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农家望晴》雍裕之,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农家望晴》雍裕之,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589 更新时间:2023/12/21 2:18:35

农家望晴,诗中描写的场景是,正当农民打麦晒场的时候,忽然变了风云。一时风声紧,雨意浓。秦地(今陕西一带)西风则雨,大约出自当时的农谚。这样的农谚与天气变化有关。

作品原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译文

曾经听说秦地(今陕西一带)刮起西风就会下雨,

西风啊,你什么时候回去啊?

头发花白的老农久久站立,

在麦场的高处,盼望着乌云散去,太阳重现。

作品赏析

“尝闻”二字,写人们对天气变化的关切。这样,开篇一反绝句平直叙起的法,入手就造成紧迫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

在这个节骨眼上,天气好坏关系到一年收成。一场大雨,将会使很多人家的希望化作泡影。所以诗人恳切地默祷苍天不要下雨。这层意思在诗中没有直说,而用了形象化的语言,赋西风以人格,盼其早早回去,仿佛它操有予夺的权柄似的。“为问西风早晚回?”早晚回,即时回,这怯生生的一问,表现的心情是焦灼的。

后二句是从生活中直接选取一个动人的形象来描绘:“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先,这样的人物最能集中体现古代农民的性格:他们默默地为社会创造财富,饱经磨难与打击,经常挣扎在生死线上,却顽强地生活着,永不绝望。其次,“如鹤立”三字描绘老人“望云开”的姿态极富表现力。“如鹤”的比喻,与白发有关,“鹤立”的姿态给人一种持久、执着的感觉。这一形体姿态,能恰当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最后是“麦场高处”这一背景细节处理对突出人物形象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麦场”,对于季节“农家望晴”的原因是极形象的说明。而“高处”,对于老人“望云开”的迫切心情则更是具体微妙的一个暗示。通过用近似于绘画的语言来表述,较之直接的叙写,更为含蓄,有力透纸背之感。

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断,集中刻画一个老农望云的情节,通过这一“望”,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如同白居易《观刈麦》所描写过的那种劳动情景;也可以使读者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儿孙和等着收割者的无情的“收租院”等等,诗的潜在含义是很深的。由于七言绝句体裁较小,意象必须集中,必须使读者窥斑见豹。此诗不同于《观刈麦》的铺陈抒写手法,只集中写一“望”字,也是“体实施之”的缘故。

这首诗对农民有同情,但没有同情的话;对农民有歌颂,但也没有歌颂的话。诗人由衷的同情与歌颂尽在不言之中了。

标签: 唐朝

更多文章

  • 晚唐诗人雍裕之《柳絮》,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

    《柳絮》是晚唐诗人雍裕之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本诗通过咏柳絮,抒发诗人自己的感想。《柳絮》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诗作赏析翻开《全唐诗》,咏杨花、柳絮的篇章甚多,但雍裕之的这首《柳絮》却与众不同:它既没有刻意描摹柳絮的形态,也没有借柳絮抒写惜别伤春之情,而是以凝炼准确的语言,概

  • 雍裕之是什么人?中唐诗人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雍裕之

    雍裕之,中唐诗人,存诗一卷。他的所有作品:杂曲歌辞·自君之出矣,游丝,柳絮,残莺,江上山,听弹沈湘,芦花,豪家夏,冰咏,农家望晴,了语,折柳赠行人,题蒲葵扇,赠苦行僧,两头纤纤,早蝉,秋蛩,江上闻猿,不了语,宫人斜,曲江池上,宿棣华馆闻雁,江边柳,剪彩花,春晦送客,四气,四色,大言,细言,山中桂。讨

  • 《阙题》作者刘昚虚,原文翻译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

    阙题唐代:刘昚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译文山路被白云隔断在尘境之外,春光宛若清清溪流源远流长。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柳荫深处蕴藏着读书的斋堂。每当太阳光穿过柳荫的幽境,清

  • 《江南曲》唐朝诗人刘昚虚,歌声随渌水,怨色起朝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诗词

    《江南曲》是唐朝诗人刘昚虚作的一首乐府曲辞原文美人何荡漾,湖上风月长。玉手欲有赠,裴回双鸣珰。歌声随渌水,怨色起朝阳。日暮还家望,云波横洞房。注释荡漾:水波微动。引申指物体在水中起伏波动。有赠:有赠送。鸣珰:鸣响的佩玉。指首饰。金玉所制,晃击有声,故称。珰,古代妇女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怨色:怨恨的神

  • 刘昚虚是什么人?唐朝官员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

    刘昚虚(约714年—约767年),亦作慎虚,字全乙,亦字挺卿,号易轩,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县)人,盛唐著名诗人。约生于开元二年(约714年),约卒于大历二年(约767年)。20岁中进士,22岁参加吏部宏词科考试,得中,初授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为皇太子校勘经史;旋转崇文馆校书郎,为皇亲国戚的子侄们校勘

  • 唐诗阙题如何赏析,刘昚虚在诗中描绘了有什么景象?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诗,阙题

    阙题,唐代刘昚虚,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阙题即缺题。殷璠《河岳英灵集》辑录此诗时便没有题目,后人因以“阙题”名之。此诗描绘的是通向一座深山别墅沿途的幽美环境,它不是写

  • 沈全期《杂诗》原文,翻译,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朝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注解】:1、闻道:听说。2、解兵:撤兵。3、良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4、龙城:古匈奴祭天的地方,现在蒙古境内。这里指敌人的首要地区。【韵译】:听说黄龙冈驻边的防地,连年打仗一直未曾罢兵。这团?可爱的

  • 沈全期《古意》原文赏析,代表作品欣赏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古意》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注释】①卢家句: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此句用其意。郁金:郁金香,可浸酒涂壁,百合科

  • 沈全期的文学风格怎么样?初唐诗人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朝

    沈全(佺)期:(656年—约714),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初唐诗人。青少年时代曾事漫游,到过巴蜀荆湘。上元中进士及第,后任考功员外郎,预修《三教珠英》,任通事舍人,转给事中。中宗复帝位,杀张易之,其幕僚被流放岭南。经儋州,过交趾,达州流放地。遇赦量移台州录事参军。景龙中入修文馆为学士,作

  • 李嘉佑《竹楼》原文翻译及鉴赏,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

    李嘉佑《竹楼》押尤韵 用典故:五侯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注释】(1)五侯:泛指达官显贵。(2)蒲葵:草名,叶、柄可制扇。【鉴赏】李嘉祐(约 719—约 781),字从一,赵州(今河北石家庄赵县)人。唐玄宗天宝七载(748)举进士,历官秘书省正字、监察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