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高骈
高骈
《高骈、薛涛》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24 18:51:31阅读:4982
口,有似没量斗。(高骈)川,有似三条椽。(薛涛)
《献高骈》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8 7:48:02阅读:127
我昔胜君昔,君今胜我今。人生一世事,何用苦相侵。
《淮南高骈所造迎仙楼》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10 2:57:21阅读:3280
鸾音鹤信杳难回,凤驾龙车早晚来。仙境是谁知处所,人间空自造楼台。云侵朱槛应难到,虫网闲窗永不开。子细思量成底事,露凝风摆作尘埃。
唐朝名将高骈戎马一生,一首《山亭夏日》流传千古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4 21:16:00阅读:106
年轻的时候,高骈在禁军任职。有一天,他看见天空中飞过两只大雁,便对身边的人说道:“我如能发迹,便能射中。”说完就弯弓搭箭,朝飞雁射去。结果弓弦响毕,两只飞雁应声而落,它们的脖子被那一支箭贯穿在一起。众人大惊,从此称他为“落雕侍御”。高骈祖上世代都任禁军将领,他也从禁军起家,后得以率军队西讨南征——平
唐朝后期将领淮南节度使高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5 21:48:41阅读:829
众所周知,唐朝是人文荟萃,诗人辈出的时代,不要说诗仙、诗神、神圣、神魔这样神圣无比的字眼,就是一位跃马疆场的武将,也能挥毫泼墨,留下不朽诗篇,文韬武略的高骈就是其中的一位。一、关山万里恨难销,铁马金鞭出塞遥我国古代战事频发,边塞要地常常需要重兵把守,虽然将士们追杀来犯之敌于千里之外,但他们为了国家
将星中的异类,是智者还是懦夫?揭秘高骈沦为背锅侠的迫不得已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2 2:52:02阅读:3163
“急!”当疾驰的羽骑冲入扬州城时,城内的百姓们已经习惯了这段时间如雪片般的军情急报,大家赶紧纷纷闪避在一旁,为狂奔的羽骑让开了一条道路。广明元年七月,挟着在信州击溃淮南军主力的威势,黄巢带领军队迅速北上渡过长江,当天长、六合两地被围击的消息传至扬州城内的时候,扬州军府之内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天长、
高骈观望坐视大唐灭国,宠信吕用之几近疯癫,最终死于部将手中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3 6:52:39阅读:721
风云变幻的晚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混乱的年代。这个时代,上接盛世顶峰的唐朝,下面开启五代乱世,是中国封建社会兴衰的转折点。在这个时代中,曾经有那么一个人,他本可以用自己的才智,挽救行将就木的大唐江山。但他却因为自己的私心,坐视家国崩溃,最后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这个人就是唐末名将高骈。一、初出茅庐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大唐“落雕侍御”高骈虎头蛇尾的一生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6 15:31:07阅读:3452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这首《山亭夏日》七言绝句为唐未名将高骈所作。有唐一代,武将擅文采善作诗者,高骈称冠独步,可谓当仁不让。唐朝历史人物众多,其中高骈,确为历史异数,想当年,复交趾、败南诏、击黄巢,材超卫、霍,气盖关、张,“即席勋烈之资,克善匡抶之志”。谁知
唐朝节度使高骈的一首诗,描写一个幽怨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0 3:28:26阅读:3895
洞庭湖中,青翠的君山上,曾经耸立着一座二妃庙。二妃庙年复一年的向来访者诉说一个幽怨的故事。《湘妃庙·帝舜南巡去》唐代:高骈帝舜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当时珠泪垂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相传四千年前的尧舜时代,尧向众人咨询,选出舜做继位人。尧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做妻子,她们就是二妃。舜
世上最美的一首“夏日诗”,出自唐末高骈之手,后两句你一定读过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4 22:37:20阅读:1726
过了立夏,天气稍长,万物郁葱。小区里、马路上树木渐渐繁盛,天气不热不燥,非常惬意。人间四季,每一个季节都有着各自的美好。正如这夏日,绿树成荫、池塘清浅,微风习习、花香满院。这一份宁静和生机,又是春天和秋天难以比拟的。与今人忙碌的生活相比,古人可以说更懂生活。无论在唐诗还是宋词里,那字字玑珠的字里行间
李煜,南唐的来世今生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6:38:47阅读:1280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的这一首诗使南唐成为了五代十国中十国知名度最高的王朝,那么这个南唐究竟如何而来,又如何消亡。说起南唐,就要从名将兼大诗人高骈说起,唐末的时候正是他镇守淮南。这个时候因为黄巢闹得天下大乱,高骈也就有了割据一方的心思。所以当883年杨行密占领庐州的时候,高骈反而保
狈论南唐(八章)吴王杨行密逆袭后梁太祖朱温,被誉为十国第一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1 1:04:40阅读:2184
自古以来,中国古代在军事上向来有北强南弱的传统。在古代的各个乱世中,北方的割据势力,在军事能力上对南方几乎都处于优势地位。只有少数时间,南方的军队对北方割据势力时有着短暂的优势。因此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中原王朝的诞生,大多是由北向南的。可是并不能说南方的势力就绝对没有机会,乱世之中南方的军队还是表现
评选唐朝十大名将,哪些人能进入前十名?李靖、郭子仪当仁不让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8 8:47:02阅读:2037
唐朝名将太多了,真心要排前十名的话,估计很多没上榜的名将们,是要骂娘的。单纯从名气上来看,我认为以下这10位可以上榜。李靖、李勣、薛仁贵、苏定方、王玄策、王忠嗣、高仙芝、郭子仪、李光弼、高骈。这10位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名气都是比较大的。其中某些人,甚至多次被写入了各种小说当中,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田洙遇薛涛联句记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8 18:47:29阅读:2634
田洙遇薛涛联句记 广州人田洙,表字孟沂,明洪武十七年四月,跟随父亲田百禄到四川成都赴教官之任。那田洙生得清雅标致,琴棋书画,没有不通晓的。那些入学的生员每天与田洙游玩、嬉乐,喜欢他超过自己的兄弟。凡是远近的名山、胜地,田洙他们观赏吟咏,足迹差不多都踏遍了。他曾经说:“我生平最懒于从事声色、名利的追逐
黄巢北伐不攻庐州之谜发微——兼论唐末庐州地位的提升
历史解密时间:2024/4/27 23:24:09阅读:1864
唐朝,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封建王朝之一,一个曾经创造过无比辉煌的政权。但即便如此,在存在两百多年后,唐朝终究还是迎来了自己命运的终结,正式化作了历史中的尘埃,从此以后只能被后人所怀念祭奠。在推动唐朝走向灭亡的因素当中,封建政治体制本身难以避免的弊端固然是根本原因,但黄巢起义作为这一事件的催化剂,其影
浅析残唐(次章)为何历史学者们说唐亡于黄巢,祸基于桂林?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31 22:29:05阅读:4339
在讨论唐朝灭亡的得失时,历史学者们常提到这样一句话,"唐亡于黄巢,祸基于桂林"。这句话里包含了两场唐末的内战,而这两场内战便动摇了唐朝的根基,加速了国家的灭亡。其中一场是历史上著名的王仙芝和黄巢起义,另一场则是名气不大的庞勋桂林兵变。黄巢起义席卷全国,起义军一度攻陷唐朝首都长安并称帝,造成了毁灭性的
冲天香阵透长安,大唐的掘墓人黄巢出场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21:21:36阅读:839
一、历史的宿命历史似乎是有宿命论的,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了反秦的第一场战争,但最后摘桃子的却是刘邦和项羽;西汉末年绿林赤眉发动起义结果最后获得天下的则是幸运儿刘秀;位面之子刘秀东汉末年黄巾军大起义,笑到最后的人是忍者司马家族;轰轰烈烈的瓦岗寨也不过是为了李渊父子做嫁衣罢了......历史给人类唯一的
从唐入宋之殇63:大唐帝国改年号广明,给黄巢打了一剂强心针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8 15:34:51阅读:3556
黄巢草军进入淮南境内,一头撞在了铁板上。他们遇到了命中的灾星,淮南节度使高骈麾下名将张璘。在张璘的铁拳下,草军接二连三地大败,局促在安徽江西江苏交接界的地方,迟迟不能突围。随着时间流逝,草军渐渐呈现出颓势。如果天佑大唐的话,黄巢连同几万疲惫不堪的草军,肯定会倒在公元880年的春天。然而老天爷终究没有
黄巢天生反骨,曾5次投降又反叛,最终又如何成了农民领袖?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9 22:08:02阅读:737
黄巢起义发生于唐朝末期,是王献之起义的后续。从其第三位上说,是唐末民变中历史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导致唐末国力大衰。在黄巢起义后不久,各地藩镇割据,硝烟四起,又进入了五代十国的乱世时期。虽然我们普遍认为黄巢起义是一场农民起义,当然起义的参与者也大多数是饱受剥削欺凌之苦的农民。但黄
黄巢:从落榜生到菊花帝王
历史解密时间:2024/3/7 22:29:30阅读:1690
①公元869年,唐帝都长安朱雀大街,暮色四合,行人稀寥。踢踏,踢踏--------一阵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身材高大男子身跨枣红大马急驰而来,但见那男子方头、红头发、鼻孔上翻,长相甚是吓人。说时迟,那时快,那男子突然张弓搭箭、回首望月,一箭射向了背后的城墙,然后绝尘而去。守城官兵一看有箭射来,紧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