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帮助李世民登基的十个人,最后结局怎么样了?

帮助李世民登基的十个人,最后结局怎么样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590 更新时间:2024/1/7 18:51:53

李世民可以成功登基,离不开在他身边的十位能人异士。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在公元632年玄武门附近射杀了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立自己为太子,后来在同年八月李渊让位,李世民成功登基。

那么当时李世民的身边有哪十个人呢?这些帮助李世明成功夺取帝位的人在后来都有着怎样的待遇呢?

这十个人分别是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瑾郑仁泰,李孟尝,公孙武达,杜君绰,独孤彦云刘师立。也算得上是开国元勋的级别了,身为一代明君的李世民自然不会亏待了这些支持自己的人士,给了他们所想要的。

1、张公瑾,这位英雄原来是王世充的部下,后来投降唐朝之后,经过李靖的推荐进入了李世民的幕府。在李世民登基之后,张公瑾作为李靖副将抵御突厥,因为战功被封为邹国公。三十九岁的时候病故,排名凌烟阁功臣第十八。

2、刘师立,这位和张公瑾一样原来也是王世充的部下。在贞观年间,刘师立因为平定了罗艺叛乱,先后任检校右武侯大将军,始州刺史。

3、公孙武达,在李世民登基之后,任肃州刺史,封东莱郡公。死后曾荆州都督,陪葬在昭陵。

4、独孤彦云,贞观年间,进幽州都督,历阳郡公。

5、郑仁泰,始封二百户,先后任右武卫大将军,右领大将军。在后来讨平铁勒叛乱不利而被降职,不久病死。

6、侯君集,这位早年是李世民身边的被战功赫赫的人物,到了后来李世民的儿子争夺皇位的过程中,侯君集因为站错了位置,选择了李承乾,因此丧失了性命。

7、李孟尝,初随王君廓,后来归顺唐朝。和李世民一统征战四方,玄武门之变后,封武水县开国公。到了后来唐高宗期间,迁右威卫大将。与七十四岁是暴毙于长安静安坊府邸。追封赠使持节,荆州刺史。

8、杜君绰,早年李世民身边的大红人,先后讨伐刘武周,宋金刚。玄武门之变后,晋升为怀宁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死后被唐高宗李治下诏追封使持节都督,陪葬于昭陵。

9、尉迟敬德,这位原来是刘武周的部署,后来归降于李世民。起初不被信任,但是李世民坚持重用他,也因为李世民这样的行动感化了他,在后来有单骑救主的功劳。这位可以说是玄武门之变中最大的功臣,先射杀了李元吉,救了李世民。后来又勇敢地拿着李元吉和李建成的头颅,喝退了前来救驾的士兵,又帮助李世民拿到了皇帝李渊手里的兵印。封鄂国公,在凌烟阁中排位第七。

10、长孙无忌,和李世民是发小,也是李世民的大舅子,终生为李世民所信任。在李世民死后被委以重任,辅佐唐高祖,但是因为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贬流放,选择了自缢身亡。邸后即逝世。

更多文章

  • 才妙绝伦的范雎怎么死的:为什么他没有好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范雎怎么死的

    秦昭王时期的宰相范雎是一个才妙绝伦的人,他学富五车,胆识过人,经常替秦王出使东方各国。在范雎的游说之下,东方六国的合纵策略被瓦解,秦国国力日益增强。范雎在历史上算得上一个名相,后人对他的评价也不低。不过,范雎为人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妒忌。身为宰相却对有功之人妒忌,这并非什么好事。据说,秦国名将白起就死

  • 战神白起之死:秦昭襄王和范雎不可推卸的责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白起,秦昭襄王,范雎

    在战国这个人才辈出,百家争鸣的年代,武将成为影响战争走向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战国后期,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激烈战争,诞生了白起、李牧、王翦、廉颇这四位著名军事将领。而在后世的各种评价中,白起通常被认为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公元前257年,在杜邮,也就是如今的陕西省咸阳市地区,白起被秦昭襄王赐剑命其自刎,标

  • 秦昭襄王为什么要拜才能之士范雎为客卿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他是秦惠王儿子,母亲是有名的宣太后。在公元前307年的时候,秦武王,也就是秦惠王的长子,他在洛阳和大力士孟说进行比赛,两人比赛举龙文赤鼎,但是秦武王在举鼎的时候胫骨被鼎给砸断了,不幸去世。秦武王的突然死去,而且他又没有儿子,于是乎为了太子之位发生了很多政治斗争。秦昭襄王

  • 范雎与白起有什么恩怨要进谗言杀死白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范雎与白起

    战国时代,不仅名将辈出,靠一张嘴折服群雄的辩士也大有人在,秦国后期的范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范雎是魏国人,自负有才,便四处游说诸侯,希望他们接纳自己的建议,但是都没有成功。只好屈居魏国一个叫须贾的大夫手下做门客。有一次,范雎跟随须谷出使齐国,齐王很赏识他的才能,便重赏于他。须谷将此事报告给了魏国权贵魏

  • 秦昭襄王嬴稷为什么要拜范雎为秦国客卿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范雎

    秦昭襄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死于公元前251年,他又被称作为秦昭王。在秦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名字永远被历史所铭记,他为秦所做的贡献,为中国的发展做的贡献都是举足轻重的。秦昭襄王姓嬴,属于赵氏,明为则,又名为稷,稷的本意是百谷之长,又有社稷江山的意味。因此历代的君王把为稷奉为谷神,可

  • 范雎为什么进谗杀白起?范雎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范雎

    秦昭王时期的宰相范雎是一个才妙绝伦的人,他学富五车,胆识过人,经常替秦王出使东方各国。在范雎的游说之下,东方六国的合纵策略被瓦解,秦国国力日益增强。范雎在历史上算得上一个名相,后人对他的评价也不低。不过,范雎为人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妒忌。网络配图身为宰相却对有功之人妒忌,这并非什么好事。据说,秦国名将

  • 战国时期的战神白起:他与范雎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起

    白起,作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将军,为秦昭王征战无数,讨伐六国,使六国人民闻风丧胆;作为统帅将领,他善于用兵,一生征战三十七年,并且毫无败绩。这不仅仅是用“出色”就能形容的了的,他是当之无愧的——战神。白起是秦武公的嗣子公子白的后人,从小家里长辈就希望白起长大像武器一样,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统帅、将领。长大

  • 秦昭襄王嬴稷为什么要拜范雎为客卿治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昭襄王嬴稷

    秦昭襄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死于公元前251年,他又被称作为秦昭王。在秦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名字永远被历史所铭记,他为秦所做的贡献,为中国的发展做的贡献都是举足轻重的。秦昭襄王姓嬴,属于赵氏,明为则,又名为稷,稷的本意是百谷之长,又有社稷江山的意味。因此历代的君王把为稷奉为谷神,可

  • 范雎最终是否被秦昭王废弃?为什么会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范雎

    范雎,字叔,战国时期魏国人,是一个超级厉害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先后在魏国和秦国出仕,最终在秦国获得了秦国丞相一职,成为了秦国的一代名相。范雎最出名的是他的聪明的头脑和精明的权谋,他为秦昭王做的最顺心的一件事情,便是解除了秦国四贵的权力,将王权集中在秦昭王手中。后来,范雎举荐白起,还用了反间计,使得白

  • 范雎助秦灭六国 秦国大功臣范雎竟是魏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范雎

    蔺相如和廉颇同心协力保卫赵国,秦国还真的不敢去侵犯。可是秦国从楚国和魏国却得到了不少土地。那时候,秦国的实权操在秦国的太后和她的兄弟穰(音ráng)侯魏冉手里。公元前270年,穰侯要派兵去打齐国。正在这时候,秦昭襄王接到一封信,落名叫张禄,说有要紧的事求见。张禄原是魏国人,原名叫范雎(雎音jū,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