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齐全才王僧虔不仅书法造诣高超,还精通文史音律

南齐全才王僧虔不仅书法造诣高超,还精通文史音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558 更新时间:2023/12/31 22:14:52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南齐一位有名的全才,王僧虔。这个人呢,是王羲之的族孙。不仅在书法上有很高的艺术造诣,而且喜欢研读文史,还擅长音律。

王僧虔出生于书法世家,家学渊博。在这样的环境里,王僧虔从小就对书法充满了兴趣。他勤学苦练,长年坚持,终于练就一手好字,成为书坛名家。王僧虔成名后,其书法备受世人推崇,影响深远。他不仅富有才华,而且十分聪明机智。曾先后侍奉过三位皇帝,都因他深谙为臣之道,获得他们的信任和赏识。

宋文帝刘义隆十分喜欢王僧虔的字,经常召他讨论书法。对于宋文帝的器重,王僧虔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一次,宋文帝看了王僧虔写的楷书,由衷赞叹道:“你不仅在书法上超越了王献之,就连器量也超越了他!”王僧虔听到宋文帝亲口夸赞,心中自然十分高兴。但他并没有显露出丝毫得意之色,而是谦虚地对宋文帝说:“臣之所以能在书法,上取得一些成就,是与陛下您分不开的。如果没有今日的国泰民安,臣就算能信手涂鸦,恐怕也会因为颠沛流离而化为泡影了。宋文帝听了他的话,果然高兴万分,还给予了很重的赏赐。

孝武帝刘骏继位后,虽然不务朝政,却酷爱书法。他听说王僧虔的名气后十分不服气,总是找机会为难王僧虔。王僧虔看透了孝武帝的为人,为了明哲保身,他不论说话还是做事,都要比往日低调。一次,孝武帝故意召王僧虔和一帮儒生入宫,让他们各自挥毫泼墨。王僧虔在书写过程中故意留下败笔,任由别人评头论足。

再后来,王僧虔常常用磨秃的毛笔写字,写出来的字不仅不好看,而且丝毫有没有“二王”之风。孝武帝拿自己的字与王僧虔的字一比较,心中顿时释然不少:看来王僧虔真是徒有其名,他的字也不过如此,我堂堂一国之主何必与这样的人斤斤计较呢?从此,孝武帝对王僧虔的态度转变了很多,不再处处为难他了。

王羲之

齐高帝萧道成也一直很喜欢书法,他当了皇帝后,兴趣没有丝毫减退,经常召王僧虔入宫同案挥毫,比试书法。一次,君臣二人各自写了一幅楷书。然后,齐高帝盯着王僧虔问:“你说说,咱俩的书法谁是第一?”王僧虔虽然聪明绝顶,但绝不是善于奉承之人,他既不想贬低自己,辱没祖风,可同时还得为齐高帝找台阶下。于是,他略微沉吟一番,不亢不卑地回答都是第一。齐高帝听后,不解,问他何意。王僧虔就回答自己是臣子第一,陛下是帝王第一。齐高帝听后,一边笑一边夸他善于打算。

就那么很短的一句话,就把他说话技巧显露了出来,看来,王羲之的族孙也是不可小觑的哦。

标签: 南齐

更多文章

  • 南北朝时期刘宋、南齐大臣 、书法家王僧虔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南北朝,王僧虔

    王僧虔(426年—485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北朝时期刘宋、南齐大臣 、书法家,出身“琅邪王氏”,为东晋丞相王导玄孙、侍中王昙首之子。在刘宋历任武陵太守、太子舍人、吴郡太守等职。曾仕于豫章王刘子尚、新安王刘子鸾帐下,所在皆有官声,又因擅长书法而被当权者所欣赏。萧道成建立南齐后,拜王僧虔为

  • 王僧达天纵奇才,目中无人,最后因狂妄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僧达

    刘骏统治期间,有个叫王僧达的官员很嚣张。此人姓王,王家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可算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王僧达出身不错,而且从小就很聪明,在六七岁的时候,便能为老爸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了。宋文帝在位的时候,听说他是个奇才,就专门把他叫进宫,想见见传闻中的小天才。别看王僧达年纪小,见了皇上可是丝毫不怯场,

  • 王僧达最后是怎么死的?南朝宋王僧达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僧达

    王僧达(423—458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朝宋大臣,东晋丞相王导玄孙,太保王弘之子,临川王刘义庆之婿。曾为宣城太守,政事荒怠,惟以游猎为务。宋孝武帝刘骏即位,迁征虏将军、护军将军、吴郡太守,官至中书令,封宁陵县五等侯。自负高门华胄,又在先前讨平刘劭之乱中有功,希图获得更高的官职,但未能

  • 历史上北齐高孝琬、高孝瑜、高长恭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高孝琬、高孝瑜、高长恭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功高盖主,祸必降之。人生辉煌的顶点,往往可能是悲剧开始的起点。对兰陵王而言,最大的悲哀就是出生在一个疯狂得近乎变态的帝王家族。北朝自建国以来,短短二十八年间,就换了六代皇帝,叔侄之间彼此折磨,兄弟之间相互惨杀,一个比一个短命,一个比一个疯狂。尽管兰陵王容貌柔美、军功显赫,终其一生

  • 高孝琬是谁的儿子?北齐宗室高孝琬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高孝琬,北齐

    高孝琬(541年―566年),北齐宗室,北齐文襄帝高澄的嫡长子,排行第三,母亲为元氏。北齐建国后,被封为河间王,后迁尚书令。突厥与北周军队侵入太原,武成帝高湛将东逃,孝琬叩于马前苦谏。北周军退去,拜为并州刺史。人物生平天保元年(550年)受封河间王,后主天统时,迁任尚书令。当初,突厥与北周的军队攻占

  • 【入若耶溪】王籍原文赏析,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籍

    《入若耶溪》王籍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赏析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这首诗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它使人感受到若耶溪的深幽清净,同时也达到了“动中间静意”的美学效果。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用一“何”字写出满怀的喜

  • 王籍是什么人?南朝梁诗人王籍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籍

    王籍(生卒年不详),字文海,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市北)人。南朝梁诗人。因其《入若耶溪》一诗,而享誉王籍诗史。有文才,不得志。齐末为冠军行参军,累迁外兵记室。梁天监末任湘东王萧绎咨议参军,迁中散大夫等。王籍诗歌学谢灵运,《南史·王籍传》称“时人咸谓康乐之有王籍,如仲尼之有丘明,老聃之有庄周”。王籍:出

  • 历史上的宇文直,周武帝同母弟,浮薄诡诈,贪狠无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宇文直

    宇文直(?-574年 ),宇文泰第六子,母为文宣皇后叱奴氏,北周武帝宇文邕同母弟。阴谋反叛,被处死,谥号为剌。宇文直是武帝宇文邕的同母弟弟,为人浮薄诡诈,贪狠无赖。北周从宇文泰死后,军政大权就一直由宇文护掌握,宇文护既可以换皇帝,也可以要皇帝的命。到了第四任皇帝宇文邕上台以后,权力还是紧紧的掌握在宇

  • 宇文直为什么造反?浅谈背后的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宇文直

    一、史书记载中宇文直造反的原因、经过、结果1、宇文直之前是怎么到宇文邕阵营的《周书 宇文直传》:【保定初,为雍州牧,寻进位柱国,转大司空,出为襄州总管。天和中,陈湘州刺史华皎举州来附。诏直督绥德公陆通、大将军田弘、权景宣、元定等兵赴援,与陈将淳于量、吴明彻等战于沌口。直军不利,元定遂没江南。直坐免官

  • 宇文直怎么死的?北周宗室宇文直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宇文直

    宇文直(?-574年 ),字豆罗突,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北周宗室大臣,宇文泰第六子,母为文宣皇后叱奴氏,北周武帝宇文邕同母弟。初封秦郡公,迁卫国公,食邑一万户。保定初年,任雍州牧,升任柱国,转任大司空,出任襄州总管。协助铲除权臣宇文护,升为大司徒。建德三年(574年),晋封卫王。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