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才女徐惠为何为情敌武则天和李世民牵线搭桥?

一代才女徐惠为何为情敌武则天和李世民牵线搭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684 更新时间:2024/1/4 5:15:48

纵观中国古代的皇帝的后宫,嫔妃宫女无不争宠夺爱。然而,唐朝贞观年间的后宫却有一位不仅不争宠夺爱,反而为情敌走上龙床牵线搭桥的后宫嫔妃,她就是曾名动江南的一代才女的徐惠

徐惠,湖州长城人,唐朝果州刺史徐孝德之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嫔妃。她生于太宗贞观元年,即公元627年,生五日即能言语。四岁通论语及诗。八岁巳善属文。徐孝德曾命拟离骚为小山篇,为太宗所闻,乃纳为才人。贞观末,上书极谏征伐、土木之烦太宗颇善其言。太宗卒,因悲成疾,不肯服药,又作七言诗及连珠以见志。明年亦卒,赠贤妃。惠妃的著作,有谏太宗息兵罢役疏,今尚存。

徐惠十一岁入宫,先封为才人,不久封为婕妤,后又升充容。太宗病故前,遗诏将后宫未有子女的嫔妃全部出家。除徐惠等极少数人。徐惠见太宗病死,拒不吃药,于两年后病逝,年仅二十四岁

徐惠生于生于浙江湖州。湖州盛产女神童,名动江南的才女李季兰和徐惠都是这种特产中的精品。在别的孩子的舌头还在舔脚趾的时候,徐惠就已经开始呼爹叫妈了;当别的孩子还只认得一二三四的时候,她已经把《四书》、《五经》念得滚瓜烂熟了。八岁时,她已经能出口成诗了,而且辞致清丽,颇有水准。当时父亲徐孝德想考考她,就让她仿照屈原的《离骚》作一首离骚体诗。不就是屈原的离骚体吗,小徐惠也不皱眉头,找来纸笔信手一挥,片刻即成《拟小山篇》一首:“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想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这首在被收录进《全唐诗》的时候,特别标注了其父徐孝德大感震惊的反应。在这首诗中,小小的徐惠流露出对屈原的崇敬与仰慕:一千年间方才出现了屈原这位真正的人,您的纯洁似香草,又因何独自殉国呢?八岁的孩童之作能蕴含如此感慨,如此豪情,大概是谁也难以想象的。虽然,历史上真实的屈原不光性格和品行上有洁癖,就是生活习惯方面都有很严重的洁癖。然而,小小徐惠的一首小诗在有意无意间触到了这位千古诗人内心的隐秘。

十一岁时,徐惠的才气已经名扬遐迩,当然,传进李世民的耳朵里并非难事。李世民虽然不荒淫,但也好色,这样的好女子岂能放过?于是一道圣旨召为才人,将年仅十一岁的江南才女揽入怀中。

入宫对于勤学好读的徐惠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因为宫中的藏书超过任何一个地方的收藏,求知欲极旺的她得以有机会遍览群书,才学和见识也进步的更快了。李世民是个极有品位的人,对身边的女人也有很高要求。看到徐惠如此好学,他也十分高兴,对她十分照顾,没多久就把她由最末等的才人一下晋迁为九嫔中的第八级充容。而徐惠反赠给李世民的却是许多的快乐。有一次,李世民派人叫徐惠来见自己,本来兴致挺高,结果徐惠迟迟不来。李世民等了很久很久,好心情变成了一肚烈火。当徐惠珊珊到来的时候,一眼就看到李世民冷脸如冰,虽然她知道了丈夫的不快,但是她只是嫣然一笑,挥笔写了一首诗送给了丈夫的面前: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这首诗就是后来进入《全唐诗》的《进太宗》。

李世民读完之后,哈哈大笑,怒气一下子全消失了。除了文学造诣外,徐惠在政事上也颇有眼光。李世民统治后期好大喜功,多次兴兵攻打高丽,劳民伤财,民间因此怨声载道。徐惠多次想劝谏他,都忍住了,后来终于在贞观二十二年的时候再也看不下去,就认真写了一份奏疏交给李世民,明确指出“地广者,非长安之术;人劳者,为易乱之符”。希望李世民能够多加节俭,休兵罢战,还百姓以安宁。李世民读完后有所醒悟,对徐惠重重奖赏了一番。

然而红颜薄命,贞观二十三年,太宗去世,徐惠悲痛忧思成疾,却婉拒太医诊治,病危中,还诗行连珠,寄托对太宗的深厚感情与追思。永徽元年,也就是太宗去世后两年,徐惠告别人世,终年二十四岁。高宗念其贤德,下诏追谥“贤妃”。并按其遗愿,葬于昭陵,了却她“日夜侍奉在先帝身边”的心愿。

就爱情而言,徐惠对李世民无疑是倾心相随,然而,徐惠对李世民的挚爱有时达到过火的程度,尤其在李世民对待后宫嫔妃的宠幸上,徐惠更是展现出她的胸怀若谷的雍容大度。武则天之所以能走上李世民的龙床,就是由于徐惠的牵线搭桥。

武则天是与徐惠同时进宫的宫女,当徐惠被御封为才人的时候,这位山西并州的美女还没有见到李世民,整日呆在掖庭宫里,跟太监们学一些规矩、礼仪、用语等方面的宫廷常识。机敏过人的武则天便想了个主意,她要和徐惠拜姐妹,通过徐惠来接近李世民。

于是,武则天每天就千方百计讨好徐惠。这徐惠是后宫中出名的江南才女,武则天常常以向他请教学习上的各种问题到她的卧房。这样一来二去,两人就熟悉了。武则天见时机已成熟,便向徐惠提出拜姐妹之事,徐惠不假思索就爽快的答应了。当天晚上,两人穿戴整齐,来到院子里,燃香结拜,并互立誓言,姐妹二人要在皇帝身边,互相照应,永远不分离。

于是,徐惠就在一次为李世民侍寝时,为武则天牵线搭桥。李世民当然十分相信这位江南才女推荐的人选,便同意让武则天侍寝一夜。就这样,武则天得以顺利走上李世民的寝宫。

然而,当武则天知道第一次要陪侍皇帝的时候,心中竟有些惴惴不安。她当然清楚,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有许多争先恐后的竞争者。同时自然也唤起她出人头地的强烈愿望,她想自己将来一定要超过她们。是日午夜,武则天在提着灯笼的太监引导下,来到当时李世民常住的甘露殿。终于见到这位大唐的贞观天子。看着近在咫尺的皇帝,武则天的心紧张得快要跳出来了。李世民一时激动,动作竟很粗鲁。她觉得一阵痛楚,两行泪珠禁不住滚了出来。

而此刻的李世民喜上眉梢。在他的眼里,这眼泪就像稀世珍宝,还从来没有人当着他的面哭过。以前,被李世民临幸的少女不计其数,她们都拼命的忍耐,木偶般的脸上强露出呆板的笑容。而此刻怀中的武则天却不同。她并不隐藏此时的痛苦,她梨花般娇美的脸颊上泪珠晶莹剔透,闪着妩媚之光。这让李世民倍感珍贵,心中畅快非常。

李世民被武则天的眼泪所打动,不仅封她为才人,而且亲自给她起了名字,叫做媚娘。于是以后宫中便以才人武媚娘相称。当武则天退出甘露殿时,已接近午夜子时,她才兴奋不已回到掖庭宫。

一度春风之后,李世民觉得意犹未尽,隔了一天,他又迫不及待地召幸武则天。再度侍候皇上,使这位并州美女感到无比的荣耀和荣幸,因此,当天夜晚,武则天比往日更加容光焕发,美艳动人。

作为一代帝王的李世民,既喜欢武则天的妩媚,也喜欢徐惠的诗文,当然,更喜欢徐惠的雍容大度。因此,他对徐惠感情的真挚成分要多于对武则天的感情。这也是徐惠倾心相随李世民的真实原因。但令徐惠始料不及的是,武则天在与自己丈夫凤倒鸾颠、一度春凤的时候,还与丈夫的儿子保持着地下情人的关系。

标签: 徐惠武则天李世民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宠妃徐惠简介 历史上徐惠妃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徐惠,唐朝

    徐惠(公元627年―公元650年),湖州长城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生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年少时便才华出众。唐太宗听说后,将她纳为才人。后被封为婕妤,接着又升为充容。贞观末年,唐太宗频起征伐、广修宫殿。徐惠上疏极谏,剖析常年征伐、大兴土木之害。唐太宗认可了她的看法并对她厚加赏赐。贞观二十三年

  • 揭秘徐惠妃:唐朝后宫争宠中唯一斗败武则天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后宫,武则天,徐慧,李世民

    不少武则天的电视剧,都有一个类似的情节。武则天,不,那时候还不是,是媚娘。她坐在镜前精心梳妆打扮后,踌躇满志的在那里,等着太宗皇帝的召见。一群内侍从她门口飘过,为何,没有停住脚步走进来,他们毫不迟疑的继续往前走去。太宗要宠幸的是另外一个女子。紫衣当时就十分好奇,能把武媚娘打败的女子,该是何等的绝代风

  • 倾国倾城的杨贤妃:最终被唐武宗赐死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贤妃

    就是那个倾国倾城的杨贤妃,也因求生无门,只得饮毒自尽,可怜渺渺芳魂,同归黄泉,仍陪伴文宗皇帝去了。网络配图花容月貌、倾国倾城的杨贤妃,是受到唐文宗专宠的妃子,是让唐文宗爱若至宝的女人,这样一个让唐文宗痴迷的宠妃,为何会在唐文宗去世不久,就被甫即位的唐武宗赐死呢?这是一个谜。其实,就连杨贤妃本人也是一

  • 魏王李泰简介:唐太宗李世民最喜欢的四儿子李泰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魏王李泰

    李世民为什么最终没有立李泰为皇帝?唐太宗四子李泰,封魏王,喜好文艺。李世民因此在他的王府里设立文学馆。可以自由的接引有学问的人。李泰于是听属吏的话,学习古代平原、孟尝君的方法,养了许多的文学之士以著书、立说。于是上书给唐太宗,经过允许,花费数年时间,编成五百五十篇的《括地志》一部。李世民也很喜欢这个

  • 大唐魏王李泰简介及怎么死的 李泰与李承乾李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泰,魏王

    魏王李泰是怎么死的?李泰,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个儿子,母亲是长孙皇后。李泰非常受唐太宗李世民的喜爱,且李泰有当上皇帝的心思。于是,李泰就暗地给哥哥太子李承乾使绊子,结果李承乾被逼急谋反导致流放黔州,而李泰也被唐太宗所隔离。李泰简介:唐太宗四子李泰,字惠褒,小字青雀,出生于620年,死于652年,享年

  • 李泰简介 唐朝太宗文皇帝第四子濮王李泰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泰,唐朝,唐朝王爷

    李泰,字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四子,母长孙皇后。雅好文学,工草隶,集书万卷,是当时的书画鉴赏家,曾主编《括地志》,另著有《濮王泰集》二十卷。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倍受宠爱,史载“宠冠诸王”,为太宗最宠爱的儿子。按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去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因为太宗偏爱,特许“不之官”。因为李泰好

  • 唐朝长孙无忌简介 历史上的长孙无忌是好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长孙无忌,唐朝人物

    导读:长孙无忌被称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是两朝良佐,李世民的亲信,玄武门事变的主要参与者。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兴冲冲地叫来大画家阎立本,让他给24位开国功臣画像,排名第一的就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简介长孙无忌生于公元597年,死于公元659年。长孙无忌字辅机,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李治登基后,想立武则天为皇

  • 长孙无忌的下场如何?历史上长孙无忌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长孙无忌,唐朝

    导读:贞观名臣里下场最惨的,当然要数侯君集和长孙无忌。侯君集被列为太子李承乾谋反案的主要罪犯,贞观十七年(643)处斩。临刑前侯君集以个人战功名义乞求保留一个儿子以传香火。太宗听了他的请求,将他的妻儿,流放岭南。长孙无忌不仅坚决不支持武则天进步,还处处掣肘软磨硬泡,阻挡小武的前程。小武是谁?当时最受

  • 隋唐英雄第9集剧情 长孙无忌结识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唐英雄,隋唐英雄第9集剧情

    隋唐英雄第9集剧情陈良娣独自一人在那里落泪,太子走了过去问及原因。陈良娣说,明日是自己的生日,而每年这个时候,自己都要用牛奶沐浴,而且撒下百花的花瓣。太子一听便伤起脑筋,因为这个时节里该往哪里去搜寻那百花花瓣?手下提议,说皇后娘娘的暖房里正好是百花争艳。太子一听便决定了,而且他明日还要大摆筵席给她庆

  • 十八学士首席杜如晦:唐太宗称制过程的第一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杜如晦,房谋杜断,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首席代表】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祖上世代担任北周和隋朝的显官。他从小机敏过人,进入仕途后做了一个小官,但很快自动离职回家。李世民进入长安时,杜如晦也被招入帐下,从此跟随李世民四处征战,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他以办事干练有决断著称,与房玄龄齐名,人称"房谋杜断"。后升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