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扁鹊医术如何?扁鹊的医学主张是什么?

扁鹊医术如何?扁鹊的医学主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364 更新时间:2024/2/18 8:35:16

扁鹊(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族,名越人,又号卢医,秦氏,一说出生于河北省任丘市,一说出生于卢国(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

山东省济南市药山因扁鹊采药而得名,传说扁鹊在药山采到的药物很多,阳起石最为珍贵有名。可是阳起石在药山矿脉甚微,明清之后就再难寻到。

公元前362年,游历四方的神医扁鹊踏遍群山尝百草,在这里采到了很多种草药和壮阳奇药阳起石,药山因此得名。元代于钦在《齐乘》中写道:“药山,出‘阳起石’,效极佳,可入药。”

由于药山产的阳起石药效甚佳,在朝时,阳起石就成为地方官员进京时必备贡品,明清以来,阳起石更为朝廷专用。然而,由于矿脉甚微,据说自明清之后就已采掘一空。从那以后,药山上再也没有人去采石,百年来也再没有人在药山上找到阳起石。

百余年后奇石再现药山终于名符其实

因医术高超,被当时广大老百姓尊称神医,并且借用上古神话——黄帝中的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秦太医醯术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杀之。扁鹊创造出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开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著名的中医典籍《难经》就是他所著。

医学主张

扁鹊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从蔡桓公这个案例来看,他之所以多次劝说及早治疗,就寓有防病于未然的思想。他认为对疾病需要预先采取措施,把疾病消灭在萌芽里,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曾颇有感触地指出:客观存在的疾病种类很多,但医生却苦于治疗疾病的方法太少。

标签: 扁鹊神医医学主张

更多文章

  • 一代名医竟死于非命!揭秘史上真实的神医扁鹊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扁鹊,神医,死于非命

    扁鹊死于非命之谜:扁鹊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生,居五大医学家之首(其余四人是: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他创立了中医“望、闻、问、切”的“四诊法”,是我国中医理论的奠基者。扁鹊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治病救人的故事广为流传,司马迁在《史记》中特立《扁鹊传》,以示纪念。扁鹊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进入正史的医

  • 扁鹊哪个朝代的 神医扁鹊有哪些历史贡献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扁鹊哪个朝代的,扁鹊

    扁鹊是哪个朝代的:扁鹊,姓秦,名越人(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人),号卢医。是黄帝时代的一位名医。青年时曾任过相当于民间旅店经理职务的“舍长”。时有店客长桑君往来,鹊十分敬重,长桑君亦觉扁鹊待人诚恳,谦虚谨慎,大有造就之才,遂将其医术私传与他云:“吾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毋泄”。鹊对曰:“敬诺”。君

  • 《医扁鹊见秦武王》的寓意及原文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扁鹊,秦武王,寓意

    【原文】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下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选自《战国策·秦策》)【释义】扁鹊拜见秦武王,武王把自己的病情告诉给扁鹊,请求扁

  • 历史上令人难忘的友谊: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管仲,鲍叔牙,春秋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历史上令人难忘的友谊,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羊角哀和左伯桃的舍命之交、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坚固革命友谊,让我们感叹,真正的友情是不分国家,不分年龄,不分贫贱富贵的。我们今天的主角是管仲和鲍叔牙。管仲是周穆王的后代,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一般后人习惯称之为管仲。他是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

  • 鲍叔牙,他是怎样成就齐国春秋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鲍叔牙简介:鲍叔牙(约公元前723-前644年)(或说生约公元前716年)姒姓之后,鲍叔之子,名曰叔牙。颍上(今属安徽颍上县)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鲍叔牙广为世人所知的事情,莫过于管鲍之交,推荐管仲当上齐相,从而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成就齐国霸业。春秋时齐国的大夫,以知人著称。少年时和管仲友善,后因齐

  • 为何说春秋霸主齐桓公的最大功臣竟是鲍叔牙?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继位之后,非常感谢师傅鲍叔牙的协助,要让鲍叔牙做自己的宰相,这么好的位置,鲍叔牙直接拒绝了不仅拒绝了还把位置让给了齐桓公的死对头管仲。这个人不仅辅助自己的竞争对手,还差点射杀自己。难道仅仅因为是管仲的朋友,就推荐给了齐桓公。这么一个人齐桓公只想杀之而后快。但是鲍叔牙知道齐桓公的志向不只是想治理

  • 管仲临终时为何坚决反对鲍叔牙接任相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管仲

    在我国春秋时期,有“管鲍之交”的故事,即鲍叔牙和管仲之间的友谊故事,千百年来被后人广为传诵,管仲曾感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对于他们二人的故事,历代的文人墨客均大加赞赏,如同钟子期与伯牙的故事,人们为此常感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鲍叔牙在齐桓公面前力荐管仲担任相位,可是管仲却在临终之时

  • 为何说春秋霸主齐桓公的最大功臣是鲍叔牙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鲍叔牙

    齐桓公继位之后,非常感谢师傅鲍叔牙的协助,要让鲍叔牙做自己的宰相,这么好的位置,鲍叔牙直接拒绝了不仅拒绝了还把位置让给了齐桓公的死对头管仲。这个人不仅辅助自己的竞争对手,还差点射杀自己。难道仅仅因为是管仲的朋友,就推荐给了齐桓公。这么一个人齐桓公只想杀之而后快。但是鲍叔牙知道齐桓公的志向不只是想治理

  • 管仲告诉我们:为什么说交友应如鲍叔牙?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管仲

    管仲,中国古代的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历史评价为“华夏第一相”,“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圣人之师”等等极高的荣誉。我们知道,这是齐桓公给管仲提供了一个好平台,但齐桓公为什么要重用管仲呢?曾经齐桓公还被管仲射伤,险些丢失性命,按理说齐桓公应该立即处死这个敌对仇人。网络配图公元前686

  • 揭秘鲍叔牙和管仲友谊的小船为何总不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鲍叔牙

    近日,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突然成为网络流行语,这句网络流行语其实来自于漫画作家喃东尼最开始创作的“友谊的小船”。寓意友谊经不起考验,说变就变。友谊真的经不起考验吗?绝大多数的友谊应该如此,然而,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还是有个别友谊的小船能够经受考验的,以至于成为一种传奇,这其中就应该包括鲍叔牙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