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涉唐代诗人生平简介,代表作品介绍

李涉唐代诗人生平简介,代表作品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713 更新时间:2024/1/7 5:04:59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作品详解

题温泉

能使时平四十春,开元圣主得贤臣。

当时姚宋并燕许,尽是骊山从驾人。

晚唐范摅《云溪友议》记载,长庆二年,正做太学博士的李涉前往九江,看望自己做江州刺史的弟弟李渤。船行至浣口,忽然遇到一群打家劫舍的盗贼。数十名贼人手执刀枪,喝令他们停船。船停下后,劫匪问:“船上何人?”船夫答道:“是李涉博士。”匪首听说后,命令部下停止抢劫,说:“如果真是李博士,我们就不劫他的财了。不过我辈早就听说他的诗名,希望他能给我们写一首诗。”李涉听罢,铺开宣纸,写了一首绝句:

井栏砂宿遇夜客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于今半是君。

匪首得诗大喜,不但不抢李涉的钱财,反而送了许多财物给他。由此可见李涉在当时的名气是很大的,此事另有其他版本,但大意如此。关于这首诗,《唐诗纪事》上有一则饶有趣味的记载:“涉尝过九江,至皖口(在今安庆市,皖水入长江的渡口),遇盗,问:‘何人?’从者曰:‘李博士(涉曾任太学博士)也。’其豪酋曰:‘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涉赠一绝云。这件趣闻不但生动地反映出唐代诗人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和所受到的普遍尊重,而且可以看出唐诗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的广泛——甚至可以用来酬应“绿林豪客”。不过,这首诗的流传,倒不单纯由于“本事”之奇,而是由于它在即兴式的诙谐幽默中寓有颇为严肃的社会内容和现实感慨。(摘自《唐诗鉴赏大词典》)

牧童词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注释】

早上放牛,把牛放到大江弯曲的地方;傍晚放牛,把牛放到村口的山谷里。在细细的春雨里,他披着蓑衣走出树林,睡在绿草地上把芦管当作乐器来吹。再把蓬蒿胡乱插在腰里当作刀箭,这样就不怕猛虎欺负小牛犊了。

题鹤林寺壁

终日昏昏醉梦间,

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

偷得浮生半日闲。

【解析】

这首诗有景有情,写得实在,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诗云: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好一个“偷得浮生半日闲”啊!大凡人心中烦闷,宦海失意,心情不佳的时候,来到如此幽雅脱俗的环境中,总会有所感染,得到些许慰藉吧李涉,唐宪宗时,授太子通事舍人,后被贬谪陕川司仓参军。文宗时,召为太学博士,复以事流放南方。这是他在遭流放期间,强登镇江南山,从与寺僧的闲聊之中,开了苦闷的闸门,落进了清新的空气,强化了对现实的感受和认识,才能给自己麻木的心灵上增添了不少的欢愉。若是他整天闷坐在家,又何来“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情趣难怪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也十分喜欢李涉的诗呢。那“竹院逢僧”之处,成了他在南山最留恋的地方,同时,建起了“苏公竹院”,重享当年李涉与僧闲聊的情趣哩“旅行是一面镜子。”这是西班牙人的一句名言。胡愈之先生专为这句名言作过注释:“人总不能看见自己,唯有和别处的人相比较时,方照见了自己的真实面目。”

走走路,读读书,照照自己,不只是做人和著文的需要,即使非常烦恼的心境,也会烟消云散,那当然也就不仅仅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了。

李涉在文宗时任太学博士,因与名相裴度及武昭相善,遭宰相李逢吉迫害,被流官康州(今广东德庆县)。

谴谪康州先寄弟渤①

唯将直道②信苍苍③,可④料无名抵宪章⑤。阴骘⑥却应先有谓,已交鸿雁早随阳⑦。

[题解]

选自《全唐诗》(下一诗同)。李涉被流官至康州,有感成诗,寄与时任太子宾客的弟弟李渤,意谓本以为直道合乎天道,岂知反而得祸。看似怨天,实际怨恨李逢吉等奸人违背天理陷害他。

[注释]

① 李渤,少时励志于学,开元十年中明经科,与仲兄涉同隐居庐山。元和初受韩愈敦劝,赴任职方郎中、太子宾客,外放任桂管观察使,终太子宾客。

② 直道,正直无私的处事途径 。

③ 苍苍代指上天。

④ 可,相当于岂、那。

⑤ 抵,触犯。宪章,法令。

⑥ 阴骘(zhì),指天意暗定。

⑦ 最后二句意谓老天如果会暗中决定,早随在南方越冬的鸿雁北返。

与梧州刘中丞①

三代卢龙将相家②,五分符竹到天涯③。瘴山江上重相见,醉里同看豆蔻花④。

[题解]康州与梧州邻近,二位京官兼好友今远在岭南重逢,命运虽不同,但感慨相似,一醉方休。

[注释]

① 刘中丞,其名籍不详。

② 卢龙,唐代方镇名,属范阳节度使辖区内。全句意谓刘中丞出身于卢龙镇将世家。

③ 符竹,即竹符,代称郡守或相当职官者。五分:汉朝的竹使符以竹箭五枚为之,长五寸,左符授郡守,右符留京师。

④ 豆蔻,姜科,多年生草本,形似芭蕉,初夏开花,穗状,淡黄色。

后人

李涉的后代人才辈出,在宋一代,共有李南仲、李庚、李宣及李瑛、还有李子昌五人登进士。清代揭阳县令刘业勤,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重修县志,为表彰李子昌开创官硕李氏基业的功绩,把其列入寓贤志内。殊不知,李子昌及官硕李氏后代,乃是唐代太学博士李涉之后。

标签: 李涉

更多文章

  • 《塞上曲》作者是戎昱,山头烽子声声叫,知是将军夜猎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

    《塞上曲》的作者是戎昱。塞上曲胡风略地烧连山,碎叶孤城未下关。山头烽子声声叫,知是将军夜猎还。作品评析首句写塞外大风掠地而过,将烧山的猎火吹得火势熊熊,从这座山头连到那座山头。一方面显示了打猎场面的壮阔,另一方面也揭露边将沉湎于狩猎的情况。次句接着写由于打猎之故,碎叶城城门大开,防守疏漏。碎叶城在今

  • 《咏史》唐代诗人戎昱,原文注释、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

    《咏史》是唐代诗人戎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指出和亲是最为拙劣的政策。颔联便单刀直人,明确指出国家的治理要靠英明的皇帝,而执行和亲政策,实际上是把国家的安危寄托在一个妇女身上。颈联更鞭辟入里,透彻揭露和亲的实质就是妄图用女色乞取国家安宁。尾联晓以史鉴,指出已成为千年白骨的

  • 戎昱怎么读?唐代诗人戎昱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

    戎昱(rong yu)(744年~800年),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一说登进士第。肃宗上元至代宗永泰(760—766)间,来往于长安、洛阳、齐、赵、泾州、陇西等地。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元年(766)入蜀,见岑参

  • 《思江南》唐代文人方干,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

    《思江南》是唐代文人方干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思江南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作品赏析写了作者思乡的情结,诗中的"昨日"和"今日"不是简单地指昨天和今天,而是指"以前"和"现在",他梦里都想到登上了回家的路,可想他思乡的心切,看到冬天的枯草又开始绿了,(说明冬去春

  • 《题君山》唐代诗人方干,原文注释翻译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题君山》

    《题君山》是唐代诗人方干(一说程贺)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首句写曾在世外遇到女仙麻姑;次句说从麻姑处得知洞庭湖中本无君山;三、四句给出君山的来历,原来竟是昆仑山上被海风吹来的一块奇石。全诗运用奇特想象,从题外落笔,神化君山来历,间接表现出君山的奇美,显示出诗人的独具匠心。题君山⑴曾于方外见麻姑⑵,闻说

  • 方干唐代诗人生平简介,文献记载一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方干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人物生平方干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

  • 章八元不只本人诗赋精绝,更与文人有着往来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章八元

    章八元(743~829),字虞贤,桐庐县常乐乡章邑里(今横村镇)人。“八元”的名字是村旁报恩寺的高僧按《左传·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而取的。《唐诗大词典(修订本)》载,“少从严维学诗,代宗六年(771)

  • 章八元唐代诗人生平简介,轶事典故一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

    章八元(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虞贤,桐庐县常乐乡章邑里(今横村镇)人。章八元少时喜作诗,偶然在邮亭(旅馆)题诗数行,严维见后甚感惊奇,收为弟子。数年间,诗赋精绝,人称“章才子”。大历六年(771年)进士。贞元中调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主簿,后升迁协律郎(掌校正乐律)。章八元曾在长安慈恩寺浮图前留有

  • 贾至有什么成就?唐朝文学家贾至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

    贾至(718—772)唐代文学家。字幼邻(或麟、隣)。天宝初以校书郎为单父尉,与高适、独孤及等交游。天宝末任中书舍人。安史乱起,随玄宗奔四川。乾元元年(758年)春,出为汝州刺史,后贬岳州司马,与李白相遇,有诗酬唱。代宗宝应元年(762),复为中书舍人,官终散骑常侍。贾至以文著称当时,甚受中唐古文作

  • 唐诗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如何鉴赏,岑参在诗中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诗,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唐代岑参,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花迎剑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杜甫、王维、岑参三首和《早朝大明宫》,其艺术成就都超过了贾至的原作。在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