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明是道士却被奉为宰相,陶弘景的一生如何评价?

明明是道士却被奉为宰相,陶弘景的一生如何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95 更新时间:2023/12/15 17:11:30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陶弘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中国的宗教与很多国家不同,佛教和道教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一种温和的竞争关系。即便就算冲突比较激烈的时期,相比西方的血流成河还是不过如此。然而,在这其中,还是有许许多多的人放弃了尊严,选择了妥协,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就是如此。

陶弘景出生在南朝宋,他四五岁时便开始读书,后来九岁时便读遍儒家经典,十岁时得到了葛洪《神仙传》,这也让他成为了道教中人,树立了一生的志向。在当时,他的名气非常大,二十多岁就出任过巴陵王、安成王、宜都王等诸王侍读,这也可见他的学问之大。

可是,在那种乱世之中,学问并不适合生存,陶弘景的官职一直不高,三十六岁了也只是六品文官。这样意兴阑珊的生活,让陶弘景索性扔掉了一切,退隐到江苏茅山之中,专心研究道学,这反倒是成就了陶弘景的后半生。

在隐居时,他不仅创立了道教茅山宗,而且还引来了梁武帝萧衍的敬重。梁武帝多次邀请他出山为官,都被他婉言谢绝。越是这样,梁武帝越是发自内心的佩服,专门为他修建道观、道堂,送去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等以作炼丹之用。甚至连军国大事,梁武帝都常常向陶弘景咨询,征求他的意见。梁朝的国号,都是他们共同商议的结果。因此,陶弘景在当时就有“山中宰相”的称号。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梁武帝的信仰开始转变,开始沉溺于佛教。我们知道,晚年的梁武帝曾经四次舍身出家,就是让群臣捐出巨资将其赎回。而且,中原佛教徒吃素,就是他的研究成果。昔日意气风发的开国皇帝逐渐变成了一个刚愎自用、自我沉迷的佛教徒。

不光如此,萧衍和陶弘景的关系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于双方的宗教信仰完全不同,陶弘景逐渐被疏远。当年的“山中宰相”,也变得无足轻重,在萧衍的心中完全没有分量。

如果只是这样,即便没有梁武帝的恩遇,陶弘景也无所畏惧。因为他本来就并不热衷功名利禄,否则也不会躲在深山数十年。但是,由于南梁上下疯狂的崇信佛教,道教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在当时是有先例的,北魏时寇谦之曾经建立了新天师道,并且得到太武帝的拥护,使得道教成为国教。然而,后来佛教的疯狂反扑,终于让新天师道一世而亡。

要知道,北魏时道教占据绝对优势,“太武灭佛”之后,佛教陷入最低谷,此时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佛教蔚然成风的南梁。陶弘景也曾外出游历,遍访道友寻求破局之道,却始终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陶弘景断然决定,以道教上清派宗师的身份,前往鄮县礼阿育王塔,并且当场受戒,立誓佛道双修。

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道教宗师级的人物向佛教低头,当然是津津乐道的话题。同时,这也意味着佛道两教找到了共同生存之路,道教的危机暂时得到了缓解。陶弘景的忍让,让道家躲过了一次劫难。

当时就有人非常赞赏他的行为,后世则认为这是佛道融合的标志。其实,对于陶弘景来说,内心是十分痛苦的。为了心中的信仰传承,却不得不传承其它的信仰,这是何等的矛盾。他不敢对别人说,只是在好友沈约的悼念诗中,吐露了心声:

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

绝大多数史学家认为,这首诗就是陶弘景借悼念沈约为名,吐露自己无奈而痛苦的感受。

标签: 陶弘景南北朝

更多文章

  • 佛道兼修的传奇人物,揭秘陶弘景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陶弘景,南北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陶弘景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我国古代有一种人,他们不喜欢出世做官,而是喜欢隐居于山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隐士,但这些隐士又因为名气太大,反而往往和当世的朝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人甚至能对时局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这其中,又以南朝梁时的

  • 北周静帝宇文阐皇后:司马令姬的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令姬,南北朝

    司马令姬,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北周静帝宇文阐皇后,父荥阳公司马消难。579年二月宇文阐即位,七月立司马令姬为皇后。580年,司马消难响应尉迟迥反对外戚杨坚而起兵,兵败,投靠南陈,九月,司马令姬废为庶人。次年,杨坚废静帝宇文阐,建立隋朝,不久又秘密杀害了宇文阐。司马令姬则改嫁司州刺史李丹为妻,直

  • 司马令姬:6岁被封皇后,改嫁隋朝大臣后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令姬,南北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司马令姬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封建时代,女性的地位并不是太高,很多人都渴望能够嫁给达官贵族,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贵妇人。那些女人们也希望能够当选为皇后,这样就能够成为一国之母,从而掌握更多的荣誉。不过并不是每个皇后都十分高兴,也有一些皇后的命运

  • 司马令姬:北周历史上最悲情的皇后,最后改嫁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令姬,隋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司马令姬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独孤天下》已经终结,但剧中那些可歌可叹的女子命运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杀伐决断、堪比男儿的明敬皇后独孤般若,谋算一生、不死不休的元贞皇后独孤曼陀,聪敏柔善、爱憎分明的文献皇后独孤伽罗......都给观众留下

  • 齐武帝萧赜次子:萧子良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萧子良,南北朝

    萧子良(460-494年),字云英,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南北朝时期南齐宗室。齐武帝萧赜次子,文惠太子萧长懋同母弟。母武穆皇后裴惠昭。早年任刘宋邵陵王刘友的左行军参军、主簿,后升安南长史,南齐建元元年(479年)任会稽太守。次年,改任丹阳尹。在此,他开仓济贫,开垦荒田,发展农业生产。齐武帝萧赜即

  • 袁顗:南朝宋大臣,吴郡太守袁洵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袁顗,南北朝

    袁顗(420-466年),字景章,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出身陈郡袁氏,南朝宋大臣,吴郡太守袁洵之子。初为豫州主簿,累迁晋陵太守,袭南昌县子。大明八年,拜侍中,领军将军。前废帝刘子业即位,以为吏部尚书,出为雍州刺史。宋明帝即位后,与邓琬拥戴晋安王刘子勋称帝,进号安北将军,加尚书左仆射。缺乏将略才

  • 北魏名将邢峦:攻占川蜀,压制南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邢峦,南北朝

    邢峦(公元463—514年),字洪宾,河间鄚(今任丘)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名将。延昌三年(公元514年),邢峦得暴病死,年仅5l岁,宣武帝念其生前战功卓著,下诏书赐给布四百匹,朝服一袭,办理丧事。并追赠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吏,谥号文定。葬于瀛州武垣县永贵乡崇仁里(今河间市沙洼乡南冬村)。《魏书·邢峦传》

  • 北魏大将尔朱兆:骁勇善战却败在了自己的短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尔朱兆,尔朱荣,北魏,

    尔朱兆,字万仁,北秀容(今山西朔州)人,契胡族,太原王尔朱荣堂侄 ,南北朝时期北魏将领。官至柱国大将军、并州刺史等职,封爵颍川郡王。尔朱兆骁勇刚猛,善于骑射,矫捷过人,深得尔朱荣宠信器重。尔朱兆历任要职,多次率军讨伐叛军、平定叛乱。后与高欢决裂,终被高欢所败,自缢而死。骁勇善射尔朱兆年少时就骁勇刚猛

  • 尉迟迥叛乱时,为什么要送给杨坚一个熨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尉迟迥,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北周第一功臣在尉迟迥叛乱时,为何要送给杨坚一个熨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杨坚做北周宰相时,尉迟迥等老臣叛乱。有一个人功劳比尉迟迥还大,他送给杨坚一把熨斗,从而稳定了人心,让杨坚的支持率大大提高。这人是北周第一功臣李穆。李穆是西汉飞将军李广的后人,标准的

  • 尉迟迥为什么起义?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尉迟迥,南北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尉迟迥事件是怎么回事,他为什么要怼杨坚,到底孰对孰错?杨坚是谁我想不用我多说,大家都很熟悉。大隋朝的开国皇帝,取天下中个人能力一般,但却很有政治头脑,在结束的中国四百多年四分五裂的社会形态,凭这个人能力让中华的这片土地上又重新出现了盛世繁华的景象。那尉迟迥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