皆不见于史传,而杨延昭有子名宗保

  • 北宋文学家、画家张舜民生平及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

    张舜民,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

  • 张舜民简介 北宋文学家画家浮休居士张舜民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舜民,宋朝,宋朝文学家

    张舜民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

  • 以天理为本的程颢逝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程颢

    程颢(1032年~1085年7月9日),宋代理学家、教育家。北宋哲学家,理学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自幼深受家学熏陶,在政治思想上尤受父程珦影响,以非王安石新法著称。举进士后,历官京兆府都县主簿,江宁府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神宗初,任御史。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不受重用,遂潜心于

  • 程颢两字怎么读?和程颐是什么关系?程颢书院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程颐,程颢

    程颢读音是什么?程颢读音一直是会被后人误读的东西,“程颢”的“程”是常见字,和“成功”的“成”同音,而“程颢”的“颢”则与“浩然正气”的“浩”同音。程颢是北宋理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同为奠基人的是程颢的弟弟程颐,后人一般称呼这两兄弟为“二程”。程颢画像程颢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中世代为官,儒学气氛浓厚

  • 理学家程颐是哪个时代的?他与他哥哥有何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程颐,理学家,朱熹,宋朝

    程颐是湖北人,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还没到双十年华他就敢以布衣的身份给皇帝上书,足见他的雄心壮志。他二十四岁的时候就到北宋最高学府念书,写得文章常常受到老师的赞赏。他给皇帝上书指出了朝廷的危机并给出了他自己的建议,这样一来,他的名声就更大了。程颐没有考中进士,他出生官宦世家,他

  •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晏几道

    原文: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蘋 通:苹)译文深夜梦回楼台朱门紧锁,宿酒醒后帘幕重重低垂。去年的春恨涌上心头时,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记得与小苹初次相见,她穿

  • 晏几道《点绛唇·花信来时》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晏几道

    原文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译文应花期而来的风哟,你虽来了,但人已离散去,全不像那花儿依旧。人到春来瘦,等候着心上人,倚门盼归,折断了门前杨柳。上天赋予了人多情的心,却不肯给予长相守的机会。自你我分别后,伴随我的,只是相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