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信率20万秦军灭楚失败后,秦始皇是怎么对他的?

李信率20万秦军灭楚失败后,秦始皇是怎么对他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865 更新时间:2023/12/28 18:47:00

李信率20万秦军灭楚失败后,秦始皇是怎么对他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秦始皇在决定攻打楚国的时候,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多少兵力可以拿下楚国?”

年少壮勇的李信说:“20万足以。”

老成持重的王翦说:“非60万不可。”

摒弃事后诸葛亮的心态,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选择李信还是王翦?

相信没有几个人会选择用王翦,六十万大军意味着什么?可以拥兵自重了,即便没有那个心,但光这六十万大军一开动,所需要的粮草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况且这还不是近距离短时间作战,因此,六十万大军在大部分皇帝心中,都是一个相当让人肉疼的数字。

对秦始皇来说也如是,所以秦始皇选择让李信为将去攻打楚国。相比于屡立战功的王翦,秦始皇实际上更信任李信,这种信任也并非没有道理。

李信在攻打燕国的过程中立下了头等功,当初,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始皇大怒,提前发动了攻打燕国的战争,他派出的主帅就是名将王翦。王翦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是战国四大名将中唯一得善终的大将。

如果说白起为秦昭襄王开疆扩土立下了汗马功劳,则王翦为秦始皇扫平天下立下了最强战功,还有他的儿子王贲

有意思的是,史书中所有关于李信的记载都离不开王翦父子。比如攻打燕国之时,李信是跟着王翦去攻打燕国的,李信率领数千士兵作为先锋部队追击燕太子丹,一直追到了衍水,逼的燕王喜不得不派人杀死了燕太子丹献给秦国,而王翦攻下了燕蓟,秦军大胜而归。

秦始皇对李信在战场上的表现很是满意。当时可用的大将实际上并不多,最厉害的就是王翦父子,但秦始皇又不愿意让王翦做大,因此,他需要新生力量,李信无疑就是他选中的得力干将。

因此,这一战之后,秦始皇对李信很是信任,这种信任甚至超过了未有败绩的王翦。所以当秦始皇决定攻打楚国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李信,然后才是王翦,问了同一个问题,得到了差距如此之大的回答。

综合两人的答案,秦始皇决定完全可以用二十万的兵力来攻下楚国,他以李信和蒙恬为将,分两路攻打楚国,而王翦在知道秦始皇的选择后坚持告老还乡,回到了频阳老家。

李信这是第一次独当一面,开始的战争非常顺利。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丘,双双大破楚军,然后李信乘胜追击,向北攻打鄢都,再往东南攻打郢都,又一路向西与蒙恬会师于城父。他们想着接下来直接进攻寿春,然后攻灭楚国。

但就在这个时候,志得意满的李信不知道,他的背后始终有楚人跟随追击,三天三夜不曾停歇,大败李信,有学者认为可能是昌平君起兵反秦,切断了李信的后路,致使李信大败。

事实究竟如何,已经很难说清,但这一次攻打楚国,李信的大军败了,至少损失了七名都尉,最后狼狈回到了秦国。

秦始皇知道后大为震惊,他想过这次攻打楚国的结果,但没有想到竟是这样的结果。这个时候的他,突然就想起了王翦,看来只有王翦能够改变战争的结局。

秦始皇这会也顾不得打脸了,赶紧跑到了频阳去请王翦,对于王翦非六十万不可的兵力也不计较了。

为了让秦始皇彻底对他放心,王翦还在出兵之前问秦始皇要了很多的田宅、园林等,并先后五次催促秦始皇兑现,为的就是让秦始皇知道他王翦除了为秦国效力没有别的心思,这六十万兵力完全就是为了攻下楚国而定的。

经过李信之事,秦始皇也不能再说什么,就将六十万大军交给了王翦,然后等着王翦的凯旋。王翦这一仗持续的时间很长,他到达楚国之后屯兵坚壁不出,每天做的事就是吃吃喝喝、玩玩投石比赛,这样坚持了一年,差点把楚军逼疯了。

打吧,秦军坚壁不出,不打离开吧,又怕秦军出兵,一年后,楚军坚持不住了,当他们准备往东调兵的时候,王翦出兵了,大破楚军,杀死了楚国大将项燕,后又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基本被平定。王翦经此一役再加上后来南征百越,得以封侯。

那么,在攻打楚国战败之后,李信又得到了怎样的处理呢?

《史记》对于李信的最后一条记载是:“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从这里来看,李信打了败仗之后还曾上过战场,是跟着王翦的儿子王贲去的。除此之外,再无他的记载。

这一点就比较奇怪,王翦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就告老还乡,秦国实际上已经没有几个得力的武将了,按理说李信这样的武将如果受到重用,应该会在后来大放异彩,至少在秦末应该有他的身影,但是没有。

这就说明李信攻楚失败后失了秦始皇的信任,即便他在此之后还上过战场,但也仅仅是秦始皇无将可用的情况下起用了他,而且还不是主将,等到秦始皇灭掉六国,秦始皇再不肯用他,很可能直接将他雪藏了,所以史籍中也失了他的踪影。

标签: 李信战国

更多文章

  • 裴铏传奇三十一篇小说各具特色,为中国传奇文学的鼻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裴铏传奇

    裴铏,字号、籍贯、生卒年均不详,生活于唐代末期。唐咸通九年(860—874)为静海军节度使高骈掌书记,加侍御史、内供奉;乾符五年(878)以御史大夫为成都节度使副使。唐末著名的文学家,著有《传奇》三卷,《新唐书·艺文志》指出,该书记录的多为神仙恢谲之事。不知什么原因,关于裴铏的史料相当少。有关裴铏的

  • 裴铏怎么读?唐朝小说家裴铏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裴铏

    裴铏xíng,唐(约公元八六O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初前后在世。咸通中,(公元八六七年左右)为静海军节度使高骈掌书记,加侍御史内供奉。唐僖宗乾符五年(公元八七八年)以御史大夫为成都节度副使,作题《文翁石室诗》。裴铏著有《传奇》三卷,《新唐书·艺文志》多记神仙恢谲之事。其中《聂

  • 中晚唐藩镇割据的缩影:聂隐娘“娘”家的红黑史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聂隐娘,晚唐,藩镇割据

    《刺客聂隐娘》这部电影中对原著进行了较大的改动,但仍然以中晚唐藩镇的斗争为故事主线,原本发生在两个敌对藩镇间的故事被简化成了一个藩镇的内部事务,张震饰演的田季安(聂隐娘的表兄)也从原著中的酱油形象变成了电影的主角。大家在看电影的时候应该注意到,聂隐娘虽然是侠女身份,但家庭背景却相当显赫,他的父亲聂锋

  • 历史上真的有聂隐娘吗?聂隐娘简介及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聂隐娘

    由舒淇、张震、妻夫木聪、阮经天领衔主演的武侠电影《刺客聂隐娘》已于8月27日登陆全国各大院线,讲述了聂隐娘幼时被一道姑掳走,13年后被送回已是一名技艺高超的传奇女侠的故事。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聂隐娘这个人吗?聂隐娘究竟是谁?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刺客聂隐娘》取材自唐代裴铏短篇小说集《传奇》里的《聂隐娘》一

  • 唐朝职业女杀手聂隐娘:有着怎样不平凡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职业女杀手聂隐娘

    唐朝贞元年间,大将聂锋有个女儿叫聂隐娘。十岁那年,被一位女尼看中了,向聂锋讨要,聂锋当然不答应。为防意外,加派许多护卫看守女儿,结果隐娘还是不见了。隐娘被带到一个大石洞里,吞下一颗药丸,和两个同龄的女孩一起学习攀岩走壁。第一年,隐娘刺猿猴而百无一失;第二年,隐娘能一剑刺中天上飞的老鹰;第三年,剑换作

  • 聂隐娘是什么来历?一位三不从的彻底自由女性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聂隐娘,唐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刺客聂隐娘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聂隐娘是唐德宗贞元年间,魏博节度使田季安部下押衙聂锋之爱女。十岁时被一个比丘尼绑架,教其轻功、剑术、隐蔽行动等奇特武艺,并命其刺杀不义之人,据说能白日刺人,人莫能见,五年后始送回魏府。聂锋得知女儿的经历后,心中惧怕。此后隐娘常在夜

  • 刘昌裔最后是怎么死的?刘昌裔唐朝将领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昌裔,唐朝

    刘昌裔(752年-813年),字光后。太原阳曲(今太原阳曲县)人。唐朝中期将领。曾任陈许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官至右龙武统军,封彭城郡开国公,卒赠潞州大都督,谥号“威”。人物生平刘昌裔少时曾献策边将,但未被赏识。大历四年(769年),刘昌裔入蜀,游说民变军杨子琳归顺朝廷,后来朝廷授杨子琳

  • 高骈是唐军名将击败30万南诏军队因宠信道士而送命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骈,唐朝

    说起唐军名将,很多人会想起唐朝初期的李靖、苏定方、薛仁贵等人。即便是懂一些历史的人,也最多想到李光弼和郭子仪。似乎在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大唐帝国就再也没有名将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唐朝由始至终都是名将辈出,问题不在于没有名将,而是在于皇帝能不能发现名将。事实证明,唐朝后期的皇帝是没有这个能力的。高骈是

  • 高骈,写诗一流,打仗一流,却毁在了修仙上?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骈,唐朝

    公元887年的一天,烈日炎炎,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乱兵破门而入,屠杀近在眼前。就在几天前,作为地方最高首领,他还享受着众人逢迎,谈笑间判人生死。一转眼,自己不仅被狂殴一气,而且刀斧入颈。这刀斧,来自曾经最亲信的下属。人生此时方觉万事皆空。这轰然倒下的,就是唐代传奇人物:高骈。一行白鹭

  • 高骈从一代名将沦为千古罪人,文武兼修不满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骈

    唐朝有许多文武兼修之士。譬如李白、高适,剑法堪称是文人墨客中的高手。但如果要评出一名射箭冠军,晚唐时代的高骈应该可以力拔头筹。当年高骈在军中,某日出行,闻听空中雕鸣声声,一抬头,只见两只大雕展翼并飞,扑翅掠过,箭术娴熟的高骈马上产生了射雕的冲动,说了声:“我后大富贵,当贯之”!随即挽弓搭箭,箭如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