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永王李璘曾坑李白写“反诗”,最后他结局如何?

永王李璘曾坑李白写“反诗”,最后他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34 更新时间:2024/1/7 20:30:16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长安,马球场。

一位年少英俊的贵族公子正在赛场上纵横驰骋,他手中的马球杆左挥右挡,不一会就打出一个漂亮的进球。

一旁的侍从们顿时彩声雷动,可这位贵族公子却只是关心的看着他的爱驹,对四周的嘈杂之声毫不理会。

"永王殿下",随着侍从的呼唤,一心伺候马匹的贵族公子方才转过身来,原来这位贵族公子便是唐玄宗的第十六子永王李璘。

一,大权在握

《资治通鉴》上面记载:"永王璘,幼失母,为上所鞠养,常抱之以眠",永王李璘虽然生在帝王家,可他家庭生活却并不美满。严厉的父皇忙于工作,慈爱的母妃又早早离世,幸好皇兄李亨抚养照顾着他,李璘才能平安的长大成人。

深宫的岁月将李璘与人间世事彻底隔绝,可命运就像一位高明的编剧,它即将通过一场战乱,把李璘推向烽火连天的人世间。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唐玄宗带着贵妃仓皇西遁,途中唐玄宗突然觉得还是用自己的儿子来平叛最为可靠。

于是,唐玄宗分封诸子为节度使,其中李璘被任命为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外加江陵郡大都督。

于是李璘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前往江陵,或许是官军一路上声势太过浩大,就连大诗人李白都闻讯赶来投奔这支王师了。

二,起兵造反

李璘到了江陵后,本应该为朝廷修筑江淮防线,防止安史之乱的战火向江南蔓延。

然而,江南无尽的繁华动摇了李璘的心志,李璘突然觉得,现在天下大乱,我又手握重兵,若能割据江南,也不失为另一个东晋呀。

或许是这个想法太过危险,就连《资治通鉴》上也留下了这样的记录:"以为今天下大乱,惟南方完富,璘握四道兵,封疆数千里,宜据金陵,保有江表,如东晋故事"

当李璘产生这个想法时,李白是毫不知情的。

此时的诗仙还想象着自己辅助贤王,弹笑间便平定了这场叛乱,越想越兴奋的李白甚至开心的写道:"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李白的诗作写好后不久,李璘就擅自出兵大举东进,兵锋直指广陵,正式扯起了反叛的大旗。

但天真的李白却以为李璘是要去和叛军交战,于是李白本着他幕僚的职责写下了《永王东巡歌》组诗,准备以笔为戈为李璘打好舆论战。

可惜,才华过人的大诗人李白,这次失手了。

因为,这些赞扬李璘的诗中,有一首是这样的:"祖龙巡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这首诗的本意是吹捧李璘大军勇武非凡,必然旗开得胜,然而,诗中却把李璘比作汉武帝和唐太宗。

如果结合李璘本来就是造反的行为看,这首诗就成了一首反诗。

李白就这么无意间成了逆党,但他吹捧的李璘却远远不具备造反的实力。

攻打广陵时,李璘杀丹徒太守阎敬之,一时间震动江淮。唐玄宗急忙下诏将李璘废为庶人,李亨也立刻派兵前来围剿李璘。

公元757年,李亨派来的李成式等人到达广陵。

李成式抵达后立刻派裴戎带三千士卒死守瓜步洲伊娄埭,并且在城墙上插满旗帜,举行了一场大阅兵。

李璘隔江看到对岸人头攒动,旗帜遮天,以为朝廷派了大军来,一时间便有些慌了手脚。

等到当天晚上,唐军又点起了无数火把,火光倒映在江上,星星点点一片璀璨。

恰好此时李璘派人去打探情况。探子看到对岸的火把发出无数星光,一时竟没发现是水中的倒影,结果回报了李璘一个双倍的敌人人数。

李璘听后,以为朝廷大军已经渡江而来,吓得连夜逃跑了。

三,兵败身死

第二天一早,朝廷大军发现李璘逃跑,众将立刻一起追了上去。

此时,还有一人也在苦苦寻找李璘的身影,那就是想跟着李璘建功立业的大诗人李白。

从始至终,李璘都没把李白当成过心腹,可怜李白还怀揣着辅助贤王平定叛乱的美好梦想,结果一觉睡醒发现自己被无情抛弃的残酷事实。

可惜,李白没有找到坑了自己的李璘,却遇到了朝廷的大军。

凭借那首著名的《永王东巡歌》诗,李白被认定为附逆,险些处死,后来经朋友求情改判为发配夜郎。

与此同时,李璘也被朝廷的大军追上了。他坚决不降,与江西采访使皇甫侁大战于大庾岭,结果不幸被皇甫侁所杀。

其实江南虽好,终非李璘之物,可惜李璘不信,偏要用他单薄的实力,去支撑他膨胀的野心,却不幸将自己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标签: 李璘唐朝

更多文章

  • 永王李璘:李隆基第十六子,造反后对当时有多大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永王李璘,唐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永王李璘的故事。说到安史之乱的起因,我认为这是由于唐玄宗年老敏感所导致,可他并没有得什么老年痴呆症。关于这一点,在太子李亨北上灵武前后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一个栈恋权术的政客,唐玄宗却对太子李亨的背叛行为保持了极大克制,甚至表现出了大

  • 永王李璘是什么死的?唐玄宗与唐肃宗之间的权力争夺的牺牲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璘,唐朝

    你们知道永王李璘是什么死的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755年,范阳、河东、卢龙三军镇的节度使安禄山以讨逆之名起兵反叛,叛军势如破竹,直逼长安。开元盛世的打造者,在这个时候却用人不当,先后罢免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将,逼迫老将哥舒翰出潼关迎敌,致使惨败,全军覆没,哥舒翰被俘,叛军杀向长安。唐

  • 李玢生平简介 李玢的母亲是谁 李玢的母亲柳婕妤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玢,唐朝,唐玄宗儿子

    李玢生平简介李玢(?-784年),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子,本名李洄。母为柳婕妤,是尚书右丞柳范的孙女,最为名家,玄宗很看重她。李玢仁爱,有学问。开元十三年(725年),封为延王。十五年(727年),遥领安西大都护、碛西节度大使。二十三年(735年),加开府仪同三司,兼河南牧,改名李玢。天宝十五载(75

  • 李珙是什么人?是宋朝武状元,也是抗金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珙,宋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宋朝武状元李珙的由来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快点来看看吧。公元1107年,也就是北宋徽宗大观元年,朝廷的武举科出了一位武状元。此人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一位武状元,为啥这么说呢?有两个原因:其一,他是弃文从武拿下状元的典范。其二,他留下了身率孤军勇赴国难、千里勤王、壮烈战死的

  • 吴潜之满江红·送李御带珙,这首宋代诗词该怎么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代,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宋代吴潜,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拚一醉,留君住。歌一曲,送君路。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试举头、一

  • 李贺《江南弄》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江南弄,李贺

    古诗《江南弄》年代:唐作者:李贺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作品赏析【注解】:1:江南弄:《乐府解题》云:"江南行,江南曲,江南弄,一也。"古辞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 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李贺

    古诗《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年代:唐作者:李贺长鬣张郎三十八,天遣裁诗花作骨。往还谁是龙头人?公主遣秉鱼须笏。水行青草上白衫,匣中章奏密如蚕。金门石阁知卿有,豸角鸡香早晚含。陇西长吉摧颓客,酒阑感觉中区窄。葛衣断碎赵城秋,吟诗一夜东方白。作品赏析【注解】:1:张大彻:《韩愈有张彻墓志》。

  • 李贺七岁能辞章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贺

    李贺七岁能辞章是真的吗李贺是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世称之为“诗鬼”,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诗佛”王维齐名。他在诗歌方面的杰出造诣,与他个人的天赋有关,可见《新唐书》对他的描写。李贺画像李贺在诗歌领域可谓天才神童,最直接的描述是“七岁能辞章”。他的诗才已经开始传播,当时著名的大文豪韩愈和

  • 只活了27岁 李贺的一生竟是未完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贺

    在李贺的世界里,最先夺目照眼的是色彩。我多年喜欢的台湾作家张晓风在散文《色识》中说得极好——“像李贺,最擅长安排‘红’‘绿’这两个形容词前面的副词,像:老红、坠红、冷红、静绿、空绿、颓绿。真是大胆生鲜,从来在想象中不可能连接的字被他一连,也都变得妩媚合理了。”除了前面提到过的《李凭箜篌引》《金铜仙人

  • 唐代诗人李贺雁门太守行 李贺雁门太守行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贺

    李贺是中国有名的大诗人,向来有“诗鬼”之称,他的诗一直以来都以那鬼神般的想象力著称,在这首《雁门太守行》中李贺也是通过自己的想象,通过“黑云压城”来描绘了大军压境时候的景象,展现了战场上庄重危急的气氛,借此反衬了我军将士的骁勇善战。李贺雁门太守行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诗,这首诗通过雄奇