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施下落之谜 美女西施曾给范蠡生了一个儿子?

西施下落之谜 美女西施曾给范蠡生了一个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490 更新时间:2024/1/8 9:50:58

西施下落之谜: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勾践针对吴王淫而好色的弱点,大夫文种献灭吴九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美人计,与范蠡设计:“得临浦苎萝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准备送于吴王。

大夫范蠡奉命巡行全国勘察美女,他来到苎萝村,遇到了郑旦和西施一对姊妹花,他爱郑旦,更爱西施,一次假面舞会的误会中,他向西施坦露了真情,西施也爱上了这位范郎。然而文种的到来结束了这段芬芳缠绵的爱情,他将郑旦和西施带回会稽,教习歌舞,准备献给吴王夫差

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救国,与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乱吴宫,以霸越。然而西施的归宿也千古存疑,据说吴亡之后,西施与范蠡有情人终成眷属,还为其生下了一个孩子。

史记上记载范蠡有三个儿子,他的小儿子是西施所生,是宋云彬先生在他的《大男》中首先说的。《大男》演绎了《史记货殖列传》司马迁对于范蠡晚年经商的一段经历。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明确写道:“朱公居陶,生少子。”这个少子是陶朱公居住在陶地所生的儿子。要知道,范蠡到陶地,已经56岁左右了,他必有一位年青的妻子,否则不能生育,他必有第二任妻子。

这位少子的母亲当为西施,这个小儿子是个纨裤子弟,有钱人的子女,西施长在吴宫,后为富商之妇,所以他们的孩子才能成为这样的一个轻于钱财的人,与长男决不类同。

陶朱公少子在陶地已经长大了,而他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陶朱公要小儿子去楚国看望并营救他。长子坚决要求去,说:“家有长子曰家督,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遣少弟,是吾不肖。”就要自杀。

少子的母亲西施只好无奈地说了:“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奈何?”朱公在长子与妻子的双重劝慰下,派长子去楚救中子。但是,陶朱公说对了,长男没能救出中子。

从长男对中子的关系来看,长子与中子是同母所生,少子生于陶是为西施所生。《吴越春秋》:“吴亡后,越浮西施於江,令随鸱夷以终。” 《越绝书》:“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吴地记)

西施完成灭吴复越之大业后,毅然地跟随了同样完成大业而不恋官场的范蠡而去,这是很自然的。《吴越春秋 勾践伐吴外传》还说:“范蠡既去,越王乃收其妻子,封百里之地,有敢侵之者,上天所殃。”范蠡离开越国,没有很充分的时间,也没有带走自己的妻子。

到齐国,再到陶,范蠡当为五十有余的人,而“朱公居陶,生少子。”(《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这个“少子”,当为西施所生。范蠡重感情,不会移情别恋,他离开越国时写信劝文种离开,带走为越国作出奉献的西施,“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他的为人是很令人敬佩的。

中子未能救回,长男“竟持其弟丧归”,回来以后,“其母及邑人尽哀之”,而陶朱公独笑。说:“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长子从小跟着我,当时我很苦,生计很困难,长子能做到抛弃财物贿赂别人是不容易的。

而小儿子,生下来就看到我很有钱,乘好车,骑好马,追逐狡兔,他那里知道钱财从何而来。所以,他容易弃财,不会吝啬,所以我早就知道长子去,其弟必死,这也用不着悲伤了。 范蠡的二儿子的死,对范蠡的精神打击很大。

标签: 西施范蠡

更多文章

  • 商圣范蠡与西施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范蠡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范蠡简介,范蠡,西施,范蠡与西施

    范蠡,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范蠡简介:范蠡 ,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汉族,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

  • 帮助李世民登基的十个人,最后结局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公瑾,刘师立,独孤彦云

    李世民可以成功登基,离不开在他身边的十位能人异士。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在公元632年玄武门附近射杀了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立自己为太子,后来在同年八月李渊让位,李世民成功登基。那么当时李世民的身边有哪十个人呢?这些帮助李世明成功夺取帝位的人在后来都有着怎样的待遇呢?这十个人分别是长孙无

  • 才妙绝伦的范雎怎么死的:为什么他没有好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范雎怎么死的

    秦昭王时期的宰相范雎是一个才妙绝伦的人,他学富五车,胆识过人,经常替秦王出使东方各国。在范雎的游说之下,东方六国的合纵策略被瓦解,秦国国力日益增强。范雎在历史上算得上一个名相,后人对他的评价也不低。不过,范雎为人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妒忌。身为宰相却对有功之人妒忌,这并非什么好事。据说,秦国名将白起就死

  • 战神白起之死:秦昭襄王和范雎不可推卸的责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白起,秦昭襄王,范雎

    在战国这个人才辈出,百家争鸣的年代,武将成为影响战争走向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战国后期,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激烈战争,诞生了白起、李牧、王翦、廉颇这四位著名军事将领。而在后世的各种评价中,白起通常被认为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公元前257年,在杜邮,也就是如今的陕西省咸阳市地区,白起被秦昭襄王赐剑命其自刎,标

  • 秦昭襄王为什么要拜才能之士范雎为客卿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他是秦惠王儿子,母亲是有名的宣太后。在公元前307年的时候,秦武王,也就是秦惠王的长子,他在洛阳和大力士孟说进行比赛,两人比赛举龙文赤鼎,但是秦武王在举鼎的时候胫骨被鼎给砸断了,不幸去世。秦武王的突然死去,而且他又没有儿子,于是乎为了太子之位发生了很多政治斗争。秦昭襄王

  • 范雎与白起有什么恩怨要进谗言杀死白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范雎与白起

    战国时代,不仅名将辈出,靠一张嘴折服群雄的辩士也大有人在,秦国后期的范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范雎是魏国人,自负有才,便四处游说诸侯,希望他们接纳自己的建议,但是都没有成功。只好屈居魏国一个叫须贾的大夫手下做门客。有一次,范雎跟随须谷出使齐国,齐王很赏识他的才能,便重赏于他。须谷将此事报告给了魏国权贵魏

  • 秦昭襄王嬴稷为什么要拜范雎为秦国客卿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范雎

    秦昭襄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死于公元前251年,他又被称作为秦昭王。在秦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名字永远被历史所铭记,他为秦所做的贡献,为中国的发展做的贡献都是举足轻重的。秦昭襄王姓嬴,属于赵氏,明为则,又名为稷,稷的本意是百谷之长,又有社稷江山的意味。因此历代的君王把为稷奉为谷神,可

  • 范雎为什么进谗杀白起?范雎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范雎

    秦昭王时期的宰相范雎是一个才妙绝伦的人,他学富五车,胆识过人,经常替秦王出使东方各国。在范雎的游说之下,东方六国的合纵策略被瓦解,秦国国力日益增强。范雎在历史上算得上一个名相,后人对他的评价也不低。不过,范雎为人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妒忌。网络配图身为宰相却对有功之人妒忌,这并非什么好事。据说,秦国名将

  • 战国时期的战神白起:他与范雎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起

    白起,作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将军,为秦昭王征战无数,讨伐六国,使六国人民闻风丧胆;作为统帅将领,他善于用兵,一生征战三十七年,并且毫无败绩。这不仅仅是用“出色”就能形容的了的,他是当之无愧的——战神。白起是秦武公的嗣子公子白的后人,从小家里长辈就希望白起长大像武器一样,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统帅、将领。长大

  • 秦昭襄王嬴稷为什么要拜范雎为客卿治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昭襄王嬴稷

    秦昭襄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死于公元前251年,他又被称作为秦昭王。在秦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名字永远被历史所铭记,他为秦所做的贡献,为中国的发展做的贡献都是举足轻重的。秦昭襄王姓嬴,属于赵氏,明为则,又名为稷,稷的本意是百谷之长,又有社稷江山的意味。因此历代的君王把为稷奉为谷神,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