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如何在后宫站稳的呢?多亏王皇后“引狼入室”

武则天如何在后宫站稳的呢?多亏王皇后“引狼入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138 更新时间:2023/12/14 17:36:33

王皇后是怎么除掉萧淑妃的?和武则天有关系吗?

决定大唐历史的女人武则天,可以说是一个异类,在整个历史上都是一个异类,但是这个异类的概念,也是在武则天成为武则天之后,才被发现的。在最初的时候,武则天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没人知道她日后会有如此惊天动地的行为。但是在她入宫之后,这个原本普通的小女孩,却表现出了自己的不同来。

作为大木材商人和荆州都督武士彟的女儿,武则天身上兼具了商人的精明和政客的手段,不过这种潜质只有在后来才会非常明显的表现出来。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和观察,武则天身上在早期已经透露出了某种异样的表现或性情,这是与普通女子所不同的。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公元637年,武则天因美貌之名受到李世民的特批入宫,当时武则天才14岁,被封为才人,赐号“媚娘”。

按说武则天如此美貌,加上李世民又是因其“容止美”而特招的老婆,本该受到宠幸才对,但是实际情况却继而相反。青春美丽的武则天并没有得到李世民的恩宠,按照一些史载的资料来看,似乎是因为一件事,即驯马。

李世民虽为皇帝,但却是将帅出身,加上早年打天下时,曾经南征北战,因此这么一个将帅型的皇帝,自然对战马有着特殊的感情。李世民有一匹好马,名唤狮子骢。根据《朝野佥载》,说隋文帝时,大宛献马狮子骢,日行千里,堪称稀世良驹,但是却极其难以驾驭,当时大宛进献的狮子骢只有裴仁基能够驯服骑行。由此可见狮子骢,确实是世间良驹,不过太难驾驭。

当时李世民这匹狮子骢,也是膘肥体健,性情任性,无人能够驾驭。可是在侧的小武则天看到后,却说她能驯服此马。当时李世民问,你如何驯服,小武则天说了三个办法,此事被《资治通鉴》记载了下来:

“(武则天)言于太宗曰:‘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楇,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铁楇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

此记载中的三件东西,每一件都很吓人,铁鞭是钝器,铁楇是利器,匕首简直就是凶器。一个十几岁的武则天,竟然能够出如此狠辣的主意,作为一个征战杀伐无数的李世民而言,竟也不仅后背都感到凉丝丝的。此后,李世民在内心深处对武则天属于是“敬而远之”,武则天也因此在才人的冷板凳上一下就呆了十年有余。

就是这么一个女人,连李世民都保持距离的武则天,到了高宗时期,贵为六宫之主的王皇后为何还敢利用她来对付萧淑妃呢?原因大概有3点:

第一点是王皇后本身的问题,此问题就是王皇后在李治尚未被立为太子之前,就早早嫁给了李治,做了王妃,可是过了好多年,这王皇后也没有给李治生下一子半女来。在母凭子贵的古代,一个女人,尤其是豪门女子,如果不能生育,那么无疑是莫大的羞耻。

等到太宗去世,高宗继位称帝,王皇后虽被封后,但皇帝跟王子不同,皇帝身上肩负着帝国的重担,除了生前的,还有死后的,也就是继承人的问题,也是皇帝责任的范畴。故此,王皇后如果想一直享受尊贵,要么就得生育,要么就得阻止别的后妃生育。可是前者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之前那么多年,王皇后都没有生育,此后大概也不会生了,标准的是身患先天不孕不育之症。后者显然也不容易搞定,皇帝宠幸妃子,那是皇帝的权力,王皇后也管不了,妃子运气好,怀了龙种,她更无能为力。

比如萧淑妃,她就因李治的宠幸,生了一男两女,因此成为高宗的宠妃。这就让王皇后的处境显得很尴尬。但是比尴尬更可怕的是,萧淑妃依仗高宗的恩宠,在后宫的地位基本和皇后一般,这让王皇后产生了危机感。

对于一个无子无女的皇后而言,还有什么比自己的皇后之位更重要呢?在这样的危机前面,她发现高宗对武则天的某种情义,于是帮助李治把感业寺的武则天接回宫中,目的当然很简单,王皇后想利用武则天来对付萧淑妃,以稳定自己的皇后之位。

第二点王皇后低估了武则天,或者说王皇后脑子一热,只顾对付萧淑妃,压根就没顾上去对武则天这个人才进行一个专业而全面的评估,导致武则天真容露出的时候,她才发现武则天根本不可能成为她的棋子,反而她自己倒成了武则天上位的台阶,以及要消灭或取代的对象。

第三点是王皇后忽视了问题的关键。在萧淑妃耀武扬威地威胁下,王皇后谋划利用武则天对付萧淑妃,目的是想看到此二人两败俱伤,然后自己的皇后之位,则可稳如泰山。但是史家说王皇后是个蠢女人,这是一点没说错她。因为她只看到其一,却没有看到其二。比如她跟萧淑妃的矛盾,是因为萧淑妃受宠,而萧淑妃受宠的原因是,除了其貌美外,还有生育子女。其实后者更关键。可是,把武则天接回后宫,并不能解决最关键的问题,即生育子女问题。反而是,武则天甚至也为李治生子育女,那么到时候,王皇后的处境就更糟糕。

可是王皇后有病乱投医,哪里想那么远呢?只管想一时杀了萧淑妃的威风。然而结果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她的支持或扶持下,小尼姑武则天很快在后宫站稳脚跟,并且茁壮成长,被李治封为九嫔之首的昭仪。

如果王皇后找个别的女人,也许可以作为工具,但是王皇后找错了对象。按说李世民去世不远,武则天驯马的那件事应该人尽皆知。王皇后稍微有脑子,去想想那个驯马事件,也会知道武则天不是个被人随便利用的木偶。直到武则天在后宫翅膀渐硬,成为李治的新宠,把萧淑妃也给挤兑了的时候,这时候,王皇后才忽然醒悟自己不过是“引狼入室”。

结果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昔日的情敌竟然不得不握手言和,联合对付武则天。这又是何苦呢?王皇后大概是有苦难言,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一个不能生育、又身居皇后之位的女人,心里该有多大的压力和苦恼啊!

但是王皇后、萧淑妃两大后宫高手,双剑合璧对付武则天,依然惨败。这其实是可以预料的结果,首先是论手段,王皇后和萧淑妃根本不是武则天的对手;其次是论狠辣,这两个女人更不是武则天的对手。武则天是为了做皇帝而降生的,王皇后和萧淑妃最大的野心,也不过是宠冠后宫而已。最后,王皇后和萧淑妃在武则天的手段之下,先被废为庶人,接着又被武则天装入大酒缸里泡着。从此史上又多了一个堪比吕雉人彘的酷刑,叫醉骨。王皇后、萧淑妃惨死后,武则天又给她们二人各自改姓,王皇后的王姓被改为“蟒”,萧淑妃则被改为“枭”。

蟒枭组合,在九泉之下,若有知,不知该作何感想?尤其是王皇后,她还敢利用一个李世民都保持距离的女人吗?在说历史的女人看来,最好别利用女人对付女人,这就犹如利用毒蛇对付毒蛇,小心到头来反被毒蛇咬。

标签: 唐朝王皇后

更多文章

  • 李治废王立武,王皇后被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皇后,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武则天原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去世之后入感业寺出家,后被唐高宗李治接入宫中封为昭仪,又在废除原配皇后王氏后册立为皇后。武则天进入唐高宗后宫之前,唐高宗最宠爱的是萧淑妃,王皇后和萧淑妃在后宫中针锋相对。武则天进入

  • 王皇后为什么会被武则天实施骨醉刑罚 王皇后真的咎由自取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皇后,武则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皇后被骨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大家都知道,武则天其实一开始唐太宗的一个才人,也算是一个地位不高的妃子,于是在唐太宗死后,武则天便被送到了寺庙当中出家,如果没有意外,武则天余生的生活也就将在这寺庙当中度过了,但是武则天不一样,她是个有野心的人,不可能

  • 虢国夫人是什么人?她与杨国忠真的有暧昧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虢国夫人,唐朝

    杨玉环三姐拜金炫富女虢国夫人,与杨国忠是否有暧昧关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虢国夫人是杨玉环的三姐,也是才貌双全,完全不输妹妹杨玉环。长大后嫁给了裴氏为妻,但裴氏早亡,杨三姐才三十出头就成了寡妇。杨贵妃当时备受唐玄宗的宠爱,就跟唐玄宗求情,让唐玄宗将自己三个姐姐一起迎入京师

  • 虢国夫人是谁?《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虢国夫人游春图》虢国夫人

    《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内容是什么?《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虢国夫人游春图》的作者是谁?《虢国夫人游春图》中谁才是虢国夫人?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这就为你介绍:《虢国夫人游春图》简介《虢国夫人游春图》唐代画家张萱的画作。原作已佚,现存的是宋代摹本,绢本设色,因金章宗完颜璟判断失误而题为宋徽宗摹

  • 《虢国夫人游春图》是什么样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有哪些艺术特色?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虢国夫人游春图》,艺术特色

    《虢国夫人游春图》的表现手法,最显著的特色是精练集中,且富有节奏感。在构图上,从单行的三骑到两骑并行,最后三骑并行,既符合这一类贵族出游行列的规律,又像一首乐曲一样,充满韵律感,把人的视觉从序曲引导向主题和高潮。画面人物的疏和密,分散和集中,色调的轻与重,浓艳与淡雅,甚至对马匹四蹄动作的安排,都围绕

  • 《赠少年》温庭筠唐诗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温庭筠

    【原文】赠少年江海相逢客恨多①,秋风叶下洞庭波②。酒酣夜别淮阴市③,月照高楼一曲歌④。【注释】①“江海”句:江海,泛指外乡。忽遇友人本当高兴,由于彼此失意,故觉颇多苦恨。②“秋风”句:在秋风箫瑟的时节,诗人与一少年相遇。彼此情意相投,瞬息又要分别,自然流露出无限离愁与别恨,给人以极深的艺术感染。“叶

  • 《达摩支曲》温庭筠唐诗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温庭筠

    【原文】达摩支曲⑴捣麝成尘香不灭⑵,拗莲作寸丝难绝⑶。红泪文姬洛水春⑷,白头苏武天山雪⑸。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⑹,漳浦宴馀清露寒⑺。一旦臣僚共囚虏⑻,欲吹羌管先汍澜⑼。旧臣头鬓霜华早⑽,可惜雄心醉中老。万古春归梦不归⑾,邺城风雨连天草。【白话译文】麝香捣成粉尘香不灭,莲藕折成寸断丝难绝。历经万难文姬

  • 温庭筠《侠客行》唐诗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温庭筠

    【原文】侠客行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宝剑黯如水,微红湿余血。白马夜频惊,三更霸陵雪。【赏析】诗的开头,“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是写侠客出发时的天气。“鸿都门”,在洛阳,点明出行的地点。此时,正是彤云密布,整个城池都被遮蔽在一片阴暗之中。这“阴云 ”,是自然景色。天昏地暗,前 路未卜,为侠客的行

  • 鱼玄机与温庭筠的爱情悲剧:是什么导致了鱼玄机的凄惨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鱼玄机,温庭筠,唐朝

    “幼薇一生风流,接触男人无数,但我这辈子,唯一真正爱过的一个男人,就是温庭筠。”《鱼玄机》26岁,盛唐,被处斩前,她在征得行刑官同意后扫视人群说下了这句话。鱼玄机,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为唐代四大才女。她原名鱼幼薇,字蕙兰,唐会昌四年(公元844年)出生于鄠杜一位落魄秀才之家。她的父亲是个落魄书生

  • 花间派的鼻祖温庭筠是一个怎样的人?有着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花间派,晚唐

    温庭筠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诗歌方面,他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词作方面的成就更高,被尊为“花间词派”的鼻祖。然而,温庭筠虽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均以落榜告终,名声在外,然无人赏识,一生郁郁不得志,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温庭筠是个作弊狂人,每次科举考试,他都管不住自己。由于学问高,他第一次参加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