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述律平为什么在晚年的时候会被废?真相是什么

述律平为什么在晚年的时候会被废?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210 更新时间:2024/1/22 23:15:16

每当一提起述律平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历史上女人能站上“历史前台”的都很强势,像刘邦老婆吕后,为刘邦默默无闻养育儿女,但刘邦当皇帝后,吕后也从担惊受怕中一举成为汉王朝的皇后。特别是刘邦死后,吕后把持朝政,杀了很多刘氏宗亲,大汉天下尽在她的手中。如果吕后再狠狠心完全可以当第一任女皇帝,但最终吕后没敢走出这一步。

功绩大的女人

不过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女人也是开国皇帝,她比吕后还厉害,她上马能战斗,帮助老公夺天下,最后下场却很惨。

这个女人就是辽国开国皇后述律平。述律平在辽史的地位很高,因为她虽然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女人,但她能征惯战,与丈夫一起打天下,是辽国开国的奠基人。

述律平是半个契丹族人,父亲述律婆姑有回鹘血统,而母亲则是契丹人。述律平家族是契丹人中比较高贵的,这一家族属于契丹右大部。14岁时,她就嫁给了另一高贵家族的男人耶律阿保机为妻。

耶律阿保机在统一契丹各部落战斗中,述律平与老公并肩作战,除了给耶律阿保机出谋划策外,这个女人手下还有一支很精锐的部队,为辽国最初的部落统一战争立下大功。《辽中》对述律平的评价:“行兵御众,后尝与谋”。可见这个游牧部落的女人地位很高,中原王朝的女人比不上她。

耶律阿保机开创王朝之初,述律平就意识到必须用汉人治国,单纯靠契丹人治理根本实现不了王朝的发展。因此她建议耶律阿保机用韩延徽等汉人抓军事建国制,从此使这个落后的游牧部落所建立王朝逐渐有了起色。在辽国历史上,能与阿保机地位平等的人,也只有述律平,从契丹人的雕塑可以看出,耶律阿保机与述律平坐在一起。从辽初的建制来看,很多国家大事都由夫妻二人决定,此类情况在中原王朝历史上很少见。

92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驾崩,此时辽国出现了短暂的无皇帝时期。述律平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耶律倍,二儿子耶律德光,小儿子耶律李胡。特别是大儿子与二儿子都很优秀,大儿子文采出众,创制了契丹文,二儿子与阿保机一样,是一个能征惯战的武将。在立谁当皇帝上,辽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段故事。

稳定辽国大局

国家不能一日无主。述律平知道她不可能长期把持朝政。但如果按照中原王朝皇位继承的传统,嫡长子耶律倍是王位的继承人。但述律平却倾向于二儿子耶律德光。游牧民族更喜欢上马战斗的人,不太喜欢舞文弄墨的书生。因此,耶律阿保机活着时没有交代谁当皇帝,但他也更倾向于二儿子耶律德光。

此时辽国的文武大臣都认为耶律倍能当皇帝。但述律平最后毅然决定让二儿子耶律德光为帝。这是述律平从长远战略考虑的,这一点不可能否认述律平选对了。因为耶律倍文采很好,但耶律倍倾向于汉文化,如果耶律倍继位后,必定全盘汉化,这不利于辽国的发展。

另外,耶律阿保机活着时,曾灭掉渤海国,并封耶律倍为“人丹王”,留在渤海国治理。此时辽国形成了“天、地、人”三者的稳定。天是指耶律保机,地是指述律平,人就是长子耶律倍。从这一点设置上,完全没必要再让耶律倍当皇帝。

耶律德光的军事才能很厉害,从辽国之初的情况看,辽国还需要南征北战,继续开疆拓土 ,如果让耶律倍当皇帝,不可能实现辽国的战略。

耶律倍很识趣,如果他反对母亲这个决定,自己的性命就难保。而耶律德光当皇帝后,当然要防范耶律倍,后来耶律倍为保命跑到后唐,最后死在后唐。

耶律德光继位后,继续保持辽国开疆拓土的势头,不断南征打击中原小王朝,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辽国,后晋、后唐也被辽国压制。这里面都有述律平的策略。

不识时务被幽禁

947年,耶律德光率军南征返回辽国途中突然病逝。此时辽国又出现皇帝空档期,但耶律德光的死,当时述律平并不知道。更让述律平想不到,她的孙子耶律阮在耶律德光灵位前继位。耶律阮就是耶律倍的儿子,他从小跟着叔父耶律德光作战,深受叔叔的喜欢。

耶律阮继位也是大将们的拥护下实现的。因为耶律阮军中威信很高,如果不让耶律阮继位,述律平必定让凶残无能的小儿子耶律李胡继位,辽国将臣们不愿看到的事。而耶律阮灵前继位从当时的制度来看,既正统也符合礼制。

耶律阮带着叔叔耶律德光的灵柩往回走时,述律平已经知道孙子灵前继位,她十分恼火,认为皇位继承都没和自己商量。而且即使耶律德光死了,也应让小儿子耶律李胡继位。

这股火气难平,述律平与小儿子耶律李胡迅速组织部队,想在半路上截杀耶律阮,当耶律阮大军快到都城后,遇到述律平的大军。此时辽国面临着一场内战。大臣耶律屋质出面去协调此事。他对述律平进行了劝说,分析了形势与利弊,述律平只得暂时接受孙子当皇帝的现实。

很多人会问,既然述律平想让儿子继位,为什么不直接拥立儿子当皇帝呢?如果述律平这样做,她就成了辽国内乱的制造者,从当时传统来看,灵前继位合法性强,符合礼制。如果述律平违反了礼制,她当然不被认可。

述律平虽然承认孙子的合法皇位,但心里始终憋着一口气。她认为自己为辽国出生入死,帮老公创立一番基业,现在居然被抛弃了。这股怒火就促使她不想继续让耶律李胡当皇帝,那就只能策划谋反。

但耶律李胡无论能力还是人品,实在太差。他在老妈的策划下,居然愚蠢认为能推翻侄子耶律阮。但他并不知道,侄子耶律倍能力比他高百倍。

后来耶律阮发现奶奶与小叔的阴谋之后,一气之下软禁了奶奶,抓捕了小叔耶律李胡。而且对奶奶述律平严加看管。一代开国皇后最后落得幽禁下场,完全是述律平错误行为导致。她没有看清形势,当时辽国上下都臣服耶律阮,她也应该拥护自己的孙子。

有史料称,述律平不想让孙子当皇位,与当初不让其儿子耶律倍有关。她怕孙子当皇帝后报复她。实际上耶律阮并不是那样的人,如果是的话,恐怕述律平的命早就没了。

953年,述律平在祖州被幽禁6年后死了,不过寿命很长,活了75岁。《辽史》对她评价:“太祖崩,太宗立,东丹王避之唐。太后常属意于少子李胡。太宗崩,世宗即位于镇阳,太后怒,遣李胡以兵逆击。李胡败,太后亲率师遇于潢河之横渡。赖耶律屋质谏,罢兵。迁太后于祖州。应历三年崩,年七十五,祔祖陵,谥曰贞烈”。这段评价也真实描述了辽国历史上的皇位之争。#述律平#辽国#耶律德光

耶律阿保机在统一契丹各部落战斗中,述律平与老公并肩作战,除了给耶律阿保机出谋划策外,这个女人手下还有一支很精锐的部队,为辽国最初的部落统一战争立下大功。《辽中》对述律平的评价:“行兵御众,后尝与谋”。可见这个游牧部落的女人地位很高,中原王朝的女人比不上她。

耶律阿保机开创王朝之初,述律平就意识到必须用汉人治国,单纯靠契丹人治理根本实现不了王朝的发展。因此她建议耶律阿保机启用韩延徽等汉人抓军事建国制,从此使这个落后的游牧部落所建立王朝逐渐有了起色。在辽国历史上,能与阿保机地位平等的人,也只有述律平,从契丹人的雕塑可以看出,耶律阿保机与述律平坐在一起。从辽初的建制来看,很多国家大事都由夫妻二人决定,此类情况在中原王朝历史上很少见。

92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驾崩,此时辽国出现了短暂的无皇帝时期。述律平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耶律倍,二儿子耶律德光,小儿子耶律李胡。特别是大儿子与二儿子都很优秀,大儿子文采出众,创制了契丹文,二儿子与阿保机一样,是一个能征惯战的武将。在立谁当皇帝上,辽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段故事。

稳定辽国大局

国家不能一日无主。述律平知道她不可能长期把持朝政。但如果按照中原王朝皇位继承的传统,嫡长子耶律倍是王位的继承人。但述律平却倾向于二儿子耶律德光。游牧民族更喜欢上马战斗的人,不太喜欢舞文弄墨的书生。因此,耶律阿保机活着时没有交代谁当皇帝,但他也更倾向于二儿子耶律德光。

此时辽国的文武大臣都认为耶律倍能当皇帝。但述律平最后毅然决定让二儿子耶律德光为帝。这是述律平从长远战略考虑的,这一点不可能否认述律平选对了。因为耶律倍文采很好,但耶律倍倾向于汉文化,如果耶律倍继位后,必定全盘汉化,这不利于辽国的发展。

另外,耶律阿保机活着时,曾灭掉渤海国,并封耶律倍为“人丹王”,留在渤海国治理。此时辽国形成了“天、地、人”三者的稳定。天是指耶律保机,地是指述律平,人就是长子耶律倍。从这一点设置上,完全没必要再让耶律倍当皇帝。

耶律德光的军事才能很厉害,从辽国之初的情况看,辽国还需要南征北战,继续开疆拓土 ,如果让耶律倍当皇帝,不可能实现辽国的战略。

耶律倍很识趣,如果他反对母亲这个决定,自己的性命就难保。而耶律德光当皇帝后,当然要防范耶律倍,后来耶律倍为保命跑到后唐,最后死在后唐。

耶律德光继位后,继续保持辽国开疆拓土的势头,不断南征打击中原小王朝,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辽国,后晋、后唐也被辽国压制。这里面都有述律平的策略。

不识时务被幽禁

947年,耶律德光率军南征返回辽国途中突然病逝。此时辽国又出现皇帝空档期,但耶律德光的死,当时述律平并不知道。更让述律平想不到,她的孙子耶律阮在耶律德光灵位前继位。耶律阮就是耶律倍的儿子,他从小跟着叔父耶律德光作战,深受叔叔的喜欢。

耶律阮继位也是大将们的拥护下实现的。因为耶律阮军中威信很高,如果不让耶律阮继位,述律平必定让凶残无能的小儿子耶律李胡继位,辽国将臣们不愿看到的事。而耶律阮灵前继位从当时的制度来看,既正统也符合礼制。

耶律阮带着叔叔耶律德光的灵柩往回走时,述律平已经知道孙子灵前继位,她十分恼火,认为皇位继承都没和自己商量。而且即使耶律德光死了,也应让小儿子耶律李胡继位。

这股火气难平,述律平与小儿子耶律李胡迅速组织部队,想在半路上截杀耶律阮,当耶律阮大军快到都城后,遇到述律平的大军。此时辽国面临着一场内战。大臣耶律屋质出面去协调此事。他对述律平进行了劝说,分析了形势与利弊,述律平只得暂时接受孙子当皇帝的现实。

很多人会问,既然述律平想让儿子继位,为什么不直接拥立儿子当皇帝呢?如果述律平这样做,她就成了辽国内乱的制造者,从当时传统来看,灵前继位合法性强,符合礼制。如果述律平违反了礼制,她当然不被认可。

述律平虽然承认孙子的合法皇位,但心里始终憋着一口气。她认为自己为辽国出生入死,帮老公创立一番基业,现在居然被抛弃了。这股怒火就促使她不想继续让耶律李胡当皇帝,那就只能策划谋反。

但耶律李胡无论能力还是人品,实在太差。他在老妈的策划下,居然愚蠢认为能推翻侄子耶律阮。但他并不知道,侄子耶律倍能力比他高百倍。

后来耶律阮发现奶奶与小叔的阴谋之后,一气之下软禁了奶奶,抓捕了小叔耶律李胡。而且对奶奶述律平严加看管。一代开国皇后最后落得幽禁下场,完全是述律平错误行为导致。她没有看清形势,当时辽国上下都臣服耶律阮,她也应该拥护自己的孙子。

有史料称,述律平不想让孙子当皇位,与当初不让其儿子耶律倍有关。她怕孙子当皇帝后报复她。实际上耶律阮并不是那样的人,如果是的话,恐怕述律平的命早就没了。

953年,述律平在祖州被幽禁6年后死了,不过寿命很长,活了75岁。《辽史》对她评价:“太祖崩,太宗立,东丹王避之唐。太后常属意于少子李胡。太宗崩,世宗即位于镇阳,太后怒,遣李胡以兵逆击。李胡败,太后亲率师遇于潢河之横渡。赖耶律屋质谏,罢兵。迁太后于祖州。应历三年崩,年七十五,祔祖陵,谥曰贞烈”。这段评价也真实描述了辽国历史上的皇位之争。

标签: 述律平宋朝

更多文章

  • 辽国开国皇后:揭秘历史上真实的述律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述律平,辽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述律平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中国历史上,但凡染指政治的女人,无一不是狠角。刘邦皇后吕雉、武则天、慈禧,每一个人染指皇权的过程,是乎都是一部血泪史,一部披荆斩棘的斗争史,一个比一个精彩,一个比一个惨烈。但是要论起狠、论起斗争的惨烈来,估计上面那三位加起

  • 述律平是什么人?她为什么会被幽禁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述律平,宋朝

    述律平是什么人,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在古代历史上,中国是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只有男人才有话语权,女性通常被当作一件附属品。虽然在这样的社会大风气下,女性受到的压迫很大,但是历史上仍有一些女性冲破旧观念的束缚,为自己争夺了一席之地。例如,武则天,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大朝代

  • 历史上唯一的独臂皇后,述律平为何砍下手臂?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述律平,辽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述律平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述律平(879年-953年),小字月里朵,平是汉名,回鹘族(维吾尔族前身)述律部人,父亲是述律部很有名望的人,母亲是契丹部的贵族,按照传统,述律部与耶律部通婚,公元892年,13岁的述律平嫁给耶律阿保机,其实

  • 述律平是什么人?命运曲折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述律平,宋朝

    述律平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公元878年,20岁的耶律阿保机还未有多少权势地位,而契丹的贵族阶层正为联盟首领之位打得不可开交,这一年他按照氏族的习俗,迎娶了比他小6岁的姑姑的女儿述律平,述律平是成长于契丹贵族,早已养成了果断多权变的个性,于耶律阿保机而言是如虎添翼

  • 述律平是什么结局?帮丈夫守天下,帮儿子登皇位,却被孙子关进大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述律平,宋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述律平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878年,20岁的耶律阿保机还未有多少权势地位,而契丹的贵族阶层正为联盟首领之位打得不可开交,这一年他按照氏族的习俗,迎娶了比他小6岁的姑姑的女儿述律平,述律平是成长于契丹贵族,早已养成了果断多权变的个性,于耶律阿保机而言

  • 述律平晚年时为什么会被幽禁? 才能不输于武则天的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述律平,宋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述律平的故事。在古代,极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众多,其中在契丹(辽)帝国创建过程中,皇后述律平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功绩跟耶律阿保机不相上下,能力绝不输于武周女皇武则天。述律平出身高贵,父亲述律婆姑是回鹘

  • 述律平晚年时为什么会被自己的孙子囚禁?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述律平,宋朝

    述律平晚年时为什么会被自己的孙子囚禁,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古代向来都推崇男尊女卑的思想,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遵守三从四德,精通女红刺绣。尽管男女不平等的观点根深蒂固,但是“谁说女子不如男”?历史上有很多女子用自己的才华与实际行动证明女子也

  • 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柳”:韩愈和柳宗元并非挚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韩愈,柳宗元,唐宋八大家,

    韩柳是不同的两类人一直以来,研究韩柳的人,比较多的倾向说二人为挚友,其实不然。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韩柳二先生年谱书后》说:“盖韩柳虽以文章互相推重,其出处固不同,臭味亦非投契。”古代“臭味”二字不似现代用于贬义,而是指气味,是说同类东西气味相同。引申比喻气味相投的同类人。细品韩柳为文、思想和为人行径

  • 柳宗元的朋友圈:为朋友情谊和刘禹锡交换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柳宗元,刘禹锡,朋友,

    一生挚友刘禹锡刘禹锡是柳宗元一生不相离弃的挚友,他们年青时相识,同一年中科举,同在御史台为官共事,后来又一起因参加永贞革新遭贬,一直到柳宗元死,他们始终书信往来。同命相连,同喜同悲,情同手足,不离不弃。柳宗元死后,刘禹锡代为抚养子嗣。两人之间的苦乐之声,至今还在时空里回荡。我在这里想说一件具体的事

  • 唐朝诗人柳宗元擅长于写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柳宗元,诗人

    唐朝诗人柳宗元擅长于写什么柳宗元是著名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最擅长写的还是散文体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游记散文《永州八记》和叙事散文《捕蛇者说》。以《永州八记》为例,这是柳宗元最负盛名的山水游记散文,因此柳宗元也被称为“游记之祖”。柳宗元雕塑《永州八记》不只是单纯的描写景色,柳宗元借以美景,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