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田令孜是个什么样的人?田令孜是怎么得到朝廷大权的?

田令孜是个什么样的人?田令孜是怎么得到朝廷大权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685 更新时间:2023/12/18 14:43:50

田令孜是个什么样的人?田令孜是怎么得到朝廷大权的?

田令孜是唐朝末年宦官,但田令孜不是一名普通的宦官,他最后已经到了权倾朝野,甚至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的地步,一个小小宦官是如何得到朝政大权的呢?起义军攻入长安后,田令孜,田令孜拥簇唐僖宗奔蜀。后来田令孜被封为晋国公,此后便走上了当权之路。可能还有不少朋友对田令孜这个人物不是很了解,所以这次就为大家做个田令孜的人物介绍,看看他的一生是如何走上高峰,又从高峰跌落谷底的。

(一)成为皇帝的“阿父”, 权倾朝野

李儇是在12岁继位的,即唐僖宗,仍是个孩子,不懂事,整天就知道玩,斗鸡、赌博、打马球,是样样精通,田令孜仍是他的铁杆“玩伴”。事实上,唐僖宗就是田令孜、刘行深、韩文约等宦官拥立的,所以唐僖宗上台之后,对田令孜十分宠信,很快就提拔他为枢密使,使之一跃而为朝中四贵之一。“四贵”指两枢密使、两神策军中尉。不久又提拔田令孜为神策军中尉,即禁军统领。爱玩的唐僖宗,将政事都交给田令致,并称田令孜为“阿父”(即养父)。田令孜凭着自己是小皇帝“阿父”的身份,再加上掌握禁军的大权,成为权倾朝野的人物。

田令孜大权在握,如果谁想做官,就得巴结奉承他,向他送礼行贿。他任命官吏,不需要向皇帝汇报,完全由自己作主。

唐僖宗经常赏赐乐工、伎儿等,动辄花费数以万计,致使国库钱财耗尽。田令孜就给唐僖宗出点子,将长安两市中的客商的宝货都登记入册,全都送入内宫,供皇帝挥霍。如有商人不满,向官府投诉,田令孜就命令把他们送到京兆尹用棍棒打死。对此事,宰相以下的政府官员,都是敢怒不敢言。

田令孜的哥哥陈敬瑄,起初地位很卑贱,没什么本事,只是一个卖烧饼的。田令孜利用手中的权力,将他安排在左神策军供职,数年之间,就飙升到大将军的职位。

田令孜为了培植党羽,还做了件贻笑大方的事情。他想安排自己的心腹去镇守三川,即西蜀四川地区。当时已经爆发了黄巢起义,四川做为长安的大后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田令孜向唐僖宗奏请,让其兄陈敬瑄及左神策军大将军杨师立、牛勖、罗元杲等四人去“竞选”西川节度使一职。唐僖宗也不知道应该选谁,于是田令孜就跟皇帝出主意,让他们四人进行一场马球比赛,谁先进一球谁去当西川节度使。这就是著名的“击球赌三川”的典故。

结果,田令孜暗箱操作,其兄陈敬瑄拔得头筹,被皇帝任命为西川节度使,代替原节度使崔安潜的职务。陈敬瑄没有什么才能,也不懂军事,却担任四川地区的最高长官,而把曾经数次击败王仙芝、黄巢的名将崔安潜赶走,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而此举最终给大唐,也给田令孜本人带来了巨大灾难。

(二)大军压境,挟皇帝出逃

后来黄巢起义军势如破竹,攻下东都洛阳,又剑指长安。唐僖宗惶惶不可终日,吓得直哭。田令孜建议唐僖宗到蜀地避难,因田令孜的哥哥陈敬瑄已经是西川节度使,只要皇帝到了蜀地,等于是到了他自家的地盘,就更好控制皇帝了。但唐僖宗不愿受颠沛流离之苦,要田令孜发兵镇守潼关,并任命他为诸道兵马都指挥制置招讨使等职。而实际上田令孜并没有率兵去潼关,只是派左神策军马军将军张承范等率禁军2800人赴潼关应付一下。

结果黄巢起义军攻破潼关,直逼长安。田令孜听说黄巢已入关,害怕皇帝怪罪自己,就把责任全推到宰相卢携身上,把卢携罢相,当天夜里卢携就被迫饮毒自尽。

当黄巢的先头部队已进入长安时,田令孜率神策军五百人保护着唐僖宗逃出长安,当时是悄悄出走,并没有让文武百官知道。881年正月,唐僖宗逃到成都。一到成都,田令孜就强迫僖宗晋升自己为左金吾卫上将军等要职,并被加封为晋国公。唐僖宗刚到成都,感到成都不如长安好玩,心中不爽,经常与妃嫔们赌博饮酒以解烦闷。田令孜便趁机开导僖宗,并让仆从们高呼万岁,唐僖宗才感到些安慰;然后田令孜又说王铎、陈敬瑄等正在并力剿贼,一定能很快收复长安,结束逃亡生活。他把皇帝哄得舒舒服服,变得“乐只思蜀”了。

唐僖宗逃到成都时,曾赏赐蜀军每人三缗(即三串)钱。田令孜也经常赏赐从长安来的从驾军士,却不赏赐蜀军,引起蜀军不满。一次田令孜宴请蜀军及从驾诸军头目,用金杯行酒。西川黄头军使郭琪对田令孜说;“我等蜀军诸将常思报答圣恩,只是蜀军与诸军同样保卫朝廷,而蜀军的赏赐少得可怜,蜀军很有怨气,万一引起兵变怎么办?希望您对蜀军的赏赐能公平一点,那样蜀军就更乐意为朝廷效力了。”田令孜不悦,沉默了一会,问:“你立过什么战功?”

郭琪说:“我长期征战边疆,曾与党项、契丹打了十几次仗,全身都受过伤。征伐吐谷浑时受重伤,肠子都流出来了,我用线缝好后又去参战的。”田令孜怒道,“我知道了!”于是换了一个杯子给郭琪酌酒(他已暗中让人在此杯中下了毒)。郭琪知道田令孜要害死自己,但还是饮下此酒。喝完酒他回到军营杀了一个侍婢,吮其血以解毒,吐出几升黑汁。然后率部起兵叛乱,大肆烧杀抢掠。田令孜又挟唐僖宗到东城避乱,陈敬瑄不得不出兵平息叛乱,郭琪逃亡而去。

自到成都后,唐僖宗日夜与宦官在一起,议论如何收复长安等国家大事,对待朝中官员特别疏远。左拾遗孟昭图上疏劝谏皇帝,大意是:宦官与朝廷官员应该共同为皇帝服务。去年冬天,皇帝出走时,并没有告诉朝中官员,结果宰相仆射以下的官员多被贼(起义军)杀害,唯独宦官们平安完好。今天能到这里的朝廷官员,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经过艰难跋涉,千里迢迢来追随陛下的,陛下与朝官应该共患难才是。如今陛下不体恤群臣,只宠信宦官,道理何在?天下,是高祖、太宗开创的天下,不是宦官的天下;天子是四海九州的天子,也不独是宦官的天子。难道天子与宰相与朝臣没有任何关系?如此下去,恐伯很难收复长安,望陛下三思。

这个奏疏被田令孜看到后,十分气愤,直接被扣下了,然后矫诏将孟昭图贬官,又派人在蟆颐津将孟昭图推入水中淹死。真是嚣张啊。

据《资治通鉴》记载,在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期间,有位有勇有谋的宦官曹知悫组织了一支武装,据守在嵯峨山南部,与黄巢军队对垒。他经常派人潜入长安骚扰黄巢的军营,对农民军打击很大。朝廷听说后,就嘉奖曹知悫,授给他内常侍的官职。后来黄巢战败,唐僖宗回到长安,老曹就老对人炫耀自己的功绩,说是若没有他,长安就很难收复。田令孜因此对特别嫉恨他,于是密令邠宁节度使王行瑜,派军队从嵯峨山的北面进攻没有任何防备的曹知悫,将其全部人马杀死,除掉了曹知悫。自此田令孜更加骄横起来,完全控制了皇帝。僖宗虽然也开始厌恨田令孜的专权,但也无可奈何,经常向身边的人哭诉,甚至痛哭流涕。

大家知道,黄巢起义军之所以失败,退出长安,有个重要原因是,宦官杨复光说服沙陀首领李克用率兵前来援救的。所以田令孜把收复长安,镇压黄巢起义军的功劳全记在宦官的头上;完全否认了其他将领的功劳。田令孜认为中书令、领兵元帅王铎等毫无功劳,贬王铎为义成节度使,贬副都统崔安潜为东都留守。

另一方面,田令孜又害怕杨复光功劳太大,对自己构成威胁,故意打压杨复光,夸大自己的功劳,说是自己首先建议僖宗幸蜀避难,并散家财搞劳将士;说他自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保卫唐王朝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把自己夸得跟张良似的;并指使宰相、藩镇为自己请功加赏,唐僖宗遂任命田令孜为十军兼十二卫观军容使。

在宦官内部,杨复光的哥哥杨复恭与田令孜有矛盾。杨复光死后,田令孜更加无所顾忌,立即将杨复恭从枢密使贬为飞龙使。田令孜还竭力培植党羽,对王建、韩建、张造、晋晖、李师泰等赏赐巨万,并收五人为养子,各封一路统帅。自此以后,田令孜更加专横跋扈。皇帝彻底成了傀儡。

(三)田令孜同节度使之间的矛盾激化

黄巢起义军虽然失败了,但却彻底打乱了唐王朝的统治秩序,藩镇割据再度升级。各藩镇不再向朝廷上供,唐王朝的财政开始出现严重危机。但朝廷的开支却仍很庞大,仅宦官与朝廷官员就有一万多人;庞大的国家开支与其财政收入发生了严重的矛盾。唐政府开始克扣军饷,引起了士卒不满。田令孜害怕引起军队叛乱,只好夺取藩镇的利益来解决问题,结果激起了各藩镇与朝廷的严重冲突。

唐僖宗逃亡成都后,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占据山西,独霸境内安邑、解县的盐池之利。此时田令孜奏唐僖宗要将两处盐地收归国有,王重荣不愿意交出盐池,与田令孜发生了极大矛盾。

田令孜经常派自己的亲信到各地节度使那里当监军,严密监视,凡是不顺从自己的节度使,就立即除掉。这时田令孜又派养子匡佑出使河中,匡佑态度狂傲,引起王重荣的愤怒,责骂匡佑无礼。匡佑回来后,劝田令孜除掉王重荣。

王重荣认为自己收复京城有功,却被田令孜排斥,数次上表朝廷,说田令孜离间君臣,并列其十大罪状。于是田令孜便勾结邠宁节度使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一起抗拒王重荣。

王重荣遂向打败黄巢的李克用求救。李克用本来与投降唐朝的朱温有矛盾。此时朱玫、李昌符则暗中勾结朱温,想激起朝廷与李克用的矛盾,促使朝廷派兵讨伐李克用。他们多次派人冒充李克用的人潜入京师,烧毁仓库,刺杀近卫军士,闹得京师日夜不宁,人心惶惶。

田令孜以朝廷名义派遣朱玫、李昌符率军讨伐王重荣和李克用。李克用则与王重荣联合,上表唐僖宗诛杀田令孜、朱玫、李昌符。于是双方展开会战,朱玫、李昌符不是对手,大败而归。李克用遂率军进逼长安,田令孜再次挟唐僖宗在夜里出逃凤翔。

李克用打败朱玫、李昌符后回到河中,与王重荣又一次上表请求唐僖宗回宫,并再次指陈田令玫的罪状,要求朝廷诛杀田令孜。面对李克用等人的咄咄逼人,田令孜终于失去唐僖宗的信任。

田令孜感到了自己的危机,为了保住自己,他仍想继续控制唐僖宗,因此他要僖宗逃往兴元,僖宗不再听从他,拒绝到兴元。夜里,田令孜竟率兵冲入行宫,劫持唐僖宗逃往宝鸡。朱玫、李昌符见田令孜已到穷途末路,又害怕李克用、王重荣,因此归附了李克用。

朝廷大部分官员都憎恨田令孜,不愿去宝鸡,要夺唐僖宗回城。于是朱玫、李昌符率兵进攻宝鸡,田令孜无奈,又挟唐僖宗逃往汉中。此时,田令孜已众叛亲离,知道自己已不为天下所容,只好让位给宦官杨复恭,自任为西川监军使,到成都投靠其兄陈敬瑄。

(四)田令孜临死前的傲慢

888三月,27岁的唐僖宗暴崩,杨复恭立寿王李晔为帝,即唐昭宗。杨复恭代替了田令孜担任观军容使,把田令孜的干儿子王建调出任壁州刺史。王建攻占了阆、邛、蜀、黎、雅等州。朝廷诏令在这些地方设置永平军,任命王建为节度使。王建的势力渐渐崛起(此人也是个枭雄,后来建立了后蜀政权)。

田令孜看到干儿子有所作为,为了能实现长期割据西川、对抗朝廷的目的,便计划和王建联合抵御朝廷,于是写信召王建来担任要职。已经有反心的王建当然乐意,决定马上率军西进。可是当他走到半路,陈敬瑄和田令孜又反悔了,拒绝接纳他。王建对此颇为愤怒,发兵包围了成都。

田令孜以义父的名义多次给王建写信求和,但都被王建拒绝。田令孜还登上城墙同王建对话,问他为什么要围困成都。王建说只要田令孜改变计划,不与朝廷对抗,那么父子之间就可以和好如初。田令孜只得退让,要求和王建当面商谈。

891年秋天的一个晚上,田令孜背着印信符节给了王建。次日,陈敬瑄投降,王建兵入成都,将陈敬瑄安置于新津,却把田令孜关了起来。王建上表朝廷请求处决二人。893年夏,王建诬告陈敬瑄、田令孜谋反,在新津将陈敬瑄斩首,并在成都将田令孜缢杀。田令孜和陈敬瑄是在同一天死的。

田令孜临刑的时候,还大旗不倒,他把丝绢撕成条,结成粗绳,交给行刑的刽子手说:“我曾经担任十军的观军容使,也是全军的大元帅啊,呵呵。杀我可以,得有一定规矩,有一定礼数,懂不懂?”于是他拿起绳子说,“来,我教你们怎么系绳子,怎么勒死我!”真是狂傲得可以,他死后还面色不改。多行不义必自毙,田令孜一生嚣张跋扈,狂妄得让皇帝叫他“阿父”,最后却惨死在干儿子手里,也是咎由自取。

标签: 唐朝田令孜

更多文章

  • 唐朝政治腐败有多严重?田令孜专权且藩镇割据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政治腐败,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唐朝政治腐败有多严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王朝因为腐败不堪,民声怨起,导致农民起义接连爆发,致使唐政府应接不暇,再加上唐王朝的精锐之师皆在地方节度使手上掌握,守卫京师长安的戍卫部队皆是乌合之众,所以才会造成唐王朝的首都长安被黄巢轻易攻破。唐政府的腐败无能,致使两极

  • 庞勋起义——这次起义是唐朝灭亡的真正导火线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农民起义

    桂林戍兵起义,又称庞勋起义。这次起义是唐朝灭亡的真正导火线,对于当时已经千疮百孔的唐王朝来说,这次起义要比裘甫起义的性质严重得多,因为裘甫起义属于民间起义,而这次起义则是爆发在军队中,说明了朝廷统治发生了严重的问题。咸通四年(863年),南诏国接连三次派兵进攻安南,攻陷了交趾。李漼虽然昏庸,却也知道

  • 庞勋起义:庞勋是戍边将领 为什么会起兵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桂林,唐懿宗,庞勋起义

    唐朝灭亡的导火线,人们一般认为是爆发于公元878年到公元884年的黄巢起义。事实上,在黄巢起义之前,大唐帝国的版图内就曾出现过一次规模较大的起义。这次起义,才是唐朝灭亡的真正导火线。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大唐帝国的西南腹地爆发了一起群体性事件。此次事件的策源地在桂州(桂林),事件的领导者叫做庞

  • 唐朝大龄剩女,荣国夫人为何44岁才出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荣国夫人,唐朝

    荣国夫人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当然,绝大多数女性如此,也会存在一些“大龄剩女”。唐朝时就有一位大龄剩女,44岁的时候才出嫁,结婚之后生下了一个女儿,还影响了中国千年。她就是荣国夫人,如果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的话,也可以说她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母亲。荣国夫人杨氏的父

  • 武则天的母亲是谁?荣国夫人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荣国夫人,武则天,唐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武则天的母亲杨夫人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她不是帝王,却拥有比之许多朝代帝王陵墓碑更“丰大之甚”的石碑。她乞愿“六尘不染”侍奉佛祖,却在天命之年后与人为续弦。公元670年,她死于唐代第一离宫“九成宫”。她就是武则天的

  • 荣国夫人是什么人?历史上的传奇女子,四十多岁才嫁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荣国夫人,唐朝

    你们知道荣国夫人是什么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十四岁的时候就被李世民选中,进宫后被封为了才人,赐名武媚。后来的她凭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步步的走上了皇帝的位置,她的一生是传奇的,虽为女子,但是她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皇帝之一。但是说起她的母亲,了解的

  • 唐代宗极为信任的大奸臣,程元振是怎么发迹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程元振,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程元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程元振是唐代宗时期的宦官,权重一时。按传统史书的说法,程元振一再倒行逆施,让皇帝对军队的指挥权失灵,并弄得皇帝丢失帝国都城,还差点因此丢失皇位。但是皇帝渡过这个坎后,依然把程元振当成最亲近的人看。事实上,类似关系的皇帝

  • 程元振:一个小小的宦官是如何成为骠骑大将军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程元振,唐朝

    唐朝中后期宦官专权十分严重,也出了不少“名气大”的宦官,比如这位——程元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您讲述程元振的故事。程元振是京兆三原(今陕西省三原县)人,小时候就入宫当太监了,最高做到飞龙厩副使,这个飞龙厩副使就是唐代养马之所飞龙厩的长官,有点类似于“弼马温”吧,哈哈。那么程元振是怎么在皇帝跟

  • 揭秘:权重一时的宦官程元振是怎么被扳倒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程元振,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程元振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程元振是唐代宗时期的宦官,权重一时。按传统史书的说法,程元振一再倒行逆施,让皇帝对军队的指挥权失灵,并弄得皇帝丢失帝国都城,还差点因此丢失皇位。但是皇帝渡过这个坎后,依然把程元振当成最亲近的人看。事实上,类似

  • 【为李密檄洛州文】作者祖君彦,原文注释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祖君彦

    为李密[1]檄洛州文自元气肇辟,厥初生人,树之帝王,以为司牧,是以羲农轩顼[2]之后,尧舜禹汤之君,靡不祗畏上元,爱育黔首,干干终日[3],翼翼小心,驭朽索而同危,履春冰而是惧。故一物失所,若纳隍[4]而愧之;一夫有罪,遂下车而泣之[5]。谦德轸于责躬,忧劳切于罪己。普天之下,率土之滨,蟠木距于流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