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唐悬案:隋炀帝为何会被叛军用一条白绫勒死?

隋唐悬案:隋炀帝为何会被叛军用一条白绫勒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972 更新时间:2024/1/19 1:34:49

死亡可以使人的品行赤条条地暴露出来,人生的最后一道门槛,也是最难应付的一道考题。老百姓的生死在文化意义上无关大局,不过是与蝼蚁同腐、与草木同朽;而大人物们——尤其是帝君主,直接参与着当代历史的进程,理当有不俗的表现。其实不然,许多大人物(比如帝王)在死亡面前并未像培根标榜的那样“不失其本色”。他们有的像个英雄,有的却是懦夫;有人极为高贵,也有人摇尾乞怜……非但西方的君主有始有终、视死如归,古代中国的某些帝王,面对死亡,同样表现了出非凡的侠士风度与豪迈气概。

比如,臭名卓著的“昏君”、“暴君”——杨广,尽管他是史册上的“万人恨”,但是,死亡临头,他却表现得极有风度,很像一条汉子。《资治通鉴》记载着隋炀帝人生的最后时刻,司马光不惜把这位暴君描述成“濒死的英雄”。

该书第一百八十五卷曾做过一点铺垫:隋炀帝对着镜子顾影自怜,并对非常受宠的萧皇后说:“我这么高贵的脑袋,哪个人配提刀砍下来呀?”言下之意,我想死,老天爷也不让。皇后大惊失色,问他怎么忽然说出这种不吉利的话来,隋炀帝一笑,以近乎哲学家的口吻回答道:“贵贱苦乐也是有轮回的,得到就可能丧失,丧失也可能得到。即使脑袋被人砍了也没什么了不起,人这一辈子就那么回事儿,有什么好难过的?”

看来,隋炀帝并不像民间演义的那样是个彻头彻尾的糊涂虫,他不但洞悉荣华富贵如过眼烟云的道理,甚至还对自己的人生归宿做了最糟糕的打算。闲暇无事的时候,杨广经常把罂装毒酒带在身边,与自己宠幸的嫔妃半真半假地说:“若贼至,汝曹当先饮之,然后我饮。”话虽如此,死亡却是每个人的私事,隋炀帝的“好头颅”最终还是掉了,他临死前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杨广不是个贪生怕死、摇尾乞怜的懦夫,他的死从容尊严,颇有“可杀不可辱”的名士气派:

杨广在寝宫里见到那些杀气腾腾的叛将,叹了口气,反问道:“我有什么罪过,到了非掉脑袋的地步?”有人站出来,大义凛然地贬斥了一番。杨广听完,答道:“我确实对不起天下百姓。可是,你们这些人算干什么的?成天跟着我吃香的、喝辣的,享尽了荣华富贵!你们都是靠朝廷养活的人啊!怎么跟着叛匪混到一块儿去了?”在场的人都羞红了脸。

杨广最喜欢的儿子是赵王杨杲,刚刚12岁,小孩子被眼前的一切吓呆了,呜呜直哭。于是,叛将们当着杨广的面,就把那个孩子一刀给捅了。鲜血溅了皇帝一身。隋炀帝自知不保,便对那些要动刀的人说:“皇帝自有皇帝的死法,还用你们这些家伙拿刀动枪吗?取鸩酒来!”可惜,那些叛将绝不允许皇帝尊严地死去,依旧要动“绞刑”。隋炀帝没办法,只得自己解下“练巾”,被昔日那几个部下,像宰狗一样活活儿得勒死了。最后成殓他的是床板拼凑的小棺材……

这段史料,令人对荒淫无道的隋炀帝产生了新的看法。荒淫无道的皇帝,死了活该。倒是他最后那一点风度,令人惊讶。面对灭顶之灾,杨广居然还有勇气质问一句“为什么”,敢于让肇事者站出来。屠刀压颈,他仍然不失“天子死自有法”的风度,要鸩酒、要全尸、也要做人最后的一点尊严。隋炀帝后悔今日凄惨的下场,何必当初禽兽不如地虐待天下呀!本来挺有本事的人,被至高无上的皇权给糟践了。

标签: 隋炀帝死亡昏君

更多文章

  • 百年前高僧预言隋炀帝会死在扬州?杨广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杨广,隋朝,隋炀帝,

    考古专家确认,新近在江苏扬州曹庄发现的隋唐墓葬系隋炀帝杨广之墓。隋代都城在长安,陪都在洛阳,隋炀帝为何葬于扬州?杨广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帝王?隋朝在历史上为什么会有“短命王朝”的诡异说法?关于隋炀帝、关于隋朝究竟有哪些谜团?隋炀帝葬于江都之谜——“好头颈,谁当斫之?”隋炀帝名叫杨广,“炀”是谥号,一般

  • 揭秘为何隋炀帝最宠爱的南阳公主为出家为尼姑?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炀帝,南阳公主

    大隋缩影:南阳公主,半生繁华,一世落寞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隋朝,那还真是件难事。隋朝和秦朝一样,持续时间虽短暂却极具影响力。它就如烟花绽放,刹那芳华,给后人留下永恒的思索。如果要找类似的例子,而这个例子又一定是个人的话,我想南阳公主是最合适的。南阳公主是隋炀帝最宠,半生繁华,但隋朝灭亡后,却如花一般迅

  • 揭秘:隋炀帝做了一件什么事影响了中国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炀帝,中国,历史

    都说隋炀帝如何如何的凶残,荒淫无道,还是大色魔,从民间选一大批美女入宫,夜夜笙歌寻欢作乐。总之就是一代大暴君、大昏君。有人曾经这样评价隋炀帝杨广,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是知识分子,但没有出息,杨广就是这样的人。杨广打仗应该是很厉害的,灭陈朝抓住陈后主就是他,后来又平定江南叛乱,北上击败进犯的突厥人等等,

  • 历史上唐太宗与隋炀帝的治乱观有什么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杨广

    国家的治乱振兴,从来都是最高统治者关心的头等大事。即使是那些制造动乱,趁乱夺权的乱臣贼子,在坐稳大位后,也希望天下太平,社会安定,而不是念念不忘天下大乱。至于老百姓,更是做梦都巴望着平安无事,安居乐业,谁不知道“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的道理。然而,由于皇帝们对乱源的生成认识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治乱观,

  • 隋炀帝曾率百万大军远征 最后躲在宫里声色犬马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炀帝,隋朝

    隋炀帝皇后萧氏继王薄之后,又出现三支起义军。其中主力之一杜伏威、辅公佑所领导的的江淮农民起义军日渐壮大,并屯兵六合;其他两支,李子通攻占海陵(江苏泰州),左才相占领淮北。对江都形成三面包围。杨广随即派陈棱率八千警卫精兵“暗杀”杜伏威,不料反被歼灭,江淮起义军又迅速攻下高邮、历阳两城,杜伏威自称总管,

  • 揭秘:唐太宗曾欲做何事 被认为“连隋炀帝都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太宗,隋炀帝

    都说人比人气死人,不过人还真喜欢比较,同学之间会比较,某某升官发财了,某某下海成了土豪了,某某娶了个温柔漂亮的妻子等等;同事之间也会比较,比较工资待遇,比较升官的快慢等。于是有人说:“人的烦恼,百分之九十都是因为比较而产生的。”想想也还真是,这年头,谁不比较呢?有比较,才会有计较!在南北朝时期,南燕

  • 最终令隋炀帝亡国丧命的小小缺点:讲面子讲上了瘾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朝,皇帝,杨广

    隋炀帝杨广上马可挥刀杀敌;下马可赋诗作文,绝对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人。但是,隋炀帝爱面子。这个小小的缺点不仅拖垮了大隋王朝,而且还要了自己的小命儿。公元610年,也就是隋炀帝西巡后的第二年,西域27个小国的国君相约到东都洛阳朝拜隋炀帝。隋炀帝西巡时,曾经吹嘘大隋帝国的富饶。可是,真正的大隋王朝并没有

  • 隋文帝杨坚长什么样?为何说隋炀帝相貌异常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文帝,杨坚,隋朝

    根据《隋书》的记载,杨坚“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沉深严重。”由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杨坚的相貌有五“奇”:一、额头突出,并有五个隆起的部分从额头直插到头顶上;二、下颌很长,而且很突出;三、目光犀利,咄咄逼人;四、掌纹形似“王”字;五、上身长,下身短。他这个长相,生

  • 隋炀帝杨广第一次下江南就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炀帝,杨广,隋朝,江南,京杭大运河

    开凿京杭大运河中国幅员辽阔,水域宽广,水上交通运输业自古就很发达。早在春秋时期,古人就开始开凿运河,勾连水路。隋炀帝继位之后,一直梦想着建立丰功伟业,垂名青史,所以他将国号定为“大业”,意在建立震古烁今的一番伟业。在前代开凿的运河基础之上,隋炀帝倾全国之力,主持开凿了一条北达北京,南至杭州的大运河。

  • 隋炀帝杨广是怎么死的?是在下江南时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炀帝,杨广隋朝,江南

    史书上记载隋炀帝曾三巡江南,可这第三次却是有去无回。隋炀帝第三次下扬州是在大业十二年(616)三月。在离宫之前,他曾赋诗一首“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但存颜色在,离别只今年”,可见江南是让隋炀帝魂牵梦萦一生的地方。即便当时的国力已经日渐衰微,政局也动荡不安,却仍然无法阻止隋炀帝对江南的向往。据史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