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赠少年》温庭筠唐诗鉴赏

《赠少年》温庭筠唐诗鉴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854 更新时间:2023/12/24 13:33:18

【原

赠少年

江海相逢客恨多①,秋风叶下洞庭波②。

酒酣夜别淮阴市③,月照高楼一曲歌④。

【注释】

①“江海”句:江海,泛指外乡。忽遇友人本当高兴,由于彼此失意,故觉颇多苦恨。

②“秋风”句:在秋风箫瑟的时节,诗人与一少年相遇。彼此情意相投,瞬息又要分别,自然流露出无限离愁与别恨,给人以极深的艺术感染。“叶下,指秋风吹得树叶纷纷落下,借以渲染客恨。

③淮阴市:市,商业交换场所,古称“市”,碑立于淮安老城府市口。

④“月照”句:最后在高楼对月,他少年知音,放歌一曲以壮志告勉,表达豪放不羁的情怀。

【白话译文】

漂泊江湖偶尔相逢客恨实在多,黄叶纷纷落下洞庭湖水波连波。

深夜畅饮即将作别淮阴的街市,月照高楼我们引吭高唱离别歌。

【赏析】

作品大意写浪迹江湖的诗人,在秋风萧瑟的时节与一位少年相遇。彼此情味相投,但只片刻幸会,随即就分手了。诗人选择相逢又相别的瞬间场面来表现“客恨”,自然地流露出无限的离恨别情,给人以颇深的艺术感染。

诗中的“客恨”不是一般的离愁别恨。这首小诗是借客游抒写作者落拓江湖的“不遇”之感。

客游他乡,忽遇友人,本当使人高兴,但由于彼此同有沦落江湖、政治失意之感,故觉颇多苦恨。尤其在这金风起浪、落叶萧萧的秋天,更容易触动游子的愁肠了。“秋风叶下洞庭波”,是化用《楚辞》“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描绘南方萧索的秋色,借以渲染“客恨”,并非实指。和下文的“夜别淮阴市”一样,都是借意。

诗的前半融情入景,“客恨”的含意还比较含蓄。后半借酒消愁,意思就显露得多了。“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淮阴市”,固然点出话别地点,但主要用意还是借古人的酒杯浇胸中的块垒。这里是暗用淮阴侯韩信的故事。韩信年少未得志时,曾乞食漂母,受辱胯下,贻笑于淮阴一市。而后来却征战沙场,成为西汉百万军中的统帅。温庭筠也是才华出众,素有大志,但因其恃才傲物,终不为世用,只落得身世飘零,颇似少年韩信。故“酒酣夜别淮阴市”句,正寓有以韩信的襟抱期待自己,昨天的耻辱告别之意。所以最后在高楼对明月,他和少年知音放歌一曲,以壮志共勉,正表达了一种豪放不羁的情怀。

这首诗善于用典寄托怀抱,且不着痕迹,自然地与写景叙事融为一体,因景见情,含蓄隽永。暗用韩信故事来自述怀抱之后,便引出“月照高楼一曲歌”的壮志豪情。“月照高楼”明写分别地点,是景语,也是情语。四个字点染了高歌而别的背景,展现着一种壮丽明朗的景色。它不同于“月上柳梢”的缠绵,也有别于“晓风残月”的悲凉,而是和慷慨高歌的情调相吻合,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豪气。这正是诗人壮志情怀的写照。诗贵有真情。温庭筠多纤丽藻饰之作,而此篇却以峻拔爽朗的面目独标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标签: 温庭筠

更多文章

  • 《达摩支曲》温庭筠唐诗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温庭筠

    【原文】达摩支曲⑴捣麝成尘香不灭⑵,拗莲作寸丝难绝⑶。红泪文姬洛水春⑷,白头苏武天山雪⑸。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⑹,漳浦宴馀清露寒⑺。一旦臣僚共囚虏⑻,欲吹羌管先汍澜⑼。旧臣头鬓霜华早⑽,可惜雄心醉中老。万古春归梦不归⑾,邺城风雨连天草。【白话译文】麝香捣成粉尘香不灭,莲藕折成寸断丝难绝。历经万难文姬

  • 温庭筠《侠客行》唐诗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温庭筠

    【原文】侠客行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宝剑黯如水,微红湿余血。白马夜频惊,三更霸陵雪。【赏析】诗的开头,“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是写侠客出发时的天气。“鸿都门”,在洛阳,点明出行的地点。此时,正是彤云密布,整个城池都被遮蔽在一片阴暗之中。这“阴云 ”,是自然景色。天昏地暗,前 路未卜,为侠客的行

  • 鱼玄机与温庭筠的爱情悲剧:是什么导致了鱼玄机的凄惨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鱼玄机,温庭筠,唐朝

    “幼薇一生风流,接触男人无数,但我这辈子,唯一真正爱过的一个男人,就是温庭筠。”《鱼玄机》26岁,盛唐,被处斩前,她在征得行刑官同意后扫视人群说下了这句话。鱼玄机,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为唐代四大才女。她原名鱼幼薇,字蕙兰,唐会昌四年(公元844年)出生于鄠杜一位落魄秀才之家。她的父亲是个落魄书生

  • 花间派的鼻祖温庭筠是一个怎样的人?有着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花间派,晚唐

    温庭筠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诗歌方面,他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词作方面的成就更高,被尊为“花间词派”的鼻祖。然而,温庭筠虽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均以落榜告终,名声在外,然无人赏识,一生郁郁不得志,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温庭筠是个作弊狂人,每次科举考试,他都管不住自己。由于学问高,他第一次参加科举

  • 温庭筠最干净利落的一首词,令人伤感失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温庭筠,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温庭筠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宋词和闺怨,是绝配。似乎没有一首像样的闺怨之作,就很难在宋代词坛立足,而这些闺怨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凄美。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清冷之美;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眼光中的绝美;柳永

  • 温庭筠是个什么样的人?貌丑无盐却让一代才女断送了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温庭筠

    温庭筠是个什么样的人?貌丑无盐却让一代才女断送了一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从字如其人这个角度出发的话,温庭筠这个名字给人的感觉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诗意俊朗。然而温庭筠这个人,带给人们的真相却是貌丑无盐。样貌的丑陋丝毫没有影响温庭筠才华的发挥。温庭筠是唐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诗

  • 温庭筠儿子屡试不中,他写下一首诗从此平步青云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温庭筠,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温庭筠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众所周知,唐朝的花间词派掌门人温庭筠因为长得奇丑无比,人送外号“温钟馗”。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温庭筠还有两个外号,其一为“温八叉”,其二为“救数人”。而这两个外号都和科举考试有关。唐朝的科考有一门是考察学生诗词歌赋的写作能力。科考

  • 外貌和才华不对等!温庭筠的生平经历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温庭筠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晚唐词人温庭筠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晚唐的文艺界,出现了一股新的潮流——作词,在这之前,诗和词的界限还不是很清楚,到了晚唐之后,有更多的人加入词创作。而词的风格也逐渐明显,美人花前月下、相思柔情、充满脂香粉气的浅斟低吟,便是这个时期词的特色和主要

  • 鱼玄机和温庭筠究竟是什么关系?鱼玄机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鱼玄机,温庭筠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鱼玄机和温庭筠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太多的才女了,而她们的故事,可以说比才子们更加出彩,更加的吸引人。鱼玄机就是众多才女当中的一个,而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无非也就是鱼玄机和温庭筠之间的关系,还有她出家为道姑之后,却依旧有很多“客人”的事情了。只是

  • 孤傲的诗人温庭筠,曾当国子助教,为何后来抑郁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温庭筠

    人们常说“唐诗宋词”,大意是指唐代诗歌创作鼎盛,成就最大;宋代词作兴盛,水平最高。其实,这也是一种相对的说法,唐朝诗人中写词的也不少,像李白、白居易等,词的成就也很高,只不过从整体创作规模、水平上比之宋代有差距。唐朝词人温庭筠唐朝进入中晚期以后,词的创作日趋繁盛,涌现出了温庭筠、韦应物、张志和、李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