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上万御林军卫士的将领为什么会反叛隋炀帝?

上万御林军卫士的将领为什么会反叛隋炀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943 更新时间:2024/1/21 4:16:54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隋炀帝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当时天下大乱,而隋炀帝又只顾享乐,粮食都快吃光了,到处人心惶惶。在这内忧外患之际,司马德戡统领的骁果禁卫军人人想逃跑,司马德戡想要告诉隋炀帝,但又怕说早了被杀头;可是不说的话,事情又真的已经发生了。不管司马德戡是说还是不说,他都逃不了关系,叛逃等于族灭,怎么办?

又不知道从哪儿听说的关内已经沦陷,李孝常以华阴反叛了,隋炀帝很生气,囚禁了他的两个弟弟,准备杀掉以儆效尤。司马德戡就与平时交好的朋友元礼、裴虔通商议:“我们家的亲人都在西边,现在关内又沦陷,我们能不担心吗?隋炀帝又抓了反叛者的亲人准备杀掉,而现在到处人心惶惶,连骁果军都准备逃跑了。”元、裴二人一听都慌了,就问司马德戡该怎么办?有没有好的办法?司马德戡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骁果逃亡,我们不如和他们一齐跑吧。”元、裴二人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于是相互联络。

司马德戡想要叛逃,可自己势单力薄,就拉了平时的好友元礼、裴虔通跟自己以前跑。又怕一开始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二人不答应,跑去告诉隋炀帝于是就先吓唬元礼、裴虔通二人。司马德戡一看元、裴二人已经被自己吓住,迫不及待的寻求自己有何意见,于是这才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元、裴二人就踏上了司马德戡这条贼船。

对于我们平时生活中来说,如果遇到了像司马德戡这样类似的问题时,就可以参考司马德戡的做法,找到小伙伴一起干。

司马德戡等人本来计划是定于三月月圆那天结伴西逃,宇文智及却认为:现在皇上虽然无道,可是威令还在,如果逃跑,那就是找死,叛逃死罪。现在实在是老天爷要隋灭亡,英雄并起,同样心思想反叛的已有数万人,我们可以乘这个机会起大事,这才是真正的帝之业。

如果司马德戡等人真的叛逃了,从道义上,司马德戡等人不忠,不管以后司马德戡等人投靠哪一方势力都不会得到重用。一个不忠不义的人没人会喜欢,没人会重用,等于他们的前途已废,不管到哪儿都会被看不起,不如自己干出一翻事业。

第一步:确立“首领”

司马德戡等人一直认同宇文智及的意见,将原定的逃跑计划改变。赵行枢、薛世良要求由宇文智及的兄长宇文化及为首领,协商定了后,才告诉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性格怯懦,能力低下,听说后,脸色都变了,直冒冷汗,后来又听从了众人的安排。

这次计划最大的变化就是确立了宇文化及作为首领,但有个地方很奇怪,宇文化及起初并没有参与其中,而是被他们商量好了直接决定的。宇文化及莫名其妙的就成了这群人的首领,可为何会选择宇文化及作为他们的首领呢?只是因为他是宇文智及的哥哥就让他做首领?而且宇文化及性格怯懦,没什么能力,当他们将这事告诉宇文化及时,宇文化及的脸色都变了,直冒冷汗,可见是被吓的不轻,后来是听从了众人的安排。

宇文化及是听从了大家的安排的,说明宇文化及本人是并不愿意的,其实他明白这些人只是拿他做挡箭牌。只是个傀儡代言人而已,宇文化及是并没有实际权力的,这是件掉脑袋的勾当,宇文化及被众人推上去,如果一但失败宇文化及就是替罪羊,所有的罪责都会推到他的身上,所以宇文化及内心是不愿意的。

既然不愿意为何又要听从他们的安排呢?因为在当时不听从不行呀,大家都把秘密告诉宇文化及了,要拉宇文化及入伙,如果宇文化及不顺从,那宇文化及当时就会死。宇文化及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计划,如果宇文化及不答应,他们这群人为了保密不得不将宇文化及杀掉,毕竟只有死人才不会开口说话。知道了人家的秘密就别想跑了,是答应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由不得宇文化及选择。

大家选择宇文化及的目的不单是因为他是宇文智及的哥哥,某种意义上的自己人,更重要的就是看重宇文化及性格怯懦,没有什么能力,也只有这样的人对于他们来讲才好控制。

第二步:制造舆论恐慌,加重骁果军反叛的进度。

司马德戡让许弘仁、张恺去对认识的人传播谣言:“陛下听说骁果军想反叛,酿了很多毒酒,准备利用宴会,把骁果军都毒死。”骁果军的将士都很恐慌,互相转告,更加速了反叛计划。司马德戡便召集全体骁果将士,宣布了计划,军吏们都表示愿意听从司马德戡的吩咐。

第三步:开始行动,控制宫内,隔绝隋炀帝与外界联系,驱赶隋炀帝身边的宿卫。

行动当天,是由元礼、裴虔通值班,专门负责大殿内安保工作。其他人负责关闭城门,各门都不上锁,等于现在的炀帝已经算是处于司马德戡等人的包围之中,与外界切断了联系。到了三更时分,司马德戡便在东城集合数万人,点起火与城外相呼应,炀帝看到了火光,又听到宫外面的喧嚣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裴虔通回答:“草坊失火,外面的人在一起救火呢。”当时宫城内外相隔绝,炀帝相信了。

天还没亮的时候,司马德戡交给裴虔通兵马,用来替换各门的卫士。关闭各门,只开东门,驱赶殿内宿卫出门,宿卫纷纷放下武器往外走。

之所以会打开以后城门放殿内的宿卫离开,是不想把这些人逼急了,本来这些人还不打算拼命的。一但这些人看不到活着的希望就会拼命,虽然不怕他们拼命,但这毕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划不来这样去干,于是给他们留一个口子放他们逃命去就是了。

司马德戡作为隋炀帝的御林军守卫将领,是保护隋炀帝安全的,反而这样一个保护隋炀帝安全又深得隋炀帝信任的亲信最终反叛隋炀帝,给了隋炀帝致命一击。

标签: 隋炀帝隋朝

更多文章

  • 隋炀帝死后,萧皇后为什么能平安活到81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隋炀帝,隋朝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隋炀帝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在正史的记载中,隋炀帝确实是有杀死隋文帝的嫌疑。隋朝灭亡之后,隋炀帝就成为了亡国之君,在唐朝记载的隋朝史书中,对隋炀帝的评价肯定是不高的。现如今的人们对隋炀帝的了解基本都是昏庸无能,好大喜功的

  • 世人为什么不待见隋炀帝?了解一下隋炀帝的功劳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隋朝,隋炀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隋炀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历史上有一位很有争议的皇帝,就是隋炀帝,有人说他功不可没,有人说他是个十恶不赦的昏君,那么隋炀帝到底做了什么导致他议论纷纷呢?其实隋炀帝在位时间并不久,只不过他在位期间的一系列政策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无论隋炀帝是昏君还是明君,他所做的

  • 隋炀帝杨广原本的功绩堪比秦始皇和汉武帝 只可惜急功近利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炀帝,隋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隋炀帝杨广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如果要在历朝历代选出一个字,最能代表广大中华人民的话,中国人无疑会选择"汉",中国的主体民族便是汉族,中国人民也喜欢以"汉人"自居。而在外国人看来,更能代表中国人的汉字则是"唐",世界各地的华人聚集区的别称,便是"唐人街"。汉唐,

  • 李世民能善待隋炀帝的皇后和孙子 李世民为什么会对隋朝义成公主是个例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世民,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世民和隋朝公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为人有两大特点,最为人所称道。第一是善于识人用人,天下贤才几乎尽入其麾下。第二是胸襟博大,颇有容人之量。战场上的敌方武将,只要有才,他都不计前嫌,来者不拒,李靖、秦叔宝、尉迟恭等一代名将,都是

  • 江都之乱时隋炀帝身边的护卫去了哪里 他们最后的下场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江都之乱,隋炀帝

    你真的了解江都之乱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隋炀帝是历史上一位充满争议的君王,有人说他昏庸荒淫,有人却说他是雄才大略,然而就是这位诽誉天下的君王,却最终被乱军攻破宫门,在一群乱臣贼子的逼迫之下被缢杀陨灭,窝囊至极。但是根据史书记载,其实隋炀帝在江都之时,就已经提前感到了局势的危

  •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才亡国的 李世民为什么和隋炀帝一样征讨高句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世民,高句丽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世民征讨高句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恢弘时代,盛唐之名深入人心,而唐朝最让人熟悉的皇帝要数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了,这样一个靠着杀兄囚父登上皇位的皇帝,却是后世有名的明君,然而让人不明白的却是,为什么这样一个明君也要学隋炀帝一样征讨高句丽呢?唐太

  • 隋炀帝为什么要设立科举制度 这里面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朝,科举

    对隋朝科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588年,取代北周自立的隋文帝杨坚,派儿子杨广领军50万大举进攻陈朝,用武力结束了中国南北分裂的局面。江山坐稳后,杨坚开始将精力转移到巩固自己统治管理中。古代科举考试人物雕塑隋文帝并没有像秦始皇那样大兴土木,他的特别之处在

  •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仅仅是为了下扬州那么简单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炀帝,大运河

    对隋炀帝开运河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动用百余万民工挖通济渠,连接黄河淮河,同年又用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连接淮河长江,构成

  • 无恶不作的隋炀帝,为何说他是历史贡献最多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朝,杨广

    隋炀帝一个人做了几代人的事情,开大运河、开科举,算千古一帝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杨坚和独孤伽罗一共生了10个仔,5男5女,果真是十全十美。杨广在里面排行老二,所以一般都叫他杨老二。杨老二和媳妇儿萧丫头通过欺骗的手段,博得了独孤伽罗的欢心。独孤伽罗枕边风一吹,杨坚马不停蹄地就

  • 隋炀帝和唐太宗都没有拿下的高句丽 李治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治,高句丽

    对李治攻打高句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高宗李治是第三任皇帝,在李渊、李世民死后接过了大唐王朝这个担子,他这一生争议很大,被后人称为唐朝最软弱的皇帝,实际上李治一开始也没得到李世民喜欢,是没资格当上皇帝的,直到太子李承乾造反,才有了李治的出头之日,不过这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