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凉州词】原文注释点评鉴赏,作者薛逢

【凉州词】原文注释点评鉴赏,作者薛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184 更新时间:2023/12/29 13:39:23

《凉州词》是公元851年薛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为祖国军队收复失地而产生的喜悦之情,又为吐蕃人民深受内乱之苦而冲淡的复杂情感。

诗作原

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

词语注释

蕃:吐蕃。

凉州:治所在今武威。

沙州:治所在今敦煌。

点评鉴赏

这首《凉州词》与其说它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莫不如说更具有史料价值。从诗中“沙州”、“凉州”等地名可以推断,反映的是中唐河湟(今青海)一带的战事。此地本是吐谷浑领地,后来因闹内哄,国被部下杀死,唐朝一度降服了那里的军队。但凶悍的吐蕃不断侵扰,经过多年的战争,便把这片土地争夺过去。

公元848年,沙州土豪议潮收复了被吐蕃占领60年的沙州城,并一鼓作气在短时间内迅速收复瓜州、甘州、肃州等,并派遣十路使者赴唐,将河西十一州地图付与当时的皇帝唐宣宗。851年即大中五年,唐廷册封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驻沙州,故诗人称其为沙州都护也。张议潮并在861年即咸通二年收复了唐代河西节度使的驻地凉州。这便是诗中头两句:“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第三句的“黄河九曲今归汉”,颇有自豪的味道,流过九十九道弯的、绵延数千里的黄河终于又回到唐朝(唐代诗人多以“汉”代“唐”),可是第四句便转出了悲凉:“塞外纵横战血流!”战乱并没有因这次军事上的胜利而终止,人民依然在流血。这句是指吐蕃内部的纷争,论恐热发动叛乱长达二十年,据《通鉴》所载:“所过残灭,尸相枕籍”,“杀其壮丁……焚其室庐,五千里间,赤地殆尽。”而凉州也在收复的两年后即咸通四年成为了唐、归义军与嗢末三方势力争夺的焦点。由此看来,诗人为祖国军队收复失地而产生的喜悦之情,又为原吐蕃治下的蕃汉各族人民深受内乱之苦而冲淡。这悲喜情感的起伏,使这首小诗的主题从爱国主义的层次上升到人道主义的领域。诗人是爱国的,但他更呼吁把平和安宁还给各族人民!

影响

深刻地反映张义潮收复凉州、吐蕃内乱的史实。

标签: 唐朝

更多文章

  • 薛逢是什么人?薛逢唐代诗人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薛逢

    薛逢(生卒年不详),字陶臣,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唐代诗人。唐武宗会昌元年(841)辛酉科崔岘榜进士第三人。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人物生平薛逢进士及第后,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崔铉罢相

  • 唐诗宫词如何鉴赏,薛逢写这首诗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诗,宫词

    宫词,唐代薛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宫怨是唐诗中屡见的题材。薛逢的这首《宫词》,从望幸着笔,刻画了宫妃企望君王恩幸而不可得的怨恨心理

  • 唐代聂夷中诗作【田家】,原文翻译及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田家】

    《田家》是唐代诗人聂夷中所作的一首讽喻诗。描写了农家希望丰收的焦灼如焚,但官家收租的追不及待、统治者的不恤民情的种种事实。在中晚唐为数众多的悯农诗中,此诗为短小精悍之作,抛开正面描写 ,只选取收租的题前之景。诗人的写作目的就在于揭露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底层农民的黑暗现实,此诗在民间广为流传。田家父耕原

  • 聂夷中主要作品一览,唐朝诗人聂夷中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聂夷中

    聂夷中 [唐](约公元八七一年前后在世),字坦之,唐末诗人,其籍贯有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两种历史记载。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七零年前后在世。咸通十二年(871)登第,官华阴尉。到任时,除琴书外,身无余物。其诗语言朴实,辞浅意哀。不少诗作对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进行了

  • 【苦寒吟】唐代刘驾诗作简介,作品注释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苦寒吟

    《苦寒吟》是唐代刘驾创作的一首诗。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鸟声有悲欢,我爱口流血。1潘生若解吟,更早生白发。2作品注释1.鸟声有悲欢,我爱口流血:指杜鹃啼血传说。2.潘生若解吟,更早生白发:潘生,指晋代潘岳。潘岳三十二岁见白发,是未老先衰的标志。

  • 唐代刘驾五言古诗【战城南】,城南征战多,城北无饥鸦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城南

    《战城南》是晚唐诗人刘驾的一首五言古诗。《战城南》城南征战多,城北无饥鸦。白骨马蹄下,谁言皆有家。城前水声苦,倏忽流万古。莫争城外城,城里终闲土。作者简介刘驾,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大中六

  • 唐朝诗人刘驾生平简介,刘驾作品有哪些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驾,唐朝

    刘驾,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大中六年,(公元八五二年)亦中第,乃同归越中。时国家承平,献乐府十章,帝甚悦。累历达官,终国子博士。其诗敢于抨击统治阶级的腐化昏庸,能够反映民间疾苦。辛文房称其

  • 刘叉【冰柱】原文赏析,诗尤其奇谲奔放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冰柱

    从唐德宗到唐宪宗时期(贞元末年到元和时期),以韩愈为首的一派诗人,一反大历以来圆熟浮丽的诗风,走上险怪幽僻一路。如韩愈的《陆浑山火》和卢仝的《月蚀诗》等都足以代表这种诗风。刘叉也是这一诗派的著名人物,以《冰柱》、《雪车》二诗为最有名,而《冰柱》诗尤其奇谲奔放,寄托遥深,为后世所称扬。《冰柱》师干久不

  • 唐朝牛人刘叉,名字牛,做的事更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

    刘叉!以“叉”入名,端的是不入凡俗,独树一帜。“叉”这个字,其实就是刘叉心灵的窗户,透射出他的特立独行,豪爽无羁。别人是仗剑走天涯,刘叉偏要别具一格。当然,他并不是要手执钢叉走行江湖,要的就是一种“另类”,像他奇险怪僻的诗风。这就是刘叉

  • 刘叉是什么人?唐代诗人刘叉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叉

    刘叉,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籍贯等均不详。活动于元和年代。他以“任气”著称,喜评论时人。韩愈接待天下士人,他慕名前往,赋《冰柱》、《雪车》二诗,名声在卢仝、孟郊二人之上。后因不满韩愈为人写墓志铭,取走韩愈写墓志铭所得的酬金而去,回归齐鲁,不知所终。人物闻韩愈接天下士,步归之,作《冰柱》、《雪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