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忠嗣曾预知安禄山会造反?最后结局被流放

王忠嗣曾预知安禄山会造反?最后结局被流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557 更新时间:2024/1/18 18:14:16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王忠嗣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古代的帝王一般都非常重视臣子们间的权利的平衡,对于错综复杂好的唐天宝年间更是这样,当时整个社会高度繁荣,经济,政治,军事都空前强大,但是在这高度繁荣的背后也一直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各种矛盾非常尖锐,官员,将领,百姓,每一个群体都带来了高度的政治危险性,在这种情况之下,唐玄宗就更加得小心的平衡各方的权利,不能让任何一方做大做强,因为哪一方势力带来的都有可能是灭顶之灾。

当时整个唐朝的政治势力大致上可以分为4种,一是吏才,就是以李林甫为头目的宦官势力,很多人都不太明白为什么君王都喜欢搞什么宦官势力,其实宦官的存在自然是有着他独特的作用,皇帝也是一个人,他对于自己的很多心思和决策也是犹豫不决的,因此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有个人来确定自己的想法,宦官就起到了这个作用。

而且宦官还能够在后宫上以及宫廷的斗争上维持着皇帝的利益,所以一直备受君王的宠爱。除了宦官之外,还有以杨国忠为主的外戚势力,以张九龄为主的文人势力,只不过张九龄特别公正,不喜欢谄媚,因此被玄宗疏远。除了这三股一直存在的势力之外,唐玄宗还提拔了一个新兴势力,那就是边将,王忠嗣就是边将的主要代表。

王忠嗣虽然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但是他的出身却还是非常凄凉的,父亲王海宾也是大唐将士,以骁勇善战被人称道,不过在保卫陇右的战斗中,由于周边友军的不配合,王海宾的部队被敌人重兵围困,最终力尽而死。陇右保卫战大唐大获全胜,玄宗也追封死去的王海宾为左金吾大将军,当时王忠嗣只有九岁,得知父亲去世之后在大殿上放声痛哭,玄宗在大殿上说他是将门之后,长大了一定要拜为大将军。

当时还是忠王的李亨由于和王忠嗣的年纪相仿,因此两人很玩的来,就像是发小一样,不过这件事却引来了李林甫的不满。李林甫是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一般宰相的任期都是三四年,也就是说一般三四年就会换一个人,但是李林甫却整整当了十好几年,而且越是到了晚年,他的权利就越大,很多能威胁到他地位的人都被他一一剪除了,现在李亨和王忠嗣有了联系就很危险,毕竟王忠嗣将来肯定是掌握重兵的将军,所以他必须得被除掉。

王忠嗣长大之后确实是威风凛凛,力大无穷心思缜密,因此唐玄宗对他非常喜欢,很快就让他去代州担任别驾。王忠嗣一直以自己父亲为榜样,嫉恶如仇,因此一到了代州就开始打击那些豪强恶霸,而且打击力度还特别大,这些江湖中的恶霸见到他就怕,一时间代州地区风调雨顺,百姓们连连称道。不过如果只是打击恶霸倒还说的过去,但是年轻气盛的王忠嗣经常率领自己的部队出关去寻找敌人,你说这哪有人是要主动去打仗的,所以他的这种盛气凌人的姿态也让玄宗非常的担心,于是又将他召回了京城。

这次在京城一呆就是很多年,后来大臣萧嵩出镇河西,王忠嗣跟随,玄宗还特别嘱咐萧嵩要特别小心王忠嗣,他非常的爱打仗。在萧嵩任期满回长安的时候,王忠嗣讥讽到自己寸功未立,没有脸回去见君王,于是就私下率领自己的部队去找敌人开战了。恰逢当时突厥人在边境地区举行阅兵,阅兵数量达好几万人,而王忠嗣只有不足千人的军队,他手下的士兵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都非常害怕,但是王忠嗣不怕,就这样冲了上去。

突厥人突然间遭到了打击非常害怕,瞬间就大败而逃,王忠嗣的威名瞬间传遍了整个草原。王忠嗣在天宝年间多次镇守边关,战功赫赫,堪称大唐第一猛将,而且在去辽东的时候就预料安禄山必反,只不过他的建议一直没有得到玄宗的肯定。

后来玄宗让他率军攻打吐蕃,他认为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军事行动,而且至少要伤亡数万人,所以拒绝出兵,李林甫借机弹劾他,就这样他被流放了,后来在流放地暴病而亡。他的死是大唐的遗憾,他有勇有谋,晚年时也早就没有年轻时的轻易冒进,俨然是一沙场老将,只不过精英总先亡,让人惋惜。

标签: 王忠嗣唐朝

更多文章

  • 王忠嗣:唐朝最牛节度使,他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忠嗣,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王忠嗣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一、作为烈士遗骨,在皇宫里长大王忠嗣,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人,其父王海滨曾任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也是一位名将。唐玄宗开元二年,吐蕃进犯陇右, 王海滨被任命为先锋,并多次获胜,立下大功。因此,引起了其他将领的妒忌,

  • 唐朝最令人遗憾的将领王忠嗣,王忠嗣都有哪些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王忠嗣

    唐朝是我国古代十分繁荣昌盛的一个朝代。开元盛世,贞观之治等词语都是出自于那个时代。这和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等皇帝的治理密切相关。唐朝之所以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达到鼎盛,靠的是多方面的力量,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十分雄厚的。人力指的是底层人民的劳动,更指的是那些平定战乱的将领们。唐朝的将领有很多,但

  • 王忠嗣曾手握20万精兵悍将,他最后怎么去世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忠嗣,唐朝

    说到王忠嗣,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唐朝是我国古代十分繁荣昌盛的一个朝代。开元盛世,贞观之治等词语都是出自于那个时代。这和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等皇帝的治理密切相关。唐朝之所以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达到鼎盛,靠的是多方面的力量,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十分

  • 王忠嗣:盛唐时期第一名将,为什么只活了四十五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忠嗣,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忠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755年,大唐天宝十四载阴历十一月,一个寒冬刺骨的夜晚。盘踞在幽州(今天北京)的安禄山打着清君侧,讨伐奸臣杨国忠的旗号,叛乱起兵,兵锋直指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一场撼动历史进程的叛乱就此开始,后人将这段历史称之为“安

  • 王忠嗣是什么实力?唐玄宗手下第一猛将,他若不死,安禄山不敢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忠嗣,唐朝

    王忠嗣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王忠嗣手握重兵后,“以持重安边为务”,从国家大局着眼,不再轻启战端。他不仅自己战绩辉煌,还注重发现栽培人才。名将哥舒翰、李光弼、郭子仪和李晟都曾是王的部属。但是,这位天才的伟大帅才,却因为他的优秀和忠诚,与晚年的玄宗产生了多方面的深

  • 安禄山手下的一员猛将崔乾佑 叛乱初期横扫大唐北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安史之乱。安禄山虽然是三镇节度使,但我们都知道他本身是个靠演马戏扮小丑上位的弄臣,之所以能在叛乱初期横扫大唐北方,攻陷长安,全因手下有一员猛将,此人叫做崔乾佑。安禄山手下猛将崔乾佑崔乾佑的出身一直是个谜,史书中没有记载,但他很有可能是出身自当时“五姓七望”之首的博陵崔家。在

  • 哥舒翰的实力如何 他为什么会惨败给崔乾佑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哥舒翰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他大器晚成但是后来在西北军区与吐蕃等国家对战中哥舒翰逐渐崭露头角,并且顺利地成为了西北名将,哥舒翰立下战功无数让吐蕃人非常忌惮他,并且他因此受到唐玄宗的重用,很快就被提拔为军镇节度使,可以说盛唐时代能够称得上名将的没两把刷子是不行的。可是这位哥舒翰将军私德不太好,他

  • 安禄山手下的一员猛将——崔乾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756年1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叛军开始着手攻打潼关,由崔乾佑负责指挥。潼关守军虽然在兵力上占优势,但多是未经训练之兵,战斗力与叛军无法相提并论,且主将哥舒翰又重病在身,于是选择了固守。崔乾佑为了将唐军诱出,制造了种种假象,他把精兵都隐藏起来,只留一些老弱残兵在外招摇,还到处散布所谓陕郡叛军只

  • 参与安史之乱的将领 安禄山手下猛将崔乾佑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崔乾佑,生卒年不详,在安史之乱前就在安禄山手下效命,安史之乱爆发后,崔乾佑跟随安禄山攻取洛阳,大败唐将封常清。人物经历756年1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叛军开始着手攻打潼关,由崔乾佑负责指挥。潼关守军虽然在兵力上占优势,但多是未经训练之兵,战斗力与叛军无法相提并论,且主将哥舒翰又重病在身,于是选

  • 唐初十八学士之一:褚亮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褚亮,唐朝

    褚亮(555年-647年),字希明,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祖籍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唐初十八学士之一。曾祖湮,梁御史中丞;祖蒙,太子中舍人;父玠,陈秘书监,并着名前史。其先自阳翟徙居焉。亮幼聪敏好学,善属文。博览无所不至,经目必记于心。喜游名贤,尤善谈论。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商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