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僧达天纵奇才,目中无人,最后因狂妄而死

王僧达天纵奇才,目中无人,最后因狂妄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180 更新时间:2023/12/18 13:37:02

刘骏统治期间,有个叫僧达的官员很嚣张。此人姓王,王家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可算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王僧达出身不错,而且从小就很聪明,在六七岁的时候,便能为老爸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了。

帝在位的时候,听说他是个奇才,就专门把他叫进宫,想见见传闻中的小天才。别看王僧达年纪小,见了皇上可是丝毫不怯场,不仅有问必答,还应对得体,把宋文帝乐得哈哈笑:“肥水不流外人田,等你今后长大了,一定要做我老刘家的女婿。”果真,宋文帝后来就把堂兄的女儿许配给他,王僧达就这样凭借年少时的聪明,轻松当上了皇亲国戚。

按理来说,王僧达这样的人,前途应该是不可限量的。可惜,他不仅不勤奋读书,还经常伙同一帮纨绔子弟花天酒地,四处惹祸。有一次,他闲来无事,便亲自跑到乡下去,把农民耕地用的牛给宰了。

大伯宋文帝听说后,就找来一个高僧,想考考他的学问,给他个下马威,让他好好读书。谁知,高僧刚一露面,还没开口,王僧达就先提了一大堆问题,什么“太阳为什么是圆的?”、“1+1为什么等于2?”诸如此类的问题。高僧听得云里雾里,憋红了脸,愣是半天都回答不出一个。

高僧垂头丧气地回去汇报,说:“您刘家那女婿实在太厉害了,思考的问题常人都无法解答,像我这样的人,简直就是望尘莫及啊!”宋文帝听得一愣一愣的,从这以后,也只好对老刘家这个女婿听之任之了。

孝武帝即位后,想为朝廷招一批人才,而王僧达也在其中。得知这个消息后,王僧达立刻写信给皇帝说:“咱出身高贵,并且天资聪颖,不轻易做官的。一旦要做,就要做部长级别的大官。”

孝武帝收到信后,当场无语,思量半天后,便随便给了他个将军做。王僧达很不满意,便开始三天两头地写信骚扰皇帝,说:“好吧,我明白太高容易被人嫉妒的道理,不过你好歹得让我当个市长州长啥的,这样才对得起我的身份嘛。”

开始的时候,孝武帝对他的调职信一直选择无视,但到后来,他就再也受不了王僧达的疲劳轰炸了,说:“行行行,你要当市长,就去彭城吧。”

皇帝都妥协了,但王僧达还是不满意现状,总觉得自己这样的人才,不当个宰相啥的,简直就是浪费了。于是,他为了表达不满,开始私下招兵买马,还在自己管辖的地域内圈地,一会儿修别墅,一会儿盖庄园,把老百姓折腾得苦不堪言。孝武帝没辙,只好把他开除,让他继续做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

当不成公务员的王僧达可是丝毫不气馁,照样好吃好喝,在人前依然是一副藐视众生的模样。有一次,孝武帝出于好心,请他进宫喝酒吃饭。两人一见面,他也不跪下行礼。孝武帝很尴尬,假意咳了咳,问他:“你最近过得咋样啊?”

王僧达也不答话,只是直愣愣地瞅着对方。孝武帝很无奈,看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只好挥挥手,说:“你还是回家洗洗睡吧。”

有官员看不过去了,就跑去王家劝他,说:“人家好歹是皇上,您这样无礼,就不怕被砍头吗?”

他轻嗤一声:“你以为我会像你这样苟且偷生吗?哼,我王家高门贵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说完,他就“砰——”一声把门关上,让对方碰了一鼻子灰。

王僧达连皇帝都不怕了,更别说皇帝老妈——路太后的亲戚了。当时,路家有个叫路琼之的人在朝廷里当官,跟王僧达是邻居。他因为早就听说了王僧达的大名,便一直想去拜访。

路琼之深知对方是名门望族,想要搞好关系可没那么简单。于是,他专门买了新衣服,坐上新马车,备上大礼,前来拜见。碰巧,王僧达正想出外打猎,见有人坏了自己的兴致,顿时沉下脸,瞪得对方汗直冒,才慢吞吞地说:“我家以前有个叫路庆之的马夫,难道跟你是亲戚?”

路琼之被他气得浑身发抖,暗说:“咱好歹是皇亲国戚,有几个人敢给咱脸色看的?王僧达这家伙也太不识相了,不给咱好脸色也就算了,还把我和养马的相提并论,哼,早晚要给你好看!”于是,他随便敷衍了几句,匆匆离开了。

谁知,路琼之前脚还没踏出王家的门,王僧达就大声下令:“快来人,把刚刚路琼之坐过的马扎给我烧了!”路琼之一听,气得当场吐血,家也不回了,直接跑去路太后告状,说王僧达不给路家人面子。

太后是个热血派,她听得义愤填膺,便哭着去找儿子评理。孝武帝很无奈,半天才叹口气,说:“路琼之也太不懂事了,好好的干嘛去拜访人家?王家是出了名的豪门贵族,王僧达现在不过是烧了一个马扎,咱总不能拿这种小事去问罪于他吧?”

太后听得咬牙切齿:“从今以后,有王僧达就没我,有我就没有王僧达!”

孝武帝见老妈动了真格,暗说:“王僧达这家伙都欺负到俺妈头上来了,我还有啥好犹豫的?哼,找机会一定除掉他!”

没多久,下定决心的孝武帝就给他安了个意图谋反的罪名。他百口莫辩,王家的人也知道谋反可不是小事,为保全家族名声,都不好出面救他,便任由皇帝将其诛杀了事。

王僧达锋芒毕露,处处与人为敌,就连皇上都不放在眼里。最终他身死名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不错,人的出身、家境有所不同,但人活在世上,为人处事应该谦虚低调。要知道,给人以玫瑰,他人定会还你以笑脸。

标签: 王僧达

更多文章

  • 王僧达最后是怎么死的?南朝宋王僧达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僧达

    王僧达(423—458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朝宋大臣,东晋丞相王导玄孙,太保王弘之子,临川王刘义庆之婿。曾为宣城太守,政事荒怠,惟以游猎为务。宋孝武帝刘骏即位,迁征虏将军、护军将军、吴郡太守,官至中书令,封宁陵县五等侯。自负高门华胄,又在先前讨平刘劭之乱中有功,希图获得更高的官职,但未能

  • 历史上北齐高孝琬、高孝瑜、高长恭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高孝琬、高孝瑜、高长恭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功高盖主,祸必降之。人生辉煌的顶点,往往可能是悲剧开始的起点。对兰陵王而言,最大的悲哀就是出生在一个疯狂得近乎变态的帝王家族。北朝自建国以来,短短二十八年间,就换了六代皇帝,叔侄之间彼此折磨,兄弟之间相互惨杀,一个比一个短命,一个比一个疯狂。尽管兰陵王容貌柔美、军功显赫,终其一生

  • 高孝琬是谁的儿子?北齐宗室高孝琬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高孝琬,北齐

    高孝琬(541年―566年),北齐宗室,北齐文襄帝高澄的嫡长子,排行第三,母亲为元氏。北齐建国后,被封为河间王,后迁尚书令。突厥与北周军队侵入太原,武成帝高湛将东逃,孝琬叩于马前苦谏。北周军退去,拜为并州刺史。人物生平天保元年(550年)受封河间王,后主天统时,迁任尚书令。当初,突厥与北周的军队攻占

  • 【入若耶溪】王籍原文赏析,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籍

    《入若耶溪》王籍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赏析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这首诗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它使人感受到若耶溪的深幽清净,同时也达到了“动中间静意”的美学效果。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用一“何”字写出满怀的喜

  • 王籍是什么人?南朝梁诗人王籍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籍

    王籍(生卒年不详),字文海,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市北)人。南朝梁诗人。因其《入若耶溪》一诗,而享誉王籍诗史。有文才,不得志。齐末为冠军行参军,累迁外兵记室。梁天监末任湘东王萧绎咨议参军,迁中散大夫等。王籍诗歌学谢灵运,《南史·王籍传》称“时人咸谓康乐之有王籍,如仲尼之有丘明,老聃之有庄周”。王籍:出

  • 历史上的宇文直,周武帝同母弟,浮薄诡诈,贪狠无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宇文直

    宇文直(?-574年 ),宇文泰第六子,母为文宣皇后叱奴氏,北周武帝宇文邕同母弟。阴谋反叛,被处死,谥号为剌。宇文直是武帝宇文邕的同母弟弟,为人浮薄诡诈,贪狠无赖。北周从宇文泰死后,军政大权就一直由宇文护掌握,宇文护既可以换皇帝,也可以要皇帝的命。到了第四任皇帝宇文邕上台以后,权力还是紧紧的掌握在宇

  • 宇文直为什么造反?浅谈背后的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宇文直

    一、史书记载中宇文直造反的原因、经过、结果1、宇文直之前是怎么到宇文邕阵营的《周书 宇文直传》:【保定初,为雍州牧,寻进位柱国,转大司空,出为襄州总管。天和中,陈湘州刺史华皎举州来附。诏直督绥德公陆通、大将军田弘、权景宣、元定等兵赴援,与陈将淳于量、吴明彻等战于沌口。直军不利,元定遂没江南。直坐免官

  • 宇文直怎么死的?北周宗室宇文直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宇文直

    宇文直(?-574年 ),字豆罗突,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北周宗室大臣,宇文泰第六子,母为文宣皇后叱奴氏,北周武帝宇文邕同母弟。初封秦郡公,迁卫国公,食邑一万户。保定初年,任雍州牧,升任柱国,转任大司空,出任襄州总管。协助铲除权臣宇文护,升为大司徒。建德三年(574年),晋封卫王。阴

  • 李冲轶事典故爱憎分明,家门敦睦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冲

    李冲(450年—498年),原名李思冲,字思顺。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名臣,镇北将军李宝的幼子。北魏献文帝末年为中书学生。升为秘书中散。后任内秘书令、南部给事中。三长制设立之后,升为中书令,加散骑常侍,仍任给事中。旋即转南部尚书,赐爵顺阳侯。文明太后去世后,升任侍中、吏部尚书、咸

  • 后周王峻从艺人起家最后当上重臣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峻

    王峻,后周大臣,河南安阳人(古代河南安阳一带称之为相州),王峻的老爸曾经是个“乐官”首长,负责宫中节目演出之类的事物,放到现在应该算是文工团团长。王峻从小就跟着他老爸当帮手,受到周围环境影响,王峻的唱功很好,曾在一些节度使门下干过演艺类的差事(古代这种演艺类的差事大都是很低贱的人做的),当然,王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