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女儿是千古贤后,儿子是开国功臣,长孙晟有多牛?

女儿是千古贤后,儿子是开国功臣,长孙晟有多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172 更新时间:2024/1/13 19:31:30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长孙晟的故事。

一箭双雕这句成语是出自史料《北史·长孙晟传》,这个长孙晟正是创造了一箭双雕这句成语的人,更重要的是,他的女儿是一位千古贤后,他的儿子也是一位开国功臣,非常厉害的一家人。

长孙晟的女儿就是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儿子就是著名的大唐开国功臣兼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长孙无忌

长孙晟生于公元551年,鲜卑人,出生在河南洛阳,出身西魏至北周的世家大族,据说他出生时很瘦弱,比一般的新生儿都要瘦弱,且有先天性疾病,连医生都说他可能活不过成年,但是长孙晟的母亲李氏怜悯这个次子,让他3岁大就学习武艺,结果他奇迹般地活到成年,且骑马射箭、舞刀弄剑都比同龄的富家子弟厉害。

成年后的长孙晟长得英武帅气,生性善良孝顺,对长辈恭敬,北周武帝在位期间非常赏识他,让他担任重要职位,并亲自给他赐婚,发妻突厥叱干氏生了长子长孙安业、次子长孙安世,继妻北齐高氏生了三子长孙无忌,独女长孙氏,即长孙皇后

北周武帝诛杀权臣宇文护亲政后,致力于灭掉北齐和南下灭陈,为了避免分心对付突厥,派了长孙晟作为使臣出使突厥。长孙晟到了突厥后,受到突厥可汗的刁难,突厥可汗打算扣留长孙晟作为人质,以此羞辱北周。

在一次宴会上,突厥可汗让自己的突厥勇士展示高超的箭法。只见突厥勇士手起箭落,就把天上的大雕射下来,在场的所有人无不拍手称快。大雕是出了名难射中,突厥可汗耻笑长孙晟肯定射不中大雕,北周国体受辱。此时,长孙晟为了挽回北周国体,展示了他出神入化的箭法,只见他一箭出手,居然同时射中了两只大雕,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这就是成语一箭双雕的由来,在史料《北史》有明确记载。

长孙晟一箭双雕的故事传遍了华夏大地,他成为了名满天下的射雕英雄,等到他回国后,北周武帝对他更加赏识和重用,还让他参加北周灭北齐之战,长孙晟曾经以高超箭法,在远远的城楼下就用箭把北齐将领射死在城楼上,帮助北周军队提高士气,并且顺利攻城。

隋朝取代北周之后,突厥再次蠢蠢欲动,隋文帝和隋炀帝都先后派遣长孙晟出使突厥。长孙晟在二十多年间,一直担任汉人朝代跟突厥的特使,他善用利用突厥内部矛盾,分化突厥,削弱突厥实力,使之没能分心南下入侵汉人江山,完全保住了汉人江山的边境安宁。另外,长孙晟主张汉人和突厥不应心存隔阂,应该顺应历史潮流,加强交流沟通和经济往来,从而促进了中国华夏民族大融合。

公元609年(隋炀帝大业五年),长孙晟因为长时间操劳过度,在家乡洛阳病逝,终年58岁,隋炀帝对他的死深感哀悼,追封光禄大夫、上柱国等荣誉爵位,以纪念他对汉人江山作出的伟大贡献。长孙晟死后,他的第三子长孙无忌年仅13岁,独女长孙皇后年仅8岁。

长孙晟死后不久,有一次隋炀帝被突厥军队围困在塞北,情况相当危急,隋炀帝不禁发出感叹:“如果长孙晟长孙卿家还在世,朕何至于此?”

虽然长孙晟去世了,但是他的第三子长孙无忌继续长孙家的辉煌,年少时的长孙无忌很有才干和谋略,与唐国公李渊的次子李世民有深交,李世民即大名鼎鼎的唐文帝、唐太宗,两人相见如故,都认为隋炀帝穷兵黩武、急功近利,隋朝江山岌岌可危,萌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

长孙无忌以实际行动证明,他一生追随唐文帝,辅助他帮助唐国公李渊登基称帝建立大唐、扫荡群雄统一天下,成为唐太武帝、唐高祖,自己成为唐文帝李世民手下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长孙皇后年少时就被兄长长孙无忌作主,把她许配给唐文帝,她一生都作为唐文帝的贤内助,为唐文帝免去所有后顾之忧,唐文帝扫荡群雄、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她都始终追随左右,玄武门之变的当天,她也有游说唐高祖的后宫,争取后宫的支持,并且亲自鼓励唐文帝的将士们,最终为唐文帝赢得玄武门之变。

当皇后期间的长孙皇后,善于治理后宫,其高尚的个人品德使之成为大名鼎鼎的千古贤后。

长孙晟创造了成语一箭双雕,儿子是大唐开国功臣长孙无忌,女儿是千古贤后、唐文帝李世民的结发妻子长孙皇后。

标签: 长孙晟隋朝

更多文章

  • 隋朝将领长孙晟生平简介 长孙晟对隋朝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朝,长孙晟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长孙晟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长孙晟(551-609年),字季晟,小名鹅王,河南洛阳人。隋朝著名将领、军事家、外交家,北魏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长孙兕第三子,唐朝文德皇后和太尉长孙无忌之父。生性聪慧,涉猎文史。擅长骑射,一箭双雕。初

  • 长孙晟是什么人?为什么说他是鬼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长孙晟,隋朝

    长孙晟是什么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长孙氏出自北魏皇族拓跋氏,孝文帝搞汉化,皇族改姓元,其中北平王拓跋嵩出自北魏道武帝长子这一支,被赐姓长孙,到长孙稚受封上党文宣王。长孙家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朝,世代高官显贵,长孙稚的一个孙子长孙览,是第一次伐陈的统帅,深得杨坚

  • 长孙晟怎么为大隋保驾护航的?他都做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长孙晟,隋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长孙晟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何为远交近攻?字面上的意思是,与距离较远的国家交好,甚至结盟。对邻近的国家采用进攻的外交策略。这是一种非常有效,并且十分常见的外交策略。战国末年,秦国正是依靠结盟东方的齐国,分化六国的关系,优先攻击接壤的韩赵魏等国,最

  • 隋朝著名将领长孙晟简介,长孙晟为隋朝作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朝,长孙晟

    长孙晟(551-609年),字季晟,小名鹅王,河南洛阳人。隋朝著名将领、军事家、外交家,北魏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长孙兕第三子,唐朝文德皇后和太尉长孙无忌之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生性聪慧,涉猎文史。擅长骑射,一箭双雕。初仕北周,历任司卫上士、

  • 高颎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会含冤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高颎,隋朝

    高颎一生都在奉献自己的才能与智慧,为何含冤而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颎又叫高敏,高颎的父亲高宾曾经被北周的皇帝赐姓为独孤。在灭齐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了皇帝的嘉赏。高颎还辅佐过杨广,在南下平定陈朝的战争中也是担任了实际的军事指挥。隋文帝能够建立隋朝,手

  • 高颎为什么饱受两任皇帝厌恶?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高颎,隋朝

    还不知道隋朝第一功臣却饱受两任皇帝厌恶,皇帝最不能容忍什么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提起短命的隋朝,最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应该就是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独孤皇后以及隋末的一众英雄好汉。这些人在短暂的隋朝发光发热,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隋朝前期,是

  • 高颎:隋朝开国功臣 同时也是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高颎,隋朝

    高颎为什么饱受两任皇帝厌恶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提起短命的隋朝,最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应该就是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独孤皇后以及隋末的一众英雄好汉。这些人在短暂的隋朝发光发热,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隋朝前期,是隋朝开国功臣,是开

  • 张须陀:秦叔宝的上司,隋朝最后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须陀,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须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从古至今,华夏大地一直是崇尚英雄的热土,更是善于滋养良将的摇篮。 “气吞万里如虎”的霸气、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痛快、马革裹尸还的悲壮,激励着一代代的热血男儿,奋不顾身地为我们脚下的土地抛头颅、洒热血。但今天笔者想记录的

  • 隋末第一猛将张须陀,6个人对抗2万人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须陀,隋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张须陀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要说真实的历史上隋末第一勇将,那非张须陀莫属了。张须陀,弘农阌乡人,隋朝大将。曾先后跟随史万岁、杨素立下不少功劳,回来授开府。这些对于普通将领来说,算不错了。但要想再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还远远不够。历史

  • 他是隋末第一猛将,张须陀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须陀,隋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张须陀。张须陀,字果,弘农阌乡人,隋朝时期大将,北周南阳郡公张思之孙。论其战绩,抛开李元霸这个虚拟的人物来说绝对堪称是隋唐第一猛将!张须陀性格刚烈,有勇有谋,开皇十七年,昆州刺史、羌族首领爨翫举兵反隋,张须陀跟随行军总管史万岁前去进讨。这个史万岁也是一员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