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代诗人张仲素生平简介,主要作品一览

唐代诗人张仲素生平简介,主要作品一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913 更新时间:2024/1/23 10:42:46

张仲素(约769年~约819年),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生平简介

张仲素(约769〜约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宪宗时为翰林学士,后终中书舍人。其诗语言上十分清婉爽洁,悠远飘逸,少有庸作;题材上以写征人思妇的居多,也有描写宫乐春旅的作品。代表作有《春闺思》、《秋夜曲》、《玉绳低建章》、《

宫中乐五首》、《陇上行》、《秋思赠远》、《塞下曲五首》、《秋思二首》、《燕子楼诗三首》、《上元日听太清宫步虚》等,其中以《春闺思》和《秋夜曲》为最著名。这两首诗都写思妇对戍边丈夫(征人)的绵绵情思:前者是在春天,此时“城柳袅袅,陌桑青青”,主人公正在采桑,但因为心有所思,惦念着远方的亲人(“昨夜梦渔阳”),以至“提笼忘采叶”(居然忘记了采桑叶);后者是在秋夜,此刻“漏水丁丁,轻云漫漫”,在微露的月光中思念丈夫,只觉得这夜何其漫长,秋夜里潜藏的虫儿又整夜叫个不停,主人公想到将要秋去冬来,于是向老天祈愿:“征衣未寄莫飞霜”,因为怕丈夫受冻。两首诗都写得极其传神逼真,感动人心。贞元十四年李随榜进士,与李翱、吕温同年。以中朝无援不调,潜耀久之,复中博学宏辞,始任武康军従事。贞元二十年,迁司勋员外郎,除翰林学士。时宪宗求卢纶遗草,敕仲素编集进之。后拜中书舍人。仲素能属文,法度严确。魏文帝有云:“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词为卫。”此言得之矣。其每词未达而意先备也。善诗,多警句。尤精乐府,往往和在宫商,古人有未能虑及者。

主要作品

春闺思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秋夜曲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缑山鹤

羽客骖仙鹤,将飞驻碧山。映松残雪在,度岭片云还。清唳因风远,高姿对水闲。笙歌忆天上,城郭叹人间。几变霜洁,方殊藻质斑。迢迢烟路逸,奋翮讵能攀。

夜闻洛滨吹笙

子千年后,笙音五夜闻。逶迤绕清洛,断续下仙云。泄泄飘难定,啾啾曲未分。松风助幽律,波月动轻文。凤管听何远,鸾声若在群。暗空思羽盖,馀气自氛氲。

上元日听太清宫步虚

仙客开金箓,元辰会玉京。灵歌宾紫府,雅韵出层城。磬杂音徐彻,风飘响更清。纡馀空外尽,断续听中生。舞鹤纷将集,流云住未行。谁知九陌上,尘俗仰遗声。

玉绳低建章

迢迢玉绳下,芒彩正阑干。稍复临鳷鹊,方疑近露寒。微明连粉堞,的皪映仙盘。横接河流照,低将夜色残。天榆随影没,宫树与光攒。遐想西垣客,长吟欲罢难。

寒云轻重色

佳期当可许,托思望云端。鳞影朝犹落,繁阴暮自寒。因风方袅袅,间石已漫漫。隐映看鸿度,霏微觉树攒。凝空多似黛,引素乍如纨。每向愁中览,含毫欲状难。

圣明乐

九陌祥烟合,千春瑞月明。宫花将苑柳,先发凤凰城。

献寿词

玉帛殊方至,歌钟比屋闻。华夷今一贯,同贺圣朝君。

塞下曲

三戍渔阳再渡辽,騂弓在臂剑横腰。

匈奴似若知名姓,休傍阴山更射雕。

猎马千行雁几双,燕然山下碧油幢。

传声漠北单于破,火照旌旗夜受降。

朔雪飘飘开雁门,平沙历乱卷蓬根。

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

陇水潺湲陇树秋,征人到此泪双流。

乡关万里无因见,西戍河源早晚休。

阴碛茫茫塞草肥,桔槔烽上暮云飞。

交河北望天连海,苏武曾将汉节归。

宫中乐五首

网户交如绮,纱窗薄似烟。乐吹天上曲,人是月中仙。翠匣开寒镜,珠钗挂步摇。妆成只畏晓,更漏促春宵。红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甘泉将避暑,台殿晓光凝。月采浮鸾殿,砧声隔凤楼。笙歌临水槛,红烛乍迎秋。奇树留寒翠,神池结夕波。黄山一夜雪,渭水泻声多。

标签: 唐朝

更多文章

  • 《农家望晴》雍裕之,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

    农家望晴,诗中描写的场景是,正当农民打麦晒场的时候,忽然变了风云。一时风声紧,雨意浓。秦地(今陕西一带)西风则雨,大约出自当时的农谚。这样的农谚与天气变化有关。作品原文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译文曾经听说秦地(今陕西一带)刮起西风就会下雨,西风啊,你什么时候回

  • 晚唐诗人雍裕之《柳絮》,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

    《柳絮》是晚唐诗人雍裕之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本诗通过咏柳絮,抒发诗人自己的感想。《柳絮》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诗作赏析翻开《全唐诗》,咏杨花、柳絮的篇章甚多,但雍裕之的这首《柳絮》却与众不同:它既没有刻意描摹柳絮的形态,也没有借柳絮抒写惜别伤春之情,而是以凝炼准确的语言,概

  • 雍裕之是什么人?中唐诗人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雍裕之

    雍裕之,中唐诗人,存诗一卷。他的所有作品:杂曲歌辞·自君之出矣,游丝,柳絮,残莺,江上山,听弹沈湘,芦花,豪家夏,冰咏,农家望晴,了语,折柳赠行人,题蒲葵扇,赠苦行僧,两头纤纤,早蝉,秋蛩,江上闻猿,不了语,宫人斜,曲江池上,宿棣华馆闻雁,江边柳,剪彩花,春晦送客,四气,四色,大言,细言,山中桂。讨

  • 《阙题》作者刘昚虚,原文翻译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

    阙题唐代:刘昚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译文山路被白云隔断在尘境之外,春光宛若清清溪流源远流长。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柳荫深处蕴藏着读书的斋堂。每当太阳光穿过柳荫的幽境,清

  • 《江南曲》唐朝诗人刘昚虚,歌声随渌水,怨色起朝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诗词

    《江南曲》是唐朝诗人刘昚虚作的一首乐府曲辞原文美人何荡漾,湖上风月长。玉手欲有赠,裴回双鸣珰。歌声随渌水,怨色起朝阳。日暮还家望,云波横洞房。注释荡漾:水波微动。引申指物体在水中起伏波动。有赠:有赠送。鸣珰:鸣响的佩玉。指首饰。金玉所制,晃击有声,故称。珰,古代妇女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怨色:怨恨的神

  • 刘昚虚是什么人?唐朝官员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

    刘昚虚(约714年—约767年),亦作慎虚,字全乙,亦字挺卿,号易轩,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县)人,盛唐著名诗人。约生于开元二年(约714年),约卒于大历二年(约767年)。20岁中进士,22岁参加吏部宏词科考试,得中,初授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为皇太子校勘经史;旋转崇文馆校书郎,为皇亲国戚的子侄们校勘

  • 唐诗阙题如何赏析,刘昚虚在诗中描绘了有什么景象?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诗,阙题

    阙题,唐代刘昚虚,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阙题即缺题。殷璠《河岳英灵集》辑录此诗时便没有题目,后人因以“阙题”名之。此诗描绘的是通向一座深山别墅沿途的幽美环境,它不是写

  • 沈全期《杂诗》原文,翻译,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朝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注解】:1、闻道:听说。2、解兵:撤兵。3、良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4、龙城:古匈奴祭天的地方,现在蒙古境内。这里指敌人的首要地区。【韵译】:听说黄龙冈驻边的防地,连年打仗一直未曾罢兵。这团?可爱的

  • 沈全期《古意》原文赏析,代表作品欣赏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古意》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注释】①卢家句: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此句用其意。郁金:郁金香,可浸酒涂壁,百合科

  • 沈全期的文学风格怎么样?初唐诗人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朝

    沈全(佺)期:(656年—约714),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初唐诗人。青少年时代曾事漫游,到过巴蜀荆湘。上元中进士及第,后任考功员外郎,预修《三教珠英》,任通事舍人,转给事中。中宗复帝位,杀张易之,其幕僚被流放岭南。经儋州,过交趾,达州流放地。遇赦量移台州录事参军。景龙中入修文馆为学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