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薛举的势力成长为李氏天下的心头大患?

为何薛举的势力成长为李氏天下的心头大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736 更新时间:2023/12/9 23:23:40

薛举,隋朝末年群雄之一,祖籍在河东汾阴,后来跟随父亲薛汪搬迁至兰州金城,位于现今甘肃兰州。薛举此人相貌魁梧,骁勇善战,家族兴旺,钱财千万,因为培养其结交豪杰的性情,在北方地区极有名气。

薛仁杲父子初起事时,赈济放粮,多少还有点民众观念,但当大批百姓追随起事后,私欲膨胀,只顾自已称王称帝,甚至变成杀人魔王。史料记载:“薛举大战告捷,将所俘虏的敌军尽数斩杀,或行酷刑,割其耳鼻,手段残忍。”战争的杀戮使其血性疯狂增长,变成了一个嗜血成性的屠夫,召集其管辖之下的民众为其夺天下的野心,导致百姓家破人亡,命丧沙场。

薛举所率领的军队在唐朝的对抗中,常常居于胜方,其彪悍的民风与殷实的物资,比起军粮补给困难的唐军而言,具有压倒式的优势,再加上薛举此人生性勇猛,他率领的军队战斗力极为强盛。

最终西秦霸主未能战胜病魔,在与唐军之战焦灼的境况下病逝,百万军队不攻自破,虽然面对大唐一统天下的局势已成定局,但薛举仍是乱世末期最为顽强的势力。

薛举反唐

隋朝在农民起义战争的冲击下四分五裂,贵族、官吏、豪强地主都有属于自己的割据势力,这股势力在唐朝建立初期,成为了李氏天下的心头大患,明确划分进唐朝版图仅有关中、河东一隅,大部分地区仍在地方割据势力的掌控范围之内,大大小小的数支地方起义军队和割据势力蠢蠢欲动。

当时,主要割据势力有薛举、李轨刘武周、梁师都王世充、萧铣、林士弘窦建德杜伏威等,唐高祖李渊为了巩固其新政权,,采取了先固关中,东攻中原,再平江南的方略,逐步拉开了唐朝一统天下的势头。

唐朝统一战争最先拿关中的薛举、李轨和刘武周等势力开刀,薛举据有陇西之地,拥兵13万,自称西秦霸王,与李渊争夺关中,一直未果。唐武德元年七月,金城的西秦霸王薛举进攻唐朝,两军在高摭对阵。唐朝以李世民为元帅率军予以抗击,进驻于高摭城,李世民认为薛举军粮少,急于速战速决,于是决定守城不战,以拖垮他们。时逢李世民生病,卧床不出,而薛举多次挑战。李世民的部将行军长史刘文静与殷开山示兵于高墌,倚仗人多而未设防范,薛举诱使唐军出战时进行突然袭击,最后将唐军击败,唐军死者达十分之六,并俘唐朝大将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等。李世民见大势已去,领军逃回长安,薛举于是夺取高墌城。

薛举僭号陇西

隋朝末年,薛举原本担任金城府校尉,大业十三年,时逢年荒民饥,陇西盗贼蜂起,金城县令郝瑗为了讨伐贼寇招募士兵数千人,并任命薛举为将领,然而这个任务交于薛举,就如同让猫来看守鱼缸,薛举的野心一触即发。

薛举与其儿子薛仁杲,与亲信之人筹划造反计划,待将士铠甲分发,大集官民,置酒飨士之后,薛举众人便将金城县令郝瑗劫持,名义上称抓捕谋反之人,随即起兵,将郡县内大小官员囚禁,并洗劫官员府邸,开仓散粮以赈济贫乏,拉拢民心。

宏图大业正在慢慢的规划之中,薛举推算时机已渐渐成熟,便正是公布脱离隋朝政权,另立政权,僭号陇西,自称西秦霸王,建年号为秦兴,封其子薛仁杲为齐公,小儿子薛仁越位晋公。再加上贼寇宗罗睺率其部众前来归附,薛举封其为义兴公。初期建立政权后,薛举为快速增强势力,开始招兵买马,招附群盗,劫掠官马。薛举训练出来的军队兵锋甚锐,所至之处城池皆被攻破。

隋朝在农民起义战争的冲击下四分五裂,贵族、官吏、豪强地主都有属于自己的割据势力,而薛举这股势力在唐朝建立初期,成为了李氏天下的心头大患。

标签: 薛举

更多文章

  • 为何薛举的势力成为了李氏唐朝的心头大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薛举

    薛举,隋朝末年群雄之一,祖籍在河东汾阴,后来跟随父亲薛汪搬迁至兰州金城,位于现今甘肃兰州。薛举此人相貌魁梧,骁勇善战,家族兴旺,钱财千万,因为培养其结交豪杰的性情,在北方地区极有名气。薛仁杲父子初起事时,赈济放粮,多少还有点民众观念,但当大批百姓追随起事后,私欲膨胀,只顾自已称王称帝,甚至变成杀人魔

  • 英勇无敌的唐太宗李世民在薛举和薛仁果的面前两次惨败?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薛举,薛仁果

    薛氏父子,即薛举和薛仁果,号称西秦。关于薛仁果的名字,新旧唐书是写作“仁杲”的,而陕西礼泉的昭陵石刻等处则写为仁果。这支父子兵和李氏父子的目标一样,也是要进兵长安。结果,他们晚了一步,只好加紧围攻扶风。有一句话叫“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关中一地不容二虎,所以薛氏父子是李氏父子最大的威胁,反过来,

  • 薛举英勇善战,善于用兵,连李世民都差点栽在他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薛举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中,李世民用人用兵的能力非常奇绝,也正凭借着他的出生入死,居安思危,唐朝实现大一统,并达到鼎盛水平。其实,还有一人比李世民的能力还要突出,曾击溃李世民被当世人称为项羽再世,可惜好命不长,要不然唐朝的地位还真的有些危险呢,这么神勇的人又是谁呢?他就是隋末唐初的薛举!那个年代,英雄倍

  • 薛举到底是何许人也 他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朝,薛举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薛举的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我国历史上的皇上,在很多人心目中都觉得什么类型的都有,有的皇上昏庸无能,不为老百姓办实事。有的皇上却胸怀大志,造福了天下人民。也有的是空有一身才华和高贵的品质,却没有一个好的机会。因为他们所处的时期不一样,而且在我国

  • 隋唐大将裴仁基的生平简介,裴仁基的人物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隋唐,瓦岗

    越级提拔裴仁基,字德本,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祖父裴伯凤,是北周汾州刺史。父亲裴定,官至上仪同。裴仁基年少时就很骁勇,善于骑马射箭。开皇初年(581年),裴仁基担任隋文帝杨坚的侍卫。开皇九年(589年),在隋朝消灭陈朝的战役中,裴仁基冲锋陷阵,因功被授任为仪同,赐缣彩一千段。后来裴仁基以仪同的身份

  • 原隋将张须陀的部下 礼部尚书裴仁基之子裴行俨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隋朝,张须陀

    裴行俨(?—619年),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礼部尚书裴仁基之子。原是隋将张须陀的部下,骁勇善战,有万人敌之称。大业十三年(617年),裴行俨与父裴仁基投靠瓦岗寨首领李密。武德元年(618年),王世充大败李密,裴仁基、裴行俨父子被王世充所俘。王世充割据洛阳独立,将侄女嫁给裴行俨,对待裴仁基、裴行俨

  • 隋朝末年的著名将领裴仁基,裴仁基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隋朝

    裴仁基是隋朝末年的将领,字德本,河东郡人(今天在山西)是北周汾州刺史裴伯风的孙子,父亲是裴定。裴元庆是《说唐》中的人物,在历史中的人物原型是裴行俨,是裴仁基的儿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裴元庆在《说唐》、《兴唐传》等书中,是隋唐第三条好汉,是裴仁基的第三个儿子,裴元绍和裴

  • 王晊改变历史的经过 助李世民称帝的最大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晊,李世民

    公元626年七月二日清晨,在刚刚诞生九年的李唐王朝皇宫的玄武门外,发生了一场流血政变,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网络配图 秦王李世民一举杀死了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位,名为唐太宗。王晊改变历史的经过王晊,唐朝初年太子(李建成)率更丞。网络配图公元618年,

  • 王晊一个改变了历史的告密者,否则就没李世民的唐朝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晊

    一、兄弟明争暗斗公元618年,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齐心协力,共图大业,奋力拼搏,直到唐朝建立,实现了他们的共同心愿,一统天下的大业。然而唐高祖李渊即位后,他的儿子们兄弟之间争夺权利

  • 褚遂良书法欣赏:褚遂良的书法受了谁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褚遂良书法

    褚遂良是唐朝时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褚遂良博学多才,精通书法,对文史经典也了然于心,在隋朝的时候就做了通事舍人,唐朝建立之后在朝为官,官至中书令。褚遂良褚遂良出身名门,父亲褚亮是隋朝的散骑常侍,还和虞世南、欧阳询等人都是好友,所以褚遂良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熟读各类经典。褚亮在薛举称帝之侯在薛举麾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