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孙晟跟李世民是什么关系?长孙晟有多厉害?

长孙晟跟李世民是什么关系?长孙晟有多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172 更新时间:2024/1/13 19:02:06

长孙晟有多厉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游牧指在草原上形成的一种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现代考古发掘逐渐证明,游牧诞生的时间不会早于公元前1000年。有史可查的最早的游牧民族是公元前8世纪中叶,分布于阿尔泰山以西西徐亚人,被称为斯基泰人。农耕民族的统一是在秦朝,游牧民族的统一是在元朝。

可以说,自古以来北方就是一个游牧民族的栖息地。并且,根据历史的记载,公元540年,突厥部落一经出现就以十分迅捷的速度占领了大部分漠北地区。而这一过程,仅仅只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它所管辖的范围包含了大兴安岭到咸海之间广阔的土地,并且,对周边的国家也产生了不小的震撼。

一时之间,北周以及北齐等国纷纷派出使者前往纳贡、和亲。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因忌惮突厥的势力,隋文帝指派了大量的人前往北方修筑长城,并派遣了部分兵力留守,以防止突厥人突然来犯。

但是,在公元584年时,突厥的首领去世,一时间突厥内部矛盾不断,便分为了东西两派,年年征战不止。而更加匪夷所思的是,造成突厥内乱的始作俑者,却是李世民之妻长孙氏的父亲。为世人所熟知,并被津津乐道的是长孙氏和其兄长孙无忌,但是,对于这位岳父的过往,李世民实在是知道的不多。

这主要是因为,在隋朝尚未覆灭时,他就已经去世了。而这位岳父大人的能力却是毋庸置疑的,他不仅成功瓦解了突厥的各方势力,还在早年创造了“一箭双雕”的功绩。李世民的岳父名叫长孙晟,出生于公元551年,祖籍洛阳。长孙家族以往定居北魏,尤其是在南北朝时期,更是当时的名门贵族,父子几人都在官场上有一定的成就。

据记载,长孙晟“性情十分豁达,擅长骑射,身手十分敏捷”。与尚武以及其他贵族子弟们一起切磋骑射,往往都能领先于他人。

公元568年,年仅18岁的长孙晟,担任了司卫一职。刚开始,他在朝廷上并没有多大的话语权,他的才能没有被很多人所熟知。直到遇到杨坚,杨坚赞叹他的经世之才,在外人面前常这样评价长孙晟:“长孙郎武艺逸群,适与其言,又多奇略。后之名将,非此子邪?”

公元580年,突厥部落提出与北周建立姻亲关系,希望能将北周名门贵族之女嫁给他。当时,两国为了彰显自身的实力,纷纷指派了一些骁勇善战之人出使贵国。而长孙晟正好被任命为副使,由其负责将公主一路护送至突厥和亲。

之前,北周已经指派了几十个和亲使者前往突厥,但是,突厥可汗对其都是傲慢无礼,唯独长孙晟备受突厥可汗的赏识。并且,经常与他一起到处游猎,这也使得长孙晟留在突厥长达一年的时间。

有一次,两人一起去打猎,见到两只雕在抢夺一块肉。于是,摄图可汗便将两只箭给了长孙晟,让其将那两只雕射下来。听此,长孙晟将两只箭搭在弦上,策马疾驰,看见两只雕在厮杀,于是射之。

而这,便是“一箭双雕”的由来。

正是这次的经历,使得摄图对长孙晟更加欣赏,并且,向他介绍了突厥的很多贵族子弟,希望他们能够互相切磋学习。而自古以来,游牧民族就极少会向中原人学习,可见,摄图对长孙晟才能的认可。

这个时候,摄图与其弟处罗侯关系很紧张,而处罗侯,则在此期间派人与长孙晟达成了合作。长孙晟与突厥可汗一起打猎的时候,乘机熟悉了周边的地形,以及突厥的整体实力。当长孙晟回去之后,正好遇到杨坚准备登上帝位,基于杨坚以往对他的赏识,便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上奏给了他。

杨坚听后,十分高兴,于是,提拔他为奉车都尉。公元581年,杨坚攻下了北周并建立了隋朝,摄图知道后,十分气愤:“北周乃是我的盟友,现在隋朝建立,却不能管制,有什么颜面来面对妻子?”于是,打着为北周公主复仇的旗帜,举全国的兵力一路向隋进发,先是攻下了临渝镇,后又准备攻隋。

杨坚听后,不由大惊,马上派了大量的人去往北边修筑长城,并进行严加防守。针对突厥的整体情况,长孙晟在突厥一年的时间里,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他知道突厥的兵力,分别是由几个部落的首领来统领,他们分居四方,互相猜疑,只是在表面上意见一致。

所以,打败突厥不能靠蛮力,需要先离间他们。

于是,向杨坚说了自己的看法:“现如今,适合远距离交涉而非近攻,可以离间他们,将他们的力量进行分解,扶持那些兵力较弱的部落,摄图自然就会退兵,自顾不暇。之后,将处罗侯引开,派遣连奚去迎战,则摄图内忧外患,腹背受敌,人心向背,只需要十来年,就可以派兵攻打,必然大获全胜。”

隋文帝杨坚看见他的奏折后,内心十分激动,便命长孙晟进宫商讨具体的讨伐事宜。长孙晟一边讲述一边勾勒突厥的地形,对于他的建议隋文帝一概采纳。于是,指派使者前往突厥与玷厥探讨合作事宜。玷厥使者到了之后,让他坐在摄图使者的上方,这就引起了摄图的猜疑。

之后,任命长孙晟为车骑将军,带着大量的金银财宝前往突厥的其它部落建立友好关系。同时,还安排了一些探子秘密前往处罗侯的府邸,负责离间人心。公元582年,摄图集结了全国四十万的兵力,一路攻陷至周盘。正当他准备一举南下时,玷厥却站出来反对,命令由他管辖的军队撤离。

长孙晟之后又重金收买了摄图的侄子,让其告知摄图:“铁勒等人在筹划谋反,准备趁摄图攻打隋朝时,端了摄图的老巢。”摄图听后,害怕自己的大营被占领,只能退兵。可以说,如果不是长孙晟的足智多谋,根基尚不稳定的隋朝,经此一战很有可能溃不成军。

公元583年,杨坚任命窦荣定为将帅,集合了三万人马于凉州一代与突厥开战,大破阿波军。此时被任命为偏将的长孙晟提议,可以趁机离间阿波和摄图,让二人互相对抗,坐收渔翁之利。于是,他说:“为什么不与隋朝联合,这样就不用受摄图制约,管制,受他的侮辱了?”

阿波听后,觉得言之有理,便派人跟随长孙晟入朝。

摄图知道这件事后,十分生气,马上集结了大量兵力直逼阿波的大本营,杀死了他的母亲,俘获了他的亲人。没办法,阿波只得向玷厥求助:“希望能够增派援兵十万人,跟随我一起对抗摄图。”至此,突厥实力彻底分裂,内部战争不断,而摄图,最终向隋朝投降,其妻也表示想认杨坚为父。

公元584年,指派了虞庆则以及长孙晟前往突厥,特赐公主杨姓,并封为隋朝的大义公主。在接受圣旨时,摄图不愿意屈尊下跪,而长孙晟却说,既然封了其妻为公主,那么,你就是隋朝的女婿,怎能如此不知礼数,不敬其岳父?”听到这,摄图说“理应下跪,我听从便是。”

自此之后,突厥归顺隋朝,北边的外患终于停了下来。

公元585年,摄图死,他的儿子雍虞闾继位。公元592年,流民杨钦在逃跑时,到了突厥,故意挑拔,以此来说服雍虞闾,以及大义公主反隋,并且,之后不再向隋朝纳贡。而长孙晟到了突厥后,发现公主言辞犀利,心中已经知晓。回去后,他便将此事上奏了隋文帝。

之后,长孙晟再次出使突厥,希望雍虞闾能够将杨钦交出来,但是,雍虞闾却说没有这个人。长孙晟收买了雍虞闾手下的人,趁着夜晚将杨钦抓到了雍虞闾面前。而雍虞闾自觉理亏,命人将公主杀死,之后,派遣使者入朝纳贡。

经此一事,隋文帝听从了长孙晟的建议,拒绝了和雍虞闾和亲,而是选择了与处罗侯之子和亲。并且,扶持在突厥内乱中失败的染干为民可汗,并给予一定的封赏,用来监控突厥其他部落的一举一动。

公元599年,雍虞闾被杀,一时间其部落内部出现了混乱。之后,长孙晟让启民可汗派兵前往收复,引发了与西突厥的战争,而长孙晟则担任总管,随杨坚一起派兵增援。

两军交锋,长孙晟说:“突厥人喜欢引用泉水,因而,可以下毒。”于是,隋文帝命人前往,导致突厥伤亡十分惨重,大家都以为:“这是天降毒水,难道是要我等灭亡吗?”

之后,纷纷逃命,而长孙晟乘胜追击,“斩首千馀级,俘百馀口,六畜数千头”。

杨坚听后十分高兴,大肆庆祝,其中,有一个突厥将领正好在,他说:“突厥人对长孙晟十分畏惧,拉出的弓箭如霹雳一般势不可挡,骑马都如闪电一样快。”

公元601年,长孙晟上奏说:“我夜登城楼观望,发现突厥有红色的云气,面积覆盖百余里,说明将有充足的雨量。如今天时地利人和,攻打突厥就在今日。”听罢,隋文帝命长孙晟领兵,并负责护送启民可汗。不久之后,突厥各个部门纷纷归顺,玷厥深受重伤,带领剩下的兵力逃往吐谷浑。

而这一年,长孙晟的女儿长孙氏出生。

公元604年,在长孙晟刚刚抵达京城时,正好遇上隋文帝病逝。而其子杨广却将这件事隐瞒了下来,没有举办国丧,同时,任命长孙晟为内衙宿卫,负责门禁以及左领军的职务。之后,指派了长孙晟奉命前去平定汉王杨谅反叛一事,因为功绩显赫,因而被任命为武卫将军。

公元607年,隋炀帝正准备出使突厥,陈兵喜欢炫耀自己的武力,害怕引起对方的误会,为此,指派了长孙晟前去通传。染干在明白了隋炀帝的意图后,集结了十几个部落的首领前往迎接。当发现隋炀帝所居住的帐篷内杂草丛生,就希望让染干来进行除草,以彰显隋炀帝的威严。

长孙晟说:“天子所过之处,各诸侯应当亲力亲为,除草铺路,以表达敬畏之心。现在,帐篷内混乱不堪,异味丛生!”染干听后说:“是我错了。我的这条命都是天子给的,理应效劳,岂敢推辞?”于是,采用自己的佩刀来清理,而其他的部落首领见此,也纷纷加入进来。

之后,启民可汗还专门修建了官道,连接东西两方,路线长达3公里。自此,隋炀帝对长孙晟更加看重,并提拔他为右骁卫将军。公元609年,长孙晟最终因病而死,年仅58岁。而在这一年,隋朝的盟友启民可汗也去世了,并打破了隋朝与突厥原有的平衡。

公元615年8月,隋炀帝前往突厥,但是,却在雁门被困。这时,隋炀帝不由地感叹:“如果,长孙晟在这里,就不会这样了。”

长孙晟的一生共养育了五个子女,在五个子女中,最为出色的当属长孙无忌和长孙氏。两人在隋末唐初时,做出了一系列的丰功伟绩,继承了其父长孙晟的遗志,善于谋略。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虽说,长孙晟并没有指挥过那些大规模的战斗,但是,他擅长谋略,凭借着过人的才智将权谋玩弄于股掌之间,使得兵力强大的突厥,在他的策划下依然不能幸免。

标签: 隋朝长孙晟

更多文章

  • 女儿是千古贤后,儿子是开国功臣,长孙晟有多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长孙晟,隋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长孙晟的故事。一箭双雕这句成语是出自史料《北史·长孙晟传》,这个长孙晟正是创造了一箭双雕这句成语的人,更重要的是,他的女儿是一位千古贤后,他的儿子也是一位开国功臣,非常厉害的一家人。长孙晟的女儿就是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

  • 隋朝将领长孙晟生平简介 长孙晟对隋朝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朝,长孙晟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长孙晟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长孙晟(551-609年),字季晟,小名鹅王,河南洛阳人。隋朝著名将领、军事家、外交家,北魏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长孙兕第三子,唐朝文德皇后和太尉长孙无忌之父。生性聪慧,涉猎文史。擅长骑射,一箭双雕。初

  • 长孙晟是什么人?为什么说他是鬼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长孙晟,隋朝

    长孙晟是什么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长孙氏出自北魏皇族拓跋氏,孝文帝搞汉化,皇族改姓元,其中北平王拓跋嵩出自北魏道武帝长子这一支,被赐姓长孙,到长孙稚受封上党文宣王。长孙家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朝,世代高官显贵,长孙稚的一个孙子长孙览,是第一次伐陈的统帅,深得杨坚

  • 长孙晟怎么为大隋保驾护航的?他都做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长孙晟,隋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长孙晟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何为远交近攻?字面上的意思是,与距离较远的国家交好,甚至结盟。对邻近的国家采用进攻的外交策略。这是一种非常有效,并且十分常见的外交策略。战国末年,秦国正是依靠结盟东方的齐国,分化六国的关系,优先攻击接壤的韩赵魏等国,最

  • 隋朝著名将领长孙晟简介,长孙晟为隋朝作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朝,长孙晟

    长孙晟(551-609年),字季晟,小名鹅王,河南洛阳人。隋朝著名将领、军事家、外交家,北魏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长孙兕第三子,唐朝文德皇后和太尉长孙无忌之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生性聪慧,涉猎文史。擅长骑射,一箭双雕。初仕北周,历任司卫上士、

  • 高颎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会含冤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高颎,隋朝

    高颎一生都在奉献自己的才能与智慧,为何含冤而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颎又叫高敏,高颎的父亲高宾曾经被北周的皇帝赐姓为独孤。在灭齐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了皇帝的嘉赏。高颎还辅佐过杨广,在南下平定陈朝的战争中也是担任了实际的军事指挥。隋文帝能够建立隋朝,手

  • 高颎为什么饱受两任皇帝厌恶?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高颎,隋朝

    还不知道隋朝第一功臣却饱受两任皇帝厌恶,皇帝最不能容忍什么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提起短命的隋朝,最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应该就是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独孤皇后以及隋末的一众英雄好汉。这些人在短暂的隋朝发光发热,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隋朝前期,是

  • 高颎:隋朝开国功臣 同时也是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高颎,隋朝

    高颎为什么饱受两任皇帝厌恶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提起短命的隋朝,最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应该就是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独孤皇后以及隋末的一众英雄好汉。这些人在短暂的隋朝发光发热,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隋朝前期,是隋朝开国功臣,是开

  • 张须陀:秦叔宝的上司,隋朝最后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须陀,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须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从古至今,华夏大地一直是崇尚英雄的热土,更是善于滋养良将的摇篮。 “气吞万里如虎”的霸气、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痛快、马革裹尸还的悲壮,激励着一代代的热血男儿,奋不顾身地为我们脚下的土地抛头颅、洒热血。但今天笔者想记录的

  • 隋末第一猛将张须陀,6个人对抗2万人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须陀,隋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张须陀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要说真实的历史上隋末第一勇将,那非张须陀莫属了。张须陀,弘农阌乡人,隋朝大将。曾先后跟随史万岁、杨素立下不少功劳,回来授开府。这些对于普通将领来说,算不错了。但要想再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还远远不够。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