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公亮,一首诗写尽长江的大气磅礴

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公亮,一首诗写尽长江的大气磅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679 更新时间:2024/1/2 21:49:06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赏析公亮的诗词吧!

《宿甘露寺僧舍》

代: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诗人初到甘露寺借宿,夜深了诗人还是睡不着,感觉枕头有一点点湿润,好像现在正处在云峰之间那样;长江的波涛声就像万壑松发出的声音,此时此刻似乎就在我床下轰轰作响。如果想要看那冲天的巨浪,只要你打开窗户,那波涛汹涌的长江水就会滚滚而来。

这是一首描写长江的伟大诗篇,现如今的长江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发源于沱沱河的长江全长6397公里,总流域面积高达180万平方公里,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大河。长江从古至今养育了无数的中华儿女,也创造了很多的历史价值,长江中上游落差较大所以水流十分的湍急,这种景象也都被古代人墨客们描写在诗中,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诗人们对长江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是诗人借宿甘露寺,晚上睡不着觉打开窗户看到滚滚的长江水,不禁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千古名句,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也是丰富多彩的,全诗也是拥有着丰富的艺术特色,接下来就大家一起欣赏一下这首诗的唯美之处。

这首诗的内容及其丰富,全诗虽然只有28个字,但是却把诗人所看见的东西都写进了诗中,比如枕头、床、窗户、山峰、江等许多事物,从而使这首原本没有几个字的诗篇壮大了起来,扩大了诗人的表现力。即使现在的诗人身处甘露寺当中,但是在诗人的诗中我们仿佛飞跃千里之外,从上到下,从远到近,把寺内寺外的景物通通写在了诗中。诗中的万壑群山、滔滔江水都存在于这首诗中,展现了宽广无垠、丰富多彩的江南夜景,使得读者很容易便能感受到这一壮观的景象。

诗人更是以动写静,景物当中蕴藏着丰富的寓意,诗人并没有对波涛汹涌的江水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是先创造了一种静谧的意境,然后用动的描写来取得这种绝佳的效果,流荡的"云气"、哀鸣的"松声"等等这些动的景物,给这首诗注入了无限的生命力。同时又用这些动的描写,突出了夜晚大自然的宁静,整首诗篇我们看不出诗人直接的抒情,但是我们似乎感受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江南美丽的夜景,这些都是诗人想表达的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这首诗中诗人并没有用极其夸的语言对长江进行描写,在我们看来这首诗语言是十分的朴实无华,但是在这平凡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了长江的气魄,这些都是诗人十分注重选词炼语的原因,比如诗中所写的"云气"、"万壑"等都是诗人经过深思熟虑才写进诗里的,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写诗的时候应该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斟酌,最后才汇集成为这首诗的。

这首诗也有许多特别之处,本来是诗人去欣赏长江的,但是通过诗人的描写,我们惊奇的发现此时却成为了长江招揽诗人前去欣赏,这种反客为主的描写没有留下任痕迹,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诗人雄厚的文化功底。

标签: 曾公亮宋朝

更多文章

  • 一代名相富弼:为大宋撬开辽夏同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富弼

    因西夏国的消亡,西夏文没能“活”下来,出土的西夏文著作《德行集》等成为天书。前两年,有人研究发现,《德行集》的一段文字,实际上节译自苏轼的《富郑公(即富弼)神道碑》,是现存最早的用少数民族文字翻译的苏轼作品。这个发现表明西夏人对富弼其人其事的重视,也表明东坡诗文在西夏如同在辽国一样有过广泛的影响。网

  • 北宋名相富弼是怎么死的 北宋富弼的墓地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富弼,宰相,北宋

    富弼(1004年2月13日—1083年),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名相。庆历二年(1042年)出使辽国,以增加岁币为条件,拒绝割地要求;次年任枢密副使,与范仲淹等共同推行庆历新政,条上所拟河北守御十二策。庆历五年(1045年)被排挤,出知郓州、青州(今山东益都)。时河北大水,难民四处流亡。富弼动员救灾,

  • 北宋名相富弼的故事 北宋富弼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富弼,宰相,北宋

    富弼(1004年2月13日—1083年),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名相。庆历二年(1042年)出使辽国,以增加岁币为条件,拒绝割地要求;次年任枢密副使,与范仲淹等共同推行庆历新政,条上所拟河北守御十二策。庆历五年(1045年)被排挤,出知郓州、青州(今山东益都)。时河北大水,难民四处流亡。富弼动员救灾,

  • 北宋名相富弼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名相富弼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富弼,宰相,北宋

    富弼(1004年2月13日—1083年),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名相。庆历二年(1042年)出使辽国,以增加岁币为条件,拒绝割地要求;次年任枢密副使,与范仲淹等共同推行庆历新政,条上所拟河北守御十二策。庆历五年(1045年)被排挤,出知郓州、青州(今山东益都)。时河北大水,难民四处流亡。富弼动员救灾,

  • 北宋名相富弼生平简介 北宋名相富弼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富弼,宰相,北宋

    富弼(1004年2月13日—1083年),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名相。庆历二年(1042年)出使辽国,以增加岁币为条件,拒绝割地要求;次年任枢密副使,与范仲淹等共同推行庆历新政,条上所拟河北守御十二策。庆历五年(1045年)被排挤,出知郓州、青州(今山东益都)。时河北大水,难民四处流亡。富弼动员救灾,

  • 一代名相富弼如何巧解危局:拆散辽夏同盟观虎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富弼,元昊,辽国,

    因西夏国的消亡,西夏文没能“活”下来,出土的西夏文著作《德行集》等成为天书。前两年,有人研究发现,《德行集》的一段文字,实际上节译自苏轼的《富郑公(即富弼)神道碑》,是现存最早的用少数民族文字翻译的苏轼作品。这个发现表明西夏人对富弼其人其事的重视,也表明东坡诗文在西夏如同在辽国一样有过广泛的影响。辽

  • 北宋宰相韩绛简介:参知政事韩亿第三子、太子太保韩缜之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宋,韩绛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韩绛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绛(1012年—1088年),字子华,原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后迁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

  • 北宋大臣吴充生平简介 北宋大臣吴充的后裔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吴充,宰相,北宋

    吴充(1021年-1080年)字冲卿,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北宋大臣,礼部侍郎吴侍问次子,参知政事吴育之弟。景祐五年进士,调谷熟县主簿。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除集贤校理,吴充之子吴安持是王安石的女婿,但不支援王安石变法,认为新法不便于民。熙宁八年,为枢密使。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罢相,

  • 王珪怎么读 王珪生平简介 王珪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珪,宰相,北宋

    王珪(570-639年),字叔玠,河东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唐初四大名相之一,南梁尚书令王僧辩之孙。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入召秘书内省,授为太常治礼郎。受叔父王頍牵连,逃遁终南山。唐朝建立后,历任世子府咨议参军、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允,成为隐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后因杨文干事件被流放嶲州。贞观年间,征召回朝,

  • 唐初四相王珪:和魏征一样从李建成旧部成为重臣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宰相,唐初,王珪,

    王珪(570年-639年),字叔玠,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唐朝宰相,南梁尚书令王僧辩之孙。王珪早年曾任太常治礼郎,因受叔父王頍牵连,逃遁终南山。唐朝建立后,王珪历任世子府咨议参军、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允,成为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后因杨文干事件被流放嶲州。贞观年间,王珪被征召回朝,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