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牛人刘叉,名字牛,做的事更牛

唐朝牛人刘叉,名字牛,做的事更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089 更新时间:2023/12/5 6:41:27

刘叉!以“叉”入名,端的是不入凡俗,独树一帜。“叉”这个字,其实就是刘叉心灵的窗户,透射出他的特立独行,豪爽无羁。别人是仗剑走天涯,刘叉偏要别具一格。当然,他并不是要手执钢叉走行江湖,要的就是一种“另类”,像他奇险怪僻的诗风。这就是刘叉,一位唐朝诗人中的江湖好汉,绿林豪杰,一位佳思侠情并具的异士高人。

《唐才子传》中记载,刘叉年轻的时候“任侠”,“一节士也”,还因酒杀人,亡命天涯,等到朝廷大赦才得以脱罪,就改为发愤读书,后来竟能写一手的好诗,完成了从“逃犯到诗人”的华丽转型。他的诗歌风格与当时与韩愈一派的卢仝孟郊相近,连当时大名鼎鼎的散文家樊宗师都“见而独拜之”可见其在诗坛中的地位。

这位少时因爱打抱不平而闹过人命案的人物,虽改志从学,却没有应举参加进士考试,继续过着浪迹江湖的生活。晚唐时期的大诗人李商隐对刘叉也有描述:“不知其所来。在魏,与焦濛、闾冰、田滂善。任气重义,大躯。右声力。常出入井市,杀牛击犬豕罗网鸟雀。亦或时因酒杀人,变姓名遁去。会赦得出。后流齐鲁始读书,能为诗歌。然恃其故时所为,辄不能俯仰贵人。穿屐破衣,从寻常家人乞丐酒食为活。”从李商隐说的“在魏,与焦濛、闾冰、田滂善”看,“魏”在当时是魏州今河北省大名县一带,也许这就是其出生或者生活之地。其人品是“一节士也”。节士,有节操的人。唐朝诗人中有节操的人众多,但可称为节士的不多,可见世人对其评价是很高的。

刘叉是出身卑微,身高力大,杀牛宰猪、网络鸟雀、行酒仗义的市井侠士。他日常“趿拉个木屐,衣服打着补丁”,生活是极度贫困的,以乞讨为活。刘叉听说“韩愈接天下士”,就去投奔。他给韩愈献上两首诗《冰柱》和《雪车》,并请其鉴评。这两首诗是刘叉诗作的最高艺术成就,后人评价《冰柱》的才气不亚于李白的《蜀道难》、《雪车》的造诣堪比杜甫的《兵车行》,可见其诗歌水平之高

。这些诗因个性鲜明,诗情浓烈,通篇奇思联绵、有声有色、虚实相生、意象万千或咏物言志、或针砭时弊都酣畅淋漓,被历代诗家所称道。韩愈看后,非常喜欢诗风怪僻的刘叉,就收留了他。

刘叉不是习惯于低三下四地寄人篱下的人,“不能俯仰贵人”,不久就不耐烦了。他并不喜欢到处打“文起八代之衰”的韩老师牌子,也没有处处以韩门弟子自居。相反对韩老师并不盲从,甚至还写过诗句“请君勿执古,执古徒自隳”送给韩愈,劝老师小心复古把自己给毁了。难怪史载刘叉“能面道人短长”,真不是一般的“直”啊。韩俞老师看到这两句诗,据说还是保持了风度,不失老师的风范。不过,接下来的事就彻底就让韩老师无语了。

一天,刘叉不辞而别了,彻底离开了韩老师。据说,刘叉临走时“持愈金数斤而去”,说这是你韩愈写墓志铭吹捧死人得来的钱,还不如给我刘某人当生活费呢!

当时,写墓志铭收费极高,韩愈是当时有名的写墓志铭的专家,请这样的名人写墓志铭,更是一种身份象征,豪门望族都重金礼聘韩愈来写。刘叉对于韩愈这个生财之术颇为不齿,竟理直气壮地拿走了韩愈的钱。

刘叉这样做似乎让人觉得他是一个非常草莽的家伙。其实不然。他的诗歌是唐诗中的一株奇葩,读他的诗,那江湖风,绿林味扑面而来,真是佳思侠情一并来……

他在《偶书》中写道:“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这是一把什么样的刀,又为什么受到磨损呢?刘叉自幼形成的“尚义行侠”的秉性,没有因“从学”而有所改变。只是鉴于当年杀人亡命的教训,手中那把行侠仗义的有形之刀早已弃而不用。但是,正义感仍然珍藏在刘叉的内心,锋利着,犹如一把万古留传的宝刀,寒光闪闪。然而,路见不平却不能拔刀相助,满腔正义的怒火郁结在心,匡世济民的热忱只能埋藏心底而无法倾泻。刘叉胸中那把无形的刀,那把除奸佞、斩邪恶的正义的宝刀,只能任其销蚀,听其磨损……他以高昂响亮的调子慷慨悲歌,唱出了侠义刚烈、激愤痛苦的心声。

刘叉的刀,是一把正义的宝刀。他的剑,也是一把正义之剑,一把有着大爱大恨的宝剑。

刘叉行走江湖时,仅仅佩带一把小剑防身。在鲁地游历,他结识了一个姓姚的秀才,两人相见恨晚。那姚秀才也是个粗犷之士,十分喜爱刘叉的小剑。临行时,刘叉解剑相赠,提笔赠诗。——“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刘叉以水比剑,剑如秋水,剑芒闪耀,化钢为柔,给了剑以生命的灵动。刘叉又殷殷叮嘱姚秀才,“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不要为了私人的仇怨用这把剑,要建功立业,要除奸袪恶,匡扶正义。

后来,刘叉“归齐鲁,不知所终”。可是,他的佳思侠情越来越广为人知,宋代的苏轼说自己“老病自嗟诗力退”的时候,就吟诵刘叉的诗作。

标签: 唐朝

更多文章

  • 刘叉是什么人?唐代诗人刘叉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叉

    刘叉,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籍贯等均不详。活动于元和年代。他以“任气”著称,喜评论时人。韩愈接待天下士人,他慕名前往,赋《冰柱》、《雪车》二诗,名声在卢仝、孟郊二人之上。后因不满韩愈为人写墓志铭,取走韩愈写墓志铭所得的酬金而去,回归齐鲁,不知所终。人物闻韩愈接天下士,步归之,作《冰柱》、《雪车》二

  • 唐代“游侠诗人”刘叉,赏析其一首回味无穷的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叉,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刘叉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提起古代的文人、书生,我们常常会用“手无缚鸡之力、儒雅、内敛、柔情、纤弱”这类的词语来形容他们,其实这并不是很准确。宋朝时期,由于国家“兴文教,抑武事”,我们用上文的词汇来形容一介书生,兴许还有几分恰当。但唐朝时期,人们尚武,豪迈潇洒,

  • 【楚江怀古】作者唐代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原文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楚江怀古】

    《楚江怀古》是唐代诗人马戴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59)初年所创作的组诗,一共三首。这三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美好风光,抒发了诗人贬谪远地的抑郁哀伤之情。全诗借景抒怀,凝练深挚,情真意切,平淡而有韵味,是借物抒情类诗的一个范作。楚江怀古三首其一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①。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②。广

  • 唐代马戴【灞上秋居】,原文译文作品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

    《灞上秋居》是唐代诗人马戴创作的一首五律,是马戴的代表作。此诗写作者客居灞上而感秋来寂寞,情景萧瑟。首联写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秋风秋雨已定,雁群频飞;颔联写在他乡异土见落叶时的酸楚和寒夜独处时的悲凄况味;颈联写秋夜寂静,卧听滴露,孤单无依,与僧为邻,更进一步写出孤独的心境;尾联抒发诗人的感慨,表达怀

  • 马戴有哪些主要作品,马戴晚唐诗人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马戴,唐朝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一说江苏省东海县或陕西省华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据《唐诗三百首新注》记载,马戴,字虞臣,《唐才子传》作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并云:“早耽幽趣,既乡里当名山,秦儿一望,……结茅堂玉女洗头盆下,轩窗甚僻。”意思是结茅屋於玉女峰下。武宗会昌进

  • 齐己《秋夜听业上人弹琴》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齐己,齐己的诗,秋夜听业上人弹琴

    【秋夜听业上人弹琴】齐己万物都寂寂, 堪闻弹正声。人心尽如此, 天下自和平。湘水泻寒碧, 古风吹太清。往年庐岳奏, 今夕更分明。【鉴赏】 唐人咏听琴的诗很多,但像这首诗从裨补世道人心的角度立意的作品却并不多见 。所以沈德潜评曰: “太和之气 ,从来咏琴诗俱未写到 。”(《 唐诗别 裁》)。首联开门见

  • 齐己唐朝晚期著名诗僧生平简介,齐己有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齐己,唐朝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塔祖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生平简介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

  • 唐朝李欣的墓,李泰家族墓地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欣

    李泰家族墓地,位于十堰市郧阳区城东1公里处的棒棰河西岸,唐代称此为马山,当地群众俗称此地为大李王坟、小李王坟。从已发掘的4座李唐王室家族墓群得知,墓主是李泰、阎婉、李欣、李徽。墓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墓室组成。此墓被盗2次,墓内大量积水,出土文物较少,主要有小铜马镫、鎏金小马镫、铜饰花片、石饰牌

  • 李欣唐太宗嫡次子李泰长子生平简介,李欣轶事趣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欣

    李欣(约631年-7世纪),字伯悦,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唐太宗之孙,濮恭王李泰长子。嗣濮王、颍州刺史。人物生平李欣当为李泰的庶长子,生年在贞观六年(632年)之前。理由一:13岁的李泰与11岁的王妃阎婉于贞观六年(632年)大婚, 年幼的阎氏当时很难有生育能力,即使有,怀孕生子也是需要时间的。

  • 《大秦帝国之天下》赵高扮演者是谁?李欣泽演绎不一样的赵高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秦帝国之天下》

    3月31日,由延艺导演执导,实力演员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邬君梅、辛柏青、李欣泽等主演的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天下》在历经八个月的拍摄后,宣布全剧杀青。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天下》描写战国晚期,秦国独大,一代雄主秦昭襄王与承位之秦孝文王相继离世,秦廷陡现嫡庶之争,巨贾吕不韦阳谋篡国,扶植流亡在外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