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白《慈姥竹》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李白《慈姥竹》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91 更新时间:2024/1/6 7:17:05

古诗《慈姥竹》

年代:唐

作者: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未听,凤曲吹应。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

作品赏析

【韵译】:

满山的竹枝在石缝中顽强生,把整个江岛辉映得郁郁葱葱。

翠绿的竹叶把自己的身影重重叠在碧绿的江水,秋吹来,寒意在竹枝的吟唱中缭绕。

我没有听过龙吟的声音,但是此竹发出的声音的确比凤凰的歌声好。

做人啊,别像蒲草弱柳,一遇秋风就枯凋,要像这慈姥竹,迎风挺立,虚心贞洁,自强自尊。

标签: 慈姥竹李白

更多文章

  • 李白《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李白,山,楼

    古诗《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年代:唐作者:李白昔为大堤客,曾上山公楼。开窗碧嶂满,拂镜沧江流。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此地别夫子,今来思旧游。朱颜君未老,白发我先秋。壮志恐蹉跎,功名若云浮。归心结远梦,落日悬春愁。空思羊叔子,堕泪岘山头。作品赏析【韵译】:往昔曾经为襄阳城外大堤的游客,也曾经过上山公

  • 李白《题宝圌山》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题宝圌山,李白,画,山水

    古诗《题宝圌山》年代:唐作者:李白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

  • 白居易《旅次景空寺宿幽上人院》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旅次景空寺宿幽上人院,白居易

    古诗《旅次景空寺宿幽上人院》年代:唐作者:白居易不与人境接,寺门开向山。暮钟寒鸟聚,秋雨病僧闲。月隐云树外,萤飞廊宇间。幸投花界宿,暂得静心颜。

  • 白居易《渭村酬李二十见寄》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渭村酬李二十见寄

    古诗《渭村酬李二十见寄》年代:唐作者:白居易百里音书何太迟?暮秋把得暮春诗。柳条绿日君相忆,梨叶红时我始知。莫叹学官贫冷落,犹胜村客病支离。形容意绪遥看取,不似华阳观里时。

  • 白居易《醉后题李马二妓》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醉后题李马二妓,白居易

    古诗《醉后题李马二妓》年代:唐作者:白居易行摇云髻花钿节,应似霓裳趁管弦。艳动舞裙浑是火,愁凝歌黛欲生烟。有风纵道能回雪,无水何由忽吐莲?疑是两般心未决,雨中神女月中仙。

  • “伪体”说出于杜甫 非千年之后的龚自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杜甫,龚自珍

    “伪体”一说,其源盖出于杜甫,而非千年之后的龚自珍。他的《戏为六绝句》之六:“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意思很明白,所谓“伪体”,就是“不亲风雅”,也就是不遵循诗经以来的优秀传统。那么,什么是诗经以来的优秀传统呢?简而言之,就是“文质彬彬”:既讲形式又讲内容。

  • 孟浩然《夜泊宣城界》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夜泊宣城界,孟浩然,岛,风,客,水

    古诗《夜泊宣城界》年代:唐作者:孟浩然西塞沿江岛,南陵问驿楼。湖平津济阔,风止客帆收。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石逢罗刹碍,山泊敬亭幽。火识梅根冶,烟迷杨叶洲。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注释⑴西塞:山名。在浙江省湖州市西南。⑵南陵:指南陵戍。晋置,故城在今安徽省繁昌县西北。⑶敬亭:即敬亭山。敬亭山原名昭

  • 王维《哭祖六自虚》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哭祖六自虚,王维

    古诗《哭祖六自虚》年代:唐作者:王维否极尝闻泰,嗟君独不然。悯凶才稚齿,羸疾主中年。馀力文章秀,生知礼乐全。翰留天帐览,词入帝宫传。国讶终军少,人知贾谊贤。公卿尽虚左,朋识共推先。不恨依穷辙,终期济巨川。才雄望羔雁,寿促背貂蝉。福善闻前录,歼良昧上玄。何辜铩鸾翮,底事碎事与。尿蜀斤龙泉,鵩起长沙赋。

  • 韦庄是哪个朝代的人?韦庄简介及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韦庄,唐朝诗人,唐朝

    韦庄是哪个朝代的人?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韦庄出生关中郡姓首族京兆韦氏,唐初宰相韦见素后人,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为人疏旷不拘,任性自用。

  • 韦庄简介 唐朝时期花间派词人前蜀宰相韦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韦庄,唐朝,唐朝诗人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近六十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召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