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虢国夫人游春图》是什么样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有哪些艺术特色?

《虢国夫人游春图》是什么样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有哪些艺术特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511 更新时间:2023/12/24 16:36:49

虢国夫人游春图》的表现手法,最显著的特色是精练集中,且富有节奏感。在构图上,从单行的三骑到两骑并行,最后三骑并行,既符合这一类贵族出游行列的规律,又像一首乐曲一样,充满韵律感,把人的视觉从序曲引导主题高潮。画面人物的疏和密,分散和集中,色调的轻与重,浓艳与淡雅,甚至对马匹四蹄动作的安排,都围绕主题,富有变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画面人物不仅外部特征鲜明,而且个性突出。虽然情节相当单纯,但画家注意到总体氛围中描绘人物的不同形态:有的比较矜持,有的比较轻松,有的勒紧马缰,有的举手扬鞭,有的顾盼欲语,有的注视前方,使人物在统一的行动中,又具有微妙的变化。

画家在安排画面时,除了在人物关系上精心布局外,还有意识地画出了春游人马并不十分严肃的气氛,这不仅体现了贵族夫人游春的闲情逸态,而且非切合主题。从中可以看出,画家对生活现象的敏锐观察和表现技巧上的高超造诣。

此画前疏后密的构图极富节奏感。三位封建权贵被安排在画面的显要位置,挥鞭前行的是主人公虢国夫人,着男装(盛唐有女着男装的时尚)、骑三花马,眉宇间流露出一丝骄纵之气。一位从监和一侍女紧随其后。后面三骑并行的是一男一女两位奴仆和一位怀抱小主人稍显老态的保姆。位于画面中央的秦国夫人与其姊妹韩国夫人,神情自若,略带懒意,与唯诺谨慎的老保姆形成了鲜明对比。华丽的衣着、精美的马饰加上前呼后拥的阵势,雍容华贵的贵族气息跃然纸上。

人物形象

《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生动的艺术形象透露着游春的故事情节。画中人物鲜明,个性突出,有的矜持,有的放松,有的勒紧马辔,有的举手扬鞭,有的关注前方,有的顾盼欲语,人物安排微妙,既不严肃又体现了春游的闲情逸致。一行几人,脸型圆润,肌理细腻,体态肥硕,在愈遮愈露的披纱下,是贵妇的丰满肌肤和香软温润的身姿,构图、色彩、笔墨等元素相结合表现了贵族夫人的奢华和威雅,以及懒散的精神。图中体态丰肤,动态优雅且舒缓,正是盛唐塑造绮罗人物的特点。整幅图画构思精妙,能够精确地描绘不同年龄的女性生活。

画面刻画了不同性格和阶级的人物形象,且神态从容。画中人物的服饰轻薄而鲜明。马的步伐轻松自如,在这悠闲的景致中,众人前呼后拥,如花团锦簇。

线条

《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画家在刻画人物神态、马匹躯体动势的运线中,清晰可见笔在起讫运转中一波三折,无往不复,提按顿挫,形成一线之中的气韵。这线有了气韵就成为了整幅画的生机。然而,气韵不仅在于线的有情有体有生命中,更在于各种线条的有机组合。画家根据不同的客观对象和人物的情感要求,如画面中前三骑与后三骑的侍从、侍女和保姆,以及身旁的随行者,这里线描的用笔是通过韵律、节奏、力度、动势、方向等来表现情感,把线的长短、粗细、轻重、浓淡、刚柔、虚实、顿挫、转折等变化加以巧妙组合,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气质和性格特征。

并且将线在画面上的安排和组织的疏密、聚散、长短、取舍、前后穿插等,表现结构空间、层次、节奏韵律及装饰风格,画家在不同气质和不同人物性格的线条运用上,追求不一样的韵味及笔情墨趣,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融入了感情色彩,有的庄重、典雅,有的活泼、自然,有的浑厚、占拙,有的淡泊、淡逸,有的空灵、幽邃等。这几个方面紧密巧妙的结合构成了线的整体表现力,同时也体现出各种人物身份、地位的不同所传达出来的不同的性格特征。

色彩

图中人物的衣纹运用了“低染法”,也称“凹染法”,就是沿着勾好的衣纹渲染,把衣纹的线条一侧染重,脸部也是同样的方法。画家在色彩配置和色彩结构的处理上匠心独运,画面整个色彩结构中的粉白、浅红色也就是对春天意象色彩感觉的把握,同时与抽象的背景的粉红、嫩绿等形成对比呼应,很好地传达了春天的信息。画家在具体晕染着色时,注意到人物的衣服与马鞍的颜色对比,马的颜色灰暗沉着,以衬托出人物的形象。

画面中的色彩调子属于偏暖,大量运用较多的青、绿、粉红等鲜艳的色彩,以白颜色加以间隔,使画面整体和谐,从而达到艳而不俗的效果。画中从监所骑的黑马是大片的黑颜色,在画面前疏后密的构图中起到了一定的平衡作用,也突出了墨在中国画中的重要作用。背景中用湿笔画出的斑斑草色,既突出了前面的人物,也使画中的意境显得更加清新。

更多文章

  • 《赠少年》温庭筠唐诗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温庭筠

    【原文】赠少年江海相逢客恨多①,秋风叶下洞庭波②。酒酣夜别淮阴市③,月照高楼一曲歌④。【注释】①“江海”句:江海,泛指外乡。忽遇友人本当高兴,由于彼此失意,故觉颇多苦恨。②“秋风”句:在秋风箫瑟的时节,诗人与一少年相遇。彼此情意相投,瞬息又要分别,自然流露出无限离愁与别恨,给人以极深的艺术感染。“叶

  • 《达摩支曲》温庭筠唐诗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温庭筠

    【原文】达摩支曲⑴捣麝成尘香不灭⑵,拗莲作寸丝难绝⑶。红泪文姬洛水春⑷,白头苏武天山雪⑸。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⑹,漳浦宴馀清露寒⑺。一旦臣僚共囚虏⑻,欲吹羌管先汍澜⑼。旧臣头鬓霜华早⑽,可惜雄心醉中老。万古春归梦不归⑾,邺城风雨连天草。【白话译文】麝香捣成粉尘香不灭,莲藕折成寸断丝难绝。历经万难文姬

  • 温庭筠《侠客行》唐诗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温庭筠

    【原文】侠客行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宝剑黯如水,微红湿余血。白马夜频惊,三更霸陵雪。【赏析】诗的开头,“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是写侠客出发时的天气。“鸿都门”,在洛阳,点明出行的地点。此时,正是彤云密布,整个城池都被遮蔽在一片阴暗之中。这“阴云 ”,是自然景色。天昏地暗,前 路未卜,为侠客的行

  • 鱼玄机与温庭筠的爱情悲剧:是什么导致了鱼玄机的凄惨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鱼玄机,温庭筠,唐朝

    “幼薇一生风流,接触男人无数,但我这辈子,唯一真正爱过的一个男人,就是温庭筠。”《鱼玄机》26岁,盛唐,被处斩前,她在征得行刑官同意后扫视人群说下了这句话。鱼玄机,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为唐代四大才女。她原名鱼幼薇,字蕙兰,唐会昌四年(公元844年)出生于鄠杜一位落魄秀才之家。她的父亲是个落魄书生

  • 花间派的鼻祖温庭筠是一个怎样的人?有着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花间派,晚唐

    温庭筠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诗歌方面,他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词作方面的成就更高,被尊为“花间词派”的鼻祖。然而,温庭筠虽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均以落榜告终,名声在外,然无人赏识,一生郁郁不得志,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温庭筠是个作弊狂人,每次科举考试,他都管不住自己。由于学问高,他第一次参加科举

  • 温庭筠最干净利落的一首词,令人伤感失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温庭筠,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温庭筠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宋词和闺怨,是绝配。似乎没有一首像样的闺怨之作,就很难在宋代词坛立足,而这些闺怨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凄美。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清冷之美;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眼光中的绝美;柳永

  • 温庭筠是个什么样的人?貌丑无盐却让一代才女断送了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温庭筠

    温庭筠是个什么样的人?貌丑无盐却让一代才女断送了一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从字如其人这个角度出发的话,温庭筠这个名字给人的感觉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诗意俊朗。然而温庭筠这个人,带给人们的真相却是貌丑无盐。样貌的丑陋丝毫没有影响温庭筠才华的发挥。温庭筠是唐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诗

  • 温庭筠儿子屡试不中,他写下一首诗从此平步青云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温庭筠,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温庭筠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众所周知,唐朝的花间词派掌门人温庭筠因为长得奇丑无比,人送外号“温钟馗”。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温庭筠还有两个外号,其一为“温八叉”,其二为“救数人”。而这两个外号都和科举考试有关。唐朝的科考有一门是考察学生诗词歌赋的写作能力。科考

  • 外貌和才华不对等!温庭筠的生平经历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温庭筠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晚唐词人温庭筠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晚唐的文艺界,出现了一股新的潮流——作词,在这之前,诗和词的界限还不是很清楚,到了晚唐之后,有更多的人加入词创作。而词的风格也逐渐明显,美人花前月下、相思柔情、充满脂香粉气的浅斟低吟,便是这个时期词的特色和主要

  • 鱼玄机和温庭筠究竟是什么关系?鱼玄机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鱼玄机,温庭筠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鱼玄机和温庭筠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太多的才女了,而她们的故事,可以说比才子们更加出彩,更加的吸引人。鱼玄机就是众多才女当中的一个,而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无非也就是鱼玄机和温庭筠之间的关系,还有她出家为道姑之后,却依旧有很多“客人”的事情了。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