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耳有什么过人之处,为什么刘邦那么崇拜他?

张耳有什么过人之处,为什么刘邦那么崇拜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462 更新时间:2023/12/22 9:32:27

张耳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偶像,其实在古代也不例外,任何时代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崇拜对象,就连汉高祖刘邦也有自己的偶像,非常的崇拜他。不过说到这个人,可能很多人对他都不是特别的熟悉。张耳是秦末汉初的一个人物,早年间是战国时期信陵君的门客,但是声名在外,刘邦一直都对他非常的崇敬。后来也是归顺了汉王刘邦,参加了楚汉之争,对于汉朝的建立也是有很大的功劳的。张耳受封赵王,可以说刘邦一直都非常的重视他,然而一个人能够吸引别人,尤其是像刘邦这样的人物,必然有他的过人之处,那么究竟张耳是有多厉害,才能让刘邦如此的崇拜他呢?

1.张耳简介

张耳(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02年),河南开封(今河南开封市)人。秦末汉初历史人物。

早年为信陵君门客,授外黄县令。参加陈胜起义,担任校尉。支持武臣为赵王,封为右丞相。武臣死后,拥立赵歇为赵王,扶赵抗秦。项羽分封诸侯时,封为常山王,定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市)。受到陈馀攻击,归顺汉王刘邦,参加楚汉之争。随从韩信平定赵国,受封为赵王。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去世,时年六十三岁,谥号为景,史称赵景王。

2.张耳是个怎样的人

在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的过程中,张良、萧何、韩信等名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为汉朝的建立提供了相当大的帮助。除了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在西汉建立的过程中,还有一位在今天鲜为人知,在当时却是不容忽视的人物,他就是张耳。

说起张耳这个名字,可能许多人并不十分了解。不过要是提到他的祖父,那可就称得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张耳的曾祖父正是战国时期提出"连横"学说,并成功在战略层面让秦国实现独霸的著名纵横家张仪

那么,这位有着一位厉害先祖,却不被人们所熟知的张耳究竟是什么人呢?

公元前264年,张耳出生在魏国的首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部一带)。据《史记》记载:"其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也就是说,他年少便成为了魏国一位叫做"毋忌"的公子的门客,为其出谋划策。

"毋忌"这个名字看着令人感到陌生,但若是说他更广为人知的名字,相信人们会恍然大悟。这位张耳所追随的公子,便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魏无忌招揽了许多才能出众的名士,其中便有少年便器宇不凡的张耳。

张耳亡命到了位于今河南省民权县的外黄县,当地有个商人,其女非常貌美,但夫君早丧,于是商人的门客便向他推荐道:"必欲求贤夫,从张耳。"于是商人的女子便嫁给了张耳,女方家族也拿出很多钱财给张耳,"张耳以故致千里客,乃宦魏为外黄令,名由此益贤。"

后来,秦国灭亡了魏国,攻占了其都城大梁,张耳定居在外黄,并没有任何的惊慌失措或是潜逃。不过,平静的日子只维持了数年,很快秦始皇听说张耳是魏国的名士,便悬赏千金捉拿他,悬赏五百金捉拿他的好友陈馀。"张耳、陈馀乃变名姓,俱之陈,为里监门以自食。"所谓"里监门",就是看门的小吏。

二人忍辱负重,直至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义军很快达到了数万人之众,而且很快就攻下了张耳所在的陈县。"张耳、陈馀上谒陈涉。涉及左右生平数闻张耳、陈馀贤,未尝见,见即大喜。"陈胜召集陈县德高望重之人,获得了称王的建议后,他又向张耳、陈馀询问。

二人回答说:"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彊。如此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解也。"

张耳、陈馀认为,陈胜现在应该做的是拥立各国国君的后裔,从而团结曾经六国的遗民,增加秦国的敌人,从而更加有利于诛灭暴秦。随后再抢先占领咸阳,号令天下。要是现在急于称王,恐怕其他起义军会失去斗志,不再奋力作战。

陈胜没有听从二人的劝告,执意称王,于是日后落得众叛亲离。

3.刘邦为何崇拜张耳

项梁成为下一代义军领袖后,便听从范增的建议,立楚国王室后裔为楚怀王,从而团结了原本楚国故地的人们。事实证明,张耳、陈馀的建议十分正确,如果陈胜采纳的话,天下或许就归于陈胜了。

离开陈胜后,张耳跟随义军将领武臣,并助他自立为赵王。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随后,在项羽的主导下,天下诸侯们各得其所,张耳因其贡献也被立为常山王。不过不久,之前反目成仇的昔日好友陈馀便派兵前来攻打,张耳兵败,逃往刘邦麾下。

早在张耳还居住在外黄县时,就与刘邦有交情,刘邦还曾在他家居住数月,如今张耳来投奔,刘邦也是厚待了他。汉高祖三年(前204)时,"韩信已定魏地,遣张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陈馀泜水上,追杀赵王歇襄国。"

第二年,张耳因功劳和名望而被刘邦立为赵王,定都于襄国,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邢台市。又过了一年,张耳去世,享年六十三岁。刘邦赐给他谥号"景",于是世人也称之为赵景王。

张耳是名臣之后,自幼有贤名,且战略眼光出众,积极反抗暴秦,最终成为了汉朝的开国功臣。然而,他因为危难时陈馀救援不力便与昔日好友恩断义绝,夺取其兵权,最后还跟随汉军将其诛杀,可谓是生涯中的一点遗憾。

标签: 张耳西汉

更多文章

  • 刎颈之交的陈馀张耳,为什么会反目成仇?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陈馀,秦朝

    刎颈之交的陈馀张耳,为什么会反目成仇。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从古至今,任何一个段关系的维持都不是易事。稍不注意,兄弟反目,闺蜜成仇的桥段就会在我们身边上演。而张耳陈馀可以说是历史上兄弟反目的典范(主要是广为知名)了,二人本来一见如故,情同父子。但不知为何,最后怎么成了互相

  • 张耳为何要反抗刘邦呢?他的结局有如何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张耳

    张耳(?-前202)大梁(今天封)人,汉时常山王。年少时,曾为魏国公毋忌座上常客。秦灭魏后,亡命游处黄,后任外黄县令,时与刘邦相处达数月之久。秦来大梁后,张耳和朋友陈余等不事秦国,一齐逃亡。秦朝末期,陈胜、吴广率被征发者900余人在蕲县大泽乡起义,进入陈地(令河南淮阳)时,聚众已数万。张耳偕陈余遂投

  • 张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司马迁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耳,司马迁

    张耳(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02年),河南开封(今河南开封市)人。秦末汉初历史人物。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早年为信陵君门客,授外黄县令。秦朝末期,陈胜、吴广率被征发者900馀人在蕲县大泽乡起义,进入陈地时,聚众已数万。张耳偕陈馀遂投奔起义军,被任为左右校尉

  • 秦末汉初的大功臣,张耳一生过得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耳,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张耳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张耳,也是西汉之初的一个重要人物。他重建了赵国,反抗暴秦,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张耳年轻时,家里贫穷,张耳曾亡命到外黄(今河南民权县)。外黄有个富家女,不光家里富有,而且人也长得漂亮,但是她的婚姻不尽如意,嫁了个很不争气的老公,这个富

  • 历史上并不出名的张耳,他与刘邦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耳,汉朝

    张耳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说起张耳这个名字,可能许多人并不十分了解。不过要是提到他的祖父,那可就称得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张耳的曾祖父正是战国时期提出"连横"学说,并成功在战略层面让秦国实现独霸的著名纵横家张仪。那么,这位有着一位厉害先祖,却不被人们所熟知

  • 从一个居无定所的遗民到诸侯,张耳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耳,汉朝

    刘邦为了化解鸿门宴上的危机,提出与项羽的叔父项伯结为儿女亲家,明眼人都知道刘邦是在利用项伯,并非真心诚意与他结为儿女亲家。事实上,与刘邦结为儿女亲家的是张耳,张耳本来是一位四处飘荡、居无定所的遗民,然而他却很幸运,不仅后来成为一方诸侯,还跟刘邦结为儿女亲家。那么张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刘邦为什么这么看

  • 陈余和张耳本来身为好友 为何最后会落到反目的下场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楚汉,陈余

    陈余和张耳身为好友为何会反目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楚汉时期发生不少的恩怨故事,张耳跟陈余的之间的恩怨,还是从他们两个自从巨鹿之战后开始反目成仇,让原本亲密的兄弟一下子变成了仇恨的死对头。当初陈余以试探的口气假意想要辞去自己的兵权时,没曾想到的

  • 张耳和陈余不是一对好友吗 为什么他们的友谊小船说翻就翻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秦朝

    张耳和陈余的小船为什么会翻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上次说到张耳和陈余是一对好朋友。因为张耳岁数比陈余大,并经常教导陈余如何做人,陈余把张耳当父辈一样,很尊敬他。因为被秦朝通缉,俩人改名换姓藏到了陈县,充当里门的守卒。有一回,里吏因为陈余犯错而鞭

  • 常山王张耳为何叛逃项羽投靠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耳,刘邦

    [导读]“张耳之贤,有声梁魏。”张耳是秦朝末年汉代初期的一个十分出名的历史人物。他曾是楚霸王项羽麾下大名鼎鼎的常山王,后来张耳叛逃项羽投靠了刘邦。“张耳之贤,有声梁魏。”张耳是秦朝末年汉代初期的一个十分出名的历史人物。他曾是楚霸王项羽麾下大名鼎鼎的常山王,后来张耳叛逃项羽投靠了刘邦,韩信为其奏请了刘

  • 揭秘:项羽手下的常山王张耳为何要投靠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项羽

    “张耳之贤,有声梁魏。”张耳是秦朝末年汉代初期的一个十分出名的历史人物。他曾是楚霸王项羽麾下大名鼎鼎的常山王,后来张耳叛逃项羽投靠了刘邦,韩信为其奏请了刘邦将张耳封为了赵王,后来张耳助刘邦打败了项羽,成为了西汉的开国大功臣!从张耳在两主之间的经历和封号,地位应该都不小,但是为何他要叛逃项羽易主刘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