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汪遵唐朝诗人生平简介,主要诗作赏析

汪遵唐朝诗人生平简介,主要诗作赏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358 更新时间:2024/1/7 5:55:59

汪遵,(全唐诗云:一作遵)(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棠在京师,偶送客至灞、浐间,忽遇遵于途,行李索然。询其因何事来京,遵答以来就贡。棠怒斥之曰:“小吏不忖,而欲与棠同研席乎”?甚侮慢之。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后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

主要作品

《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共六十一首。

《淮阴》

秦季贤愚浑不分,只应漂母识王孙。

归荣便累千金赠,为报当时一饭恩。

这首诗是咏韩信的。韩信年轻时贫困潦倒,在故乡淮阴市上受辱于胯下,只有那位漂母不断地供给他饭吃。后来,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荣归故里,便以千金来报答漂母的恩情。这实际也是作者年轻时的写照。汪遵年轻时曾是一名衙役,算是小吏。但是他对自己鞭笞乡民,催捐逼税的地位很不满,而后为了摆脱自己的可悲处境,发奋读书。终于,中了进士,在晚唐诗人中,汪遵的咏史诗十分著名。

作品评价

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寄托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

标签: 唐朝

更多文章

  • 唐代诗人李群玉 揭秘李群玉绿腰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代诗人李群玉 李群玉绿腰是什么意思

    唐代诗人李群玉生于公元808年,卒于公元862年,是澧州人。在诗人辈出的唐代年间,唐代诗人李群玉仍在诗歌领域占有一席很重要的地位,足以看出李群玉的诗情文采。在《湖南通志》一书中,记载了李群玉的生平经历和诗歌成就,原话是“诗笔妍丽,才力遒健”。李群玉画像虽然只有简短的八个字,但是从中体现了世人对李群玉

  • 揭秘:绿腰是什么?李群玉是真的见过绿腰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群玉

    李群玉绿腰是诗歌作品《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中的一个意象,写出了著名诗人李群玉观赏绿腰舞的场景。说到这里,绿腰是什么意思呢?绿腰是唐代的一种舞蹈,是汉人发明的,舞姿优美柔软,配合着由慢到快的乐曲节奏,极具美感。那么,李群玉绿腰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想要了解李群玉眼中的绿腰,首先要赏析这首诗歌。这首诗

  • 《放鱼》唐代诗人李群玉,早觅为龙去, 江湖莫漫游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

    《放鱼》是唐代诗人李群玉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题材独特,角度新颖。作者既入乎其内,深入地体察了鱼的习性、情态和生活环境,作了准确而非泛泛的描写;又出乎其外,由尺寸之鱼联想到广阔的社会人生,言在此而意在彼,让读者受到诗中寓意的暗示和启发。全诗状物形象,含蕴深远,是独具一格的难能可贵之咏物佳作。放 鱼早觅

  • 《牧童词》唐代诗人李涉,原文翻译、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牧童词》

    《牧童词》是唐代诗人李涉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写出了牧童放牧生活和情趣。前四句侧重描写牧童放牧的辛勤,诗人运用时空的转换扩大诗歌的内蕴。后四句着重描写放牧时的情趣:春雨绵绵,牧童穿行于林中草地,稍有闲暇,便吹响悠扬的芦笛,一会又胡乱地在腰间插满野蒿,恰似利剑,显得英武洒脱,这样就再也不怕猛虎欺负牛犊

  • 《井栏砂宿遇夜客》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原文翻译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

    《井栏砂宿遇夜客》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此诗是为酬答绿林好汉而写的,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不满。前两句用轻松抒情的笔调叙事;后两句即事抒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感受与认识。全诗风格独特,在即兴式的诙谐幽默中寓有颇为严肃的社会内容和现实感慨。井栏砂宿遇夜客⑴暮雨潇潇江上村⑵,绿林豪客夜知闻⑶。他

  • 李涉唐代诗人生平简介,代表作品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涉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

  • 《塞上曲》作者是戎昱,山头烽子声声叫,知是将军夜猎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

    《塞上曲》的作者是戎昱。塞上曲胡风略地烧连山,碎叶孤城未下关。山头烽子声声叫,知是将军夜猎还。作品评析首句写塞外大风掠地而过,将烧山的猎火吹得火势熊熊,从这座山头连到那座山头。一方面显示了打猎场面的壮阔,另一方面也揭露边将沉湎于狩猎的情况。次句接着写由于打猎之故,碎叶城城门大开,防守疏漏。碎叶城在今

  • 《咏史》唐代诗人戎昱,原文注释、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

    《咏史》是唐代诗人戎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指出和亲是最为拙劣的政策。颔联便单刀直人,明确指出国家的治理要靠英明的皇帝,而执行和亲政策,实际上是把国家的安危寄托在一个妇女身上。颈联更鞭辟入里,透彻揭露和亲的实质就是妄图用女色乞取国家安宁。尾联晓以史鉴,指出已成为千年白骨的

  • 戎昱怎么读?唐代诗人戎昱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

    戎昱(rong yu)(744年~800年),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一说登进士第。肃宗上元至代宗永泰(760—766)间,来往于长安、洛阳、齐、赵、泾州、陇西等地。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元年(766)入蜀,见岑参

  • 《思江南》唐代文人方干,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

    《思江南》是唐代文人方干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思江南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作品赏析写了作者思乡的情结,诗中的"昨日"和"今日"不是简单地指昨天和今天,而是指"以前"和"现在",他梦里都想到登上了回家的路,可想他思乡的心切,看到冬天的枯草又开始绿了,(说明冬去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