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谁是中国古代最牛的神医?并非是扁鹊和华佗

谁是中国古代最牛的神医?并非是扁鹊和华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081 更新时间:2024/2/3 18:04:21

可以说,医生这个职业在当今社会的评价,是颇为尬尴的。曾几何时,有如白衣天使般秉着治病救人的医生同志,在趋利洪流的推动下早褪去了神圣的光环,一步步地被民间妖魔化,在一些讽刺漫画里,大多以一副“一手拿着手术刀,一手收着红包”这般不太光彩形象示人。处于弱势的患者,更是直呼病不起,至于上手术台的,眼睛一睁一闭,腰上钱包也只能任人“宰割”了。与此,医患矛盾自然有愈演愈烈之势。

有意思的是,医生这个当今看似强势的职业,在中国古代的大多节点里,却一直扮演着身卑位贱的角色。甚至,被视为旁门左道。比如,《新唐书》就有评价:“凡推步、卜、相、医、巧,皆技也,小人能之故前圣不以为教”。大文学家韩愈同志,则更加毒舌地直言不讳道:“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可见,在儒家思想占据主流的封建社会,医生的生存空间是相当狭小。甚至,一些当时名满天下的医生,幸福感指数也难以傲娇地高企。譬如,我们熟识的名医华佗就是其中一位。

华佗在作古的医师排行榜里,绝对算一个牛人。比如,华佗曾模仿猿、鹿、熊、虎等五种禽兽姿态,自创独门养生健身操“五禽戏”。这个“五禽戏”,现代还很流行,比如那些隔壁家老王们在公园里比划的养生拳,多少有些影子,还有的,被广场上那些大妈改良后,加上一些配乐,扭扭屁股抖抖老赘肉,就成了广场舞,当然,这位“广场舞”鼻祖申请的专利,绝不仅于此。比如,我们现代手术室里用的麻药,最早也是由华佗提炼的,当时还有个很文艺的学名,叫“麻沸散”。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牛人,在医病救人的空暇时光里,却塞进了长吁短叹。《三国志》有这样记载:“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可是,这位一心想脱掉白大褂,挤进公务员队伍里捧起铁饭碗的牛人,到真正和领导见面时,却不知了分寸。话不投机,竟被当时面试的领导同志,也就是曹操,一刀给咔擦了。有意思的是,曹操在手起刀落之时,口里还不屑地抛下一句狠话:“天下当无此鼠辈耶”。医生的地位,竟至如此!

在古代医学界的牛人榜单里,比华佗牛的,应该不多。如果有,扁鹊应该算一个。我们中医上讲的“望、闻、问、切”,就出自扁鹊。当然,扁鹊应该要比华佗幸运,因为,他出生的早。扁鹊的成名,大概在春秋时期。这个时期,奉行的是百家争鸣,因此,作为医学界的泰斗,扁鹊周游列国时,还是受到相当的礼遇。可即便如此,扁鹊后来还是跑路了,这在中学语文课本里写的很清楚,叫《扁鹊见蔡桓公》。这个故事很出名,我们也就不累述了,当然,依照课本的解读,主要渲染的应该是扁鹊医术如何地牛逼。可是,这么牛逼的人,为何要跑路?因为他得罪了当时的领导。得罪领导是要杀头的,你说,这医者行医,哪来的安全感?

当然,在医学界里,山外有山,比华佗、扁鹊牛的,也不是没有,比如,医和应该算是一位。这个医和,若要同华佗、扁鹊PK名气,恐怕完败,PK医术,也未必高明。但他胜出的原因,倒是在行医的境界上。比如,现代医学界有个玄妙的说法,叫做医生行医的三个境界:

一、“看病是病、看人是人”

二、“看病不是病、看人不是人”

三、“看病还是病、看人还是人”

玄妙吧?即便行医的人,参透的人恐怕也不多。可是,这境界如何的玄妙,终究还是绕在人的身上,即便往大里说,还是绕在人生里走不出去。而这哥们提出的理论,却要“高大上”许多,叫做“上医医国”。《国语》如下记载:“平公有疾,秦景公使医和视之。文子(赵武)曰,医及国家乎?(医和)对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你看,将医学理念上升到把脉国运的层次上,医和的境界,可谓高端。

当然,我们不妨交待一下事件背景。晋平公生病,向秦国请求医疗互助,于是秦景公派医和前去治病。诊病以后,医和对晋平公说:“领导啊,您这病恐怕治不了的。知道为什么吗?您这病灶,既非鬼神作怪,也非饮食失调,而是源于亲近女色。可您戒得了吗?戒不了对吧。迷恋女色而丧志,辅佐您的良臣也将离开,老天爷将不再保佑晋国了”(“良臣不生,天命不佑”)。我可是寻人看病,又不是来喝心灵鸡汤听大道理的,晋平公心中郁闷,发问道:“先生的话严重了吧?这女人不可亲近吗?”医和微微一笑,也不答话,起身告辞。

晋平公有个近臣,叫作赵武,见医和如此“高冷”地离席,一把拉手过来,低声道,你这医生真是大牌,怎能对领导如此无礼呢?医和笑道,这是你的领导,又不是我的。赵武被呛了一口,接着说道,我们哥几个晋国公卿,辅佐国君成为诸侯盟主,至今已经八年了,国内没有凶恶的暴政,外面诸侯们也没有二心,可谓国运昌盛,可你这医生,好不懂道理,怎就越俎代庖,管到国事上来啦?

医和闻言,依然微微一笑,道,上等的医生,是可以治国家的毛病,其次才是治人的病(就是前面提到的“上医医国,其次疾人”)。赵武反问,既然先生这么牛,请问我家领导还能活多久呢?医和回答说,我看啦,他的气数,不过十年,至于晋国,十年以后必有大灾难。有意思的是,就在那年冬天,忠心辅佐晋平公的赵武同志一命呼呜了,晋国旗下的诸侯国也相继倒戈,拥立楚国为盟主。至于晋平公,也终于为女色掏空了身体,灵魂飘荡向了天堂。此后,晋国的国势每况愈下,最终被韩、赵、魏三家瓜分。至此,晋国彻底在中国地图上除名,春秋时期也随之完结,诸侯国旖旎着连篇的烽火,各自心怀鬼胎进入了战国年代。

你看,医和的预言,竟全准确兑现了。医生当到这份上,牛吧

标签: 扁鹊华佗名医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最早的医闹事件:扁鹊逃秦、曹操杀华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医闹,扁鹊,华佗,

    近些年来,中国的“医患关系”应该是比较紧张的。令人费解的是,医生和患者,原本联系二者的温情脉脉为何屡次转为兵戈相向,相濡以沫的愿景为何总是演变成相“恨”于江湖的尴尬。其实,放眼整出中国历史,也许我们也就平静地释怀下来:原来中国历代的“医患关系”,一直如此。譬如,战国时期有位叫扁鹊的名医,就曾遭遇类似

  • 汉代女名医被称“女中扁鹊” :入宫专门为太后治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名医,扁鹊,

    由于中医行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传男不传女,所以中国古代很少有女子行医的,以至于人们一提到“古代名医”,想到的都是男性。其实,在中国古代,也有很多受人爱戴的悬壶济世女名医。西汉时期,河东(今山西省复县)有位叫义妁的民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女医生。她拜长安第一名医郑无空为师,苦学医术,悬壶

  • 揭秘:战国时期的一代名医扁鹊究竟是师承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国,扁鹊,名医

    战国时期,我国出了一位神医,名叫扁鹊。他发觉齐桓侯有病,主动要给他治病。而齐桓侯却讳疾忌医,不承认有病,以致病入骨髓,不治身亡。这个故事,读过初中的人都熟悉。但是,扁鹊在行医前是干什么的?他的医术是从哪儿学来的?对此,一般人恐怕就不知道了。因为中学课本上的《扁鹊》一文只选《史记》本传的最后部分,而其

  • 扁鹊六大谜团:离奇的身世和传说级别的医学技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扁鹊,医生,讳疾忌医

    扁鹊的名头,大家都知道一些。现在人一般是这样:越是有点名气的咧,就越是有兴趣去了解,对于以前没听说过的,就没有多大兴趣了。嗯,人之常情,老衲也表示理解。为了吸引大家,老衲起了一个故弄玄虚的标题。关于扁鹊,确实有一些谜待解,但也不算惊天,都是一些小CASE,且听老衲一一道来。一、姓名之谜。扁鹊,肯定不

  • 扁鹊姓名的由来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扁鹊,姓名由来

    翻开《史记》,会发现扁鹊有三个名字:一为扁鹊。字义上看,扁鹊是指一只鸟,喜鹊也。“扁”字,一读biǎn;一读pian(篇),清代学者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说扁鹊之扁是“取鹊飞鶣鶣之意”,即指一只喜鹊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二为秦越人。《史记》说:“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三为卢医。《史记正

  • 扁鹊医术如何?扁鹊的医学主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扁鹊,神医,医学主张

    扁鹊(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族,名越人,又号卢医,秦氏,一说出生于河北省任丘市,一说出生于卢国(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山东省济南市药山因扁鹊采药而得名,传说扁鹊在药山采到的药物很多,阳起石最为珍贵有名。可是阳起石在药山矿脉甚微,明清之后就再难寻到。公元前362年,游

  • 一代名医竟死于非命!揭秘史上真实的神医扁鹊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扁鹊,神医,死于非命

    扁鹊死于非命之谜:扁鹊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生,居五大医学家之首(其余四人是: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他创立了中医“望、闻、问、切”的“四诊法”,是我国中医理论的奠基者。扁鹊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治病救人的故事广为流传,司马迁在《史记》中特立《扁鹊传》,以示纪念。扁鹊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进入正史的医

  • 扁鹊哪个朝代的 神医扁鹊有哪些历史贡献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扁鹊哪个朝代的,扁鹊

    扁鹊是哪个朝代的:扁鹊,姓秦,名越人(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人),号卢医。是黄帝时代的一位名医。青年时曾任过相当于民间旅店经理职务的“舍长”。时有店客长桑君往来,鹊十分敬重,长桑君亦觉扁鹊待人诚恳,谦虚谨慎,大有造就之才,遂将其医术私传与他云:“吾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毋泄”。鹊对曰:“敬诺”。君

  • 《医扁鹊见秦武王》的寓意及原文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扁鹊,秦武王,寓意

    【原文】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下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选自《战国策·秦策》)【释义】扁鹊拜见秦武王,武王把自己的病情告诉给扁鹊,请求扁

  • 历史上令人难忘的友谊: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管仲,鲍叔牙,春秋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历史上令人难忘的友谊,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羊角哀和左伯桃的舍命之交、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坚固革命友谊,让我们感叹,真正的友情是不分国家,不分年龄,不分贫贱富贵的。我们今天的主角是管仲和鲍叔牙。管仲是周穆王的后代,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一般后人习惯称之为管仲。他是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